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北方的我
-
2 # 苗大人的夢
不贊成!現在的教育是有問題的,社會門檻也越來越高。不要拿你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正弄不懂了,就生活一下。生活好一點了才去鑽研點知識。人生不止是學習。你那光知道學,不習,有什麼用?
-
3 # Lauzi
這是走極端。學習得有選擇性,不然就不自覺被洗了腦、走迷了路,99%的人文書籍全是垃圾,中西一致。如何選擇讀書?讀30年後還(會)留在書店書架上賣的書。
-
4 # 心靈深處漣漪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學校這樣做也有學校的道理,一個是學校有自己的辦學經驗,一個是學校也是要看教學成果的,就是面子工程,沒辦法,現在的家長選中學時不也很多看學校的實際教學成果嗎?畢竟學生還是未成年人,思想不夠成熟,約束力也不夠強,加上確實考上了個好點的大學,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挺大的。學校提出這個口號,不外乎是給學生一個指引方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生如果不想學,學校也不會怎麼樣嘛,其實真正的壓力是學生自己的心理壓力。學會調壓才是重中之重,不要太在意這個口號了。
-
5 # 夢多22
面對這個心驚肉跳的口號,我是五味雜陳,既不敢苟同也不敢非議,畢竟升學壓力擺在面前。
全市3萬多名考生,只有55%可以上普高,剩下的大約1.4萬正值15——16歲的懵懂孩子,就只能上職高或是直接拋向社會,這是一個可怕的結局,每個家長都不願自家的孩子屬於人生路上第一場的失敗者。
學校是新辦的市直學校,孩子是第一屆,學校為了兌現辦校目標:打造全市優質學校。所以,對於他們第一屆的老師學生都是頂著山大壓力。校長老師卯足了勁,非要出漂亮成績,而孩子的升學率就是最明見的指標,尤其是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數,那是讓人無可辯駁的實力證明。
孩子的壓力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每天的作業必須完成,每科都不能落下。有的孩子每晚作業到11/12點,早上6點多必須起床,就算有孩子偷偷玩遊戲,我相信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是時時被學業壓迫著追趕著,正處在成長期的他們,許多都身體差體質弱,稍一運動身體就出現各種不適。
無形的壓力還表現在,有的孩子患上抑鬱症無法正常上學,有的孩子有自殘行為,那稚嫩的手臂上一道一道觸目驚心的刀痕,或是菸頭燙燒的疤痕,那該是有多憂鬱的心❤才能忍受錐心的疼痛啊?!心疼
面對激烈的競爭,家長們都很迷茫:孩子的路,在何方?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忽略口號的實質,只當它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類似的正面的激勵。對孩子,還是要多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的放矢張弛有度。學習知識是為了以後能有更好的生活,如果都不能有生活了,學習知識又有啥用?
讓悲劇從此遠離學子,希望孩子們都有一個快樂適意的人生!
-
6 # 優秀好評
口號可以有,但是現實不要學!
口號是為了激勵人心,我們高考時也有口號,但不會這麼誇張!其實我認為這個不是正確的價值觀,你說那?
-
7 # 觀點解析的永動機
你好,謝謝您的邀請,我當然贊成這個口號。這句話值得深究和探討,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吧一、從知識的運用方面來說;1.學不死就意味著我們學了很多東西,一定要有輸出,一定要在實踐中去運用,得到反饋以後,不斷的修正,再運用,這樣如此迴圈,自己才會有提高。2.學不死不僅要求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而且還要運用到自己生活場景中。也要有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能力,並且找到這些不同知識之間的連線點,穿透現象看到本質,打造一個屬於自己學習系統。二、從自身的角度來說;1.多人都說學習,工作要勞逸結合,這句話並不錯。但是,有的人過度誇大了這句話,由於看了許多因為勞累過度而死的案例——杞人憂天,沒有持續工作,養成專注的習慣。2.如果不注意休息,身體是會出問題的,是可以學死的,我想說這確是少數!一些人積勞成疾,是因為不會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沒有節制的使用自己的身體,死撐著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是因為喜歡投入其中,享受其中不斷的工作。像愛迪生呀,牛頓呀,這些都是工作狂,因為工作就是他們的樂趣,他們享受其中,樂此不疲。不覺得工作就是負擔。所以他們並不會感到疲憊,當然他們也合理安排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你從這個維度看來,到底能不能學死,是時間會不會安排時間,是否得工作就是折磨。但如果合理安排時間,心態放平和。身體體是不會出問題的。我談談,往死裡學;1.往死裡學,這句話也非常的好,是讓我們學到一個東西,不要認為他說的就是對的,或許他說的是對的,但是不足夠正確。2.可以多方位的思考,還可以讓它更正確。只有深入思考了,行動才會更精準,方向才會更明確。3.往死裡學還可以理解成;我們的學習狀態應該是持續的,應該是終身學習者的姿態。我們的面應該是廣泛的,我們的思維應該是靈動的。學不死——工作的時候要持續保持專注,這樣的產出才是高效的;要注重知識之間廣度,高度,寬度之間的擴充套件。往死裡學——我們要不斷的去探求知識的深度,垂直度。力求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回覆列表
