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超足球說
-
2 # 上觀英超
記得去年足協制定的U23保護政策嗎?規定每個球隊每場比賽必須有U23球員上場,結果出現了U23球員上場幾分鐘就被換下的荒唐局面。此番轉會市場上的打臉操作再次證明,不是俱樂部太精明,而是足協政策太蠢。蠢的既不接地氣,又漏洞百出,以至於讓球隊抓住把柄。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足協出臺的政策被打臉的不知道第幾回了。幾十年來,足協打著振興國足的幌子,年年出臺一批貌似扶持足球發展的策略。但是從足球操到轉會限令沒有一個符合中國實際,最終都成為笑柄。
足協的這些愚蠢決策再次警告人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自身的規律。違反規律發展,搞一刀切的形式主義,只會害了中國足球,害了中國球員。而足協自身的官僚主義習氣,形式主義作風和種種愚蠢的措施也該引以為戒,好好整頓一下思想和管理方式了。
-
3 # 廷哥愛剪輯
近日,河南建業主教練王寶山接受採訪,炮轟足協歸化政策。
王寶山說:“中國足協關於歸化的資訊很不透明,到底什麼樣的條件可以歸化?魯能這個隊員跟中國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憑什麼?誰給他批的歸化?大家搞一種遊戲,就應該遵守共同的一種規則。”
這段話是在談到河南建業的伊沃無法歸化的問題時說的,魯能那個隊員指的德爾加多。
句句大實話!話不糙,理更不糙!
先問一句為什麼要歸化?
答案很簡單,因為要快速提升中國國足的戰鬥力!
那再來看伊沃和德爾加多情況,
伊沃,巴西球員,河南建業隊中場指揮官,2015年來到中國,除2017年短暫效力北京人和一年外,一直在河南建業隊。
伊沃來到中國快6年了,未代表巴西各級國家隊出過戰,符合歸化條件,歸化了可以立即代表中國隊出戰,關鍵,伊沃多次公開表示他願意為中國出戰,但足協這關過不了,入不了籍。
再來看,德爾加多,葡萄牙球員。要命的是,他代表葡萄牙參加過世青賽,祖上也和中國沒有一毛錢關係,不管他在中國呆多少年,都不具備代表國足出戰的可能性。
但德爾加多經足協允許運作,現在已經是中國國籍了。
無怪乎,王寶山要炮轟足協的歸化政策。
這又扯到另一件事,國足對已歸化並可以代表中國出戰的球員的使用。
前兩天,中國男足國家隊增補報11名球員,組成74人的球員隊伍,備戰餘下4輪40強賽。新增11人中,不包括高拉特、小摩托費南多等新的歸化球員。
這就奇怪了,
論實力,除了已入選國足的埃克森和李可外,高拉特、費南多、阿蘭、阿洛伊西奧、布朗寧都該入選集訓名單。
不過這次,李鐵的國家隊一個沒招!
是不需要嗎?
我們現在的40強賽,說難聽點是命懸一線了,我們平菲律賓,輸敘利亞,落後敘利亞8分,後四場比賽全勝才穩妥,平一場都懸了。
有人說,後四場依次對馬爾地夫、關島、菲律賓、敘利亞,前三個對手拿下沒問題,最後對敘利亞,敘利亞已經出線,保不齊做個順水人情。
我的天!我們真的能穩拿下前三個對手?我們被菲律賓逼平前也是這麼想的,結果呢?
穩出線的敘利亞會放我們水?誰給我們的自信?如果不放呢?
-
4 # lanhuiping
本來的限薪令就是限最低工資,有聽說過那個公司和企業限最高工資的嗎?只有限制最低工資標準;足協把它顛倒過來了,褲子當衣服穿,衣服當褲子穿,還能不成為笑話嗎?
-
5 # 麥芒體育
可恥的中國足壇,可憐的中國足協,可悲的中國球迷
政策剛出,對策即到。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麼下去中國職業足球市場將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商業環境,最後亂的是我們自己。
中國足球將一直被別人羞辱下去,別再悲憤去指責人家對我們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尊重了,看看我們自己最高級別的職業聯賽都在做些什麼?
金主們高興了就出來玩玩,不高興了啪啪屁股就走,誰都不用負責人,這樣下去足球好的了嗎?
