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張

    “我跳機場幹大哥,你們隨意躺雞。”鍾情“吃雞”的人氣演員林更新,在昨天釋出這條微博時,特意配上了一張戴著遊戲同款頭盔的照片。看起來,小夥兒的技術又有不少提升了。

    林更新這算是蹭熱點嗎?還真有點兒。不只是他,演藝界的各路小鮮肉要是不“吃雞”,出門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自從《絕地求生》上線後迅速走紅,除了普通玩家的數量越來越多,還吸引了包括林更新、陳赫、鹿晗、王思聰等在內的一眾名人明星,其中陳赫還組建了自己的戰隊。在這些名人日常“吃雞”的時候,經常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前幾天林更新在微博透露自己的“吃雞”時間,結果遊戲過程中被幾十個粉絲追了九條街,嚇得他都不敢曬“吃雞”的微博了。

    從“吃雞”玩家的增長,就能看出戰術競技類遊戲目前在國內的火爆程度,前些天網上還傳出騰訊、網易這幾家大型遊戲公司,甚至正在採用三班倒的方式加快“吃雞”遊戲研發進度。對此,騰訊公司高階副總裁馬曉軼迴應稱,寫程式碼可不是能三班倒的活兒。

    其實,不僅是騰訊、網易、小米在爭著“吃雞”,還有很多中小團隊也趁機發布了多款山寨產品,甚至很多人氣電競主播都紛紛轉戰“吃雞”直播。可以說,“吃雞”這類戰術競技遊戲引爆了整個國內遊戲市場。

    一場“吃雞”大戰在2017年末爆發,也讓國內兩大遊戲巨頭騰訊和網易,首次在同一個“戰場”內爆發了正面交鋒。

    對此,有遊戲行業內人士告訴懂懂筆記,“吃雞”戰局已然開始,而在未來的市場比拼中,決勝的不會是“閃電戰”和“突襲戰”,而會是“持久戰”。

    也就是說,國內遊戲公司之間的“吃雞”角力,快速、突擊只是一時,而長久的較量是在於整體的遊戲生態。在戰術競技類遊戲領域的競爭中,除了要有強悍的產品矩陣,還要圍繞產品搭建戰術競技生態。

    新品類的力量,“遲到”也能有加分

    不知道有多少人思考過,“吃雞”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火爆?

    《絕地求生》上線初期,憑藉出色的競技方式快速向遊戲玩家滲透,打破一項項紀錄,甚至在Steam銷量榜霸榜長達39周。同時,這款遊戲在國外還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成為玩家粘性最高的遊戲之一。

    從資料上看,“吃雞”在國內遊戲行業也是最熱的一個詞。根據SteamSpy最新資料,Steam中國使用者已經達到4000萬,超過美國成為Steam全球第一大的使用者來源;在遊戲時長方面,過去兩週中國玩家遊戲時長以24.88%的佔比排在第一,排在第二的美國玩家遊戲時長佔比為13.66%。

    生存,在艱難中生存!或許這是遊戲將真實世界的競爭折射到玩家潛意識中,並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看得出來,由《絕地求生》掀起的這股“吃雞”風潮正在從歐美市場席捲國內遊戲行業,而戰術競技類遊戲的勢能勢必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過去幾年,遊戲行業過於雷同,甚至就是套殼遊戲,比如打怪升級刷副本通關這類遊戲,本質上沒有區別,已經很難給遊戲玩家帶去遊戲的快感。”上述遊戲行業內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但“吃雞”這種玩法在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一上線就收穫大量玩家,儼然成為國內手遊市場的一條鯰魚。

    面對“吃雞”的火爆,馬曉軼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玩法才是驅動遊戲行業的底層創新能力。“我覺得PUBG某種程度上定義了這個品類應該怎麼玩,它的一些核心規則,把規則固化下來,定義好,市場也認可,大家都叫吃雞類的遊戲,就是對它地位的確認。”

    可以看到,《絕地求生》讓市場看到了新品類的創新力量,不僅該遊戲收穫數千萬玩家,還帶動了整個戰術競技類遊戲的發展,在國內衍生出一系列“吃雞”手遊和端遊。

    其中,主要的產品包括網易釋出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騰訊釋出的《穿越火線:荒島特訓》、《光榮使命》。而《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等與PUBG合作的手遊,也在積極籌備中。

