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季文史
-
2 # 思睿萬相皆數
東方人的特點是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樣外向。你看曹丕讓漢獻帝“禪讓”,也還推辭了兩次,第三次才答應。這樣明明是逼宮,偏偏搞的像是漢獻帝上趕著要讓位於賢,曹丕不得不挑起重擔。
諸葛亮也是如此,別人一叫就應,一來顯得自己迫不及待;二來顯得自己很掉價,必須顯示自己“不好得到”的樣子,這樣才有本錢。
實際上當時曹操有荀彧荀攸程昱一大堆謀士,孫權也有周瑜魯肅,諸葛亮去他倆那裡只能是一個小跟班,只有劉備沒有好的謀士,跟著他才有前途。
-
3 # 軍武分享獅
一來,在古代其實很講究禮節的,一般不會直接就答應,都會有所推遲,就跟劉備稱帝一樣,大家都勸他稱帝,他其實心裡早就想稱帝了,但他還是會推遲幾次。
二來,諸葛亮對劉備也有考驗的成分,想看劉備是否能委曲求全的多次請他出山,他想看看劉備對人才的態度。
三來,諸葛亮需要抬高自己的身價,只有別人求之不得的才會珍惜和重用,如果劉備一來,諸葛亮就答應了,可能會讓劉備覺得諸葛亮有些心急,可能並無大才。
-
4 # 費思量
諸葛亮作為一個頂級謀士,他會不知道人情世故,所以他會假裝拒絕。
首先,他不知道人心,所以他要試探,確認一下劉備是否真心,誠心,決心,耐心。這樣也是對劉備的考驗,你走真心,諸葛亮才會在後來的輔佐中的到重用,因為諸葛亮之前的努力是需要被證明的,沒有一定的地位怎麼來實現他的夢想。有誠心和決心不僅僅是證明對他諸葛亮,而且是對將來打江山不至於半途而廢,側面也說明劉備目的明確。有耐心,就是在以後遇事時不至於亂了方寸。從而才能孜孜不倦的完成既定目標。
其實諸葛亮真心的是在等待一個人,一個真正能為之效力的人,他的隆中對,他作的地圖難道是因為興趣愛好,沒有目的性。他等到了,即使等到了,也要試探一下。
-
5 # 泡麵侃史
中國古代擇主的理念
舉凡大才必有自己的獨特的行事風格,就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據說在蘇軾的老丈人第一次去蘇軾家挑女婿的時候,只有蘇軾的不修邊幅的豪放風格得到了老丈人的認可,詩仙李白,一生基本是以酒為伴。
唐伯虎一生坎坷,只有畫為心,這些古代的大才,都是保持了自己的內心才得後人的敬仰。諸葛亮作為三國時代的一顆璀璨的明星,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形式風格的,特別是對於謀士來說,一旦認定自己的主人。
基本都是一生不奉二主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名將寧願自盡被殺,也不去得哪些所謂的榮華富貴。這是我們的傳承的精神。
考驗劉備的品格雖然有好友徐庶的先例,但是對於諸葛亮這樣的人來說,任何的事情都是比較喜歡自己去確認的,這不是說諸葛亮不信任自己的朋友,從後期的諸葛亮的事必躬親是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行事風格的。
劉備雖然在當時的口碑不錯,說是漢室的後裔,性格溫厚,更是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輔助,但是,諸葛亮知道,對於謀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主人的信任。張飛關羽這樣的超級猛將,如果劉備對於自己不足夠信任。
換句話說,對諸葛亮沒有足夠的誠信的話。即使是諸葛亮這樣的謀士也需要耗費很大的精神去用關羽張飛的。所以三顧茅廬也是需要的。諸葛亮既然能夠不出茅廬知道天下事情,那麼一定知道自己劉備多次見不到自己。
張飛和關羽一定是會阻攔的,所以這個阻攔也就是確認劉備對於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耐心和信任的重要的工具。
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記當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記載: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穎川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遊學。從這些介紹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可不是我們現在的宅男,他是愛好祖國大好河山的有志青年。
所以劉備初次拜訪可能諸葛亮是真的不在家,所以第一次拜訪失敗,但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可能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諸葛亮的故意而為之的。
綜上所訴:劉備的三顧茅廬即使必然也是偶然,所以說做事情總是需要耐心的,不然就是丟失諸葛亮這樣的大才的,同樣的有的時候也是需要順其自然的,不然一些事情的細節你是注意不到的。
-
6 # 創業史記
這一段故事被太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所渲染,以至於我們把當時的待業小青年諸葛亮完全神話了。
理由是唯一的:諸葛亮壓根就看不上劉備!