球場上的隊員已經變成的腰纏萬貫的大款,你還能指望他們為國爭光。
看看現在的國足,李鐵為什麼不用那些名氣大的球星們,用不起,管不了,不盡力。
可悲的中國球迷們
-
6 # 林雲開葉
限這限那的,幾十年來一直在搞,搞到最後都是不了了之,徒添笑耳。
幾條新政一下來,稍微有點年紀的人都知道,全部是笑話。
實際上也都成了笑話吧,捆綁轉會,兼職,退群……都來了。
-
7 # 長樂體壇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才是中國足球。如果對於中國足協的政策,可以做到無法破解的話,那中國足球就真的進步了,也算是真正實現職業化。
只是為什麼中國足協的政策總會被破解呢?道理很簡單啊,均為利而來。看似中國足協是為中國足球的良性發展而考慮,實則完全沒有脫離本位主義,都是為利益著想。
如果中國足協足夠專業化,徹底撇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實實在在的為聯賽發展而深入思量,制定出細緻的長遠發展計劃,就不會有這麼多奇葩的政策出臺,更不至於朝令夕改。
既然中國足協都沒有真正為俱樂部考慮,就難怪會有鑽漏洞的現象。在中國投資足球,錢不是問題,回報才是關鍵。職業足球,誰也不是慈善家。
中國足協的核心利益是國字號,可這與職業俱樂部有多大的關係呢?難道投資人來搞足球,就純粹是為足協服務的?當然不是,俱樂部有自身的利益考量。只有球隊的成績和發展達到投資人的預期,才能相應帶來更多的收益。
即使國字號隊伍取得再優異的成績,也和俱樂部沒有多大的關係,那何苦讓俱樂部來承擔這個責任呢?
當然了,聯賽的發展是國字號的根基,只是過多地限制聯賽的發展,這損害的不單是俱樂部的利益,球員也同樣得不到多大的好處。
那俱樂部為球隊的長遠發展,以及短期的利益,從而找尋合理的途徑來破解足協的政策,這就無可厚非。如果完全按照足協的政策去執行,那傷害的就是俱樂部的利益。長此以往,誰還來投資足球?
目前中國足球的寒冬正在蔓延,眾多中甲/中乙球隊紛紛選擇退出,這難道沒有中國足協的“功勞”?
說到底,中國足協還是該做好本份工作,為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去考慮。至於聯賽嘛,始終還是要交給職業足球聯盟來管理,讓俱樂部自己管理自己,才是發展之道。
如果中國足協再把手伸的那麼長,不改變思維方式,違背足球發展規律,一切只為國字號著想,那聯賽就不可能搞得好。即使出臺再多的政策,也不過是阻礙發展的“陰謀詭計”。
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完美破解足協新政,值得讚賞。不打臉,不知道痛。俱樂部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以自身利益為主,徹底無視足協的小九九。
-
8 # 無理侃球
足協新政其實也談不上是笑柄,內援限定在2000萬元一個其實已經是足協控制國內球員身價虛高的一個手段了。如果足協再沒有一點手段剋制球員虛高的身價,那麼笑話會鬧得更大。
要是足協再不限制的話,中超可能就不是再出現一個兩個張呈棟似的轉會了。
現在中超已經習慣了過以往那種奢靡的金元盛世,一時間肯定難以改變那些壞毛病。2000萬元封頂一個,肯定很多隊伍都不願意這樣做,所以哪怕足協你政策再多?俱樂部一樣有辦法去解決。其實像這樣的送人+捆綁銷售方式也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以前就很多這樣的類似買賣。不過那時候,很多俱樂部可以直接砸錢解決,不過如今只是光是砸錢的話這樣的粗暴方式的受到限制,那麼捆綁銷售彌補差價也是一種方式。而且這樣的方式將會是成為常態!
-
9 # 國米哈萊萊
其實這種操作不是應該很簡單麼,如果需要買的球員值4000萬,就直接買一個搭一個青訓球員或者不值錢的替補球員,都開價2000萬,就是4000萬了!6000萬的就多搭2個唄![捂臉][捂臉][捂臉]
-
10 # 路筆拾遺001
解讀政策跟著上崗走就行了,跟恆大走鐵定是碰釘子,目測目前可行的就是解決高薪內外援問題,可兼職副總,而副總通常也不止一個,可以是11個,必要時可以20幾個,至於歸化什麼的,暫時不要提了,不過可以先備著,看人家上崗也還沒物色到,萬一那天物色了,風口會放鬆的,不過年紀大的恐怕不好等了…
-
11 # 穩坐峰頂觀雲飄
曰本足球加油
韓國足球加油。
你們是最棒的,加油加油加油!
,,,,,,,噢耶!耶!
