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聞express

    《跨界喜劇王》是由北京電視臺、北京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千秋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北京京視衛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中國首檔原創跨界喜劇競技秀。目前第二季已經開播,第一季由小瀋陽主持,首發嘉賓是秦嵐、費玉清、鄧亞萍、周杰、樂嘉。

    因為最近剛剛開始看這檔節目,第一季還在惡補當中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第二季中嘉賓的表現,首發的嘉賓是孫藝洲、鄧紫棋、王博文,還有上一季的金牌喜劇經紀人楊樹林。孫藝洲出演過情景喜劇《愛情公寓》,還不算是太大的跨界的; 鄧紫棋真的是實打實的跨界的,轉換歌手的身份來演喜劇;王博文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可以是多重跨界了吧,由國家一級乒乓球運動員,到歌手,再到演員,最後來出演喜劇,算的上是多重嘗試了吧。

    看完了一期後,個人覺得《跨界喜劇王》像是《跨界歌王》和喜劇之間的結合,幾乎每個作品中都是有歌手來唱歌的,無論是他人還是自己來唱。但是每個喜劇又是講述了不同的故事:鄧紫棋嗨皮褲歌敢於直視自己的不足;孫藝洲以旁觀者的身份講述了典型的北漂的生活;王博文和楊樹林合作演繹了各自一路到現在的困難和不容易。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會有人犧牲,有人深思,有人潸然淚下。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不是說讓人覺得有多悲慘,而是讓人笑中帶淚,以喜劇的形式講述不同的人生哲理。

  • 2 # 接單數碼沖印

    個人感覺跨界喜劇王有可能更接近,跨界喜劇的主題,因為喜劇總動員目前來看大腕雲集,大腕就喜歡把控作品,最後作品還是自己的,很有可能變成換了助演的開心麻花和德雲社。我最想說的就是戲劇這個東西對於喜劇太重要了,尤其在喜劇天賦一般演員來說戲劇就更重要了,這個節目比起喜劇總動員是二線參加為主,但是僅僅二線,就感覺差距甚大,除了楊樹林很多人的創作能力等於無,喜劇人才實在匱乏的緊,再往後的三線喜劇明星只能以演韓式小品為主了,更擺脫不了固定套路,所以大家多參加這種節目是好事,多鍛鍊自己。本期換了批新人,這批新人名氣不過第一輪的,可塑性更難,具體說說,誰如果像拿錢混日子就跟白凱南吧,白凱南保證讓你創作不痛苦,作為毀人不倦的經紀人,這次不但毀了嘉賓,還毀了助演朱時茂,朱時茂算是好演員,但也架不住如此瞎鬧的作品的,白凱南所有致敬的作品從不研究致敬作品的結構,只看上那個作品的熱鬧,陳佩斯的作品是很講究作品遞進的,但是我們眼前的作品確有其師馮鞏鬧劇的精髓,實在不知道在演什麼,對此真的是無法評價,我建議有想法追求的跨界嘉賓千萬別選白凱南,現在看來第一期讓小哥模仿是對的,如果白凱南親自上陣,還不如模仿秀尼。李菁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他的作品也總能和現實沾點邊,但是缺點就是不溫不火,戲劇結構不行,缺乏高潮,這個作品還是可以的,選秀現場,很真實,但是鋪墊有點少,給跨界嘉賓的巫啟賢的臺詞有點少,這個作品裡你很難看到評委這個人物的心理變化,三次選秀嘉賓的登場,每次都應該鋪墊評委和製作人的矛盾,其次是缺少金句神吐槽,這種講社會現象的,最容易神吐槽的包袱,但是在李菁的不溫不火的風格里就這麼過去了,實在可惜,由於缺乏鋪墊,最後矛盾就缺乏力量,而且缺乏包袱,這個可以看看馮鞏巔峰期的時候毛驢晚會的相聲,你看他們是怎麼藏包袱的,這個作品有立意,可惜還缺乏梳理。比起其他節目,楊樹林的作品簡直業界標杆,甚至都可以吊打本期喜劇總動員的賈玲作品,這個作品收尾兩段唸白,形式感十足,而且巧妙把利益昇華都藏在裡面,故事開頭就給了一個懸念,要殺大帥,大家都知道大帥不好殺,如何發展就能抓住觀眾,整個作品也用了喜劇經典模式,怎麼做都往相反方向發展,這樣整個戲劇感就出來了,這個作品唯一問題就是對這個李老闆性格塑造不足,本來可以鋪墊他的性格,前史伏筆沒有,一個常年唱戲的人物一定是很世故的,和熱血的刺客肯定能形成包袱,可惜沒有這點沒有利用,最後犧牲煽情過快,臺詞還是過於直白,一下子就把前史交代出來,還是缺乏對人物塑造,李玉剛更像是個功能角色,就給他發揮的有點少,但是這個作品依然是標杆。最後兩個作品很難評價,你要說好肯定不是,你要說差,它還有點想法,但是很平庸,缺乏打磨是真的,比如黃小蕾的作品氛圍還可以,但是推進故事有點慢,而且立意也很長見,最重要的是整個故事還有點抄襲,當然這個氛圍,和演技都不錯,加上煽情,這也可能是得第一原因。對於非舞臺專業的黃小蕾來說出的作品還是可以的,至少比白凱南強,但是要注意作品本土化,借鑑一個創意要消化,不能全部都按原版發展。和黃小蕾一樣的,高曉潘也很難評價,他喜歡劍走篇峰,但是戲劇感還需要提升,煽情需要剋制,這次再次表演完了來了次煽情,你想表達東西難道不會放在作品裡嗎,話說王蒙的夢,家人吃飯,本來是個很有意境的節目,如果開心麻花做的話肯定是超長髮揮,高曉攀做的只能說有佳句無佳章,黑幕喜劇發揮不錯,但是整個作品應該是先有故事鋪墊,然後才有夢想展示,最後立意本來是反雞湯的,最後又多餘加了一大段煽情。對此我只能高曉攀要反思一下自己創作思路,先打磨好結構才行。最後說說跨界這個節目換嘉賓太快,很多嘉賓走馬燈,還沒來得及表現多少,就被換走了,新一批嘉賓一看就沒有之前有心,如此走馬燈,明星數量是夠了,但是對效果一點用都沒有,當然這個節目也有優點,真的在跨界,經紀人服務於跨界嘉賓,幫助嘉賓特質打造東西,雖然很多水平有限,但是更符合跨界目地,更能鍛鍊自身能力

