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韓講保險
-
2 # 瘋嘟嘟
“懶人”當道和“最後一公里”的生意,才是未來投資的方向。所謂懶人,只不過是現代的生活越來越便捷,越來越數字化的時代現象。 “懶人”當道和“最後一公里”正是人們生活的疼點所在,是市場需求的所在,找準了社會疼點,也就找到了投資的原點和思路。縱觀歷史,那些科技創新,發明創造,新的產業鏈等,無不是有了這些社會首疼點和市場需求而產生的,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懶人”對社會的貢獻。
你不想洗衣服,於是乾洗店開到小區門口了;大家都覺得網上購物更方便,於是淘寶和拼多多來了;大家都覺得帶現金支付麻煩,於是支付寶出現了;大家都學得等計程車麻煩,於是滴滴搭車來了;你不想跑出去吃飯,於是美團外賣,餓了嗎來了,舉不勝舉。
所以“懶人”當道,“最後一公里”的生意往往是好做的生意。畢竟一切社會活動都以人為本,經濟社會活動都是以人為中心,以服務“懶人”為目標。
-
3 # 暴躁的大蘇
因為首先咱們先來看外賣生意,外賣生意,現在外賣小哥的工資,是辛苦費不錯,但是也會越來越高。但另外一方面現在很多實體生意特別難做,很多餐飲店其實並不掙錢,都只不過是在賠本賺吆喝。所謂的最後1km犧牲的是使用者體驗。無非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個噱頭。雖說目前很多公司都有參與,但是將來一定會一地雞毛。目前的生活很多人都在追求的是一種品質生活。也許最後1km會有它的市場份額,但絕對不是目前所誇張的這麼大。
-
4 # 極致的簡單
不好做,但有的做。
中國經濟有幾大特點,一個是人口高度集中,而且非密集,這意味著最後一公里的市場需求非常大,效率非常高。
再就是,中國就業人口只有7.6億,非就業人口差不多6.5億,隨著城市化,建築物距離越來越大,再加上樓層越來越高,算上垂直距離,最後一公路似乎也比以前要遠了,這就產生了社會需求。
現在中國形成懶人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工作,靠行用卡負債度日,或者主要在居住環境裡賺錢,越來越不願意出門,生活越來越沒有規律,這也提出了對最後一公里的高度需求。
現在買包煙,買瓶酒,都需要送貨吧,價格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服務和方便才是。
-
5 # 灣裡人小魯
肯定不好,畢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麼樣的人都有,現在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最常見的最後一公里就是快遞和外賣。快遞的最後一公里才幾毛錢,一塊錢還算不錯的,可以想象好不好做。
-
6 # 九重邏輯
有人說吃的直接點外賣就行了,用的某寶買就行了,為什麼要用跑腿?恐怕你是低估了人的懶惰能力,先不說有些東西是隨時就要用的,某寶不能滿足使用的及時性,即使某寶到貨,快遞員一般只會送到小區的快遞櫃,或者送到樓棟,還是要自己下樓取。就這一公里內的空間,便已足夠跑腿行業生存了。
據統計,同城速送平臺閃送使用者量已經突破 1.5 億,成為估值 20 億美金的獨角獸,UU跑腿更是在一年之內獲得兩輪融資,金額達到 2 億人民幣。
-
7 # 水融於火
做懶人生意,應該是有前途的,目前的美團,餓了麼都是在做懶人生意。
現在的人為什麼連買東西都要在網上進行,因為現在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不願花時間出去一家一家去比價,選購,這樣的成本很高,而且費時間。如果用這些時間做更有價值的事,會更划算。
這次疫情,有很多菜市場的商戶因為沒生意,都選擇了送菜上門,手機下單,既方便了客戶,同時也擴充套件了客戶群體,提高自己的銷售額。
