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開狼

    斯皮爾伯格在片中致敬了大量的經典影片,但植入最深的恐怕非庫布里克的《閃靈》莫屬了。

    為了在綠洲遊戲中找到關鍵的第二把鑰匙,主角們進入哈維迪約會的電影院,那兒正在放映庫布里克的《閃靈》,這部經典的恐怖片被深度植入電影,噴血的紅房間、鬼魂姐妹、237房間、裸女殭屍幾乎與原作如出一轍,不僅如此,斯皮爾伯格還安排女主角阿爾忒彌斯在幽靈宴會上完成了哈維迪的遺願併成功拿到鑰匙。相比之下,對其他影片的致敬幾乎都是一帶而過,這是為什麼?

    這得從斯皮爾伯格與庫布里克兩人的關係說起。兩人都是好萊塢的大師級導演,但一直鮮有往來。庫布里克非常討厭好萊塢的紙醉金迷和浮華奢侈,而經常面對愚蠢的記者和各路評論更令他作嘔,以至於1969年他舉家搬到了倫敦郊區,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對好萊塢狗屁不理。而好萊塢也將庫布里克描述為一個冷漠孤僻、不近人情的怪物。

    庫布里克為盧卡斯的《星球大戰》所震撼,他希望拍一部視效和思哲並重的科幻鉅作。從1977起,他開始構思一部關於人工智慧的電影,受限於大量特效無法實現,劇本也不成熟,他只能將這個想法束之高閣。

    1979年,斯皮爾伯格到英格蘭的索恩百代電影公司,檢查他即將用以拍攝《奪寶奇兵》的攝影棚,而當時庫布里克正在那裡為自己的電影《閃靈》搭建佈景,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在接下去的許多年裡,兩人只見過幾次,據斯皮爾伯格回憶,庫布里克從不和他談論自己的電影。

    1985年的一天,令斯皮爾伯格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庫布里克第一次就自己的電影計劃詢問他的意見,這部電影就是《A.I.》(人工智慧)。 據斯皮爾伯格回憶:“《A.I.》對我的意義在當時來說並不大,但這部戲的構思過程使我和庫布里克兩人的關係從1979年初識起有了一個突破,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

    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上映讓庫布里克大吃一驚,那種逼真的技術是他夢寐以求的,在很不高興地知道那個技術又是盧卡斯公司所為後,他給斯皮爾伯格打了電話,“你來導《A.I.》吧,我為你做製片。” 斯皮爾伯格十分吃驚於“一向孤僻的庫布里克竟如此信任我。” “他留下第一和第三幕,中間的部分就像一個夢的碎片,我如今把這些碎片恢復了原樣。我不是庫布里克,我沒辦法做到庫布里克的樣子,但是我有我的長處,我有我的風格,起碼我可以講一個好玩好看的故事。”2001年,斯皮爾伯格最終拍完了這部作品,“獻給偉大的斯坦利 庫布里克!”他說。庫布里克於1999年病逝,他沒能等到電影《A.I.》的上映。

    但兩人的友誼仍然在現實中延續。當《頭號玩家》中需要一個驚悚場景時,斯皮爾伯格想起了自己與庫布里克初識的那一天,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閃靈》見證了兩人友誼的開始。

  • 2 # 球妹說遊戲

    今天球妹在某人的陪伴下到電影院看了這部所謂的“死肥宅”才能看得懂的電影:《頭號玩家》。

    這部電影出自大師斯皮爾伯格之手,由華納公司出品,一看這個陣容就是絕對的鴻篇鉅製,而具體的觀影體驗也是一個字:炫!3D效果相當逼真,搞得球妹在影院總是捂眼睛哈哈。

    而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大篇幅的致敬,致敬電影,致敬人類遊戲史上的一個個經典,球妹回來看影評,發現一共有100多個彩蛋。而在這些彩蛋或者說致敬中,最多的鏡頭都給了庫布里克的《閃靈》。

    無論怎麼說,在影片中致敬閃靈都是一個值得我們回味的操作,因為畢竟這部電影是絕對的限制級恐怖片,如果加入了這部分,《頭號玩家》在國外的定級會更高,會損失一定的觀眾,但是為什麼斯皮爾伯格還要堅持這麼做呢?

