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事農忙
-
2 # 海藍ok
洋蘑菇,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雙孢菇,它菌絲為銀白色,肉質肥厚,深厚老百姓的青睞。洋蘑菇的種植看著簡單,一學就會,但要達到高產穩產,必須要認真細緻地做好種植管理。只有科學掌握洋蘑菇的種植技巧,才能有助於提高洋蘑菇的產量。接著本文將與大家共同分享洋蘑菇的種植方法。
菌種的選擇
上述三種來源中,第一種最普通,但栽菌必須具有鑑別菌種的活力的能力,否則耗費金錢而購入的菌種不能發育生長。第二種來源是很古老的方法,分移的菌種往往繁殖很慢,產量不多。第三種來源必須先具有菌學的技術,但自己製備的菌種最最可靠,自己製備菌種的方法將在後文詳細地介紹。
種子公司出售的菌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瓶裝的,一種是磚狀的。瓶裝的菌種都是純種,質量和活力都比較的可靠。普通種就比較的差,現在將兩種形式的菌種的利弊作一比較,以便作為選擇的標準。純菌種在實際上比普通種為滿意,現在進步的栽菌者已都採用純菌種了。附於菌種的年齡也必須加以考慮,六個月至一年左右的菌種還不致失去活力,過了一年,它的生活能力已漸漸衰退,這種菌種若用來種植就不可能獲得良好的結果。
有時買來的菌種上已經發生了青黴,但這種有微的菌種並不表明它已經死亡,不必把它拋棄,因為青黴既不能使洋蘑菇受害,也不能使菌種死亡;不過青黴過多的時候,往往與洋蘑菇競爭養料,阻礙了它的發育。這種情形在溫度太高和太溼的環境之下最最容易發生,純菌種包裝不慎時很易受這種青黴的侵制。
種植材料和堆肥
在野生的情形下,我們可以觀察到,洋蘑菇發生的場所往往是曾經遣留過畜糞及多腐爛的落葉和草根的地方。根據上面講過的營養條件,也可見它們主要的營養來源是腐爛的有機物,如植物的殘稈和動物的糞尿等。以最初用來種植洋蘑菇的材料是馬糞和麥稈或發酵後的底肥。
這些種植材料至今還認為商業上很合算的東西,就因為它能生產比較多的蘑菇,並且很持久。據試驗結果,底肥中加入其他材料時,有時也能得到很好的產量例如木屑;但如加入都市的垃圾時,反而有抑制產量的危險。這一結果明確地告訴我們纖雜質對於洋蘑菇生長的重要性。木屑和樹葉的配合,愈多愈好,而都市的垃圾的配合愈多愈劣。
回覆列表
洋蘑菇,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雙孢菇,它菌絲為銀白色,肉質肥厚,深厚老百姓的青睞。洋蘑菇的種植看著簡單,一學就會,但要達到高產穩產,必須要認真細緻地做好種植管理。只有科學掌握洋蘑菇的種植技巧,才能有助於提高洋蘑菇的產量。接著本文將與大家共同分享洋蘑菇的種植方法。
上述三種來源中,第一種最普通,但栽菌必須具有鑑別菌種的活力的能力,否則耗費金錢而購入的菌種不能發育生長。第二種來源是很古老的方法,分移的菌種往往繁殖很慢,產量不多。第三種來源必須先具有菌學的技術,但自己製備的菌種最最可靠,自己製備菌種的方法將在後文詳細地介紹。
種子公司出售的菌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瓶裝的,一種是磚狀的。瓶裝的菌種都是純種,質量和活力都比較的可靠。普通種就比較的差,現在將兩種形式的菌種的利弊作一比較,以便作為選擇的標準。純菌種在實際上比普通種為滿意,現在進步的栽菌者已都採用純菌種了。附於菌種的年齡也必須加以考慮,六個月至一年左右的菌種還不致失去活力,過了一年,它的生活能力已漸漸衰退,這種菌種若用來種植就不可能獲得良好的結果。
有時買來的菌種上已經發生了青黴,但這種有微的菌種並不表明它已經死亡,不必把它拋棄,因為青黴既不能使洋蘑菇受害,也不能使菌種死亡;不過青黴過多的時候,往往與洋蘑菇競爭養料,阻礙了它的發育。這種情形在溫度太高和太溼的環境之下最最容易發生,純菌種包裝不慎時很易受這種青黴的侵制。
