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鋒清揚
-
2 # 阿肖自習室
最近正好在看溥儀的老師莊士敦寫的《紫禁城的黃昏》,他在書裡詳細寫了皇帝的壽宴和婚宴,這兩個算是晚清非常大型的宴會了(更準確說是典禮),我在這裡摘錄部分,書裡對這兩部分內容寫得非常詳細,由於內容太多,所以我刪減了一些儀式進行時的細節描寫,希望對您的問題有幫助。
首先是宣統皇帝的壽宴:
“
皇帝的生辰在紫禁城內被稱為'萬壽'或者'萬壽聖節'。那天的典禮主要在皇帝的大殿以及乾清宮前的四方廣場舉行。整個典禮非常隆重,有一定的儀式流程。首先,皇帝要在奉先殿向先祖表明今天是自己的生辰。這項儀式一般由皇帝主持,有時候皇帝也會任命親王來主持。
之後,便是朝臣們進宮拜壽。帝師、王公大臣和皇族人員都必須在8點前進入皇宮。這些拜壽的人先要在懋勤殿以及其他可以到達四方廣場的宮殿內等候。期間,他們可以用些茶點。乾清宮大殿前有一處漢白玉的平臺,這是司儀和皇宮的御用樂師在舉行大典時所在的地方,他們在朝臣們等候的時候到達指定位置。還有一些官員官階較低,他們雖然有資格參加大典,但是不能像高官那樣接近皇帝,他們主要集中在一個長方形的空地上。這片空地的北方便是乾清宮的正門。
典禮的儀式分成了好幾段,每段儀式都有一段音樂和簡約的讚詞。那些身穿紅衣的樂師們各自負責自己的樂器。漢白玉的平臺上依次擺著鈸、鈴、罄、編鐘和編鑼等。當官員們看到華麗和莊重的華蓋出現在大殿正門時,他們就要離開原來待的宮殿,然後依據官階地位在漢白玉的通道上站立。人們所站的高度跟其地位有關。越是靠近大殿,其平臺就會越高,站在平臺或者臺階上的人在宮廷中的地位也越高。大殿前的紅色臺階上站著的都是皇親國戚,以帝師為首的其他人則站在一個地勢較低的平臺上。
一段音樂和讚詞結束後,會有人用華蓋擺在大殿門前,擋住殿內的情況。然後,就是“升殿”的儀式,即皇帝登上龍椅。華蓋的作用就是擋住人們的視線,皇帝是非常神聖的,一般人不能窺探聖顏。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看到聖顏,皇帝“升殿”時,由四個御前太監和一個內務府人員陪同。
“升殿”儀式結束後,樂師們演奏的音樂會發生變化,華蓋也會被抬走。之後,樂師們會停止演奏,片刻後再演奏另外一段音樂。然後,醇親王會從平臺上由大殿偏門走入大殿內向皇帝祝壽。祝壽的過程非常短,依據典禮的要求,親王會為皇帝奉上材質為黑檀的“如意”。西方人認為這如意代表著權力,其實,它只是在問候中表達敬意。皇帝會在醇親王登上御階時接過他手中的如意,而醇親王鞠躬之後便退出大殿。
依照中國的傳統,朝臣都要向皇帝跪拜。醇親王是皇帝的父親,父親若是向兒子下跪是不符中國的孝悌之義的。因此,醇親王可以不用向宣統皇帝下跪。除了醇親王,不用向皇帝下跪的人還有皇帝的母親醇親王福晉以及四位太妃。太妃在輩分上要高於皇帝,享有此特權。不過,整個皇族中,醇親王是唯一一個不必叩拜皇帝的男子。
醇親王祝壽完畢後,便是其他親王們向皇帝祝壽。他們會在司儀的指示下,對皇帝“三叩九拜”。所謂“三叩九拜”就是分三次跪下,每次下跪叩頭三次,算下來一共叩頭九次。當司儀宣佈“謝恩”後,官員們還需再次下跪叩頭三次。依據傳統,皇帝會在重大節日時賞賜官員。第二次行禮是對皇帝的賞賜表示感謝。
整個過程中,宣統皇帝都安靜地坐在龍椅之上,保持皇帝的莊嚴。他只在接見醇親王時才會起身。
華蓋外的大臣們對皇帝行禮時,其他站在廣場上的官員也會行禮。這些人的官職較低,無法得知殿前儀式的內容,只是依照門口禮官的指示行禮。這批官員中,包括宮內的所有下層人員,在過去的典禮中,還包括大量二品以下的官員。
