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粑粑聊育兒

    正常,孩子說話有早有晚。我兒子2歲多才會說話,現在5歲了,天天可貧了嘴停不下來。只要聽力沒問題,早晚會說的。

  • 2 # 橙子超人小時光

    首先,我不知道你們那邊每次體檢醫生會不會告訴你多大寶寶該有一個怎樣的發育狀態,現在他屬於那種狀態,我帶我兒子去婦幼一般醫生都會主動提醒告知。

    一歲8個月才不會叫爸爸媽媽,我不知道你說的是有意識的叫,還是完全發不到這個音。一般嬰兒10個月左右就會發baba的音,那時候還是屬於無意識狀態,一歲後baba,mama的音都應該發得很好了,而且會有些明白爸爸媽媽是指誰,一歲半會基本日常簡單的一兩個字單詞,比如:喝、喝奶,吃、吃飯、睡覺等。有些發育不錯的一歲8個月會簡單交流的,比如問寶寶想不想爸爸媽媽,會回答:想爸爸媽媽,或者“要這個”等簡單互動交流。

    我建議你把孩子的情況可以去問問醫生,就體檢的時候去當多問一句也是可以的,不要抱僥倖心理,沒有問題最好,有問題早發現對孩子也是好的。我去年接觸過一個小孩兩歲半了還是不會說話。叫阿姨這樣簡單兩個字發音的都不能連貫的叫,他媽媽帶他到我們當地最好醫院檢查說有輕微自閉,導致語言發育遲緩。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有大舌頭等症狀也有可能。

    孩子我覺得不要聽信少數,要服從多數,某些方面發育比一般孩子平均水平很明顯要遲緩,家長應該引起重視,瞭解清楚總是好的。

  • 3 # 透明的深海魚

    正常,有的說話晚,爸媽多陪伴,一起做遊戲,一起讀書,一起玩玩具,多與他交流,時不時的就提問他,比如玩的時候,問一句,是誰給你的?是爸爸對嗎?讓他慢慢明白

  • 4 # 滿爸育兒經

    這兩個問題非常典型,很能說明1~2歲寶寶語言發育的特點——孩子的大腦發育超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有一項統計,1~2歲的寶寶可以掌握200單字組成的短句子,但是,此時他們往往只能說出包含3個字的句子。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孩子的語言發育要滯後於智力發育。

    但是,即便孩子只能說3個字的句子,這也是巨大的進步。比如說,孩子會說“我餓了”、“去哪了?”“拉臭臭”、“出去玩”等等等等,就是這些平凡的3個字的小句子,足夠幫助父母理解寶寶的想法。

    那麼,一歲零八個月的寶寶還不知道叫爸媽,這正常嗎?

    答:顯然這是不正常的,大多數寶寶在1歲前就已經學會叫“爸爸”和“媽媽”。對於20個月的寶寶,他們甚至已經具有了數字的概念,有的寶寶能夠從1數到10。這個時候不會叫爸爸媽媽,說明孩子的語言發育已經嚴重滯後。

    那麼,孩子什麼都知道,就是不會叫爸爸媽媽,正常嗎?

    答:這是正常的,什麼都知道代表孩子的智力發育正常,但是因為語言發育滯後於大腦發育的,所以,出現孩子即使能理解父母大部分的話語,但是卻可能無法用語言說出來,出現口次、說話急躁等現象,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的智力發育正常,但是語言發育有問題。多數是孩子的語言環境太單一造成的,父母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排查。

    1、隔代教育。和人說話從來都是一件需要激情的事情。當然,這並不是說隔代教育必然造成孩子語言發育問題。但是因為年齡、理解能力等因素,老年人很難在語言發育方面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我見到的很多老人採取“放羊式”帶娃,孩子的安全、營養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無法保證孩子的語言發育。

    2、與孩子交流過少。這一點是通病,現在的父母工作壓力很大,糾結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當然,事業和家庭一直是一對很難調和的矛盾。但是,我既然生育了孩子就應該為孩子的成長負責,我極度反對不照顧當下孩子的生活,還打著為了孩子的將來打算,全部投入到事業裡,而不顧家庭的做法。