    看起來網易在速度上略勝一籌,但實際上,騰訊的“遲到”卻帶來了加分項。就像馬曉軼所說的,PUBG定義了“吃雞”,而國內“吃雞”遊戲無一不是圍繞《絕地求生》的既定規則和玩法進行研發的。在這一點上,與PUBG合作研發手遊以及代理《絕地求生》國服對於騰訊來說代表著“正統”,能夠幫助騰訊在與“吃雞”正規軍和山寨軍的拼殺中有更強的產品後盾。

    而且,嚴格來說騰訊在“吃雞”上稱不上“遲到”。因為騰訊的佈局不是短期反應,而是有長期的積累。據馬曉軼介紹,騰訊實際上從三四年前的《DayZ》就開始佈局射擊類遊戲,還是這款遊戲的作者Dean Hall在紐西蘭工作室的最大投資者。“我們和PUBG的合作談判在今年2月份就開始了,我們自研的產品《無限法則》在2017年年初就已經立項。騰訊投入很大力量,但這都是長期積累,只是現在展示給大家。”

    從馬曉軼傳遞的觀點中懂懂筆記發現,騰訊在“吃雞”大戰中實為厚積薄發,更加重視整個戰術競技遊戲這個品類的成功。目前,騰訊沒有因為先期出現“吃雞”打亂節奏,而是按照計劃穩步推行自家的手遊和端遊研發推廣。就像《遊戲日報》CEO宋展鵬告訴懂懂筆記的,手遊領域沒有絕對的先發優勢,反而可以為後來的廠商培養市場。

    同步周邊開發,加速向用戶拓展

    全球300萬玩家同時線上,足以反映出《絕地求生》的火熱程度。這讓騰訊看到,圍繞遊戲本身還有更多機會。

    馬曉軼表示:“和過去相比如果說拉一根線的話,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整個行業比以前要豐富很多,有各種各樣機遇圍繞行業,圍繞遊戲本身,圍繞遊戲玩家的一些生態。”言外之意,騰訊已經著手圍繞“吃雞“搭建戰術競技生態。

    在馬曉軼看來,遊戲生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傳統電競生態,二是包括直播在內的遊戲周邊生態。也就是說,隨著遊戲行業發展至今,遊戲廠商需要做的不僅是推出好的遊戲產品,還需要圍繞遊戲豐富周邊,能夠加速向用戶拓展,強化使用者粘性。“我們在和所有周邊平臺談,想辦法更加深度結合。”

    其實,我們從《王者榮耀》的手遊與周邊生態就能看出,騰訊一向重視熱門遊戲的生態搭建。懂懂筆記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王者榮耀》的資深玩家,他們不僅在遊戲內購買面板,還對榮耀周邊情有獨鍾。比如資深遊戲玩家小吳就先後購買了莊周坐騎鯤的抱枕以及魯班七號T恤。

    需要特別提到的,就是熱門遊戲還能帶動電競直播。《王者榮耀》爆火這幾年湧現一批熱門電競主播,任意一個紅人主播的直播,都能輕鬆得到幾萬人同時線上觀看。由於《王者榮耀》直播的火熱,使得部分頭部主播年薪達到千萬。另外,今年《英雄聯盟》總決賽時,同時線上觀看直播人數也打破紀錄。

    國內“吃雞”手遊密集上線,又一次點燃了電競直播行業。據遊戲觀察人士丁鵬介紹,僅12月15日晚8點,各大遊戲直播平臺關於《絕地求生》的直播多達數千個,是所有遊戲品類中第一的遊戲。具體來看,蛇哥、PDD、五五開等頭部主播也紛紛轉戰“吃雞”直播。“遊戲直播平臺是最能及時反饋使用者對某個遊戲的喜好程度的測量工具。”丁鵬曾這樣表示。

    騰訊也注意到“吃雞”正在成為新一輪直播熱點,並且已經在投入資源展開佈局。“《絕地求生》是遊戲行業史上,第一個把遊戲本身和直播可以很好融合起來的遊戲,雖然現在還沒有一個官方對接,但是實際上他的應用可以很好的互補在一起。”馬曉軼透露,騰訊正在“憋大招”發力直播,還需要一段時間。