史書記載,有很多盛宴曾在乾清宮中舉辦。例如,清政府在乾清宮款待過外國來使。1713年,康熙皇帝為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在乾清宮舉辦千人宴。當時,近2000名普通百姓得以參與。乾隆皇帝在1785年也舉行過類似的宴會,當時參加的人數達4000餘人,這些人還得到皇帝的賞賜——一柄鑲玉如意。
”
然後是宣統皇帝的婚宴:
“
皇帝訂婚的時間是在1922年3月11日,那一天皇室釋出了第一個選定皇后的詔令。
在第一條詔令頒發後的第4天,宮廷官報報告,皇后的父親榮源進宮表達了他對皇帝的感激之情。
緊接著便是將皇后送回北京,不過這是為了讓皇后在皇室的勢力範圍裡接受必要的宮廷禮儀的培訓,她還沒有資格進入紫禁城,也沒有得到覲見的允許。
4月6日的早晨,這一天宣統皇帝會穿上禮服來到壽皇殿祭拜,我們的皇帝就要在此面對祖先莊嚴地告訴自己即將訂婚的事情。到婚禮的前一兩天,他還要去太廟裡向祖先們宣告婚典的日期,這些儀式分別由禮親王和義親王負責。
在大婚之前,還有三件事最重要,分別是10月21日的“納彩禮”,11月12日的“大徵禮”和11月30日的“冊封禮”。這三個日子,都是宮廷欽天監選定的吉祥日,從形式上看這三個儀式在很多地方並無區別。
第一個儀式,“納彩禮”所送出的彩禮是按照大清朝的先例嚴格挑選的。
在“納彩禮”結束後兩週,便會舉行“大徵禮”。這“大徵禮”標誌著儀式的第二個步驟的進行。在這一次儀式中,親王如同第一個儀式一樣手持節杖前往“後第”,不過是贈送禮物給新娘和她家裡的其他成員,但這一次的禮物要比第一次貴重得多。
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最後的“冊封禮”,它在皇上大婚前夕舉行。
當儀仗隊到達新娘住所時,儀式比前兩次都要複雜,這一次也是新娘第一次出席,正式接受金冊和金印的儀式,要聽使者宣讀皇帝聖諭。宣讀聖諭的整個過程之中,她都要跪著,隨後她還要做出一些複雜的禮儀來接過聖旨,包括六次垂臂,三次下跪以及三次鞠躬。
其實在這一天早晨,淑妃會被作為新娘的身份先入宮。她先於皇后入宮,也是因為需要她率領宮內所有婦女,第一個迎接皇后進宮。
在滿族的婚禮習俗之中,新娘入宮的時間確定為凌晨4時,她需要在3點的時候從家裡出門。
新娘下轎的時刻,不過這個禮儀要求只有女人和太監在場,所有親王和宮廷官員都轉身離開大殿,大門也被關上。
隨後的儀式與其他滿族婚禮上儀式相似,主要是喝交杯酒和吃長壽麵。新娘祭拜皇室祖先等,都將在接下來的幾天陸續舉行。
在這些慶典中最精彩的,則是在12月3日舉行的典禮。這一天,皇上會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接受來自王公貴族和宮廷官員的祝福,這些人都會穿上正式的禮服。
無須多言,婚禮的花費是很龐大的,不過皇上也收到了大量貴重的禮物,其中就包括一百萬現金,都是各地進獻而來的。
那三天,中國許多著名演員都參加了演出,一共演出了三十三部全戲和摺子戲。最不幸的是,皇后和女眷們都是坐在屏風後面欣賞戲曲,讓這個場景失色不少。
”
-
3 # 野談歷史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由於皇權的專制統治,逐漸形成了以宗法人倫為基礎、以禮樂文化為外在表現的森嚴等級秩序體系,這個體系在清代達到極點。
禮儀秩序把人與人之間劃分為明顯的等級區隔,使人們在君主的統治之下得以和諧相處。入關後,滿洲統治階級為了強化統治,大量吸取儒家禮儀制度,制定並多次修訂《大清會典》等禮儀規制性檔案。歷代統治者明知禮儀形式繁縟,不符合時代發展,但也不能違背,由於禮制是先祖所創,還需照本嚴格執行。
