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雞史

    近年來小龍蝦養殖火爆,魚塘改造、低窪稻田改造、旱田改造越來越多,但是近些年小龍蝦養殖成功率不高,只有少數龍蝦養殖戶賺錢,很多都處於虧本的狀態,再加上過度開挖面積,導致小龍蝦養殖產量逐年提高,市場風險陡然增加很多。

    近些年主要精力放在小龍蝦養殖塘口服務上,知道小龍蝦盈利與否主要體現著以下幾個方面:

    1) 苗種養成率、回捕率很低。

    2) 死亡率高,範圍廣,死亡迅猛。直接經濟損失巨大。

    3) 規格和畝產量難以提高。

    看點一、 首先談苗種養成率低,不得不先談放苗成活率的問題。

    1、近年投放當地苗種比外地苗種成活率高;

    2、用麵包車等保溫保溼的運輸方式比摩托車敞開式運輸的成活率高;

    3、春季低溫期間降溫期間放苗成活率不好,夏季高溫期氣溫越高,時間越到中午成活率越差。究其原因,應該在高溫、風力等問題導致鰓部失水、水溫過低導致蝦苗活動力差,水溫差別大導致苗種受應激影響大。4、初一十五前後蝦大量脫殼後蝦殼偏軟,運輸受擠壓容易出現大批次死亡。

    5、用食鹽、消毒藥物泡苗子成活率反而低,大致可能是鰓絲受到損傷。

    6、有的苗子剛放下去沒有死亡,2~3天后苗種出現大批次死亡的現象,雖然是個例,但是損失巨大,背後的原因要深思。我的估量是苗種放塘後受刺激,然後脫殼,遇到水體硬度及溶氧不夠的問題造成大量死亡。

    7、而投苗後苗子本身沒有死亡,池塘大規格龍蝦卻開始死亡的現象,應該是疾病傳播的問題。

    看點二、 苗種投放成功的話,後期就是養成的問題。

    1、合理的密度:最開始苗種供應商為了提高銷量,建議苗種投放量在100斤~200斤,大致在1萬~2萬尾左右。而很多人養出來還沒有投放的多或者略微多於投放的量。這裡面肯定是存在問題的。投放的苗子是1錢左右,賣出的龍蝦大抵在5錢左右,好的甚至在8錢左右。這裡面有5~8倍的翻倍率,如果成活率好,應該可以到1000斤以上,為什麼產量卻跟不上去。這就是要探出龍蝦養殖合理的密度。本人去年跟蹤一個塘口,畝投放量在6000尾(60斤),畝產量可達300斤,並不是說這個密度就是最合適密度,但是養成率、回捕率卻比較高,大家可以繼續嘗試更合理的密度出來。

    2、苗種養成率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合理投餌,防止互殘:餌料不夠或適口性差肯定相互殘殺厲害,很多人在苗期不注意肥水和投餵粉料是導致蝦苗成活率差的一個關鍵。龍蝦苗期對飼料的粒徑有要求,如果顆粒過大,苗期的龍蝦是吃不到的。

    對於投料方式方法和投餌量要靈活掌握,很多人跟料不及時也會造成自相殘殺。我提供一個簡單的思路,就看池塘渾水和夾斷的水草情況,哪裡渾水夾草哪裡加料。水溫降低減料,水溫上升加量。6~8月缺氧爬坡期間夜晚減料,光照較好溶氧充足時龍蝦會下去,這時候就投餵飼料。看點三、回捕率問題

    1、談到回捕率的問題,就不得不談龍蝦打洞的問題。7~8月龍蝦基本性成熟,遇到水環境變差、水溫過高及暴雨後水位突變的情況會出現打洞。避免草爛後水體溶氧差,高溫期增加漂浮水草降低水溫,暴雨期間排水管要處理好,避免水位猛增。

    2、再有就是池塘護坡越長,龍蝦起捕越快;然後必須及時起捕,減少互殘。

    看點四、關於龍蝦死亡的誤區及分辨方法

    1、誤區之一:龍蝦不易發病很多人覺得龍蝦好養殖,認為很少出現死亡,畢竟是臭水溝都會存在的物種。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臭水溝裡面水清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龍蝦,但是水質出現變化後,最先死亡的也是龍蝦,沒有死亡的也是進洞避害了。