種植材料和堆肥在野生的情形下,我們可以觀察到,洋蘑菇發生的場所往往是曾經遣留過畜糞及多腐爛的落葉和草根的地方。根據上面講過的營養條件,也可見它們主要的營養來源是腐爛的有機物,如植物的殘稈和動物的糞尿等。以最初用來種植洋蘑菇的材料是馬糞和麥稈或發酵後的底肥。
這些種植材料至今還認為商業上很合算的東西,就因為它能生產比較多的蘑菇,並且很持久。據試驗結果,底肥中加入其他材料時,有時也能得到很好的產量例如木屑;但如加入都市的垃圾時,反而有抑制產量的危險。這一結果明確地告訴我們纖雜質對於洋蘑菇生長的重要性。木屑和樹葉的配合,愈多愈好,而都市的垃圾的配合愈多愈劣。
木屑和樹葉雖然可以作為麥稈的代用品,但不是一切木屑都可應用,因為有些木屑的酸度太高,必須先設法中和,另外有些木屑含有松脂的成份,非但不能作為栽菌的養料,反而有殺害菌絲的危險。在初學栽菌時,還是避免採用這些材料。最穩當的還是馬糞和麥稈,其他柔軟的草程有時也可採用,但太柔的草稈容易使堆肥變成粘性,糖粘的堆肥就得用石膏粉來改良它的物理性狀。
製造堆肥的主要目的是使堆肥發酵。發酵的作用很多,簡單言之為三種作用:
1、使材料分解,適合於菌絲的生長和利用;
2、發過酵的堆肥不可能再度發酵或發高熱,以至妨害菌絲的生長;
3、使材料充分混合變為柔軟,容易裝入菌床。
一千斤新鮮的馬糞尿中,究竟要用多少斤類程或草稈?事實上麥稈多少,無關重要,但不要超過五百斤或50%。麥稈如能預先切斷最好,大規模的栽菌場所都用機器將麥稈切斷。在堆的時候,先鋪一層要程,然後把馬糞和尿水把麥稈淋溼,接著再堆上一層麥稈,用腳踏實,再加馬糞和水,這樣地一層類稈一層糞水的堆至四或五尺高為適度,太高了工作不方便。
每一堆一次可以堆二千斤,不要堆得太多,太多了發酵不容易均勻,管理也不便當。堆的形式最好是長方形,這樣做在翻攪的工作上就易於措手。堆好後,我們尚須注意下述幾點:
1、防止風雨的侵制,以免沖刷掉堆肥中有效的營養,或變成太溼。
2、注意通風,因為在發酵期中需要很多氧,缺少了氧,就會糙成無氧發酵,使堆肥的性質糙壞。
3、注意水蒸氣的流通,在發酵期中,由於熱度的升高,常有多量的水蒸氣放出,假如水蒸氣不能自由流通,就可能積聚而使堆肥太溼。普通在堆上穿孔,促使水蒸氣自由放出,是一種必要的措施。在堆積好的幾天之後,堆肥就開始發熱,放出水蒸氣,熱度可以高達60℃至70℃,這時堆肥的體積就稍稍減小,這時便是翻攪的適當時期。
在翻攪的時候還可以加入一些石膏粉,大約每一千斤堆肥可以加十四斤石膏粉。在翻攪時,假如發覺內部太乾,就該用噴水器把它至部噴溼。在堆肥發酵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四次翻攪,才能成熟:第一次堆後五至七天(初次下沉),第二次堆後十三至十四天(第二次下沉),第三次堆後十八至十九天,第四次堆後二十二至二十三天。
在二十三天以後,堆肥即告成熟,可以運入栽菌室內。在翻攪時應該注意的還有幾點:1.堆肥發生粘性的時候就必須加石膏粉,2.翻攪時應該把大塊打碎,3.成熟時必須觀察色澤和氣味,紅褐色是良好的堆肥,至無臭氣的是良好的標準。最好的堆肥的酸度是PH7或在中性左右,太酸太鹼都是不很適宜的。
當然成熟的堆肥可能下沉至四分之一的高度。堆肥的適當溼度是很重要的,科學地說,幹物量和含水量的比在一百比一百七十五左右時最最合適。一般有經驗的栽菌者能用手來試出它的適宜的溼度,只須將手抓一把內部的堆肥,用手緊握,若亳無水漬,就是太乾,若有水滴從指縫中流出,那就是太溼,最好的堆肥是要握時有細微的水漬但不滴下。
一般說來麥稈是最好的栽菌材料,黑麥稈、燕麥(莜麥)稈、甚至稻草稈也可以應用,但是黑麥稈太長不易弄碎,燕麥稈又太易粉碎,這也是一些缺點。隔於廄肥方面這裡強調了馬糞,其實羊糞、牛糞和豬糞都可以栽菌,並且栽出的洋蘑菇在質量方面甚至有超過馬糞的。羊糞栽出的菌含有更多的有機化物和氮。