正如《禮記·禮運》中提到的“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飲食作為宮廷生活的一部分,必然也處處體現著等級秩序,包含菜品數量、入宴座次、餐具種類、進餐順序在內的諸多方面均受到禮儀制度的約束。大宴的等級與禮儀年節的大宴即是一種等級秩序,要彰顯的是以飲食為載體的封建等級與禮制。早在清軍入關以前,滿族統治者就已形成了對於三大節的筵宴禮儀規定,
“元日宴,崇德初定製,設宴崇政殿,王、貝勒、貝子、公等各進筵食牲酒,外藩王、貝勒亦如之”。
身份地位不同,筵宴所使用的食材與菜品的數量也有著等級之別。努爾哈赤時期就曾強調不同等級王公的宴飲規制:“諸貝勒之子娶妻設宴,可宰牲九隻。諸大臣之子娶妻設宴,可宰牲六隻。其次之諸大臣之子娶妻設宴,可宰牲三隻”。
皇太極在崇德元年(1636年)十月十六日,更是制定了從親王到庶民一整套等級的婚宴規制。
“奉寬溫仁聖汗諭旨制定:凡親王、郡王娶妻、嫁女、娶媳設宴,……和碩親王娶妻、娶媳設宴,準宰牲畜五九之數,設席六十桌,備酒六十瓶。多羅郡王娶妻、娶媳,準殺牲畜四九之數,設席五十桌,備酒五十瓶。多羅貝勒娶妻、娶媳,準宰牲畜三九之數,設席四十桌,備酒四十瓶。固山貝子等娶妻、娶媳,準宰牲畜二九之數,設席三十桌,備酒三十瓶”。
入關後,清代宮廷的大型筵宴被嚴格區分出等級據《大清會典事例·光祿寺》載:滿席分為六等,漢席分為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類。不同場合的宴席要按照規定執行相應標準,如萬壽聖節及元旦賜宴、皇子成婚、公主下嫁採用四等滿席;賜宴達賴喇嘛及朝鮮國貢使採用五等滿席;經筵講書、衍聖公朝覲時採用六等滿席;恩榮宴、會武燕用上席中席;修書開館日、告成日賜宴兼用一二等漢席。
不同等級宴席食材內容也有嚴格的規定,滿席以餑餑等主食為主,例如四等滿席用面六十斤,席上有紅白環饊三盤、棋子四碗、麻花四盤、餅餌十六盤、乾果十二盤,計有熱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湯菜四品、小菜四品、瓜果二十八品、點心、糕餅麵食二十九品,共計一百零八品。漢席則以菜餚為主,例如一等漢席內饌鵝、魚、雞、鴨、豬肉,共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
除食材內容外,不同筵宴還有著各自嚴格的禮儀順序。擺宴時侍皇帝入座後,宴會開始,先上熱菜、後湯菜。進膳後,獻奶茶,獻茶畢撤席,接著擺酒膳,有葷菜二十品、果子二十品。
由此可見,繁縟多樣的宮廷筵宴有著十分森嚴的等級與禮制要求,不管是滿席還是漢席,席面食物數量繁多,均已超出正常人一頓飯所需要食用的分量。
回覆列表
大宴在元旦或萬壽節時舉行。宴所一般在太和殿。始於順治時期,歷代皇帝循例舉行。大宴按例需設宴桌二百一十張,用羊百隻、酒百瓶。乾隆四十五年裁減宴桌十九張,羊十八隻、酒十八瓶。
清朝的宴會也有許多的規矩。每次宴會,不論地點是在家中還是公署、酒樓,宴會開始之前,主人都要在門外迎客,主客見面,互相長揖為禮。
通常客人先坐在一旁,主人用茶點或者水旱菸敬客,等桌面酒菜備好之後,相邀入席,就是“定席”,或者稱為“按座”。
客人坐次的排定,也很有講究:如果是有許多桌,一般以在左側的桌子為首席。在每一桌上,也以左側最高一位為首座,與它相對的座位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坐定之後,主人為客人敬酒,客人必須起立來接。
清代的官員一定還要注意宴會的地點——清朝慣例,官員不能進入戲園和酒館,否則處分極嚴。同樣的宴會,如果擺在酒館中,官員就不敢參加,但如果擺在飯莊、飯堂上,官員再去就不算違規。
於是為了生意,許多酒館都改名為“某某堂”,並且掛上“包辦筵席”的招牌。比如某位尚書喜歡太升酒館的菜,特意讓它改名為“太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