-
1 # 雜草體育社
-
2 # 瓢潑而下的冰水
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箭心態的不夠成熟。
上半場體力充沛,士氣正旺時,火箭能保持防守端對勇士的高強度對抗和壓迫,到了下半場,火箭體力下降時,勇士起勢了,火箭計程車氣也隨之下降。
尤其是被勇士迫近比分,反超比分之後,火箭就亂了陣腳,三分投不進,還是堅持一個勁地浪投,就是慌亂了之後,賭博式的進攻。
27 中0的三分,火箭下半場的進攻,已經是絕命式的賭博了。
心態崩了,不知道運用智慧和頭腦去打球了。那麼多的三分出手,如果勻出一些突擊內線,即使是造犯規,該多好。
而且這時候,火箭陣容和打法上的最大弊病也開始顯現出來了。
打球的人太少,雙登都累了。
過度依賴三分,進攻手段單一,直接要了火箭的命。
阿里扎,不能再說什麼了。
火箭的總冠軍之路,還很漫長。
-
3 # 老火蜜
終於結束了,速效救心丸失去作用了。火箭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方式為本賽季畫了一個完美的逗號,但不是句號。保羅的傷停使火箭亂了方寸,一個賽季的努力付之東流。勇火G6、G7軌跡相同。火箭打了半場好球,下半場又胡扔三分球,27投零中,這鐵打的噔噔響,投得火蜜們心中瓦涼。但凡進三中一,這比賽就不同了。天意,上天還是眷顧勇士。火箭失利原因有三,一是保羅傷停。二是德安東尼戰術單一,變陣太晚,過於保守。三是哈登由神蛻變為凡身肉胎,MVP實至名不歸,關鍵時刻迷茫了,忘了領袖是怎麼會事。四是裁判吹得有點偏,哈登幾次打三分犯規都未吹。諸此種種,火箭也到此為止,慶幸地是保羅終於摸到西決地板。下賽季看火箭老闆是否籤支票,莫雷也別小算計,出手大方些,留住燈泡再招個巨頭。最好恭請皇帝駕臨,前提是總決賽騎士被勇士痛扁。
-
4 # 白瀟勇
和對手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更多的是消耗耐力戰!火箭一二節常規的領先個人認為是勇士戰略性的放棄,勇士在一二節投入大量的輪轉為的就是消耗對方的體力,乃至氣勢!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下半場的翻盤,絕不是中場休息調整的結果,策略一開始就是這樣! 從把握賽點到搶七大戰,絕不是勇士的神來之筆,而是NBA商業價值導向的結果!
Anyway,its business!
-
5 # 春曉東日
從姚麥時代火箭的季後賽,就經常有一個話題,麥迪太累了!姚明太累了!到今天的哈登太累了!保羅太累了!戈登太累了!……火箭不是隻有最後兩場在第三節被逆轉,其實第四第五場的第三節如果不是保羅的拼命發揮,火箭早就輸了。當然,沒了保羅,火箭在一個坑裡又跌倒了兩次,輸了整個系列賽。保羅為什麼傷?還是太累了,火箭整體都太累了,其實每個球員上場前都牟足了勁,可就那幾個人打了七場西決,休息一天打好了上半場,下半場體力就跟不上了,以至於出現27投0中的三分,全體射手啞火。
火箭的常規賽第一難道是假的嗎?火箭的實力確實不如勇士嗎?
不由得讓我想到了巔峰時期的馬刺、後來球員都老的掉牙且穩定如初的馬刺和寧肯要在第六人位置上打到退役的吉諾比利……如果那時的馬刺得一次總冠軍球員整體就脫一層皮,那麼馬刺還是今天的馬刺嗎?