    3、疾病原因。有的人不理解,為什麼家長不願意帶說話晚的孩子去醫院治療。這一點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狹隘的講,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完美的。正是這種錯誤的感覺讓很多家長諱疾忌醫,耽誤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且,不僅是語言發育,孩子的身高發育、性發育、人格發育等等也是一樣的道理。

  • 5 # wspyy90

    我家寶寶14個月,現在基本上不喊爸爸,也不喊媽媽

  • 6 # 大賽爸爸說

    我們說孩子的語言發育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功能性發展,而孩子到了應該說話的年齡不說話也是父母最為著急的問題。一般來說,雖然每個孩子的個體發育存在著時間的差異,但是孩子的語言發育是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的。

    如果孩子的語言發育符合一般規律,那麼只要在允許的範圍內,則都不必過於緊張,比如半年的時間差是可以被接受的範圍。而如果這個差距過大,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

    那麼,孩子的語言發育正常情況時怎樣的,沒有按時發展出語言會有什麼後果,有應該怎麼應對呢?

    孩子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

    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其規律和特點,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發音,二是詞,三是句子。

    從孩子的成長過程與語言發育的關係來看:

    6個月的時候,對於他人的話能夠做到咿呀迴應;

    12個月的時候,能夠咿呀學習成人的發音並懂得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

    18個月的時候,能夠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等簡單詞語,與人簡單互動;

    24個月的時候,能夠聽懂簡單的詞,會說短句,聽明白簡單的指令;

    36個月的時候,能夠用簡單的短語與人對話,使用你我他,聽懂兩到三步指令;

    同時,詞彙的發展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詞彙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語言表達的能力。一般來說,孩子到18個月的時候,可以說出3-50個詞左右。

    對於問題中提到的20個月仍沒有出現叫爸爸媽媽的情況,需要再觀察一下孩子的語言進展情況,最重要的是孩子根本沒有語言還是語言表達的意願低。這個需要結合其他語言情況和孩子的其他表現來判定。

    語言功能發育遲緩的影響

    有一些孩子到了咿呀學語的階段並沒有發展出語言,出現了發育遲緩的現象。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到了一歲左右都出現了語言,會叫爸爸媽媽了,可是自己的孩子卻遲遲沒有開口,會說的東西也只是一些咿咿呀呀的聽不懂的話,於是心裡開始著急。

    然而,許多人都會說:“沒事,孩子大了就好了,貴人語遲!”於是父母選擇繼續等待。當孩子2-3歲的時候,孩子的語言仍沒有什麼進步的時候,父母才開始著急,而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與同齡孩子的差距已經很大的。

    那麼,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呢?

    語言是人表達自身訴求的方式和工具,沒有語言就無法順利和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願;這也是最主要的問題。

    語言是雙向的能力,表達和理解是同步的,聽不懂別人的話就無法與人溝通和協作,更無法進行交流。

    語言的遲緩影響認知,無法溝通則難以掌握生活能力、社會能力以及相關的知識,造成綜合能力的落後;

    語言的遲緩影響智力發育,由於各種資訊的學習能力不足,導致智力的發展受到了損傷。

    需要說明的是,孩子的語言能力都是從沒有語言逐漸發展到有語言的。關鍵是孩子出語言的時間與其年齡是否匹配。對於明顯落後的孩子,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能力的檢查和評估。

    如何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

    我們說促進孩子語言發育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有語言表達的慾望。這種主動性語言的訓練最好是從表達要求的語言開始訓練,需要是語言表達的動力。

    比如向他人表達自己的要求,當孩子的語言和需求之間建立了穩定的聯絡,就會讓孩子更容易開口。

    那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呢?

    給孩子提供說話交流的動力

    給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的興趣

    給孩子提供尊重和選擇權利

    給孩子進行語言示範和模仿

    總之,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首先應該重點教孩子物體的命名和活動的含義,用這些先代替孩子的發音,同時,教孩子提要求,而非其他功能的語言。

  • 7 # 快樂淘淘881

    很正常,不用著急!我家娃也是兩歲之前只會簡單的叫爸爸媽媽、蹦子,不怎麼說話。也是把我擔心的要命!但我從她幾個月開始,就給她讀繪本,講故事,念兒歌!兩歲時候,突然就說很多話了!現在快八歲,霹靂吧啦好能說,有時反問得我無言以對!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歲的青年學什麼技術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