    從《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遊戲周邊產品及直播生態的發展情況來看,騰訊在遊戲周邊方面具有很強的經驗積累,遊戲與社交、直播都能形成很好的聯動。其中騰訊旗下的企鵝電競和龍珠直播(投資),都是優勢遊戲直播平臺。在易觀日前釋出的遊戲直播排名中,最晚入局的企鵝電競已經躋身遊戲直播平臺第四位。

    可以說,騰訊在“吃雞”生態中,不僅有遊戲產品優勢,還有周邊產品以及電競直播平臺優勢,都是確保騰訊能夠快速向用戶拓展,並同時保持較高使用者粘性的有效方式。

    戰事剛起,品質“吃雞”方是決勝因素

    先期上線的“吃雞”手遊都開始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使用者留存差,尤其是一些匆忙上線的產品體驗和設計明顯差於《絕地求生》。上述遊戲行業內人士認為,一部分為提前搶佔市場的廠商上線的“吃雞”類遊戲,在技術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導致使用者初期流量較大,卻埋下留存隱患。

    根據獵豹大資料11月初資料顯示,“吃雞”類手遊的整體留存率並不好,其中《荒野行動》的次日活躍留存率就從40%左右開始下滑。也就是說,戰術競技品類遊戲的熱度導致很多產品“趕時間”,拉低了手遊的准入門檻,很難保證使用者留存。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搶先上市的遊戲不一定都能有長期的市場競爭力,遊戲歸根結底還是要保證品質。“遊戲行業依然是一個產品為王的行業,品質比速度、渠道更加重要。在遊戲行業,要取得一款產品的成功並不難,但要做大一個品類確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馬曉軼指出。

    從馬曉軼的觀點中,懂懂筆記得到騰訊保障“吃雞”品質的兩個關鍵資訊:一個是系統性工程,另一個是內部競爭機制。可以說,這兩種方式是騰訊可以有效保證產品品質的組合拳。更重要的是,騰訊注重的是對整個“吃雞”品類的重視,而不是單純的某一款遊戲。

    而在保證產品品質和品類打磨上,騰訊目前有兩種方式。一方面,騰訊堅持正版遊戲和優質遊戲的研發,而且將其看做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就像懂懂筆記前面寫到的,騰訊原本就在射擊類遊戲中佈局多年,而今年在戰術競技類遊戲大規模爆發之前,就與PUBG展開合作,並推出正版手遊、端遊。

    丁鵬在其文章中指出,在PC端騰訊的一款自研、兩款代理,已經完成對市場的全部覆蓋,其中《絕地求生》將是王牌軍,繼承乃至擴大原有使用者群體已經是必然。可以看出,騰訊的正版代理以及與PUBG合作研發的手遊,將會幫助騰訊保持高品質,並提升騰訊在戰術競技類遊戲中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騰訊內部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內部競爭機制,很多遊戲都是經過內部PK之後推出的優質產品。從使用者數量和粘性上來看,日活5000萬的《王者榮耀》絕對稱得上是品質手遊。

    而對於戰術競技類遊戲而言,騰訊則傾注了更多資源,以保證整個品類的打磨。正如我們看到的,騰訊在釋出兩款自研“吃雞”之後,還在持續不斷地投入該品類的研發,比如光子和天美兩個王牌工作室群,仍在進行“吃雞”產品的研發。因此,騰訊才能做到馬曉軼所說的,在“品類定義者--品類突破者--品類的追隨和打磨者”三個環節上扮演一個角色的實力。

    此外,騰訊遊戲多年來在海外的投資和佈局,也是其遊戲生態的重要一環。“騰訊遊戲近年來頻繁的在國外投資優質遊戲或團隊,其投資策略就是投各個品類的領先者,最重要的衡量維度就是好的團隊好的產品。”而此次對PUBG的投資以及代理《絕地求生》版權,不僅能為騰訊遊戲帶來可觀的收益,還將成為騰訊在“吃雞”國內國外競爭的殺手鐧。

    透過對行業的觀察,馬曉軼總結道:“戰術競技類遊戲是一種玩法,目前仍處於創新的高峰期,很多玩家需求也在逐步接軌。”在這種背景下,騰訊遊戲的戰術競技生態搭建與優勢,也會幫助其在“吃雞”大戰中決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從基因層面解釋一下人類近親繁殖的後代為何會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