所以我說今天火箭輸在教練對季後賽比賽的策略方法,對球員的運用和體力分配上。
-
6 # 風雨無阻wind
樓上有人說是因為沒保羅,而對於勇士這邊,就看第三節發揮。戰略層面說,勇士戰略更合理,體能分配更有策略。
整個系列賽,在體力充足的情況下,火箭甚至能壓勇士一頭,而勇士也不怕,慢悠悠的咬住比分,就拼第三節。下半場火箭崩盤的最根本原因還是體能不足,再加上心理層面不夠強大,投丟那麼多三分就不奇怪了。
可是,明知道三分不行,卻一味嘗試,絕不是樓上朋友說哪怕2成命中率的問題,多突破造殺傷,至少不會花,可火箭確實是沒有對應的調整。
年輕人,確實經驗差了幾個檔次,教練也差了幾個檔次,頂級球星阿杜也比哈登強幾個檔次。第四節火箭反撲,就靠阿杜幾個不講理的顏射硬生生頂住了,之後也就沒有之後了。
能打到搶七,其實火箭已經很成功了,只是對手太強大。至於連續第四年勇騎大戰,希望不是一邊倒吧!作為半個詹黑(只黑走步和姿勢不優雅,欣賞老詹的敬業和持久),心疼老詹30秒
回覆列表
首先恭喜勇士淘汰火箭,與騎士連續第四次會師總決賽!
本場比賽和G6一樣,一度火箭有可能創造奇蹟,但最終,在保羅缺陣的情況下,火箭的絕對實力與勇士出現瞭如同天壤之別的巨大鴻溝。實在是無法能透過任何戰術去進行彌補!
首先,這裡給大家簡單說一下,保羅對火箭到底有多重要:
當保羅在場時,火箭在攻進上擁有哈登和保羅這兩個頂級持球人,能在48分鐘的比賽時間裡,不間斷地保持自己的進攻下限不降低,且當保羅能下場比賽時,火箭在任何時刻,都能保證登炮組合,圓(戈登)登組合,圓炮組合這三種強力攻擊組合中的一種在場上,這就能保障火箭隊中時刻擁有兩個進攻強點。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由於這兩個賽季德安東尼對哈登的改造,讓哈登也成為了聯盟的頂級組織者之一,這就保證了火箭隊在全場比賽的任意時刻,都能保持球隊組織的流暢。這一點非常可怕,所以可以說這支火箭,能在全場48分鐘的時間裡,不僅都能保持進攻的下限,還能保持球隊的組織運轉流暢。不用因為輪換時間而改變球隊的主體打法,這是全聯盟獨一份的,都說火箭輪轉時間打得好,其實和角色球員的關係不大,而是因為球隊能保持48分鐘的球隊主體打法不動搖。這也是這支火箭能成為聯盟第一戰績的最大原因。
而當保羅不能上場時,對火箭最大的影響,實際上是體現在輪轉時間裡,火箭無法繼續保持他們的進攻下限。而且三種組合變成了只有圓燈組合一種,然後在比賽的兩段時間中,會成為哈登與戈登分別帶隊的情況,這就使在這個時間點裡,火箭對手比較容易防住火箭的進攻。
所以我之前指的,當保羅不在場時,火箭的防守反擊,壓節奏單打的戰術邏輯不存在的依據就在這裡了。
接下來要說說湯普森,其實G6勇士能大逆轉46分,除於火箭後三節的應對有重大失誤,心理崩盤外;最大因素是重新採用了雙重掩護為庫裡和克萊做連續掩護的策略。這套戰術不新奇,實際上就是杜蘭特沒來前,勇士最常用的一種戰術,老本行了。但是現在為什麼很少用了呢?那是因為杜蘭特在勇士的定位,和以前的巴恩斯不一樣,杜蘭特的作用是核心攻擊點,優先以得分為主;巴恩斯是進攻輔助點,優先以幫助庫裡和克萊得分為主。我估計是這兩年這戰術根本就沒怎麼練,特別是杜蘭特估計都沒怎麼練過這種連續掩護,所以很少用這招。
勇士現在最恐怖的地方,不是杜蘭特能打得有多好,而是庫裡與克萊能透過各種複雜的掩護進行不斷地交叉換位,尋找到相對的三分球出手空位,用他們神準的三分球擊垮對手,或者攪亂對手的防守陣型,用各種傳切配合給予對手懲罰。所以說,勇士的陣地戰打得好看,爆炸力強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這種不斷地掩護、反跑、換位。
