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聞古史
-
2 # 強哥說歷史
關羽被殺無法挽回,這和他的性格有關,關羽孤高自傲,看不起士人,總以為自己文武雙全,聽不進士人的意見。就連東吳孫權都看不起,諸葛瑾來提親!拿孫權之子比做犬子,得罪整個東吳,惹來殺身之禍!
-
3 # 我是美男
不現實,性格使然。關二爺的性格高傲且有一點自負。無視江東英雄。第二輕敵冒進,水淹七軍後,自己進又不能進,導致曹操援軍到來。
-
4 # 男護士觀察
自從關羽罵孫權是狗的時候就註定了他的死期!一念起,命註定!虎女安能嫁犬子!吳魏合力攻荊州!魏國驅趕關羽而不殺乃大智!最終關羽死在東吳手裡!那麼關羽的死期是否註定呢?宏觀角度來看,就在那一年怎麼都得死!或死於曹魏或死於東吳!若僥倖逃回成都,失荊州的罪名也擔不起,傲嬌的性格也無法原諒自己必將自刎!孔明還能拿軍令狀華容道說事!只要荊州戰事起,就註定了關老爺的悲劇!凡事皆命中註定!
-
5 # 肖申克的舅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個人認為,關羽之死是劉備導演的。原因有二:
1,劉備坐鎮巴蜀,關羽統領荊州,幾乎是劉備的半壁江山。共患難時兄弟情深,坐江山時劉備肯定也會考慮關羽自立為王。所以,對於關羽不放心,有剷除關羽之心也不是不可能。
2,劉備有成就霸業之心,滅曹實力不夠,只能先考慮佔據東吳,與曹操隔江而治徐徐圖之。但孫劉聯盟天下皆知,劉備又以仁德自居,直接撕破臉皮可能性不大,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理由來打東吳。關羽之死就是這個最合適的理由。
所以,劉備想讓關羽死。
第二,關羽自身問題。
1,關羽自認為天下武功第一,看不起東吳將領,所以輕敵。
2,關羽的傲慢,羞辱了東吳,羞辱了呂蒙。讓東吳和呂蒙都產生了強烈的殺意,有了機會肯定不會放過。
綜上所述,自己人和對手都想關羽死,關羽不死很難。所以,個人認為,關羽之死幾乎不能避免。
-
6 # 風吹下的洛夜
關羽之死主要是因為北伐曹操,後方空虛,荊州無援,孫權偷襲,叛徒出賣,劉封孟達見死不救,綜合因素一起造成的。
以上六條只要有一條不發生,關羽也不至於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首先北伐曹操是起因,如果沒有北伐,以關羽之能,堅守荊州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後方空虛。關羽佔領的只有半個荊州(南郡、零陵、武陵。其餘長沙、桂陽、江夏被孫權佔領)。以半個州的兵力征討曹操,隨著戰事升級,兵力基本都被抽調到前線,後方空虛,才讓孫權有機可乘。
荊州無援。至於當時劉備為什麼不派兵馬支援關羽,至今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為是關羽過於傲慢,劉備害怕自己死後,關羽不服後世之君,故而不支援。還有一種說法,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之後,由於人心不穩,故而未敢輕易派兵,且劉備過於相信孫權不會偷襲。若當時,蜀中能派一員大將帶兵前去支援,孫權也不可能偷襲成功。
孫權偷襲。在三足頂力的態勢下,任何一方過於強大,另外兩方若想生存下去,只有互相結盟,維持各方勢力平衡,大家才能活下去。當時劉備集團佔有漢中、益州、荊州(半個),且關羽北征曹操,威震華夏,出於自身安全利益考慮,孫權偷襲勢在必行,而關羽與劉備等,過於大意。
叛徒出賣。麋芳當時任南郡太守屯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二人皆鎮守荊州要害。關羽命二人供給軍資,二人沒有完成任務,觸犯軍法,關羽便放出話說:“回來再收拾你們。”二人皆恐懼不安。同年,吳將呂蒙襲取荊州,傅士仁開城投降。麋芳開始堅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後也開城投降。二人觸犯軍法,可以殺之,或罷免之,關羽卻選擇最差的做法,留用卻揚言處罰,使二人畏懼,選擇了投降,後方被佔,軍心動搖,無心再戰,故而敗亡。
見死不救。劉備立儲時,關羽以劉封為養子之由,建議劉備不立劉封,矛盾就此產生。同時關羽素來親士卒而侮士大夫,連黃忠都瞧不起,關羽怎能看的上孟達一個降將。這種為人處世之法,在自己落難之時,他人又怎會相助。
所以關羽之死不是偶然,多種因素是“或”的關係,只要一種不發生,也不至於身首異處。除了關羽自身原因外,只能說“天要亡之”。
-
7 # 寒冰你不懂愛