未來的生意,只要是能為客戶帶來方便的,能為客戶節省時間的,都可以賺到錢。
懶人生意的涉及面太廣,選擇自己熟悉的,懂門道的下手應該成功機率會更大。
-
8 # 小漁的創業信條
我現在的新專案就是在做最後一公里,到家服務其實非常難做。
一、現在最後一公里的格局從廣泛的意義上說,最後一公里的服務也是屬於大電商範疇,但是最輕鬆的被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做了,稍微難一點的被美團餓了麼做了。
如今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傳統電商,也在嘗試做最後一公里,阿里巴巴以收購餓了麼的形式進入該行業,京東收購了達達為自己的京東到家鋪路。
然而美團、餓了麼做的仍然是到家服務中比較輕鬆的一環,也就是餐飲的配送。實際上小區內的生鮮、藥品、蛋糕等非標品的商品,還有很大的潛力。僅僅生鮮這一塊,全國就有接近4萬億的市場。這個最肥的蛋糕,一直被眾多資本看中。但是生鮮到家99%的失敗率也可以反映出這個行業的難點。
二、如何切入最後一公里的市場為什麼最後一公里一直有著一定的魅力,主要是因為速度和及時性更高,買一瓶水,買一箱啤酒,都是即興行為,你不可能每次都等上一兩天的時間。但是由於現在的小區越來越大,城市裡的人也越來越“懶”,所以送到家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想做最後一公里的市場,一定要避開美團和京東,他們現在已經滲透的比較廣泛了,但是這其中仍然有一些更加下沉的機會。比如很多切入團購、微商,還有一點就是效率的最佳化。目前不管哪個配送團隊,仍然是在5公里的範圍,但是很多小區內只需要一公里左右。這樣使用美團的價格就比較貴,如果能調動小區內的剩餘勞動力,例如休息的保安,物業工作人員,退休的老人,全職家庭主婦等人,這樣提升效率,減輕商家負擔,還可以眾包人員增加收入。
三、市場不斷下沉從大的局勢來看,到家服務的主力已經被幾個巨頭佔領了,不過更加下沉的市場會有機會,因為這些太髒太累的活,巨頭很難花費時間和精力顧得上。
所有的網際網路專案,從橫向的角度來說,就是催生新的模式和新的技術,從縱向的角度來說就是做垂直市場的下沉市場。
-
9 # 王中King
最後一公里的生意。
第一、如果是做生鮮食品,除非你是做高階重複消費率高的產品,而且專注做好一類或幾類產品,而且社群人群消費能力強,可以有高毛利率覆蓋你的社群門店租金水電,店員人工,派送費,控制好損耗率,那還是可以做的,比如百果園等水果店。因為你做普通的生鮮食品,你的毛利率是做不過大超市,大菜市的,普通人只追求價效比,也就是便宜,質量過得去。
第二、如果你是做快遞等服務業生意,那就見仁見智了,那就看你願不願意用7天x(12-16)個小時來經營了,因為這些生意都是低毛利,而且競爭者眾多。
第三、如果是做家教,輔導,體育,藝術類,那也是不錯的,難點在於教師團隊不好管理,有性格有脾氣。
-
10 # 靈獸山
一、“最後一公里”適合高頻剛需且規模化的生意,巨頭已經基本壟斷
回想一下,懶人都需要什麼?到家服務都送的什麼?生活日用品、快消品,餐飲外賣,生鮮品、藥品,烘焙、蛋糕和咖啡等等,這些基本都是生活必需品,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消費頻次高,標準化程度也高。
這些品類基本佔據了目前“最後一公里”生意的絕大部分,並且多被傳統電商阿里和京東,美團和餓了麼等控制,因為其網際網路邊際成本很低,粘性越來越強,其壟斷能力也會繼續加大,在這個領域留出的機會很小。
這其中京東和蘇寧等都是自有物流,其他多是聯盟物流或者眾包模式,其中聯盟和眾包從業者,或許有一些自己掌握的資源,可以避開平臺做一些服務生意,但市場空間也不大,除非能找到細分極致並有一定規模的需求,否則很難實現。
二、“最後一公里”適合小B端的社群生意,圍繞基本生活需求“最後一公里”是對一些無法觸達的服務做最後連線,作為社群實體店是最為合適的樞紐。外賣平臺本質是社群O2O,便利店和餐飲店等都需要其眾包人員配送。社群實體店如果私域流量做得好,也會透過社群實現連線,從而自我完成最後對消費者的服務。
