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假設有兩個同樣體格的人,其中一個進行一些格鬥訓練後,空手對抗另一個(持有棍棒或者菜刀西瓜刀一類的常見冷兵器)。那麼訓練的人要練多久才能有較高的勝率呢?
9
回覆列表
  • 1 # 軍事編輯部

    從古至今,冷兵器的作用一直存在的,有了火藥,有了槍,冷兵器不一定就沒用了,今天舉個詳細的例子——弓弩。以下是弓弩的介紹,可想而知擁有這個武器戰鬥力不次的。

    曾幾何時,沙場對壘,萬弩齊張,翎羽紛紛,箭如雨下,充滿死亡的壯美。而如今放眼吃雞,“十字弩”的存在可謂是相當的“雞肋”。大家搜刮物資時,總是棄之如敝履,或者乾脆“視而不見”。殊不知,弩在中國古代,可是領先世界的遠距離殺器,也是現代特種兵常用暗殺器。

    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中國古代的“弩”誕生年代久遠,早在春秋戰國時便有“弩生於弓”的記載。秦漢時期,弩的技術已經日臻成熟。

    秦趙長平之戰,以步兵為主的秦軍,就以弩的巨大殺傷力,給趙軍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秦始皇贏政就連修建陵墓時也用上了這款冷門“吃雞神器”機關,保證那些偷雞摸狗的人有來無回。

    命中不全憑感覺!

    到了漢代,出於抗擊北境匈奴的需要,弩得到進一步發展。漢弩上已經出現了與吃雞“十字弩”頗為相似的瞄準元件 - 望山。望山依據拋物線原理製成,其上刻有標尺。射擊時,人們根據目測距離和望山標尺來調整發射角度。

    西漢劉勝墓弩機 可見其望山上刻有一排排標尺

    望山大幅提升了弩的射擊精度,也降低了射手的培訓時間。畢竟在以前,無論弓還是弩,射箭靠感覺!命中靠信仰!單說這“感覺”二字,沒個三年五載是練不出來的。而望山出現後,只需集中培訓個三、五天,包你找到感覺,堅定信仰。這對提高和維持軍隊戰鬥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漢末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對弩進行了改進,設計出諸葛連弩。一次可射箭十支,火力兇悍。這裡我們就不多說了,日後軍編部武研社會為大家詳細講述的。

    諸葛連弩

    領先世界的戰術!

    技術上領先,戰術上自然也不會落後。弩較於弓,雖然技術先進,威力巨大。但也是存在射擊速度慢的缺點。為此古人多采用“輪射”,其中前排射擊者為“發弩”,其後待發者為“進弩”,最後張弦者為“上弩”。三組人員交替射擊,以此保持射擊的持續性。

    此種多人協作,保證射擊持續性的做法(包括“換人不換搶”和“換槍不換人”),在很多影視或遊戲作品都可見。比如,遊戲《信長之野望》中的“三段擊”就算其中較為有名的。

    此處,我們拋開“三段擊”真偽問題,單就時間而論。中國至遲在唐宋時期已發展出“張而復出,射而復入”的輪射,比起類似的其他戰術,可謂早出數個世紀。

    “三段擊”是否真實存在?尚存疑

    與時俱進的強弩!

    到了近代,火藥武器大行其道,弓弩武器逐漸銷聲匿跡,但也並非完全無用武之地。在某些特殊場景中,現代這些高大上的武器,反而會需要弓弩這類冷兵器的護衛。如今,很多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就裝備有弓弩,比如說火箭軍的“利刃”特種部隊。

    PS:圖中是武警正在使用的努

    由於火箭軍裝置眾多、導彈林立,作戰環境特殊。若全部使用槍械等武器,在遭遇突發情況時,反而容易“誤擊”,引發意外事故,威脅導彈安全。因此弓弩穿越時空重灌上陣,成為了新時代“大國長劍”的忠實護衛。

    《絕地求生》十字弩的瞄準 基本原理與望山相同

    反觀吃雞“十字弩”也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它傷害爆表,僅次於AWM。無論幾級頭盔,爆頭必死。不管幾級防彈衣,兩箭必掛。最重要一點,它是真正的“消音”武器。所以只要諸君走位風騷,手法嫻熟,那必然是百米連殺,千里不留行!

