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貴叔76470947
-
2 # 小小年紀談戀愛哪
80後的人經歷了也見證了社會的發展和變y化,因此相對持重和老成。
90後則是融入了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普遍比較單純和天真爛熳
80後大多的確是有著良好的素質和高文化修養
90後難道沒有麼?不,咱們不能以偏概全,90現在也長大了,許多也很成熟了
世界始終分先來後到,當然長江後浪推前浪也是極有道理的
不斷的推陳出新,從這個角度來看 或許90後在某些方面會更勝一籌
當然 一些本該繼續發揚傳承下去的精神氣質,或許也在急速向前飛奔的同時遺落了
所以80後自然也有著90後所缺乏的獨特的氣質優點
因此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各有千秋!
-
3 # 自然濃郁
一個享受成功的喜悅,一個承受失敗的痛苦、也要看心態,成功也不是一時的成功,長期保持才是真正的成功、失敗了也不要太灰心,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只要自己足夠堅信,算是經歷,一切還可以重來..
-
4 # 卓聚樂學
和朋友一起吃飯,席間聊起最近很熱的“拋棄體”話題。
“說真的,我特討厭一些人在那鼓吹什麼同齡人拋棄你啊什麼,拿幾個個例的成功,在那裡瞎起鬨。
一個月賺1萬塊,這就是在討飯?我都還賺不到呢!
30歲年薪20萬又怎麼了?憑什麼說很失敗!
套現15個億,又怎麼了?”
酒興上頭,朋友越說越來勁。
同為90後的我們,按網上這樣的標準說起來真的很失敗。可你說,這個年紀的人,靠自己拼搏,誰又過得容易了呢?
一杯酒下去,朋友大喊一句:我TM寧願活得“失敗”,也不要你們口中的成功
1.
90後生存壓力之大,連韓寒都看不下去了。
韓寒覺得,指責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很不公平的。因為現在這個時代,經濟和生存的壓力都比以前大很多很多,由於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這一代人揹負上了太多的壓力。
2016年的一份《90後基層白領就業報告》資料顯示,作為城市基層白領的主力軍,90後們的平均月薪僅僅為3918元。全國最高的是上海的90後,能達到6980元。其次是北京,有5570。
這背後,是月光的無奈,甚至是入不敷出的窘迫。
光自己養活自己就已經夠不容易的了。就怕突然發生個什麼意外情況。
94年的小張有一次突發疾病,不敢去醫院,因為怕自己那點錢根本不夠看病。
拿我自己來說,畢業後也基本沒享受過什麼“詩和遠方”,怎樣想著多賺點錢才是最重要的。記得,剛畢業那年,過年回家,因為沒錢都沒給爸媽買什麼像樣的禮物。
1991年生的女公務員說,自己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有了小孩後,等於兩個人扛著7個人的生活,真的感覺喘不過氣來。萬一父母要是生病,更是想都不敢想。
90後們的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卻仍然得面對著社會上流行的“少數人的成功財富標準”,變得更加的焦慮。
2.
在大城市努力生活,已經是一件讓人精疲力盡的事了。
可這個社會卻不斷有聲音告訴你:你很失敗!你看看你的同齡人已經財富自由了!你的月薪支撐不了孩子的一次夏令營了......