我們站在人的角度看諸葛亮,而不要把他當神看就非常好理解。
諸葛亮本是一個官二代,父親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這可相當於今天的省部級官員,可惜家道中落,3歲時母親去世了,8歲時父親也去世了,年幼的諸葛亮不得不跟隨叔叔諸葛玄,此時的諸葛玄任豫章太守(江西南昌),只可惜沒多久,這叔叔就下崗了,諸葛玄不得不帶著年少的諸葛亮投奔劉表,在16歲時,叔叔也去世了,少年諸葛亮就這麼沒有了依靠
家門的經歷以及自己的經歷,使得諸葛亮看清了當時的社會弊病,諸侯割據,吏治混亂(他叔叔就是無緣無故的下崗的)、中央勢微,這勢必會造成天下大亂,年少的諸葛亮立志要改變這一切。
此時的諸葛亮有兩個選擇,其一為自己創立團隊開始幹;其二為加入某一個團隊幹。諸葛亮雖不是神,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單幹風險太大,成功率太小,只能選擇第二條路,很快他分析了當時盤踞在各地的創業團隊(諸侯勢力):
劉表:自小就在那長大,非常清楚此人辦事拖拉,成不了什麼氣候;
袁紹:看似勢力強大,實則剛愎自用,加入之後溝通成本太大;
袁術:比他哥袁紹還不如,陰柔小人;
孫堅:這個團隊還不錯,不過他哥哥諸葛瑾在那,可不能和哥哥搞崗位競爭;
曹操:此人挾天子已令諸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正是諸葛亮的目標崗位,去了難不成要和曹操搶飯碗;
漢獻帝:算了 ,已經被曹操奪了實權,只是個擺設,去了沒什麼好結果;
劉備:團隊構成太差了,一個賣鞋的個體戶帶著兩個武夫,能有什麼出息。
分析完之後,諸葛亮是真失落了,自己一腔熱血,奈何沒有雄主啊,平常就在隆中喝酒唱歌,從他唱的歌裡面就能看出來當時的諸葛亮是多麼的鬱悶,諸葛亮好《梁甫吟》,這裡面說的什麼故事呢?就是力排南山,文絕地紀的晏子遇到了齊王這樣的雄主,然後經天緯地,一邊唱一邊想,我諸葛亮也有力排南山,文絕地紀之才啊,怎麼就遇不上齊王這樣的雄主呢?
公元207年,諸葛亮26歲,這一年快過年的時候,那個賣鞋的個體戶來找他了,第一二次沒遇上,史料中對於這一段歷史,到底為什麼沒遇上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非常好理解,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微信,劉備去之前也沒有放個鴿子傳個書,遇不上很正常,第三次遇上了,劉備得以和諸葛亮面對面溝通,這一溝通,劉備說出了自己的使命、願景以及價值觀,諸葛亮傻眼了,原來自己之前對這個個體戶的判斷不準確啊,這不就是我要找的雄主嗎?還有“漢室之後”這樣的戰略資源,還有兩個了不起的地推小組長關羽、張飛,還有眾多百姓對劉備的五星好評,使用者基礎也不錯,要是我諸葛亮加入,完善一下這個團隊的構成情況,完善一下制度建設,這個團隊有希望啊!
