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半山
-
2 # 一川菸草綠
不同茶葉有不同的泡法講究,白茶的泡法分為四種不同的形式,比如杯泡法、蓋碗法、壺泡法、大壺法、煮飲法四種。
從茶藝表演角度來考量的話,白茶的喝法非常也是步步嚴密的,沖泡白茶宜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玻璃杯可以盡情展現白茶的形態,更好的品其味、聞其香,形成白茶獨特的韻味。
1、杯泡法: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用約90度開水,先洗茶溫潤聞香再用開水直接沖泡白茶,沖泡時間根據個人口感自由掌握。
2、蓋碗法:取白茶投入蓋碗,用90度開水洗茶溫潤聞香,然後象功夫茶泡法,第一泡30-45秒,以後每次遞減,這樣能品到福鼎白茶的清新口感。
3、壺泡法:大肚紫砂壺茶具最佳或大容量飄逸杯,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約90度開水洗茶溫潤聞香,45秒後即可品飲,特點:毫香醇厚。
4、大壺法:取10-15g白茶投入大瓶瓷壺中,用90-100度開水直接沖泡,喝完蓄水,白茶具有耐泡,長時間擱置,口感依然淡雅醇香的特點,可從早喝到晚,適合家庭夏天消暑用茶。
5、煮飲法:適合保健用途,用清水投入10g陳3年以上陳年老白茶,煮至3分鐘至濃汁濾出茶水,待涼70度新增大塊冰糖或蜂蜜乘熱飲用,常用於治療嗓子發炎退燒 治療水土不服,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鎮後飲用別有一番風味。
安吉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沖泡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品飲都充分領略到安吉白茶形似鳳羽,葉片玉白,莖脈翠綠,鮮爽甘醇的視覺和味覺的享受。
1、茶葉選擇:要選擇一芽二葉初展,幹茶翠綠鮮活略帶金黃色,香氣清高鮮爽,外形細秀、勻整的優質安吉白茶。
2、泡茶用水:沖泡安吉白茶選用境內黃浦江源頭水是最佳選擇。由於安吉白茶原料細嫩,葉張較薄,所以沖泡時水溫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為宜。
3、茶具:沖泡安吉白茶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透過玻璃杯可以盡情地欣賞安吉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態,品其味、聞其香,更能觀其葉白脈翠的獨特品格。
白茶不需要醒茶。
-
3 # 老呂談茶
我個人認為,一年之內的新茶都不用醒茶,有年份的餅茶需要醒茶,散茶基本不用考慮醒茶的問題。
醒茶簡單,把茶餅撬散,裝陶瓷或者紙袋都可以,半個月一週喝就會比較好。
-
4 # 草圖創意工場
醒茶方法簡單,茶友們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看。泡老白茶前,將茶葉用適度熱水快速浸泡一下,俗稱“洗茶”、“醒茶”。
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老白茶
白毫銀針較嫩較嫩的茶如果均淨 可以不用洗茶。
對於洗茶,很多茶類都有爭議,有人說需要,有人說不需要嗎。如果茶葉有殘留物,茶葉質量不好洗十遍也不安全健康,好的茶葉不用洗茶,
好的茶葉洗茶可以換句話說潤茶吧,讓他在第一泡出湯時,滋味更好喝些。
初制的白茶一般都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存放,長年的倉貯陳化使得其內含物質變得豐富,沖泡起來不太容易出味。讓老白茶與空氣充分接觸。開泡前,透過讓儲存多年的老白茶(茶餅)與氧氣充分接觸,促進氧化發酵,有利於白茶茶湯的醇厚以及白茶的藥香等 -
5 # 茶幫通
聽說過醒酒沒聽過醒茶?真是對不住老祖宗啊。。。醒茶就是讓熟睡或塵封的茶葉經過與空氣和水份的觸控甦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從頭煥宣告茶葉的本質以便於沖泡飲用。各種茶種醒茶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沖泡普洱茶、水仙、紅茶等較為耐泡的茶品的時分,其方法是從儲存情況取出,放入沖泡器皿如紫砂壺中,用100℃的沸水來醒茶;相對嫩度較高的綠茶、白茶、黃茶醒茶方法則不宜用溫度過高的水,85℃—90℃左右就能夠抵達醒茶的意圖。醒茶後的第一泡茶水不適宜飲用,應該倒掉。
話說中國人對茶應該不陌生,但喝茶絕不是小事,假設喝不對,成果很嚴重!隔夜茶這種眾人皆知的惡習咱們就不提了,這兒都是你或許正在犯的差錯!從4大忌諱到4招制勝,或許只是這一篇文章的間隔!