-
12 # 費君華
此足協不是彼足協。歸化必須限薪。
中國足球產業水深王八多,國內足球水平不高,薪資超一流,所以中國優秀隊員到國外球隊踢球,薪資也就拿三流水平。
-
13 # 二十年阿森納球迷
謝謝邀請!足協當初出臺政策規定國內球員轉會費最高不得超過2000萬,主要是為了限制國內球員轉會費虛高的問題。從出發點來看,中國足協的本意是好的。只可惜上有對策,下有對策,足協的良苦用心並沒有得到俱樂部的支援,反而是陰奉陽違透過搭售球員的方式來分攤轉會費。
客觀來說,足協限制國內球員轉會費是非常有必要的。眾所周知,隨著恆大集團參與足球運動以來,金元足球風氣盛行,球員的身價普遍虛高,一個球員在國外可能頂多只能值30萬歐元,但是在國內轉會市場可能達到幾十倍的溢價。這就導致很多年輕球員在經紀人的操作下,上演出口轉內銷的方式,賺取鉅額差價。
因此,我認為足協限制國內球員轉會費是很有必要的。毫不客氣地說,就國內這幫白斬雞,哪裡值得動輒幾千萬的轉會費,五百萬以內撐死了。所以,足協出臺政策解決國內球員轉會費虛高的問題,從本意上是好的。但現在看來卻成了一紙空談,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個政策存在漏洞,使得各俱樂部有空子可鑽。
由於受轉會費政策限制,中超俱樂部現在普遍採用送人+捆綁銷售的方式來分攤轉會費。足協要打擊這種分攤轉會費的行為,只需在目前的政策上再補充一條,即球員合約到期之前,俱樂部不得將球員免費送人。總而言之,一定要想法設法堵住這些漏洞,讓這些陰奉陽違的人無路可走。
再結合之前24歲的天津泰達後衛楊帆轉會加盟北京國安,據德國轉會市場資料顯示,楊帆的轉會費為257萬歐元(約2000萬元)。然後加上足協的內援2000萬元轉會費限高的政策,球迷和媒體都心知肚明瞭。管你足協政策千千萬,球隊對策萬萬千。
由於政策限制內援的轉會費,天津泰達又不願意以2000萬元的低價出售楊帆,於是泰達先將楊帆以2000萬元的轉會費賣給北京國安,後者再將雷騰龍以免費轉會的方式送給天津泰達,用來補貼楊帆的差價。
這做法和深圳佳兆業簽下鄭達倫和裴帥的性質是一樣的,兩人轉會費最多4000萬元,天津天海再加上3位青年隊的球員,這樣就可以在足協政策範圍內合情合理地分攤鄭達倫和裴帥轉會費。
回覆列表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近些年無論足協出臺怎樣的新政總是能夠被有心的球隊找到漏洞並加以利用,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出臺政策時考慮不夠周全以及目前的聯賽不夠職業兩個重要原因。
題主所說的捆綁銷售簡單的說就是用其他球員來補差價,例如楊帆轉會國安時轉會費是2000萬但一併送上了雷騰龍,如此泰達賺的就不止這單單的2000萬轉會費了,雷騰龍在國安雖是邊緣但在中下游球隊再不濟也會是重要替補,再如天海將裴帥和鄭達倫送往深足理論上轉會費最高也只有4000萬,但加上三名年輕球員後轉會費最高可達一個億,當然對於三名年輕球員的價值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對於外援的轉會費以及年薪同樣都有著明確的規定,現實卻是要想留下大牌球員非重金不可為,於是乎球員擔任俱樂部副總的情況出現,這樣一來球員的年薪雖然降低但卻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彌補,並且足協對此還是無法插手,名正言順的解決了外援薪資問題。
足協之所以會設定這些規則初衷在於希望中超的投資迴歸理性,金元足球開啟後球員溢價的現象過於嚴重,導致本土球員甚至不願意留洋提升自己,俱樂部更不願意球員轉會到國外俱樂部,一切的背後都是一個利字。但由於足協考慮欠佳加上俱樂部的小心思,這些規則難以真正執行到位,到頭來坑害的還是中國的足球氛圍。
這些小聰明背後直接傷害的是中小俱樂部的存在環境,買不起大牌球星內援轉會更是拿不出理想的捆綁球員,至於年薪這些球隊更是難以滿足實力稍強的球員胃口,這一切就導致球隊在聯賽中的競爭力下降,這就不難解釋出現數十傢俱樂部解散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