於是,諸葛亮出山創業去了。
-
7 # 武騎大散關
諸葛亮剛開始推辭,一個是隱士文化的影響,再一個是追求理想。
01:諸葛亮為當時之名士,司馬徽,龐德公,徐庶都對劉備進行了推薦。對於當時缺少謀士的劉備來說,諸葛亮的出現,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劉備三顧茅廬,實在誠心實意的請諸葛亮出山,但諸葛亮卻進行了推辭。
“躬耕隴畝”的諸葛亮有極強的隱士心態,也就是這種心態讓他拒絕了劉備的初次邀請。諸葛亮所處的時期,諸侯征伐,統治者不僅對地方控制越來越少,對文化的控制也越來越少,大量的知識分子從“獨尊儒術”中解放出來,思想越來越活越,個體意識也開始覺醒。他們讀書不是為了追求名利,為了給統治者服務,而是追求自由完善的人格。
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隱士心態,這種心態下的諸葛亮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拒絕了劉備。
02:諸葛亮處於荊楚之地,為劉表所治,劉表對諸葛亮的名聲沒有耳聞?這顯而是不可能的,但劉表卻不能把諸葛亮請出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劉表沒有匡扶天下的大志,僅僅想偏安一隅,過自己的日子,這與諸葛亮的追求是不相符的。
劉備三顧茅廬,能夠把自己求賢才的心意表現的顯露無疑。但諸葛亮並不知道,這個漢室後裔,是否有匡扶天下的大志,所以在劉備初次邀請他出山的時候,諸葛亮選擇了拒絕。但在劉備再次表露出對人才的渴望和匡扶天下的大志後,諸葛亮被劉備所感動。最主要的原因是劉備的追求和自己的思想是相同的,諸葛亮選擇了跟隨劉備,以完成自己的大志。
結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身無分文的劉備用誠心與理想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報之以鞠躬盡瘁。
劉備以諸葛亮未出茅廬,盡知三分天下,邀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道:“亮久樂耕鋤頭,懶於應世,不能奉命"!
劉備:“先生真不肯出山相助”
諸葛亮:實難奉命!
回覆列表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為什麼諸葛亮剛開始是推辭的?
因為一開始諸葛亮有意試探劉備虛實,看他對成就一番大事業有沒有信心和決心。
一、以退為進,欲擒故縱。諸葛亮歸隱山林,其實一直躬耕身未忘憂國,他一身抱負,只是未遇真心明主。
隆中對已經看出,諸葛亮身未出山,但已知天下三分。他在劉備面前,已經將三足鼎立之勢分析得徹頭徹尾。這讓劉備如雷貫耳,撥雲見日。諸葛亮抓住了劉備的心理,請辭只是進一步探明劉備虛實而已。
二、際遇明主,施展抱負。諸葛亮在試探完劉備之後,假託推辭不肯出山。然而劉玄德此人,一向求賢若渴,惜才愛才,因為他心裡知道,想圖霸業,光有良將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在得到水鏡先生和徐元直推薦後,劉備心中已有定數,肯定不會輕易放棄諸葛亮,哪怕他再三拒絕,也不能失去這位奇才(三顧茅廬的決心可以看出來)。在聽完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分析後,更加堅定了請諸葛亮出山的信心。於是劉備屈尊價格伏地拜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諸葛亮順水推舟,這才決定羽扇綸巾隨君去。
三、時局原因使得諸葛亮不願意出山。諸葛亮號稱臥龍先生,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軍事家。自比管樂,足見他的經天緯地濟世之才。未出山林,便知天下三分。
然而三國時期,戰亂紛紜,他不想捲入這個混亂動盪的時局,相比較自己的理想抱負而言,鑽研學問、歸隱山林更適合自己。他對時局看得很透徹,出仕做官,很容易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因為他不喜歡宮廷裡那套阿諛奉承、爾虞我詐的政治陰謀。所以規避風險,哪有自己在隆中活得瀟灑自在呢。所以一開始的拒絕肯定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總之到最後,諸葛亮還是出山了。試想,如若當初孔明先生不曾出山,那麼隨後的三分天下、鼎足之勢還能形成嗎,劉備還能順利當上蜀國開國皇帝嗎?但歷史沒有假設也沒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