忌諱一:茶葉與水不分別,NO!
懶人泡茶第一大法,懶得把茶湯倒出來,抱著喝,少了加,從早喝到晚。實際上大部分的茶是不能這麼喝的!尤其是發酵程度越高的茶越不能這樣泡,比方紅茶烏龍和黑茶等等……因為茶葉長時間泡在水裡,茶水中茶鹼含量就會增高,進而影響身體健康;當然,茶水分別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這樣才幹保證茶湯的最佳口感!
忌諱二:生茶、綠茶大寒,體寒者NO!
剛過清明,明前龍井大熱。但你造嗎?不是所有人都適宜綠茶的。普洱茶的生茶和綠茶,味道鮮香,茶湯回甘好,利益就不多說了。需求特別提示的是,綠茶、生茶性寒,多飲易傷胃,體寒者慎飲,其他人也應該偶爾喝,或許和其他茶換著喝。而烏龍茶這類的半發酵茶性溫,更適宜常飲,養胃攝生。
忌諱三:經期,濃茶,NO!
從營養學角度看,茶葉中所含的熱量較少,且含有很多的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不只營養豐盛,而且又不用擔憂發胖,備受女性的喜歡。除了喝清茶以外,還能夠在茶中參與玫瑰、陳皮、枸杞、紅棗等製成花茶或許調喝茶,更有美容、攝生等不同成效。可是女性在經期的時分,還有懷孕的時分,都是不宜喝茶的,往常喝茶也不宜太濃。
忌諱四:空腹,飯後,NO!
空腹喝茶會削弱胃酸,還會剋制胃液分泌,阻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目炫、腎虛、心煩等“茶醉”現象,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還會引起胃粘膜炎。
飯前後20分鐘左右喝茶也會削弱胃液,影響食物消化,而且因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鐵質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
-
6 # 酃峰古韻
醒茶在茶界一向有爭議性。也並沒有完美的定論。所以大部分依靠沖泡人個人的喜好。
說一下我個人的習慣的,我是一個除了綠茶,黃茶杯泡不醒茶,功夫茶沖泡都必醒的。水衝下,秒出茶湯,一則其香氣被更好的激發出來,另外醒茶後茶湯茶香更為透徹,純淨。是不是有雜味非常明顯。而不醒茶我個人總覺著茶湯不透。
對於一些有明顯雜味的茶會選擇第二次醒茶,以期待後期純淨的香氣。當然有些劣質茶一直醒也沒用。有些老茶會作用明顯。
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做一個選擇。
-
7 # 雲霧小鎮
白茶要不要醒茶在茶友們心裡各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所需要,所有的茶都醒茶;而有人說不需要,直接沖泡就可以了。喝茶的朋友會知道醒茶的概念是從普洱茶,黑茶這類重發酵的茶葉出來的。有人在沖泡普洱茶之前,會將陳年普洱茶提前一天或半天拿出來放在陶瓷器皿裡,與空氣自然接觸,意思是讓沉睡的茶能夠處於自然醒開的狀態。而也有人直接拿開水快速沖泡一遍茶葉,讓茶葉醒開。知識水平有限,好像在自己理解中,醒茶就是這樣子。
白茶到底要不要醒茶呢?首先白茶製作工藝就是萎凋、日曬乾燥。在後期的存放過程中開始慢慢轉化發酵的,屬於輕微的發酵茶。在自己的印象當中,白茶是沒有聽說過要經過醒榮這個程式的。
目前白茶沖泡對於新的白茶,水燒開後直接就可以沖泡。高等級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製作過程都是非常乾淨衛生的,遵循著不落地的標準。所以很多人會糾結白茶的第一道茶湯要不要倒掉?特別是高等級的銀針和白牡丹。有人說第一道的茶湯很好喝,不捨得倒掉,有人說我不知道這個茶乾不乾淨,還是倒了,第二泡再喝比較放心。對於這兩種人的看法,我保持中性。如果放心購買的好茶,你就直接喝第一道茶湯,如果不放心就第二泡再喝。自己品評白茶時,也是喝第二道居多,一是心理作用,另外一個原因確實第二泡茶湯的味道比較準確。
