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白之城
-
2 # 回首19811111
放眼世界足壇,很多豪門都有虧損,這才給中國老闆有了收購的機會。歐洲整體經濟低迷,這就決定了俱樂部其他方面品牌溢位效應有限,彌補不了俱樂部的虧空。而中國是新興經濟體,投資足球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彌補。比如恆大,俱樂部虧空,但讓恆大的品牌擴散到全國,這就有了名,有了名,利就不遠了。多一句,中國財團收購歐洲俱樂部,一方面是投資,一方面還是看重國內的品牌影響力!
-
3 # 使用者61525395420
主要是洗錢,洗錢不一定要在國外,國內一樣可以洗。你會說這洗錢成本這麼高啊,你有上千億資產,10%的洗錢成本又算什麼呢。另一方面,你賺了這麼多錢,又給你洗白的機會,總要做點貢獻吧。
-
4 # 金魚新觀點
近日,英國索爾福德大學體育營銷學教授查德威克,發表了一份中超俱樂部年收入統計報告。該報告主要針對中超排名前五的球隊,包括恆大、蘇寧、上港、申花和國安。根據資料顯示,恆大在本賽季的中超球隊中,“吸金”能力依然無可匹敵,以全賽季5200萬美元的收入穩居第一。
目前,國內俱樂部運營薄弱,大多數俱樂部的財務狀況不佳,但這並沒有擋大型財團紛紛入主中超俱樂部。我
事實上,中超16傢俱樂部在2014賽季總支出的91%,用於支付球員教練薪資及轉會費,這實在是一個恐怖的資料。歐美俱樂部有一條紅線,薪資等人力成本不能超過俱樂部總收入的50%,特殊時期可以放寬至60%。在這個規律面前,中超俱樂部真是“戴著鐐銬跳舞”。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對全世界聯賽的平均薪資水平做了統計,中超球員年薪達到近21萬英鎊(約合210萬人民幣),排名世界第15、亞洲第一,竟然高於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以及荷蘭甲級聯賽、蘇格蘭超級聯賽,也比整體收入遠超中國的日本高。這個排名,過分超越了中國足球的實際水平。
永遠不要用“虧損”或“盈利”來衡量職業足球的運作。這裡面的學問,遠比咱們表面看上去的要大。
2011年,廣州恆大承辦中超開幕式,但因為央5棄播,很多人以為恆大虧大了。但後來的結果是,30多家地方臺同時在黃金時段轉播開幕式,等於每個臺給了恆大長達30分鐘的免費廣告,摺合價值至少1個億左右。
那一年,恆大的賽季預算是5個億,但是隻靠一個開幕式,他們就給自己創造了1個億的廣告價值。這是隻有足球才能帶來的效應。因此,隱藏在中國足球背後的隱形利益,才是中超的老闆們趨之若鶩的物件。
當“恆大”、“上港”、“綠城”、“權健”之類的名字成天在你耳邊晃盪時,自然而然,你在心理層面就會對他們的品牌開始認同和接受。這些俱樂部在推廣自己的足球時,同時也推廣了自己的品牌。就像恆大,靠足球引起的廣告效應,遠比在央視花重金做個1分鐘廣告要強得多。
在中超搞足球,還有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優勢資源,我將其稱作“官方足球”,或者也可以說是“政治足球”。在中國,足球現在是和政治密不可分的,你運作一支中超球隊,等於是給地方上賺政績,是帶著“政治任務”的。因此,地方政府總會給球隊的運營者一些特別的優惠,比如稅收上照顧一下,招標時政策傾斜一下;或者幫你拉贊助、打通各種關節,這都順理成章。誰讓你是在為公家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