謝邀,說說從15年11月21日吧,有一個高三學生張文(化名)從學校資訊樓5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年僅17歲的生命。這個在校表現良好,曾多次獲得“三好學生”、“德育標兵” 等稱號的優秀學生在遺書中寫道,“我感覺壓力太大,不想讀書”。父親張佰群稱,兒子去世前曾多次熬夜做作業到凌晨兩點,升入高三後更是“忙到沒有休息 日”。
事發前父親曾試圖聯絡兒子
西鄉中學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是一所曾獲區、市、省多個榮譽的名校。5年前,17歲的張文就讀於這裡,並在2年前的中考中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升入高中部;5年後,熱愛排球,學習成績優異的他在學校資訊樓5樓縱身一躍,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11 月21日,週六,按照學校的安排,高三的學生當天正在教室內自習。那天中午12點左右,張佰群突然接到兒子張文的電話,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通電話竟是兒子 與父親最後一次的通話。電話中,張文向父親抱怨學習壓力太大,不想讀書。面對電話那頭的怨氣,張佰群不敢怠慢,連哄帶騙地安慰兒子,並告訴他“有事晚上回 家再說”。
在與兒子通話結束後,張佰群馬上打電話告知妻子,並囑咐妻子晚上燒一桌兒子愛吃的菜。張佰群曾設想,兒子只是壓力太大, 一時想不開,等到了晚上吃飽飯後,兒子會像往常一樣看會兒電視,然後回到房間看書。但這一次張佰群要拉兒子到樓下散步談心,排解兒子內心的苦悶。然而,這 一切再也不可能了。
當天下午,張佰群多次試圖與兒子取得聯絡,但電話裡冰冷的女聲“您撥打的使用者暫時無法接通”一次次讓他心涼。直到晚上7點多,兒子班主任的一個電話徹底讓他墜入冰窖。“你兒子沒了。就這幾個字。”張佰群說。
在 醫院的太平間裡,張佰群看到了兒子的遺體。根據寶安警方的通報稱,2015年11月21日18時37分許,共樂所接夏小姐報稱:其在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 鄉中學高中部行政樓,自稱是老師,剛有一個學生躺在地上,已送醫院搶救,不清楚何因。接警後,共樂所出警民警到達現場,初步瞭解,因死者系自殺死亡,也寫 有遺書,故該警情不屬於案件,需雙方自行調解。死者張某(男,17歲,深圳人,西鄉中學高中部高三8班學生)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鑑定為高墜死 亡,死者系自殺。
張佰群稱,自兒子升入高三後,其學習十分勤奮,有時甚至學習到凌晨兩點。“學校對高三年級學生的要求也十分嚴苛,週六還要補課,他往往是週六晚上回家吃晚飯,然後第二天下午又馬上跑學校去了。”
張 佰群的說法在校方處得到印證,但校方表示,學校每週六的高三年級學生自習均以自願為原則,不收費、不上新課。一張疑似為“西鄉中學2016屆高三學生要求 週六及節假日自願返校自習”的申請書寫著,“為實現心中的理想和目標,以更加成熟的姿態步入社會,因此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利用週六、節假日時間自 願返校自習,並希望學校安排老師回校,無償地幫我們解惑答疑。”落款時間為9月1日。
據張文的姐姐張悅(化名)介紹,其弟弟曾數次向她表態,一定要考個好大學,“因為我當年考的是二本,所以他就說‘我一定要考得比你好。’”此外,在教室的課桌以及家裡的臥室裡,張文還貼上一些警示性的標語,其中一張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字條最顯眼。
班主任稱其每學期都是“三好學生”或“德育標兵”
在張悅看來,自從升入高三後,原來開朗的弟弟“像變了個人”,以前週末還會與家人散步的他,幾乎每個週六晚上都將自己困在房間裡。在出事前的一週,弟弟曾參加朋友的生日宴,但出門2個小時後,弟弟便回來了,“說去吃蛋糕,看電影,但我還是覺得他慌慌張張的。”
張悅稱,張文在校成績十分優異,在今年的一次家長會上,老師還曾當眾表揚過張文,稱他是學生標兵和楷模。一張張文的成績單顯示,張文曾以522.125分的總分在班級排名第一,在年級也是名列前茅。
“老師們都喜歡這個學生,同學關係融洽,勤學好問。”張文班主任表示,幾乎每學期張文都能拿到“三好學生”或“德育標兵”的獎狀,“這樣一個學生離開了,挺可惜,我們作為老師也很痛心。”但對張文去世前的狀態,班主任並不願意多談。
官方迴應
西鄉中學:正與家屬溝通善後事宜
西鄉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張文在校一直表現良好,尊敬老師,與同學相處融洽,事發前一天,還因作業完成較好受到老師表揚,事發當天,未發現任何異常。對於張文墜亡一事,目前,警方已介入,根據警方口頭告知,屬於“高空墜亡、排除他殺”。
關 於此事,學校在事發當日就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到目前為止,校方和家屬多次溝通,但在某些方面未達成一致意見。“對於一位學生的突然離去,學校和家屬一樣 的痛心。畢業班的學生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升學壓力,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壓力疏導,同時,我們也非常希望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陪伴 孩子,多與學校溝通,大家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寶安區教育局:加大畢業班師生的心理疏導力度
獲悉此事後,寶安區教育局宣傳科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區教育局高度重視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疏導,接下來,該局將進一步加大對畢業班師生的關心和心理疏導的力度,同時,也希望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