這是對於散茶來說的,如果是在喝老白茶餅或者是其他等級比較低的貢眉壽眉,建議還是在第一道茶湯倒掉後再喝,也就是說從第二泡的茶湯我們開始喝。這一等級的茶,第一價位會稍微便宜一點,有些人可能製作上不會太過嚴謹。特別是一些不太講究的茶農手中的白茶,可能會由於製作環境的因素衛生有點不放心。當然,市場上大部分的白茶大家都可以放心喝,沒有問題的,因為政府在這一塊管控上非常嚴格。所以,第一次的沖泡就是為了衛生,洗去一些雜質跟灰塵的物質,喝的更加放心,其實更大的原因還是心理作用。
除了這個以外,在沖泡白茶時,在業界有一種溫杯的說法。意思就是在泡白茶之前,用開水將泡茶盤碗或者是容器燙過一遍。這樣將白茶投入到茶杯之後,就會讓茶葉在溫潤的茶杯中香氣四溢,至於說這個方法泡出的茶湯是不是更好喝,因人而異。
-
8 # 民藝工坊
席間茶友深刻體會到政和水泡政和白茶的甘甜,感慨水質等外因對茶味的影響。茶友分享了之前學茶的一個有趣實驗,二十位朋友,用相同的水、相同的茶器、相同的沖泡方式、相同的出水時長沖泡同一款茶,結果泡出二十種味道,茶之變化可謂莫測矣。當然,這裡的不同是對於資深茶友而言,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都一樣,其實不一樣。
莫說不同的人泡出了不同的味,即便是同一個人用同樣的方式泡同一款茶,也會泡出各異的風味。有些變化是無跡可尋的,然而有些變化卻是有跡可循的,這就是我們今天分享這篇文章的主題,醒茶對於茶味的影響。
下半年,不斷的開箱分裝白茶,每一次新開一箱白茶的時候,我們都會試茶,之後也會對這箱茶做幾次跟蹤。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封存夠久的白茶,在剛開箱的時候,香氣和滋味都不是最好的,總是容易略顯澀感,花香不顯。但是,只要是分裝後,接觸了新鮮空氣,放置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後,澀感就會弱化很多,花香也會高揚起來。
醒茶,一個老茶友耳熟能詳的詞,用在白茶上也十分貼合,而且十分必要。白茶儲存講究密封,當白茶在密閉狀態下儲存夠久之後,消耗了包裝中的氧氣等活性成分,白茶處於沉睡狀態,睡久了了,便沉悶了。
新開一箱封存夠久的白茶時,最好給與白茶適當的醒茶時間。這裡的醒茶不需要將白茶長期暴露於空氣之中,只需要開啟包裝,疏通一下空氣,或分裝,或重新密封,稍待幾天再品飲,即可獲得更佳的味覺體驗。
新鮮空氣,猶如春日的細雨、夏日的清風,將沉睡的白茶從睡夢中喚醒,煥發生機,呼吸著新鮮空氣,轉化著茶味,激發著茶香。
白茶,天然的工藝,自然的滋味。人人泡開不同味,也是至真之味;時時品出各種香,也是清新的芬芳。
喝白茶,喝好茶。掌握好小細節,便能喝出更好喝的白茶。
回覆列表
我們先學習一下什麼叫醒茶?
醒茶是指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透過與空氣和水份的接觸甦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於沖泡飲用的過程。
根據以上定義,我們再看下白茶的製作工藝。
白茶,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挑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白茶是純自然製作手法,無經過搓揉、壓形等工序。白茶葉片都是散開式,不會攜帶太多附著物,除非後期為便於儲存而給予壓制成餅。
所以,白茶散茶沖泡時無需進行醒茶,為了衛生著想只需給予沖洗一下茶葉便可。而對於珍藏年份比較長久的陳茶或餅茶,可以適當的給予醒茶,也便於沖洗茶葉上的附著物,讓你更好的品嚐老茶的味道。
以上為個人看法,如有不同者,請給予指正,一定虛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