90後們,被這些“幸運者偏差”不斷灌輸,越活越累,越活越糊塗。
這樣一些畸形而錯誤的成功觀,往往會讓年輕人陷入盲目的境地,打亂自己原有的對未來的規劃,開始懷疑自身,甚至一心只盯著那些“賺錢多又快”的途徑,浮躁又焦慮,各種問題也隨之產生。
2018年4月,溫州兩名90後殘忍殺害了一名計程車司機,原因是他們自己想自殺,但卻下不了決心,想先殺個人然後讓自己沒得選擇。
被捕後,其中一人說:“家庭壓力太大了,又存不了錢蓋房子,爸爸媽媽那麼辛苦,覺得自己太沒出息了,活著好累,就想到了自殺。”
“成功”的壓力,讓人性都開始扭曲了,真的很可怕。
究其原因,一方面,輿論從來對年輕一代都不友好,曾經的80後也是被針對著過來的。
另一方面,某些作者不負責任的言論和引導,在製造焦慮。
3
人民日報一篇文章裡有句話,我印象很深:
“拿少數人空洞的財富標準來衡量自己,並不會讓你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其實,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也沒有什麼可比性。
你在一線城市創業上市融資幾千萬,實現夢想很瀟灑。可我在老家縣城,月薪幾千歲月靜好,不也是一種人生的幸福嗎。
成功,也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定義你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只有你自己可以。
因為未來的你和現在的你是有可比性的。
在我看來,你只要儘自己的所能去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好,不斷地挑戰和超越自己,我覺得那就是成功。
英國詩人沃爾特·蘭德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的人生是否成功,除了我自己,沒有人能評價。
-
5 # 石板阿貴
90自們的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卻仍然得面對著社會上流行的“少數人的成功財富標準”,變得更加的焦慮。在大城市努力生活,已經是一件讓人精疲力盡的事了。可這個社會卻不斷有聲音告訴你:你很失敗!你看看你的同齡人已經財富自由了!你的月薪支撐不了孩子的一次夏令營了....90自們,被這些“幸運者偏差”不斷灌輸,越活越累,越活越糊塗。就這樣一些畸形而錯誤的成功觀,往往會讓年輕人陷入盲目的境地,打亂自己原有的對未來的規劃,開始懷疑自身,甚至一心只盯著那些“賺錢多又快”的途徑,浮躁又焦慮,各種問題也隨之產生。溫州兩名90後殘忍殺害了一名計程車司機,原因是他們自己想自殺,但卻下不了決心,想先殺個人然後讓自己沒得選擇。被捕後,其中一人說:“家庭壓力太大了,又存不了錢蓋房子,爸爸媽媽那麼辛苦,覺得自己太沒出息了,活著好累,就想到了自殺。”成功”的壓力,讓人性都開始扭曲了,真的很可怕。究其原因,一方面,輿論從來對年輕一代都不友好,有什麼想法常常放在心裡,一個人承受,一個人孤單;然而自們90後的一些就不會是這樣的生活態度了,年齡雖小還不成年,但他們張揚,個性,獨立,總之一個詞語概括是“另類”曾經的80後也是被針對著過來的。另一方面,某些作者不負責任的言論和引導,在製造焦慮。想要釋放自己內心的情感是不太多的,可能是因為自小生活環境和現在大不一樣的關係吧。社會的開放,想說就說,想愛就要去愛的現狀已然成為了90後習慣的思維方式了。90後更喜歡釋放自己的壓抑,困惑和喜悅;而80後則顯得比較沉穩和沉悶一點。 90後更哈韓,80後更哈日。寬寬的衣服褲子,配上一些首飾和一雙復古鞋成為了90後最標誌的外形特徵了。而80後那時還比較流行哈日,所以兩個年代的兩種人在穿著上就相差很大了。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可能再去哈韓一下了。0 0後更喜歡玩高新電玩產品。80和90後除了工作就是休息,也包括看電視,玩電腦,旅遊等等;對於00後來說這些太過老套了,兩眼看到這幾個字都覺得無趣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玩法,等等電玩和自們沒有玩過的、就象自們8090後的大多數人來說連長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如果在車站,地鐵裡看到有人手裡玩著你都沒有見過的東東,那十有八九是90後人了。 90後更注重QQ等級,QQ秀。80後和90後都有QQ,但是80後還有微博。