在缺乏馬糞的地方不妨可以試用適些廄肥作堆肥。前面已經說過至今為止,還沒有一種化學代用品可以完至用來代替廄肥而能獲得相同的效果的。但是栽菌者終喜歡討論這一問題,這是好的,在科學更發達的將來這一問題必然會解決。現在我介紹一種用極少量馬糞的化學肥料加用堆肥,蘭蒲特氏稱效果很好,曾在美國阿靈農場試驗過。
它的配合如下:在製造這種堆肥時,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撒灑法,另一種浸清法。若用撒灑法時,先把麥稈切斷,一人用叉叉起,另一人就同時用噴水器將草程打溼,全部打溼後把草堆起,堆法與前面所說的相同。十天後預備第一次翻攪,這時要預先將尿和入水中,同時把其他肥料和入細土中。
在翻攬時,把這些和勻的細土翻在草內,同時用尿水打溼,仍舊堆好踏實。以後的手被與馬糞堆肥完全相同。使用浸清法時,要預製一些大的木槽,每一雙木槽要有能容納浸漬整個草捆的量。把所有可以溶解的肥料都溶在水內,然後把草捆浸入二十四小時。浸清時草捆常常浮在水面,不能把草捆完至浸溼,因此要用重物壓入槽中。
把浸過的草和不能溶解在水中的肥料混和堆積,一切手續與前法相同。槽內剩餘的水可以留在翻攪時作噴撒之用。一千斤草稈堆成的堆肥可以填實200平方尺左右的菌床,它的填床量據稱可相等二噸的馬糞堆肥,但是產菌的持久力不及馬糞堆肥,原因是這種堆肥在發酵的過程中,溫度溼度和通風等都很難掌握得好。同時在每一單位面積中所含的有機物質的量也不如馬糞堆肥。
菌室、菌窖和菌床的構造及利用在非常適宜於種植洋蘑菇的地區,野外露地都能種植,但這樣的地點不多,並且種植的季節也有限制。在大量生產的時候,為了能更好地控制空間的溫溼度,為了能防止外來的疾風暴雨,菌室和菌窖的要求便隨之而來。裝置完全的菌室可在無論何種風土之下,終年的生產鮮菌,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菌窖,也能保證在一定時期內有比較豐盛的產量。因此這裡必須先討論菌室和菌窖的構造然後再談下種和管理。
菌室和菌窖的特點至少有四種:
1、可以避免疾風暴雨所這致的損失;
2、可以避免直射的光線,有許多栽菌研究者都以為光線封於洋蘑菇的發育是不利的;
3、可以避免自然情況下寒暑的劇變,使菌種生長的過圍的氣溫比較的持恆,同時也可以避免過度的蒸發;
4、對於病蟲害的防治上容易管理。
在溫度變化比較不很劇烈,並且適宜於洋蘑菇生長的地點,可以用地面以上的菌室,但在冬季十分寒冷或夏季十分炎熱的地點,就必須利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的菌室等。在小規模的家庭種植時,可以利用廢棄的酒窖或房屋的地下室。防空洞有時也是很好的栽菌場所,有些栽菌者利用廢礦洞或天然的山洞也是很經濟合用的。
無論哪種菌室都必須具備下述的條件:
1、材料的價格要低廉;
2、可以拆卸,以便隨時消毒曝哂;
3、屋的大小和菌床的裝置要便於工作;
4、要不透光線,而在工作的時候,隨時可以開警活動的窗戶,放進光線;
5、要空氣流通,或裝置通風裝置;
6、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自由調節溫度及溼度。
總結:想要提高洋蘑菇的整體產量,種植的方法很重要,根據種植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種植。只有掌握其種植技巧,熟悉洋蘑菇生長過程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有助於提高洋蘑菇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