  • 2 # 使用者96196608734

    個人覺得空手對付冷兵器的人勝率不大。

    兩人死命相互對打,體格相同在速度和力量方面都相似。空手的對拿有冷兵器的傷害不大,就算打他很多拳他都不會喪失戰鬥力,除非能夠正好一擊致命。而拿冷兵器的有武器優勢,只要打中一下就能夠讓對方喪失戰鬥力。

    而且美帝曾做過實驗,距離太近,手槍對著匕首都沒什麼機會,除非用槍人是超級高手,一邊向後做戰術動作一邊拉開距離,全北美的警察能做到的也不多。而兩人沒有生死大仇,空手的還不逃。人是有腦子的,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對場面要有清醒的判斷力,不能熱血上頭死命一衝。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問題考慮太多,恕小編不才,僅僅想到這些。你們對於這個問題是如何看的呢?

  • 3 # 冷兵器研究所

    是時候放出那張著名的動圖了

    開玩笑!看到對方拿刀,你還不跑?

    中國傳統武術有句老話:“拳怕少壯,棍怕老郎。”也就是拳腳上誰體格好,誰身體棒誰佔便宜,動了傢伙,那就是誰有經驗誰佔便宜。也就是說冷兵器幾乎能抹平格鬥雙方的身體差距了。

    《西方決鬥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朱麗葉·德·奧比尼小姐是著名擊劍高手賽蘭的情人,賽蘭教了她很多高超的擊劍技藝。有一天,她受到一名叫做杜蒙的男演員的侮辱,於是便向他挑戰。杜蒙拒絕了,於是她便把對方的表、鼻菸壺以及一些競賽紀念品都拿走了。另一位演員據信也侮辱了她,因為不願意與她決鬥而跪在她面前請求原諒。一天晚上的一個舞會上,她對一個女士非常粗魯,被大家要求離開房間。她照做了。不過作為條件,她提出,那些殷勤呵護受傷害女士的男人應接受她的挑戰與她決鬥。男人們同意了,結果在一場艱難的決鬥後,朱麗葉·德·奧比尼小姐殺死了所有的男人。

    國外還有一個21英尺概念。在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舉槍、瞄準、射擊這一系列動作期間,持刀攻擊者可移動的最大距離是21英尺。而對於那些沒有被警察或軍隊訓練過的人來說,這些動作耗費更長的時間,持刀攻擊者可以移動更大的距離。也就是說,在21英尺範圍裡,刀比槍厲害。

    當然,如果想問如何真做到空手入白刃。答案就是要透過多年不間斷地練習,使得自己可以一定程度預判對方攻擊路線,並有足夠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才能擋住對方的刀。

    但拼命這事是個動態的,你永遠不知道對面那個持刀的人的實戰經驗到底有多豐富……

    所以,能跑就跑吧!動手永遠是最差的選擇!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需要看對打的場景和任務目標。

    老王的舅舅是個海軍退下來的老公安,身手嘛也就一般,比不得那些名捕。據他描述,90年代中有一段時間非常亂,動輒流氓街頭對砍,當時處理了不少這樣的案子,有時候碰到兇狠的,少不得就得上去靠人工擒拿,碰到帶小刀子、匕首的往往就很頭痛了。

    麻煩的是小刀那樣的武器,特別是五寸以上到一尺的那種刀子,能砍能劈能劃能切,許多人在搏鬥中控制不住對手,讓人對著肚子一頓亂刺,身中幾十刀的比比皆是,送到醫院也搶救不了。

    他們曾有個案子,抓幾個小混混,我們這土話叫“打牛的”,這幾個“打牛的”其實也就十六七歲歲的小年輕,盜竊的時候被人保安抓現行,他們想都沒想就掏出刀子把保安捅翻了,那保安還是退伍的軍人,打過仗沒幾年退下來的。