關羽的死一直都很有爭議,我覺得關羽死最根本原因關羽個人性格缺陷造成的。可以說是死於個人性格的“剛而自矜”。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最高將領,他的榮辱與共可以說是關係到整個三國局勢與穩定,從曹、劉、孫三家鼎立的地理配置圖來看,荊州正好處於三家中間的交接地帶,戰略位置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隆中對裡“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此用武之國,是兵家必爭之地”。按照諸葛亮交代荊州部隊的指令:“北據曹操,東和孫吳”。天下不變,這項指令邊不會變。但是關羽卻輕視劉漢大本營的軍事規劃。因此陳壽把荊州失守的根本原因歸之於關於的個人缺陷,我覺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
8 # 美妙行
如果讓魏延守荊州,或許會更適合。魏延守漢中40年平安,說明魏延夠獨擋一面的綜合能力。關羽是將才,適合領兵,不善於駕馭複雜局面。連提放曹這種事都處理不好,怎堪當守荊州這樣重鎮。
-
9 # 藝林話史
榮格有一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人的性格滲透於行為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性格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只要我們應用得好,將性格優勢的一面表現出來並加以運用,就會做好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關羽的敗亡,與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關於關羽的忠勇無敵,大家都比較瞭解。在這裡,著重分析下他性格方面的缺陷及由此導致的失敗。
1,關羽心高氣傲,目空一切,傲視天下群雄,驕傲使他失去謙虛謹慎的作風,實際上即便不發動襄樊之戰,關羽的處境也是讓人擔憂的,關羽實際據守的是荊州四郡之地,兵力,財力都十分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獨自面對來自東吳和北面曹操的威脅,而西川到荊州路途險阻,即便發生險情,也不能指望大哥劉備能及時救援。從戰略上講,關羽已經處於劣勢,這要求他必須貫徹好東和孫權的戰略決策,絲毫不得馬虎,但關羽做的卻不夠好,對孫權派來的和親使者說“虎女焉能配犬子”,對前來出使的諸葛瑾也是怒斥攆走,這很不利於孫劉聯盟。同時,對北面的曹仁也是以鼠輩看待,根本不重視對手,曹仁再怎麼也是曹操派來獨當一方的大將,必有過人之處,周瑜都差點栽在曹仁手裡。
2,關羽過於自信,驕傲的個性和以往一連串不敗的神話更加重了關羽過於自信的性格特徵,過於自信使他目空一切,根本做不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東吳主聯盟的魯肅魯子敬先生死後,已經釋放出一個危險訊號,孫劉聯盟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應該引起關羽警覺,而關羽根本看不起吳下阿蒙,也懶得研究對手謀略和作戰特點,對後起的陸遜更嗤之以鼻。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的神話更使關羽飄飄然,喪失警惕,自信東吳絕對不敢偷襲自己。
3,關羽雖然素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和看不起,意味著他很不會團結同志,容易製造內部矛盾。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老黃忠的智謀武藝可一點不比關羽差。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他過去與馬超毫不相識,於是便寫信給諸葛亮非要和馬超比武。對待劉封卻要離間與劉備的關係。最直接的對待糜芳、傅士仁卻是厭惡輕慢態度。既然如此,當你領兵出征時,就不要把重要戰略要地交給他兩了,而關羽卻留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駐守公安,還讓他們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悉心救助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糜芳、士仁聽聞後,都恐懼不安。
關羽的這些致命弱點,決定了他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換他守漢中也未必守得住,關羽的性格特點應該讓他當副將或做單純的職業軍人,不能讓他政治,軍事全負責,特別是外交上更不能依靠關羽。這是劉備,諸葛亮在用人識人上又一大失誤。所以,關羽的死無法挽回。
