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護士林可斯說健康

    兒童需要接種的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其中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屬於免費疫苗,是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經濟狀況而定。

    一類疫苗出生時:

    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礎)

    一個月:乙肝疫苗(基礎)

    兩個月:脊灰疫苗(基礎)

    三個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礎)

    四個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礎)

    五個月:百白破疫苗(基礎)

    六個月:乙肝疫苗、A群流腦苗(基礎)

    八個月:麻疹疫苗、乙腦疫苗(基礎)

    九個月:A群流腦苗(基礎)

    1.5-2歲: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加強)

    3歲:A群流腦苗(加強)

    4歲:脊灰疫苗(加強)

    6歲:百白破疫苗(加強)、乙腦疫苗、A群流腦苗(加強)

    二類疫苗

    A+C群流腦疫苗:3週歲注射1針次,6、9週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風疫苗:1.5-2週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後4年加強1針。

    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後加強1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

    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週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週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

  • 2 # 檸檬寶貝成長記

    預防接種是全世界公認的最有效、最經濟的公共健康預防措施。兒童應該按照疫苗接種計劃表進行接種。中國將預防接種的疫苗分為兩類: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一類疫苗接種時間表

    一類疫苗即計劃內疫苗、免費疫苗,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沒有特殊情況必須接種的疫苗。注意:每個寶寶都有一個記錄疫苗接種的綠本,此類疫苗如果不接種或疫苗接種本丟失,可能會影響寶寶入托、入園、入學甚至出國。所以應該在寶寶到了對應的月齡時儘早安排接種。

    二類疫苗接種時間表

    二類疫苗即計劃外疫苗、自費疫苗,兒童家長自願選擇、自費接種的疫苗,是對免費疫苗的有力補充,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加廣泛的保護。只要有條件,建議家長應該儘量給孩子接種,尤其是以下幾種疫苗。並不是二類疫苗不重要。是否接種二類疫苗由寶寶本身的體質、生活環境和家庭的經濟狀況等決定,還要了解疫苗的特性、適應證、禁忌症、不良反應等。

    新版的疫苗接種方案有兩個大變化,家長不能不知

    1、2020年6月起,不再使用麻風疫苗,統一替換為麻腮風疫苗;

    2、自費的中國產13價肺炎球菌疫苗已經上市,6週歲生日前的寶寶都可以接種,具體接種程式請看二類疫苗接種表。

    注意:麻風疫苗和麻腮風疫苗的區別:①預防疾病不同:麻風疫苗是預防麻疹、風疹的;而麻腮風疫苗是預防麻疹、風疹、腮腺炎的。②接種程式不同:麻風疫苗在滿8月齡時要及時接種,總共只有一劑;而麻腮風疫苗8月齡以上兒童均可接種,建議在8月齡和18月齡時各接種一劑,總共兩劑。

    一、二類疫苗從安全性、接種效果、質量上沒有差別,要說區別,那就是收費與不收費,而不是必要程度,二類疫苗也同樣重要,是否接種二類疫苗由寶寶本身的體質、生活環境和家庭的經濟狀況等決定,還要了解疫苗的特性、適應證、禁忌症、不良反應等。

    總之,嬰兒6個月以後,原本體內由母體傳給的免疫力也逐漸減弱,抗病能力較低。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必須適時地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獲得特異性免疫,增強孩子免疫力,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 3 # 淼哥故事會

    隨著國家免疫計劃的逐漸擴大,現在寶寶出生後,基本都要進行兒童疫苗的接種,寶爸寶媽除了要記清楚寶寶需要接種疫苗的時間,還要注意寶寶每次接種疫苗後,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兒童需要接種的疫苗有哪些?

    國家免疫規定,兒童接種疫苗已經增加至14種疫苗預防15種疾病。14˙種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百白破三聯疫苗、A群流腦疫苗、麻疹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甲肝疫苗、麻風腮疫苗、A+C流腦疫苗。

    接種疫苗的時間表?