    更一下第四期,我一直關注跨界,因為在我看來二線喜劇明星狀態更值得關注,只有他們強悍了,喜劇市場才能繁榮,只有他們創作能力提升了,喜劇才會百花齊放,可喜的是本期大家質量都有所提升,雖然有幾個作品在原創這個問題上很有問題,下面具體談談,楊樹林的作品開了個好頭,作品完整流暢,也有笑點,整個核心也不錯,真諸葛勸降假諸葛,當然這個要硬歷史當然漏洞百出,但是就喜劇來看這個作品依然是這期最佳,故事有清晰的脈絡,結構合理,這樣的作品只要表演和笑點夠,就很容易贏過別人,李玉剛其實挺適合演戲,多在影視劇磨練一下應該還不錯,這條路我覺得要比歌舞要好。這期喜劇王大家似乎都在求變,高曉攀本期也難得不走小品路線,改走老本行相聲了,我想要不是王蒙要求的,高估計是不願意去碰相聲的,基本功來說他還是差點,他在喜劇節目上基本都避免用相聲,不得不說高曉攀比較服務於嘉賓,儘量滿足嘉賓的想法,這個作品就有一點感覺缺乏鋪墊,上來就進入正題了,不知道是不是有刪減,而且給王蒙的詞太少,等於兩個說了一段武相聲,當然我覺得效果反而比高曉攀的小品要好點。有的迴歸,有的則繼續創新,李菁也感到了自己段子不火爆的問題於是,於是開始借鑑中國電視史,不得不說中國電視史這個節目本身段子過硬,加上一股評書的旁白,還是很出彩的,李菁本身有想法,願意對一些現象做一些諷刺,但是似乎段子質量不高,其實這個作品可以加進入自己的東西,影視劇套路都被20年前總結完了嗎,未必吧。不管怎麼說,大家都在變,本期白凱南也難得拿出一個完整的作品,雖然有愛笑會議室的影子,在後半部分為了不雷同強行反轉劇情,但是劇情還算稍微有點誠意,孫楠表演不錯,一出來還真有那種勁,有的時候就算技術不忘,那種氣質缺可能會變,相比來說白凱南又一次讓人驚訝,演技竟然不如孫楠,就不用說憑藉演技殺出來的紅咔嚓蔣詩萌,看來白需要練得很多,另外我覺得這個作品既然有自己想法完全不用借鑑其他作品,現在除了被指責抄襲,似乎沒起到啥作用,核心還是自己的。最後說說黃小蕾吳克群,黃小蕾真的是有想法的人就作品,作品的流暢度僅此於楊樹林,本次帶來一個小清新的作品的,濃濃臺灣偶像劇的風格,總體來說中規中矩,有點雞湯,但是包袱還可以,黃小蕾主導作品一貫的風格,不溫不火,沒有大毛病,但是亮點也少。本期值得注意的還有結果,怎麼看這結果更像是按咖位排,或者是按檔期排,總讓白凱南晉級很是無聊,聽說下期給白凱南的是傅原慧,其實給黃小蕾更合適,無論如何下期也該換個贏家了,而且兩期比賽實在有太少,很多時候觀眾還沒有移情,就又換了一起人,當然很多嘉賓也能看出來就是為了混錢的,根本沒上心,有的想上心二輪就游完了,也就沒什麼勝負心,這樣互相糊弄的賽制的確有問題,有的時候不是明星多就可以的,這對於北京臺來說是經驗教訓。