我經常用QQ,看到一天到晚掛在線上的朋友基本上都是90後,而且QQ空間,QQ秀經常在換,特別的漂亮另類,為的就是一個獨特,惟我獨尊。而那些經常隱身,QQ秀要麼就是裸體要麼就是背心的則為80後,他們保持低調,在網上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別人打擾。 90後“我的手機我作主”。現在都是一個子女了,父母什麼都給自己的孩子買最好的,00後可是嚐到了甜頭,買個手機就是三四千,而且肯定是新款,配上彩鈴,掛件,保護膜外加密友包,簡訊套餐等等一系列活動,應有盡有,整個是手機達人。而80和90後一代則大多中規中矩,配個保護膜能打電話發簡訊和微信、QQ、就ok了。 00後更會想著如何花錢。當90和80後還在想著如何苦苦掙錢的時候,00後則在想著如何花錢買到自己想要東西。一般生活在大城市裡的90後們,手機最起碼在兩到三年換一個,而00後穿的用的都得最新款,不然就要被同學笑死了。而80和90後則不一樣了結婚了的和在工作的,畢竟要學會怎麼照顧自己怎麼照顧家人和房子車子了,所以還是考慮比較周到,能穿就穿,能用則用,不在於多好。 00後對父母愛恨交加。當需要錢的時候,一屁股巴不得粘在父母身上,死纏爛打,花好稻好,等到得手了,則和父母就像兩塊同極的磁鐵一樣,立馬彈出家門,不見人影了。當被批評教育的時候,時常和父母頂嘴,你能拿我怎麼樣,天不怕地不怕,而且還咄咄逼人;而80/和90後則和父母的關係很隨和。 90後被逼成“百搭”。在技能方面不得不說00後的孩子學到了很多,其實也不是他們願意這樣學的,實在被逼無奈。何說“百搭”,什麼都懂點,鋼琴,吉他,跆拳道,書法,朗誦,唱歌等等的技能都會,父母們使出渾身解數最好能讓自己的孩子把十八般武藝全部都去學,而不惜付出高額代價來培養。80如90後一代則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時代的不允許讓80和90後人只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個有用的人才了。 80後和90後無論怎麼比,無論有多大的差異,其實還是做好自己就可以了。80後有80後一代的優越性,90後有90後一代的優越性,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的道路會更好!
-
6 # 敏思勤學
區別在於,心智的不同,成功的有可能是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但也有可能都是透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不成功的怨天尤人也沒用,這個世界永遠不相信眼淚!
-
7 # 小美悅
對於大眾普通的年輕人來說,成功和失敗都是和自己的付出息息相關的,所以說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也是對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的一個肯定。不要羨慕人家的成功,覺得還不如自己努力,為什麼人家就成功了,成功不是偶然的,只不過是成功人士的努力,你沒有看到,而你卻把人家的成功放大化了。
成功的結果千篇一律,失敗的結果大同小異,而只有這中間的努力,需要自己去細細品味。。。
回覆列表
90後是具有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一代,活力、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張力和朝氣。如今90後也慢慢融入快節奏的職場中,在職場上,90後也極其特色的表現著這群群體所擁有的張力和活躍。同樣,很多工資面對90後都充滿著無奈,因為90後都充滿著無奈,因為90後的員工,一般都不會在一個公司呆的太久。 90後頻繁辭職,無非有幾下原因: 大多90後都屬於職場新人,但公司對新人的培養沒做到位,讓新人感受不到有學到東西,對業務也不熟悉,久而久之孤獨感就產生了,使得沒有信心再呆下去 有些公司喜歡在面試的時候誇大,說福利待遇多好多好,等到入職一段時間後發現,並不是如面試那樣說。很多人覺得沒必要那麼較真,但90後就是個性、較真的代表,與自己的期待出入較大,當然不會選擇留下 最關鍵的一點,薪資不到位。看到別人跳槽工資不斷增多,有想法、追求極致的想法就油然而生,跳槽只是簡單的一份辭呈 總而言之,90後不會再一個公司待太久,基本就是對工資待遇的不滿意和工作性質的不喜就會選擇辭職,所以作為上班族,還是不能只拿死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