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est呂老師
-
2 # 愛笑的螃蟹XQ
孩子不愛吃飯,這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讓很多的媽媽苦惱的問題。左哄右哄孩子就是不吃飯,爸媽表示很無奈。
但是,爸爸媽媽有沒有仔細的認真的去分析過孩子不吃飯的原因,是不是飯菜不適合孩子的胃口做的菜孩子不喜歡;還是孩子自己身體的一些原因等等。
當孩子不吃飯時,爸爸媽媽需要先去了解一下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能一味的強迫孩子吃飯。那樣的話,孩子有可能會更加的牴觸吃飯這件事。
第一,如果是飯菜口味孩子不喜歡,那麼爸媽可以適合的做一些孩子喜歡吃的菜,但是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也不能一個勁的只做孩子喜歡吃的東西,那樣會養成孩子挑食的習慣。
家長可以每天變著花樣做,做一些孩子喜歡吃的,做一些孩子需要吃的,營養均衡,這樣孩子每天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也能吃一些補充營養的食物,滿足了孩子的喜歡,就會慢慢變得喜歡吃飯了。
第二,孩子的飲食需要有時間的規律性,要一日三餐有固定的吃飯時間,不能讓孩子隨時想吃東西就給他東西吃,如果孩子一直在吃零食,那麼到了正餐的時間,孩子自然就不會餓,不會餓自然就不會想吃飯了。
所以要規定好每天吃飯的時間,每天吃零食的時間。但是這樣做孩子有可能會哭鬧,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耐心的去開導孩子,告訴孩子吃太多零食是不好的,等等就可以吃飯了,有你喜歡吃的菜哦。孩子一聽到有喜歡吃的菜有可能就會期待等等的正餐了。
第三,當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要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能總是用喂的方式,即使孩子用手抓也不用去阻止他,因為這是孩子自由吃飯的表現,家長只需要告訴孩子不能浪費食物。可以跟孩子說說浪費食物的故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也許孩子更能接受。
當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吃的很棒的時候,家長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這樣孩子聽到爸爸媽媽的鼓勵也會更加好好變現吃飯的。
第四、家長可以給食物新增一點顏色,畫一些孩子喜歡的圖案。孩子的天性嘛,看到有顏色的、有圖案的東西一般都會喜歡;也可以買一套孩子喜歡圖案的餐具,可能孩子還會期待每天吃飯的時間。
第五、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做飯,這樣既能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做法的樂趣,孩子會更加願意吃自己動手做的飯。
最後,其實孩子喜歡的食物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但是需要家長在食物上多用點心,用點新意,這樣可以更好的引起孩子吃飯的興趣,讓孩子吃飯香香,變成愛吃飯的好寶寶!
-
3 # 老爸很皮
孩子不吃飯通常是由兩個方面引起的。一、挑食
這和孩子從小的膳食結構有關係,孩子從小都是從清淡的輔食開始,所以當孩子開始接觸成人飲食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些不習慣,這就是所謂的挑食!
辛辣、味重的食物,孩子的接受度都不高,為什麼孩子接受肉食的程度普遍會比蔬菜高?這就是因為肉食類產品對孩子的味覺而言,差別並不是太大,而蔬菜的味道卻天差地別,不同的兩種菜帶給孩子的味覺刺激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孩子相對來說更容易接受肉食,而對蔬菜比較挑剔,這種現象在大人眼中就會被認為是孩子在挑食。
想一想,之所以有“媽媽的味道”就是因為人們對某一類膳食習以為常的原因。如果屬於這種挑食,其實家長也不用太著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只要家長加以引導,這種挑食的毛病會慢慢的好起來。
二、零食太多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家裡的零食想吃什麼有什麼,吃飯之前薯片、糖果、餅乾一個勁的吃,真正到該到吃飯的時候卻不想吃,久而久之當孩子養成習慣了,便會發生本末倒置的現象——零食當主食,主食當零食,我相信這樣的孩子很多,所以要想孩子好好吃飯。必須減少孩子正餐之前零食的攝取量,有些人會說,也可能是孩子本身就不餓,其實孩子每天的運動量通常會比成人高,正是因為零食攝取太多,所以吃飯的時候當然會感覺不餓了。為了讓孩子有個好胃口,我的建議是:
1、正餐前不要吃零食,正餐後半小時內不要吃零食;
2、吃飯時不要喝水;
3、吃飯不要逼孩子,以免孩子產生厭食情緒,有時候餓一頓反而是好事;
4、儘量用水果取代餅乾、薯片之類的食品。
-
4 # 童心社
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按時定量的飲食是孩子茁壯成長所必需的。可有些孩子卻不愛吃飯,讓家長很是
傷腦筋,家長們可謂是絞盡腦汁,各種連哄帶騙、威逼利誘,可惜這些方法並不奏效。
孩子不愛吃飯是大問題,首先,我們來分析下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
1.脾胃不合、消化不良
脾胃不合、消化不良是孩子不愛吃飯的首要原因,家長一定要
帶孩子到院檢查一下,有問題及時治療。
2.零食攝入較多
現在市場上玲琅滿目的零食總能博得孩子的眼球,一不小心,孩子就會攝入過多的零食,使孩子體內的血糖含量升高,從而產生飽腹感,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自然就不想吃飯了。
3.體內缺鋅
