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瑕不掩瑜9998

    近年來,校園欺凌呈現低齡化、成人化、多樣性,對於被欺凌學生造成的傷害通常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創傷。同時對於目睹欺凌現象的旁觀者而言,也往往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保身,或不自覺地加入欺凌的行列。同時對於欺凌者自身的危害也顯而易見,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受到刑事的追究。 面對校園欺凌,作為班主任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有針對性地組織班級活動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並積極陪培植班級的正能量。定期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另外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家校合力共同做好校園欺凌防治工作。作為教師,要善於觀察學生行為,語言及心理等變化。不能以貌取人,以分取人,以勢看人,自身要做正能量的榜樣。

    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培養自尊自信的人格和同學友好相處;不論校內校外都不能拉幫結派;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讓欺凌者不敢輕易靠近;在學校不佩戴貴重首飾,不顯露錢財,以免引起他人的貪念;上下學和同學相伴而行,儘量不要獨自呆在廁所等偏僻的角落。

    面對欺凌我們怎麼辦?若被多人圍困,要保持鎮靜採取迂迴戰術,一旦對方放鬆警惕,立刻趁機逃離;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激怒對方,不要盲目反抗,必要時可向路人呼救求助;遭遇欺凌後,一定要及時跟家長和老師反映情況或者報警,不能忍氣吞聲。看到其他同學正遭受欺凌時,應儘快報告老師或報警,不能坐視不理。作為家長,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重視與老師、學校的溝通與聯絡,對孩子進行預防教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表現,發現孩子遭遇欺凌後,應保持理智,給孩子更多的心理安撫。

    徹底剷除校園欺凌的土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 2 # 落地晴雲

    實際上現在不管是教育部門還是公共安全部門對校園霸凌的界定和應對都沒有行成成熟的體系,還是處於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階段。尤其是學校對校園霸凌持的態度耐人尋味,感覺大部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能是出於對學校領導層的政績、學校聲譽的顧慮考慮較多。實際上忽視了校園霸凌的長遠危害性,可以說是急功近利。

    老師怎麼應對,我看主要是看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自身理解及對學生的掌控能力決定的,有好的行政和輿論環境,有學校及教育部門撐腰,自然是從嚴從快從重施以懲戒,反之和稀泥。

    學生也是如此,有好的環境和規則依據,誰也會盡力的維護自身的權益,尤其是年輕氣盛的氣候,當然大部分是原始的比拳頭硬和忍氣吞聲兩種方式應對。

    有幾句話不吐不快,學校有校園霸凌的重點人員,一般來說,都是人生觀、價值觀出現偏差的學生,而且實施霸凌行為往往不是偶發行為,通常是集體行為或累犯行為,有必要透過進行必要懲戒,以確保糾正,另外這部分學生的家庭也要收到力度匹配的懲治,因為“子不教、父之過”是有法律依據的,這部分學生出現問題往往是監護人履行教官義務不力造成的。個人觀點“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校園霸凌必須嚴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TVB劇《金宵大廈》這部劇值得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