    2、誤區之二:死蝦就是發病

    談到龍蝦死亡,相信你肯定首先想到也只能想到發病,可是現實卻有很多不是發病的徵兆。

    夏天很多人下地籠的時候會發現,整個池塘的地籠,總有那麼兩個地籠的龍蝦出現無力死亡,而其他地籠龍蝦卻活蹦亂跳的。這種情況接觸的多了,就發現到一點,往往是這兩條地籠附近水草特別多,或者處於下風口深水區的地籠。這個跟區域性缺氧有關係,須知水草夜間也是要吸收水體氧氣的,如果水草過多,區域性的溶氧跟其他地方是不一致的,如果地籠內龍蝦多,就會造成缺氧的情況,表現出地籠龍蝦無力死亡。

    走暴(突然下大雨)的天氣極易導致大量龍蝦死亡,特別是水草連片的沉在水底或者是少量的漂浮在水面的情況。走暴天氣增加水體對流,底泥耗氧有機質釋放到水體,快速消耗水體溶氧,加上水草大量耗氧,水草漂浮水面後,製造的氧氣大部分散發到空氣當中,就會造成缺氧翻塘。如果這種池塘水草密度合適,區域性漂浮水草很厚的情況下,反而不會出問題。

    龍蝦還有一種表現,就是在坡邊、水草上趴著一動不動的情況,很多人會誤以為發病,如果這個蝦在坡邊、水草上趴著不停吐水,人驅趕不下去肯定是缺氧,但是很多情況是人靠近驅趕後明顯看到退縮的情況,個人認為是龍蝦要脫殼的表現。龍蝦脫殼一般在夜間進行,至於為什麼是白天看到這種現象,應該跟水體溶氧水平有關。溶氧水平高的時候夜間自然能脫殼,如果溶氧水平不高,龍蝦會等到白天溶氧水平相對較高的時候脫殼,這才表現出趴邊上草的情況。

    3、龍蝦死亡的原因分辨小龍蝦死亡分發病和脫殼是溶氧不足造成死亡這兩種情況,這兩種情況可以從每天死亡量的變化上進行區分:發病時死亡量呈倍增的現象,而另外一種,也是比較普遍的情況是突發死亡特別多,呈現出十倍甚至是數十倍的增加。

    龍蝦每天都有少量脫殼,但是在某幾個特定時間段脫殼特別多。如初一十五,雨後天晴氣溫猛增或者長時間天晴逢降雨這幾種情況下脫殼比較多。

    如果在氣候不穩定期間或長時間陰雨期間,水草覆蓋率過大水體清亮或者沒有水草水體發紅發黑的情況下龍蝦脫殼都會遇到遇到死亡的現象,如果大量脫殼期在天氣突然惡化(走暴、悶熱),水環境突然變化(嚴重缺氧)的時候,脫殼死亡就尤為明顯。

    如果大家遇到這種情況,及時去周邊看下,沒有死蝦的池塘這兩天脫殼多不多。對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要充分提高池塘溶氧水平,提高水體中水草藻類的產氧能力和大氣融入,降低池塘耗氧生物量,熟練掌握龍蝦脫殼週期,及時增氧,有必要可以裝微孔增氧機。

    看點五、 關於規格和畝產量

    我們知道龍蝦只有脫殼才能生長的,影響脫殼的因素有很多,水溫、營養、水質、光照和光週期、個體發育階段。

    首先談水溫,冬季只要水溫合適,也是可以看到龍蝦脫殼生長的,而夏季高溫期水溫過高的話,相對於4~6月份水溫合適的情況下脫殼間期會延長。龍蝦脫殼最適的水溫到底是多少,這個需要科研人員的努力。現階段的情況是冬季天晴低水位反而有助於苗種生長,冬季高水位有助於提高苗種成活率。夏季高溫期需要透過增加漂浮或挺水植物遮蔭、提升水位、換水等措施降低水溫。

    然後是營養的問題,苗種密度過大、餌料營養不夠、野雜魚過多搶料以及投餵方式的問題導致龍蝦規格上不去的情況頻現。及時賣出大規格龍蝦,根據投餌量判斷畝產龍蝦重量、根據地籠起捕龍蝦大小比例判斷蝦苗大致數量,及時起捕大規格龍蝦和蝦苗。餌料營養要根據龍蝦生長需求來定,野雜魚(包括蝌蚪)需要及時處理,投餵方式除了要投餌量及時跟上外,還需要水草密度合適,留出龍蝦吃料活動的空間,增加投餵量的區域根據夾草渾水區域來定,龍蝦異常爬坡上草時注意改變投餵策略,等到龍蝦下去後及時按龍蝦活動區域投餵。

    水質問題,首先是溶氧的問題,整體溶氧水平高,特別是夜晚溶氧水平高,龍蝦脫殼翻倍率好,水體硬度要在一定合適的範圍,不能過低。其他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需要根據情況來處理。