    致敬是這部影片的靈魂

    這部影片從始至終都在致敬,而出現大片筆墨來介紹一部經典電影是很正常的,閃靈的導演庫布里克和斯皮爾伯格也是好萊塢的兩大著名科幻導演,前者驚歎於《侏羅紀公園》的特效,而把《AI》交給斯皮爾伯格導,可能這次斯皮爾伯格也是在還多年前的人情吧!

    華納版權不涉及紛爭

    畢竟《閃靈》也是華納公司出品的作品,因此在影片中無論怎麼深入地使用閃靈的橋段,都不涉及到版權的問題,而如果使用其他公司的版權,則要支付鉅額的版權費用,所以閃靈可能也是在華納的片庫中挑選的結果。

  • 3 # 不止看戲

    前兩天去影院看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頭號玩家》,在對VR技術的極致拓展下,斯皮爾伯格為大家虛構了一個2045年沉浸在虛擬遊戲中的世界。

    這部電影有大量的鏡頭是致敬此前的電影、音樂、遊戲等流行文化的,據說全片彩蛋有130多個, 你會在裡面看到蝙蝠俠、神奇女俠、小丑、小丑女、超人眼鏡,以及金剛、忍者神龜、鋼鐵巨人、甘道夫、鬼娃、機械版哥斯拉、高達等。還有很多80年代的電腦遊戲,比如《拳皇》《我的世界》、《光環》、《街頭霸王》、《守望先鋒》、《星際爭霸》、《真人快打》等,還有邁克爾傑克遜的經典服裝等。

    作為庫布里克的粉絲,斯皮爾伯格致敬的電影就更多了,比如《2001太空漫遊》《星際迷航》《回到未來》《天生愛神》《終結者》《侏羅紀公園》《月球旅行記》等等。

    不過,其中最經典的就是複製了庫布里克1980年導演的恐怖影片《閃靈》的經典場景,當主人公來到237房間,雙胞胎姐妹出現的時候,影院裡響起了一陣掌聲。看過《閃靈》的人,幾乎不敢直視著一對雙胞胎姐妹啊,領帶,還有從房門噴湧到走廊的鮮血,浴室裡的裸體美女變身枯瘦老太太,以及斧頭破門而入等經典驚悚鏡頭,透過VR技術被斯皮爾伯格完美呈現時,真的讓人激動。

    其實,在恩斯特•克萊恩所寫的原著小說中,並沒有《閃靈》這段戲,但是斯皮爾伯格重點描寫的這一段沒有讓觀眾覺得突兀,跟影片的線索是結合在一起的。

  • 4 # 哇哇樂娛樂

    因為《閃靈》的導演是斯坦利·庫布里克,而斯皮爾伯格和斯坦利·庫布里克是一對好朋友。首先,《頭號玩家》是發生在2045年的一場名為“綠洲”的VR遊戲的故事,遊戲的創始人在去世時公佈說,只要有玩家能找到他在遊戲當中設定的彩蛋,就能接手自己的“綠洲”併成為世界首富。這個訊息吸引的全世界各行各業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大冒險也由此開始。而遊戲的關鍵是三把鑰匙,《閃靈》就是被安排在第二把鑰匙裡的彩蛋。再者,為什麼斯皮爾伯格會在這裡致敬《閃靈》?這要從2001年的《人工智慧》說起了。據說這部電影本來是斯坦利·庫布里克拿到了故事改編權和拍攝權,本來萬事俱備只差開拍,在1999年這位偉大的導演卻與世長辭了。因前期斯坦利·庫布里克一直在與斯皮爾伯格討論劇本,所以斯皮爾伯格在悲痛不已之餘就此接下《人工智慧》,了卻老友一場心事。以上,就是為什麼《頭號玩家》裡有大段致敬《閃靈》的片段。由此可見,斯皮爾伯格在年近古稀時也還是很懷念志同道合的老友的。

  • 5 # 電影毒角獸

    首先,《玩家一號》的原著裡並沒有《閃靈》的片段,這段純粹是斯皮爾伯格導演自己加進去的。而導演這麼做,必然是大有深意的。

    就我看來,他是為了致敬與他亦師亦友的偉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順便說一下,庫布里克是後面所有導演的偶像,斯皮爾伯格稱讚他說:

    “上帝之下,庫布里克”

    庫布里克是個完美主義的人,從《2001太空漫遊》開始,幾乎他的每部作品都稱得上是傑作,都是同類型片中的頂峰,甚至在此後的幾十年間都沒有能超過。

    他的作品在思想性和攝影構圖上獨樹一幟,甚至可說是登封造極,唯一的短板就在於對電腦特效的運用。他看到了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使用的電腦特效大為驚歎,那正是他想要的東西,最終他和斯皮爾伯格這個後輩建立了友好的關係,並且最終把《AI》的導演權給了斯皮爾伯格,自己只做製片人。可惜最後電影2001年才拍攝完成,而庫布里克1999年就去世了。

    斯皮爾伯格還想完成庫布里克的意願:他70年代就想拍但一直沒拍的《拿破崙》(原定男主就是《閃靈》的男主,現在男主不知道是誰)。

    現在斯皮爾伯格是《拿破崙》迷你劇的製片人,估計明年我們應該就能見到正片了。

    正因為和庫布里克的這種關係,所以才會讓他有心致敬。但是庫布里克有許多殿堂級的作品比如《2001太空漫遊》《全金屬外殼》《發條橙》《奇愛博士》和《閃靈》等,但是為什麼就選擇《閃靈》這麼個恐怖片呢?

    因為這是一個不斷解謎的電影,從頭到尾都讓你在猜測,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的真相是什麼。電影選擇了《閃靈》裡的經典符號,稿紙上不斷重複的文字、滾到腳底的球、雙胞胎女孩、湧出紅色液體的電梯、237號房間和在鏡子裡變成腐屍的裸女、破門的斧頭和雪迷宮,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合照。

    這是唯一一個能夠代入身份的地方,電影裡最前面的兩個人被換成了綠洲的哈利迪和他的“初戀女友”(《閃靈》裡面是換成主角傑克與她的妻子)。這也是它能成為電影的一部分,而不會顯得突兀的關鍵。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那句被傑克重複千萬遍的話: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會變傻

    這句話還有下一句:

    “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Greg a playboy”

    只玩耍不用功,好孩子也廢了

    這兩句話代表了哈利迪對於“綠洲”的態度,他覺得娛樂是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也不能完全沉迷於遊戲所製造的虛幻之中,只有在真實的世界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其實這也是導演的意思,導演斯皮爾伯格要借庫布里克的電影表達出這個觀點來。

  • 6 # 大聰看電影

    首先我們要了解《閃靈》的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一位殿堂級的導演,他一生只拍過十幾部電影,但是每部電影都是那個型別片的鼻祖,每部電影對電影史都造成了很深的影響。

    斯皮爾伯格和庫布里克,他們兩人之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可以說斯皮爾伯格在庫布里克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1982年,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買下了《人工智慧》的拍攝權,由於當時電影科技水準的限制被暫時擱置。

    到1993年,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的成功,促使庫布里克根據1969年布萊恩·阿爾迪斯的短篇故事《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改編了劇本。

    也就在那時,庫布里克找來了斯皮爾伯格探討了劇本,委託工業光魔公司設計特效。

    而且在這個時期,庫布里克還把分鏡頭指令碼都已經畫好了,電影中要出現什麼樣的可換場景,人物之間的動作等等,《人工智慧》已經出成型了。

    但是1999年,庫布里克意外辭世,斯皮爾伯格悲傷之餘,於2000年初宣佈了自己的拍攝計劃,並於2001年將亡友的這部未完成作品搬上銀幕。

    所以在《頭號玩家》中,是斯皮爾伯格用他的導演方式,對已逝導演庫布里克的最浪漫的致敬。

    很多人說為什麼不直接拿《人工智慧》的橋段來致敬,這樣不是更加直接和有意義嗎。其實大聰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但是《人工智慧》放在《頭號玩家》中,可能戲劇衝突並不夠,因為《人工智慧》的背景線和深意很長。

    而《閃靈》有驚悚,有很多特殊而且很有名的橋段和標記,更符合《頭號玩家》中的任務線,也更有動作張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關羽不死,馬超不死,諸葛亮活到70歲,隆中對最終可以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