    1. 寶寶剛出生,進行卡介苗第一針以及乙肝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2. 寶寶1個月,進行乙肝疫苗第二針的接種;

    3. 寶寶2個月,第一次服用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4. 寶寶3個月,進行百白破三聯疫苗的接種以及第二次服用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5. 寶寶4個月,進行百白破三聯疫苗第二針的接種以及第三次服用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6. 寶寶5個月,進行百白破三聯疫苗第三針的接種;

    7. 寶寶6個月,進行乙肝疫苗第三針以及A群流腦疫苗的接種;

    8. 寶寶8個月,進行麻疹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9. 寶寶1週歲,進行乙腦減毒活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10. 寶寶1歲半,進行甲肝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11. 寶寶1歲半至2週歲,進行百白破三聯疫苗第三針以及麻風腮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12. 寶寶2週歲,進行乙腦減毒活疫苗第二針以及甲肝疫苗第二針的接種;

    13. 寶寶3週歲,進行A+C流腦疫苗第一針的接種;

    14. 寶寶4週歲,第三次服用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

    15. 寶寶6週歲,進行麻風腮疫苗第二針的接種;

    16. 寶寶7週歲,進行卡介苗第二針、麻疹疫苗第二針、百破二連針的接種;

    17. 寶寶10週歲,進行A+C流腦疫苗第二針的接種。

  • 4 # 明月霓裳

    新生寶寶出生的時候需要立即接種還是滿月後再去醫院接種呢,這個也是新媽媽關心的事情,寶寶出生後媽媽可以諮詢醫生,聽從醫生專業的建議安排寶寶接種疫苗。

    常見的接種專案接種卡介苗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1、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的接種,可以增強人體對結核病的抵抗力,預防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當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的病人咳嗽和打噴嚏時,容易將結核桿菌散佈到空氣中,如果被沒有抵抗力的人吸入體內,就會造成感染,並可能發展為肺結核。目前中國採用活性減毒疫苗為新生兒接種。接種後的寶寶對初期症狀的預防效果達80%~85%,可以維持10年左右的免疫力。

    接種時間:出生滿24小時以後,第一針。

    接種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央。

    接種方式:皮內注射。

    禁忌:當新生兒患有高燒、嚴重急性症狀及免疫不全、出生時伴有嚴重先天性疾病、低體重、嚴重溼疹、可疑的結核病時,不應接種疫苗。

    注意事項:

    ①接種後10~14天在接種部位有紅色小結節,小結節會逐漸變大,伴有痛癢感,4~6周變成膿包或潰爛,此時父母不要擠壓和包紮。

    ②潰瘍經兩三個月會自動癒合,有時同側腋窩淋巴結會腫大。

    2、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在中國的發病率很高,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還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如果懷孕時母親患有高傳染性乙型肝炎病,那麼寶寶出生後的患病可能性達到90%,所以讓下一代接種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中國採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時後,為每一個新生兒常規接種。

    接種時間:出生滿24小時以後注射第一針,滿月後第二針,滿6個月時第三針。

    接種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央。

    接種方式:肌內注射。

    禁忌:如果新生兒是先天畸形及嚴重內臟機能障礙者,出現窒息、呼吸困難、嚴重黃疸、昏迷等嚴重病情時,不可接種。早產兒在出生一個月後方可注射。

    注意事項:

    ①接種後區域性可發生腫塊、疼痛。

    ②少數伴有輕度發燒、不安、食慾減退,這些症狀大都在兩三天內自動消失。

    特殊的接種專案

    新生兒除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一般不需其他特殊的接種疫苗,但如果因為母親染上疾病,可能對新生兒造成危害的話則需要特殊接種。

    如果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懷孕後三月最好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注射第一次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後第2、3個月也要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第5、6月要注射乙肝疫苗,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寶寶受傳染。

    由於早產兒對乙肝病毒的免疫應答低於足月兒,所以胎齡小於32周的早產兒需在7月齡進行血清學檢測,如果乙肝表面抗體濃度較低則需加強接種。

    如果媽媽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寶寶感染HIV後不會立即出現症狀,但由於免疫力比較弱,由HIV發展成艾滋病的時間很短。因此,出生以後隨時可能出現症狀,出生後需要接受6周的抗艾滋病藥物治療,並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無論接種哪種疫苗,接種當天都不要給寶寶洗澡。接種卡介苗兩三個月後,要帶寶寶到指定醫院複診,看是否接種成功,如果沒有成功需要補種。

    接種過疫苗的寶寶如果出現嗜睡、情緒低落的現象,要及時請醫生診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一個關係還不錯的男生惹生氣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