若孩子體內鋅元素含量過低,孩子的味覺敏感度就會下降,沒有食慾。
4.運動量太少
如果孩子運動量太少,能量消耗就會很少,孩子不容易產生飢餓感,所以就不愛吃飯了。
5.壓力大或有不良情緒
如果孩子近期有不順心的事情、有壓力,孩子就會上火,
影響食慾。
6.貪玩或飯菜不可口
孩子玩心很重,玩起來感覺不到餓,而且如果著急出門玩,吃飯也會狼吞虎嚥、草草了事。或者,飯菜不可口,孩子也會沒有胃口,自然也提不起來吃飯的興趣。
除了上述這些因素,不規律的飲食、睡眠不足等原因,也會對孩子的胃腸功能產生影響,導致食慾不振。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吃飯呢?下面就給家長們支幾招,讓孩子愛上吃飯:
1.食物豐富多樣
如果每天的食物都是固定的搭配,或者固定的烹飪方式,孩子難免有吃膩的時候。家長可以經常變換花樣,例如週一做水煮蛋,週二做蒸蛋,週三做煎蛋。
另外,家長可以嘗試給食物換個可愛造型,搭配鮮豔的顏色,也能讓孩子食慾大增,讓孩子愛上吃飯。
2.避免攝入零食
家長一定要控制孩子零食的攝入,特別是飯前一定讓孩子少吃或不吃,以免影響孩子的食慾。
3.少食多餐
孩子的消化功能還不是很健全,胃容量也比成人要小得多,所以一定不要暴飲暴食,家長可以採用少食多餐制,讓孩子合理飲食。
4.營造愉悅的就餐氛圍
愉悅的就餐氛圍,能讓孩子胃口大增。可以適當改變下就餐環境。正式吃飯前家長不要說影響孩子情緒的話語,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進餐。
5.增加戶外運動
運動可以消耗能量、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增加戶外運動,能讓孩子食慾大增。
6.變換新奇的餐具
多備幾套顏色鮮豔、圖案可愛的餐具,一段時間內給孩子變換一下,也一定能讓孩子吃飯更具樂趣!
7.讓孩子參與制作
可以適當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孩子覺得新奇而且富有挑戰性,吃飯時也會很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愛上吃飯。
願這些方式和方法能解決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讓孩子們能健康茁壯成長!
-
5 # 笨點點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1.固定吃飯時間
使孩子形成飯點概念,一到時間全家人一起圍在飯桌上吃飯。事先和孩子約定,告訴他必須吃完碗裡的飯,若是吃不完飯後餓了也沒有東西吃,時間久了小朋友會養成定時、定量用餐習慣。
2.做飯多花心思
爸媽要開動大腦,在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巧妙搭配食材顏色、圖案,讓飯菜“秀色可餐”,這麼做可以使小朋友胃口大開。
3.飯前不吃零食
2餐之間可以吃些零食,但不可過量,飯前更是不可以吃。特別是垃圾食物,能不吃就別給小朋友吃,家長要下狠心。若是孩子哭鬧不止,爸媽可以陪他玩一會兒,以轉移注意力讓其暫時忘記飢餓。
4.選購可愛餐具
按照孩子的愛好,為他選擇帶有可愛卡通圖案,並專屬他的餐具。這麼做可以勾起孩子用餐興趣,若是帶小朋友一起購買效果更好。
5.養成好習慣
吃飯要專心,為了預防或糾正玩著吃的壞習慣,提前結束遊戲時間。飯前,請孩子幫忙擺碗筷、端菜,孩子會很樂意將玩具放下準備就餐。
6.不責罵孩子
孩子沒胃口硬逼著他吃,這隻會讓他愈加反感吃飯,甚至留下心理陰影,對生長髮育很不利。倘若小朋友確實吃不下,那麼不妨晚點再吃。等到小朋友真的餓了,自然會乖乖吃飯,這麼做有利於培養孩子對吃飯的興趣和專注力。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回覆列表
小孩不吃飯,相信這是最讓家長感到頭痛的事情了,有的時候喂孩子吃飯要連哄帶騙折騰半天才行,在這個時候打也不是,哄也不對。太累心了。一般來說,孩子不愛吃飯是屬於常見的問題,當孩子存在這方面的問題的時候,家長要明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才能採取相對應的行動來改變這種狀態。
下面是呂老師針對小孩不吃飯問題的幾點建議。
1.檢查孩子是否缺鋅或者脾胃虛弱
臨床發現,厭食與體內缺鋅有關。鋅含量低於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覺比健康兒童差,而味覺敏感度的下降會造成食慾減退。另外如果孩子脾胃虛弱,有貧血或者是微量元素缺乏,也會引起食慾減退,偏食。建議吃些益生菌調理腸胃,或者是結合一些健脾胃的中成藥。如果有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缺鋅,一定要及時補充。
2.飲食需定時定量
每日定點進食會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每當臨近吃飯時,他的消化系統便會活躍起來,產生飢餓感,從而為進食作好準備。
3.食物色香味多樣化,搞點花樣很受用
滿足孩子營養需求的同時,食物儘量做到要烹製的色、香、味俱全,孩子一看顏色鮮豔,一聞氣味香美,就會引起唾液的分泌。促進食慾。也可在吃飯前喝幾口湯,吃點開胃小菜,增加食慾。
4.戶外活動不能少
適當的戶外活動適當的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新陳代謝。有助於消化吸收,提高食慾。但進食前20分鐘內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5.對零食說no
有些孩子每天在正餐之間要吃喝許多高熱量的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或者喝大量飲料。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閒,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使血液中的糖含量過高,產生飽腹感,從而沒有了飢餓的感覺,所以到了正餐時間時根本就沒有胃口吃飯,而過後又要以零食充飢,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