    光照和光週期,有研究表明持續光照會抑制蝦體脫殼,和在7~8月持續晴天表現出龍蝦脫殼間期延長很多,甚至有不變天不脫殼的現象,需要我們增設遮蔭的挺水、漂浮水草。

    個體發育階段,很多人怕紅殼蝦苗,認為紅殼蝦苗長不大,又怕進到軟殼苗子不耐運輸。其實紅殼苗子和投餵量和水溫有關係,只要蝦苗的夾子大小比例合適,是可以做苗子的。真正性成熟的龍蝦,夾子就已經表現出性特徵,包括夾子和身體的長度和寬度比例,是可以判斷龍蝦苗子的好壞的。

    其實龍蝦生長速度特別快,如果蝦苗密度合適(一畝6000尾左右),30個粗蛋白的優質餌料,如果投餵得當,蝦苗吃料正常,可以做到25~30天達到7錢以上的上市規格,那麼如果苗種能跟上,做到輪捕輪放,死亡控制住,產量就會有很大提高。湖北可以做到一年4個批次以上。如果每個批次能做到250~350斤,產量應該在1000斤以上。

    其次是翻倍率。回捕產量和投放量的比值。投放一斤100尾左右的苗子,比較好的塘口能做到5倍以上的翻倍率,較普遍的翻倍率只有3倍,有的甚至達不到,這裡面肯定有管理方面的問題。

    未來龍蝦的養殖,應該是走精品蝦、拼產量的路線,只要龍蝦性成熟前,都可以繼續養殖,我跟比較要好的養殖戶談到低於7錢的龍蝦不要賣,是因為4~6錢的龍蝦脫殼出來,只要餌料充分到位病害等導致的死亡防住,大抵只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

  • 2 # 晴溪55529508

    只要是養殖動物,高密度情況下病害都會增多,死亡都會很厲害。小龍蝦因為研究時間不長,養殖中間的問題很多都沒有解決,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養殖就會容易多了。

    然後小龍蝦因為每日起捕量不均衡,5月稻蝦大量上市導致價格陡跌,現在風起順了,龍蝦難得起到,消費又大,價格陡漲

  • 3 # 雪源龍蝦

    小龍蝦很好養的,就是養出產量比較難了。

    近些年,小龍蝦特別的火爆,從養小龍蝦開始,收小龍蝦,販小龍蝦,到小龍蝦飯店的消費,小龍蝦後期的深加工,已經形成了一個關於龍蝦的產業鏈了。目前,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龍蝦產出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龍蝦消費國。按照這樣一個火爆的市場,小龍蝦的養殖技術應該很成熟了,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小龍蝦的養殖技術還是處在一個摸索階段的,養小龍蝦,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的。

    小龍蝦的食性比較雜,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各類水草、藻類以及有機質等,甚至在吃不飽的時候會同類相殘。正因為食性雜,適應性強,小龍蝦在全國各地的大小池塘,我們都能發現小龍蝦的身影,所以小龍蝦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能在各種各樣的環境種生存,能在汙染水體生存。但有學者做過實驗,發現小龍蝦更傾向於選擇新鮮的食物和清潔的水源。而且它對環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質差,小龍蝦不僅繁殖困難,而且也長得差,脫殼慢。但只要是涉及到養殖,在密度高的情況下,患病的機率會增大很多很多,而小龍蝦只要一患病,治癒的機率的特別特別的低的,所以小龍蝦的養殖,疾病主要是防,而不是治。

    最後,小龍蝦的產量浮動還是比較大的,有畝產一兩百的養殖戶,也有畝產三四百的,養的好的,也有七百八的,按照今年的行情,20元左右的通貨價格,他一畝地的產出,低的兩三千元,高的可以過萬,這個養蝦賺不賺錢,難不難,每個人就不一樣了。

    每個行業都有好有壞的,但近些年養蝦的人越來越多,證明這個行業還是掙錢的多,如果新的養殖戶想進來的話,可以找一個靠譜的合夥人或者公司合作。

  • 4 # 老王養蝦

    養殖小龍蝦要根據當地的環境來確定該不該養殖。小龍蝦養殖一畝地最高的毛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元。如果是一點技術都不懂頭腦發熱跟風去做,很難成功。我們這有外地的有兩千多畝已經虧了兩年,今年是第三年了。如果真有好的環境,可以少量的養殖,前提是要找到養殖小龍蝦的真師傅。養殖小龍蝦的可以關注我。

  • 5 # 農公社

    小龍蝦的養殖技術難度大嗎?