  • 3 # 影視口碑榜

    《跨界喜劇王》第三季正在熱播,演員張檬在節目中也是漸入佳境,每期節目,張檬都會給觀眾帶來很大的驚喜。

    回顧第二期節目中,“泡騰姐”張檬搭檔喜劇人楊樹林,張檬遇見楊樹林,就像泡騰遇見水,張檬演技炸裂,多年積累的演技被激發,喜劇舞臺天賦被釋放。

    而在第三期節目中,張檬和潘長“江”老師搭檔,上演“海”盜家族的故事,如果說張檬和楊樹林是“泡騰遇見水”的化學反應,那和潘長江老師的搭檔,就是將泡騰姐張檬從“水”放到“江海”裡,註定要掀起一番滔天巨浪!

    和潘長江老師搭檔,演員張檬釋放了更多的喜劇能量,她的演技更炸裂,表演也是更上一層樓。

    和潘長江搭戲那幾天,張檬每天都排練到下半夜一兩點,精心打磨每個細節,爭取表演時達到最好的舞臺效果。

  • 4 # 星妹一點不八卦

    《跨界喜劇王》第四季從 2019年7月13日播出起,已經四期節目了,星妹還沒看完,目前只看了第一期節目。不知是節目質量不高還是本人的笑點比較高,一整期下來,星妹就笑了三四次,基本集中在最後一個節目上。不得不說,看完《跨界喜劇王4》第一期,尷尬症都差點犯了,槽點滿滿,可取之處實在太少。

    第一個槽點就是馬賽克的地方太多,看的難受。節目中,嘉賓一直在給某平臺打廣告,但是畫面中出現的贊助商標誌卻全都打上了馬賽克。不僅如此這馬賽克打的並不好,鏡頭晃一晃,裡面看出馬賽克的內容。雖說馬賽克不會影響節目內容,但是就是看著不舒服,不高興。

    第二個槽點就是嘉賓的咖位低,沒有能夠撐得起場面,帶的起收視的嘉賓。柳巖做主持人,也做演員,但都沒有什麼代表作品。唯一的看點就是凹凸有致的身材,但看多了不免有審美疲勞。

    朱孝天至今只有18年前的《流星花園》一個代表作,並且疏於身材管理,當初的西門總二郎成了西門油膩二叔。

    有的80後、90後是聽著蔡國慶的歌長大的,而許多00後、10後完全沒聽過蔡國慶這號人物,更別說去看他的節目了。

    寇振海就更不能帶收視了,他已經六十多歲了,認識他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看到他還能想到是依萍如萍的爸爸的朋友基本都已經結婚生子了。

    第三個槽點最致命,那就是各位嘉賓的作品劇本做的不好;大多數演員演得不像喜劇;四個節目都是一個套路。柳巖和宋曉峰主演的節目《再見前任》播了二十分鐘,幾乎沒笑點,全程尬演,而且有的梗還沒演就已經猜到了,比如說請了兩千人的合唱,結果只有四個人,不用想都知道是四個人的名字都是“五百”。

    明明是一個喜劇節目,結果第一期下來,四個節目都是先演故事後煽情。《再見前任》開始的時候,宋曉峰飾演的前任還處處針對柳巖的未婚夫,惹得柳巖不爽。後來又開始回憶過往,放下前任,祝福現任。

    《愛情夜班車》兩夫妻拌嘴了半天,最後開始互相送祝福了,真的是“一點演的痕跡都沒有”。

    《丟丟是條狗》兩位老大爺一開始不想養撿到的小狗,於是一人養一個月的,就這樣養了一年多,他們都捨不得小狗狗了,但是小狗的主人回來了,他們不得不放棄。雖說是個節目,但是兩位老演員的演技給這個節目有加分,感人至深。

    最後一個由文松和朱孝天主演的節目《天使醫生》是這幾個節目中最搞笑的,文松一本正經的說話的時候就很搞笑。本以為這個節目只有搞笑,沒想到後來還是來了一段煽情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回家的行囊越重越好嗎?請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