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皖北阿政
-
2 # 跑者展少俠
533的配速跑10公里,水平為中下等水平。跑半馬的話,不追求配速都是可以跑下來的。你的這個配速,後半程掉速不嚴重,完賽時間應該為兩小時左右,保持住是可以跑進2小時的。
鑑於你的跑步時間短,建議還是晚些時間參加比賽。雖然有以賽代練的說法,但是我不主張新手過早參與比賽。目前階段應以堆跑量為主,不建議大強度的訓練。等心肺功能提高之後再追求速度是最為科學健康的跑法。
你以後可以跑的快這是必然的,年齡不是問題,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可以讓你提升成績的,但是不要求快。一步一個臺階,堅持無傷跑到最後,你就是贏家。
我來給你做一個大體計劃,僅供參考。因為你我素未謀面,你的具體情況我不知悉。
分為三個階段:
一、跑量階段兩個月(量變到質變的道理你應該懂的)
day1.慢跑12+km 配速要求你的十公里強度。最後100米略微提速。
day2. 核心力量訓練。具體的訓練方法跑步APP上都有教程,我不在此贅述了。
day3. 5km跑,配速要求快於你的十公里強度5-10秒。
day4.休息
day5.慢跑15km 。節奏要穩,第一公里起速要慢,每公里儘量保持一致過漸快。
day6. 8km跑,配速快於10公里強度5秒。
day7.休息
每週跑4休2加一節核心力量訓練。強度可根據自己身體情況調整。如果時間不允許可以擇重點課完成。day1.2.5.6要保證完成,訓練效果才會最佳。
二、提速階段兩個月
day1.節奏跑12km+。要求配速均勻,最後一公里竭力提速,如果體力不允許可以後500米提速。實在做不到至少保證衝200米。
day2.核心力量訓練。
day3.間歇跑800*5次*2組(可參考我的文章)
day4.休息
day5 15-18km勻速跑
day6 400米*8次 放鬆跑。(不要求用全力,重點體驗送髖動作)
day7 休息
三、賽前備戰階段
注意休整,賽前兩週逐漸減量,賽前一週只進行慢跑即可。賽前一天進行400米跑2次*2組,調動一下身體狀態。
-
3 # 吉力的劼
配速和半馬不是一個東西。例項:我一朋友第一公里530 第二公里610 第三公里625 第四公里就罷跑了!配速快沒耐力有什麼用?
要想跑半馬,首先你要有跑半馬的耐力,最起碼自己完成過一次半馬里程,或者最起碼一口氣能跑15公里以上!且不要輪什麼配速,能完成就可以!其次,你最起碼要有半年以上的經常性訓練,讓自己的心肺,肌肉能適合長距離的奔跑。本人跑二休一(每單次5—10公里),一週一次的22公里的LSD。我的LSD是從15公里開始的,每完成五次LSD就增加1公里,直到加到22公里後就不再增加,LSD不要考慮速度,完成就好,隨心奔跑!所以,對我來說半馬就是一次簡單的奔跑,和配速毫無關係!
最後奉勸一句,跑步始終不要忘記初心!如果你是以健身為目的,請在奔跑時忘卻配速,盲目的加速只會縮短你的跑步壽命!健身跑的精髓——無傷的自由隨性奔跑! 以參加比賽為目的的跑友請無視我的渣,你不理解我,我也不想和你廢話,祝你無傷,跑的更快!