疫情期間火爆的生鮮電商線上訂菜,也需要就近的前置倉或者合作店完成自提或者配送。而在日常時間,社群實體店也可以透過社交電商,實現團購等服務,其中社交化商業是主體模式。
社群小B是“最後一公里”的核心,這也是為何現在S2B2C模式只能透過它們,來實現對C端消費者服務的原因,以解決消費者基本生活需求為主。
三、“最後一公里”需求多元化,異質服務太多難以實現標準化單純的居家需求是很多的,維修、家政、理髮、洗浴等,還有洗衣、幼兒託養和教育等,這些都是依賴於社群的“最後一公里”生意,因為需求連線可以到家,但功能是在外面。這中間一部分生意有類似58同城等平臺,也有一些社群物業來操作的。
最後的社群一公里服務,可以透過一種服務來實現多消費場景的連線完成,但只限於異業聯盟式的合作,因為服務型別太多難以形成標準化,單獨的服務價值又不大,因此盈利能力有限。
其實很多服務都可以透過社群實體店來完成,如果個人想在“最後一公里”機會中尋求機會,也最好有個平臺來實現,獨立運作並不容易。
四、結語“懶人”當道,宅在家裡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需求多在標準化方面,外賣餐飲和生活必需品到家。其他理髮、美容、洗浴等非標服務雖是剛需但不是高頻,也不適合到家,其實這些服務都在多年前網際網路O2O創業大潮中出現過,但基本都死掉了。
以個人觀點,目前“最後一公里”並沒有出現更好的生意機會,不是有巨頭在玩,就是不能標準化而缺乏盈利模式。
另外一些“最後一公里”生意,其實只不過是某個業態的增值服務,並不能稱為商機。能看到的生鮮電商生意,又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因此“最後一公里”並不是一個好做的生意。
-
11 # 文具店主
最後一公里,最後500米,最後100米,很多大牌電商外賣擴充套件新業務的口號,一般都會先小區附近已有的店鋪去合作,特別是小區門口的,對店鋪來說就是增加額外收入
-
12 # 拼搏人生選擇生活
不要想得那麼複雜,好不好做,你看那些菜攤就知道了,現在這些什麼最後一公里,只不過被某些給講得複雜了而已,搞得很難那樣。
-
13 # 拙匠文化君
如果沒猜錯的話,你指的是末端配送?
但結果是,客戶感知並不明顯。
他們已經習慣了美團、餓了麼的服務方式。
可能你說的也可能是快遞驛站+配送,這個也是一樣的情況。大家習慣了讓放在快遞櫃,放在驛站,因為確定不了快遞到的時候在哪裡,出於私密考量又不願意親自交接(寫字樓更願意讓送到辦公室,但住宅不同)。
做與不做,要考慮人的需求!也要考慮解決需求能否創造核心價值。
眼看著是客戶的需求,可能是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
行動之前,要進行精確的客戶畫像。泛泛地針對普羅大眾,不是成不了,而是成功機率太小。而應該專注細分市場,因為不只是你自己在盯著我們這群“懶人”。
但是找準客群,就可能具有先發優勢!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時代,除了越來越便捷之外,我想大家都還有另外一個感受,就是人越來越懶了。一個手機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需要,水果、外賣、檔案、家電......在手機上點一點,分分鐘送貨上門,“懶人經濟”——跑腿代購便由此迸發活力。
有人說吃的直接點外賣就行了,用的某寶買就行了,為什麼要用跑腿?恐怕你是低估了人的懶惰能力,先不說有些東西是隨時就要用的,某寶不能滿足使用的及時性,即使某寶到貨,快遞員一般只會送到小區的快遞櫃,或者送到樓棟,還是要自己下樓取。就這一公里內的空間,便已足夠跑腿行業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