-
10 # 開心的順風馬
個人認為,關羽的死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後果都是必然的。
第一,關羽本身的性格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性格特點是“傲上而不欺下,重士卒而輕士大夫”。這樣的性格就造成了他並不善於處理好和知識分子相處的問題。因此,他在荊州的管理上,很多荊州計程車族對關羽並不是十分的服氣,只是因為他本身武功很高,又有劉備結義兄弟的身份,所以荊州當地士族對他表面順從。
第二,關羽並不擅長處理好與盟友之間的關係,嚴重脫離了諸葛亮臨走時留給他“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路線。尤其是諸葛瑾來為孫權之子求親的時候,關羽完全可以委婉的謝絕,可是他竟然說出了“虎女安能嫁犬子”這樣的話,在孫劉之間脆弱的聯盟上又劃了一大刀,也為日後荊州的被襲埋下了禍根。
第三,關羽當時北伐的條件並不成熟。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北伐的前提條件是“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軍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個人看法是天下有變指的是曹操死了或者曹魏集團發生重大的分裂,而且需要兩面夾擊。可是關羽出兵的時候,曹操沒有死而且曹魏集團非常穩定,並且劉備也沒有起兵呼應,關羽的軍隊完全是在後方還不穩定的情況下孤軍深入,不敗才怪。
第四,關羽不會審時度勢讓他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在麥城突圍之前,部下提醒他“大路恐有埋伏,可走小路”可是關羽仍然傲氣十足的說“縱有埋伏,吾何懼哉”,這句話可以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自己的軍隊已經剩下不足百人,仍要死撐下去,真的怪不得別人了。
回覆列表
關羽,字雲長,是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大將,長期為蜀漢陣營戍守荊州,為蜀漢陣營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晚年的關羽被殺究竟是怎麼回事兒?難道真是曹操和孫權聯合進攻造成的,難道關羽的死就不能挽回嗎?
應該這樣說,關羽被殺的主要原因是曹操陣營和孫權陣營的聯合進攻,死於兩方的互相攻擊。這個觀點已經被論證多時了。當時,關羽在荊州地區打敗了曹操的于禁、龐德率領的幾十萬大軍,準備進攻中原地區的時候,孫權在背後派兵對關羽進行了偷襲,讓在前方和曹操大軍作戰的關羽措手不及,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應付孫權的攻擊。於是,關羽為了自保,只能放棄前方的戰果,率領大軍敗退到荊州沒有被孫權佔領的地區。
可是,關羽萬萬沒想到的是,孫權手下的大將陸遜派兵在關羽的退路埋伏起來,還設計擒殺了關羽,並把關羽的手下和部分兵力全部殺了。孫權這一弄,曹操真是很開心,因為關羽終於死了,曹操陣營沒有後顧之憂了。
關羽一死,關羽的大哥劉備開始發瘋了!自此,劉備忘記了諸葛亮幫他制定的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的偉大戰略,失去了理智,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舉全國的兵力,親帥大軍東下,和孫權陣營決一死戰。由於劉備對孫權陣營的估計不足,再加上劉備陣營的人不適應東吳的炎熱氣候,所以劉備被陸遜打得大敗,再也沒有機會爭奪天下了!這應該也是關羽之死給三國格局帶來的最大變化吧!
其實,關羽被殺和他的性格有關,根本不是大家說的曹操和孫權陣營的聯合。要知道,關羽孤高自傲,看不起士人,總以為自己文武雙全,聽不進士人的意見。所以,他固執己見,和他的謀士們的關係很不好,還不知道見好就收,在打敗曹操後依然攻擊曹操,犯了兵家大忌。你想,關羽那麼孤傲,曹操和孫權能不聯合起來搞他嗎?
關羽的性格讓他不僅和他的謀士們的關係不好,和他周圍的蜀漢陣營的將士的關係也不好,所以在關羽有難的時候,他們就是不救,像極了後來的張靈甫。所以說,做人不能太孤傲,否則你會倒大黴,甚至於有生命危險啊,性格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