-
4 # gejuwang
可以,我48歲,跑步一年半,10公里540,半馬208,較勻速。建議12、15、18、半馬慢慢來,不必趕時間,可以配速低點,確保不受傷。
-
5 # 小頭爸爸2019
我和你年齡差不多,不知你跑了多少個10公里,我是在跑步4個月的時候跑的半馬,剛好跑進2小時,我當時10公里配速最快可以跑到5分,由於剛開始跑太快,後面都跑不動了。你跑了半年這個速度第一個半馬跑的好應該可以在2小時10分左右完賽。剛開始一定不能快,,可以用6分配速勻速跑完應該沒問題
-
6 # 真叫靜靜
44歲還能堅持運動的人很值得讚揚,5分33的速度其實對於大部分不怎麼跑步的人來說挺快的,十公里55分左右,不是每個久坐在家的人能夠跑出來,也不是那些隨便跑幾公里拍個照發朋友圈的人能夠跑出來的,就這一點相信自己速度沒問題,也請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自己的半程馬拉松。
可能經常跑步的人對這個速度並不以為然,也不怎麼贊同我的觀點,實際上我們處於跑者圈子來看外界的話,橫向對比的確沒法比較。
跳出這個圈子,跳出需要體能測試的行業,比如公安、武警、消防、安全員等,十公里隨便跑55分的人真心不多,尤其這個年齡。我至今相信任何一個能夠在一小時內的朋友跑完十公里,而且堅持小半年跑步,基本都能夠順利的完成自己的馬拉松,只是完成後的狀態與自己練習情況、身體素質、心態等方面有關。
練習充足,有效跑量到位,跑前進行過類似半馬的拉練。身體素質扛得住,比如最後一兩公里突然渾身乏力想放棄,這時候身體強一點,硬抗也能把最後一兩公里小跑完。
心態方面懂得山外山,人外人,賽道上不少是高人。
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是自己,只有瞭解自己,不急不躁,看見別人慢不傲,看見別人快不追,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節奏來。
以上,輕鬆安全完成自己的半馬沒有啥問題,餘下是一個小小的訓練方式,適合於時間緊張一點的朋友,畢竟大部分人的44歲,上有老下有小的,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按照最優訓練計劃來。
一週四次,四次裡面兩次十公里慢跑,一次十到18公里的配速跑,這個配速按照自己能接受的速度來,我們不圖塊,只求健康安全,如此跑一兩月再去跑半馬基本沒啥問題。
-
7 # 咕咚健康小助手
憶總是會隨著時間逐漸模糊,所以跑後立刻記錄下來很重要。在每週、每個月的訓練計劃告一段落時,回頭翻看當時的跑步記錄,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
2、10%法則
遵循“10%法則”,每週跑量增加不要超過前一週的10%,給身體充分的時間來適應逐漸增加的運動量,可以有效降低受傷的風險。
3、減量
每三到四周給自己留出一個“減量”期。不要連續不斷一直增加每週的跑量,“減量”期和“10%法則”一樣能夠讓你儘可能低遠離傷痛。減量後的周跑量大約控制在前一週的50%-80%的里程即可。
4、訓練間隔
馬拉松新手不用天天都跑,每週跑3-4次即可保持狀態。其中包括一次長距離,兩次距離稍短一些的輕鬆跑,以及一次速度訓練(可選)。
5、張弛有度
長距離跑和有一定強度的速度跑前後要留出充足的回覆時間,安排輕鬆跑或跑休,不要連續高強度訓練。
咕咚健康發福利啦~每半馬配速怎麼分配
跑半馬事前的規劃是相當重要的。大概需要注意的點如下:
本回賽事配速目標(例如:21K 2小時完成)。賽事路線事先研究,在那裡有上/下坡,水站的分配等…(在理想的情況下最好親身跑一趟)
合理的配速。舉例以半馬來說,前十公里與後十公里的速度不可能一樣。所以必需合理分配速度。
以NB這場比賽來說,山姆的配速策略是,前十K以05:10左右的速度來跑,每遇到一個水站停留1分鐘。然後後十K可以合理放慢10~15秒(約05:20~05:25)。當然也要考慮到上坡時速度會稍微降下一些。
半馬訓練注意事項
1、跑步日誌
寫跑步日誌,記錄每天訓練的里程、時間,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加上線路、跑鞋、訓練感受等等內容。記
-
8 # focus_z
我今年43歲,跑步八個月!