    公安局當時緊急捉拿人犯,幾個小混混跑到遊戲機廳去躲了起來,警察來的時候他們又掏刀子反抗,四五個警察扭一個人,居然還有兩個警察被捅了肚子,被割了手的更是一大堆。那年代的綠警服薄的很,不像現在的黑皮那麼硬,小混混都被扭住了,居然抽手一刀,從肩膀劃到手肘一條血口,縫了近四十針。

    最後用那個年代最流行的電棍解決的,一捅就倒。敢這樣反抗,後面大家懂的。

    他也是那時候開始,開始特別小心小刀這類武器,用他的話說,那就怕一不小心翻溝裡了,對方像個亂翻亂滾的老鼠,四五個大漢按手按腳半天抓不住,等回過神來你身上幾個口子在冒血。

    所以這也算是冷兵器對人戰鬥力的一種提高表現吧,一個小混混靠水果刀就能令老公安肝痛,他要沒那個刀,那種弱雞一個公安能踹死仨。

    總之,面對這些擁有冷兵器的人,別指望太容易就空手去對付,要麼你有相應的冷兵器對付,要麼你有超越冷兵器的東西,比如電棍、槍、泰瑟槍、繩網槍、閃光彈、防刺衣。單純的空手對付,太危險了。

  • 5 # 賊可愛的小熙熙

    馬克思說得好,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是人,其次是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但人又是自然界脆弱的一根蘆葦,所以說,遇見啥事了,或情況不對頭,抓個武器還是可以的,一方面:有個武器總比空手擼強多了吧,另一方面:這對心理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首先是跑,其次才是隨機應變,再次就拼傢伙了,最後硬氣點拼命,慫就服個軟吧

  • 6 # 江南俗士1972

    有個同事,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親口問過他,他能打幾個?他誠懇地說,如果徒手對付普通人,他估計一個能打四五個。因為他的抗擊打能力比普通人強得多,別人打他一拳,他沒事,他打別人一拳,可以直接KO。如果用上器械,比如西瓜刀,他估計一對一他肯定贏,一對二夠嗆,一對三基本完蛋!因為在西瓜刀面前,他的抗擊打能力沒什麼優勢了,被砍了,照樣皮開肉綻獻血直流。而且出拳,普通人發力不科學,沒什麼殺傷力,但是砍人,就是發力不對,也能傷人。說完這些話沒過半年,這小子一次跟人吵架,被對方父親偷襲,一鐵棍砸手臂上,骨裂了。

  • 7 # whoimixmu

    赤手空拳的人,戰鬥力連羊都比不過;手持棍棒或簡易長矛的人就已經可以獵殺大部分野生動物了;裝備了齊全冷兵器(刀劍、長矛、弓弩哦,包括甲冑)的人,單體戰鬥力穩進陸地生物排名前十。

  • 8 # 歷史三日談

    冷兵器對人的戰鬥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技能上和心理上,兩個赤手空拳的人打架,其中一方如果忽然間得到一把刀或劍,那不論是在實戰效果上,還是心理優勢方面,肯定都是很大的提升!

    當然,冷兵器的作用和效力,是有空間和時間的區分的,若是放到現在,再牛逼的冷兵器也抵抗不住槍炮的射擊,冷兵器發揮作用,主要還是在古代,也就是中國的封建時代,在西方叫做中世紀。

    這時候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是殺人的利器,在古代對鐵器限制頗嚴的年代,誰擁有一把不錯的鐵質菜刀,那簡直就了不得了,這還得是在中原腹地。

    若是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鐵器或者鐵製品(這些都可能被重新打磨製造,成為名副其實的冷兵器),向來都是管制物資,不允許自由貿易和經營,如有私運者,往往是殺頭的重罪,不是投敵就是叛國的死罪。

    因此,邊疆少數民族想要反叛,首先往往就是在鐵製品上獲得了突破,不管透過何種方式,總之在鐵騎的收藏和儲存上,數量達到了質的飛躍。

    這是說的在古代封建社會,即使在現在,軍隊中每個士兵也都標配有相應的冷兵器,比如說一把稱手的匕首。

    因此,冷兵器對於戰鬥力的提升,是直觀可見的,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集體,只要有衝突,在衝突現場都離不開冷兵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中,劉備兵多將廣,為何打了一輩子仗卻只能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