其實昨天的前瞻裡有寫到,這一招今天不會管用。因為這一招已經被聯盟研究透了,破解的辦法就是放格林。而今天火箭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而這麼做的目的不是限制杜蘭特或者庫裡,而是要限制勇士傳切戰術裡唯一的無球大師,克萊。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勇士庫裡、杜蘭特、湯普森的三分球命中,你會發現,庫裡和杜蘭特都是需要運一下球后,出手的準點才會最高,而唯有克萊,是不運球的直接出手最準。勇士陣容中的頂級無球人,其實只有克萊一個,庫裡和杜蘭特只能算是高階無球人,還不到頂級水準。
寫了這麼多,只是想為大家說明一下,火箭這賽季到底強在哪還有勇士的陣地到底強在哪。
本場比賽,G7的生死大戰,火箭把魔球理論演繹到了極致,火箭上半場全部所得的54分裡,30分是籃下得分,18分是三分球得分,6分是罰球得分。就是說整個上半場,火箭沒有一次在中距率出過手。
火箭本場的策略是這樣的:
先是進攻上:
1、絕對貫徹魔球理論,從始至終堅定不疑地執行。魔球理論是有好處的,一是理論效率可以最大化,二是可以加快退防的節奏。(其實不是三分投得多會影響退防,外線三分點多,退防起來離自己的半場也很近。)三是可以節約體力。(直接出手三分,比突半天干拔跳投或者突破要省力多了。)
2、注重了卡側拉的擋拆,反跑與內切,加強了給餅皇喂餅的傳球,這也是上一場沒有打出來的。今天怎麼打出來的呢?今天火箭非常注重餅皇與(庫裡或者克萊的防守者)的提前擋拆換位,讓餅皇能用身高對上庫裡或者是克萊,這是上一場火箭沒有做的事情。
3、火箭今天非常注重前板的拼搶,G3也是這樣的,結果給勇士的轉換打死,但為什麼這一場勇士的轉換打不出來呢?因為火箭的戰術比G3有一個很大的改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天火箭的站位,不再是兩個底角各站一個三分接應點了,而是主動地撤掉了一個回到45度角的位置(方便退防),然後用兩個點衝前板,三個點退防的防轉換戰術,又有干擾又有退防,表現的非常棒。
進攻上主要就是這三點的調整。
再是防守上:
火箭今天的防守策略很簡單,防轉換上面說過了,防陣地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主要就是針對克萊的壓制,透過優先放掉格林這一個點,來跟上勇士庫裡和克萊的跑位,限制勇士的三分球,特別是庫裡和克萊的三分球。
火箭的情況基本就是這樣了。
再來看看勇士,勇士今天上下半場的戰術選擇大相徑庭:
上半場,勇士給我的感覺是,在單打與傳切的戰術選擇之間有嚴重的搖擺,就是又想用G6大逆轉的戰術來打,又覺得在客場要不要打得那麼複雜呢?所以勇士上半場,你會明顯發現他們在進攻的選擇與配合上做得非常不好。其實原因就是整個球隊的思想非常不統一。所以說可以選擇的東西太多,有時候反而會猶猶豫豫,可選擇性,這是勇士的優點,但在某種時刻,也是勇士的弱點。
下半場,勇士在落後11分的情況下,終於不想七想八了,這一不多想,馬上就把主要的戰術手段確定下來了。下半場勇士的戰術變得極為簡單:
1、能推轉換推轉換。
2、加強除庫裡與杜蘭特外,其它三個球員的45度內切。
3、全隊為庫裡與杜蘭特做掩護,讓他們有機會可以錯位單打。
沒了!就這三招。
極度簡單,但極度有效!這是典型地不和火箭玩戰術了,就是用陣容的絕對實力堂堂正正地打火箭。而火箭在缺少保羅後,已經失去了他們能成為本賽季聯盟常規賽冠軍的基礎,與勇士的差距實在是太過巨大了。
火箭G6和G7打法,其實都是在進行一種巨大的賭博。
G6是想要用德安東尼以前的跑轟戰術,改變節奏搶下開局,然後用單打壓時間的戰術苟下勝利。
G7是想用瘋狂的魔球理論,用瘋狂的三分球來投死勇士。
可惜啊!拼到這種最後的時候,最關鍵的比賽,最核心的球員受傷,戰術基礎已經全線崩坍。火箭做出了他們能做的所有嘗試。但最終,還是實力處於絕對壓制的勇士笑到了最後。
不要去責怪火箭隊,不要去嘲笑哈登和火箭隊的隊員,不要去質疑德安東尼的戰術選擇。他們已經在這種絕境之中,已經做出了他們能做的各種嘗試!只是輸給了運氣而已。
奇蹟,最終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