另外,我們這個年齡別太追求速度,無傷跑步才最重要!跑得多了,成績自然會是你想要的!加油!
-
9 # 星下靜思
您的堅持和這個成績已經很好了,完成半程馬拉松運動是沒有問題的。533的配速,只要適合自己就行,無所謂快與慢。
馬拉松運動之所以在國內盛行,就是在於它的大眾化,無論明星還是平民,年老年幼,都可以憑著自己的愛好去參加,是一項門檻低大眾化的健身運動,它魅力還在於,透過馬拉松運動,會改變你對人生和這個世界的看法,讓你體會到一個全新的活法。
破紀錄、奪名次,那些都是跑步大神們做的事,我們這些跑步小仙們是自得其樂,我想跑多快就多快,我想跑多慢就多慢,走跑結合也可以,健身目的達到了,能完賽就成功就飄飄欲仙了!馬拉松運動也是一個揮灑自我的過程,君不見,馬拉松賽中有招搖過市的“赤腳大仙”,搖著輪椅的殘疾人,還有腳踩風火輪身披綵帶的“哪吒”,唐僧孫悟空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順便跑個馬拉松,真是無奇不有,讓人歎為觀止,可愛的馬拉松!
把跑馬拉松的心態放平了,目標選準了,才會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同時,也必須要對馬拉松運動懷有敬畏之心,畢竟是高強度的運動,不可意氣用事。參加半馬運動,還是要結合自己情況認真準備,方可不出意外。
半年的跑步時間,每次10公里的跑量,基礎己具備,還需在賽前做適當調整。個人認為,在運動時間與休整上,可跑二休一或跑三休一;在運動距離上,可平時5至10公里,每週一次13至15公里或更長一些的耐力跑,半馬賽前兩週,最好跑一次不低於15公里的耐力跑,檢驗自己身體承受力,以便相應做好準備。
您完成一個初次半程馬拉松是沒問題的,只不過經過精心準備的,完賽後身心舒暢不十分疲勞。另外,平時跑533的配速,在半程馬拉松賽中要適當降低6至10秒,前半程用540或550的配速,後半程您可能跑的更快一些!
-
10 # 粉紅飛天豬豬
已經非常不錯了,繼續努力,不一定非要提高配速才叫真正的跑者,跑步不用逞英雄,逞英雄的很多都變成了狗熊,不受傷,才能悅跑越開心!
回覆列表
(2019年4月14日北京半程馬拉松完賽獎牌)
只求完賽半馬是21.0975公里,一般比賽的關門時間一般是3個小時。對於你10公里533的配速來講,如果只求完賽,先正常配速跑10公里,後面2小時的時間跑走結合,完成餘下的距離完全不在話下,況且44歲的年紀,體力耐力也不是問題。
追求成績半馬從距離上就是10K翻倍,所以我們在跑步能力上需要加強訓練。
想要完賽半馬很簡單,但要是想要輕鬆完賽的話,建議首月月跑量要達到160-180公里。一般有個兩三個月的針對訓練就行。
訓練計劃:
首月每週大概保持在40公里左右的跑量,配速均勻。前兩週可以每天跑6公里,後面兩週可以調整跑1天歇1天,每天10公里;
次月的訓練中,我們要逐漸過渡到180-200公里的跑量,也是就每週從40公里增加到50公里左右,可以採取跑2天歇1天的方式,就是連續2天跑10公里,休息1天再接連2天跑10公里。第3個月,你就可以嘗試月跑量繼續保持200公里不變,每週保證2次訓練在12-15公里的跑量,同時將以前的均勻配速開始提升,例如7分鐘/公里提升至6分鐘/公里。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在這個月跑一次18公里。如果能夠完成18公里,說明你距離完成半馬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該計劃可以根據你個人情況適當調整,一般40多歲這個年紀,跑步是為了強身健體,一味追求速度,容易違背初心,還會受傷。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