    小龍蝦在夏天是非常火爆的,安徽省在2017年小龍蝦經濟總值達50億元,可以想象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有多大。

    由於市場前景廣闊,人們對小龍蝦也是越來越喜愛,很多人也產生了養殖小龍蝦的想法,想養殖好小龍蝦需要的技術比養魚要求高多了。

    由於,龍蝦野性足,會自相殘殺,所以合理放養很關鍵。首先要清理池塘,水質要好不能有汙染。池塘周圍要加固或者圍欄起來,防止小龍蝦逃跑。放苗前先施肥最佳,合理放養要注意龍蝦的選種,選擇體制健壯優質的龍蝦苗。

    當然,還有科學的投餵,調節水質的技巧,防治病害,以及日常的管理等等都是要非常熟悉。小龍蝦對水溫適應範圍,也是要嚴格控制,小龍蝦對很多農藥也特別敏感,所以對小龍蝦的防治病害也要牢記於心。

    平時的日常管理也不可鬆懈,加強日夜巡邏,由於夏季是疾病生長期,所以要早發現早治療。而小龍蝦在夏季生長也非常快,一般2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所以要密切關注。

    小龍蝦養殖需要的技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現在安徽省結合水稻養蝦的方式帶領農民致富,也是一個不錯的模式。

  • 6 #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小龍蝦適應環境能力很強,由國外傳入,現廣佈多個省市,加之小龍蝦深受消費者喜愛,現成為最熱門的入侵物種。所以,如果做好養殖管理,創造合適的生存環境,小龍蝦是不難養的。根據我們養殖者的養殖實際和經驗交流,我梳理了以下幾個需要引起注意的養殖技術要點,僅供參考:

    第一,基礎工程要牢靠

    有聽說養殖小龍蝦田埂和池埂被打通的,也有聽說小龍蝦“成功越獄”損失慘重的,基礎設施按標準建設,這準沒差。搞養殖就是在投資,別馬虎大意。

    第二,種好水草,管好水草

    “蝦多少,看水草”,這是多少養殖戶透過養殖實踐獲得的寶貴經驗,只需要跟著成功經驗走就行。水草最好兩個或三個品種,而且要合理搭配,保證不被吃光。另外,水草不是種了不管,也要像人的頭髮一樣,長了剪一剪,髒了洗一洗,死了撈一撈。

    第三,調好水質施好肥

    這裡要強調,池塘水底是最主要的病原發生地,底質不好,汙染水質,毒死水草、龍蝦,特別是高溫季節,更是容易爆發。其他要穩定水質,適時追肥。另外,藥物多用微生態製劑,準有好處。

    第四,投餵

    有兩點:一是“病從口入”,要保證小龍蝦吃的安全,不投餵黴變、腐爛、回潮的飼料,植物性飼料如菜葉、紅薯、南瓜等要洗一洗,動物性餌料要用食鹽水浸泡消毒後再投餵。二是小龍蝦生長期間會蛻殼,最好也給它“補補鈣”。

    第五,疾病預防

    疾病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平時定期消毒、改底、調水,不要引起應激性。定期在飼料中新增水產多維和大蒜素,能增強體質。

    總之,只要您給它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小龍蝦就能在你的池塘裡“放浪”。但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做這項投資前,考慮好自己能靠什麼堅持下去,又是否能堅持下去,如若中途堅持不了,十字路口的拐角自己又是否能及時走進去呢?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批評指正。

  • 7 # 大王和小王一李艮地

    小龍蝦目前主要養殖區域,集中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事實證明,氣候、地理環境決定了小龍蝦適合生存的範圍。準確來講,小龍蝦好養,但是達到一定量(200~300斤)時,技術難度加大,大部分養殖戶都是各自摸索,有經驗的畝產能達到四五百斤,能做到的是很不容易的,那麼哪些因素直接制約了小龍蝦產量呢?

    1、水質。很多養殖戶新挖的池子,水瘦,而且渾濁,使得蝦體過早成熟,營養不良,長成小鐵殼。建議:一定要在放蝦苗或蝦種前把草養活,水草的好壞、多少直接影響蝦的品質,水瘦可使用農家肥來進行肥水,水位不要過深,控制在1米半左右。

    2、蝦苗。蝦苗的好壞、成活率直接和產量掛鉤,對於苗的選購,最好是一次性投放同規格的,儘量大一些,比如現在三月下旬,投放1錢左右的(1斤120尾左右)的,用高蛋白飼料投餵的話,五月就可上市。蝦苗投放前進行篩選,投放時間早上要好一些,才放頭兩天觀察蝦苗的成活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其它,控制好水草的面積,一般不超過2/3就行,蝦苗的密度也不可太大,畝投放量定在50斤以內,對於食物的投餵要做到定時定量,如悶熱天或蝦出現死亡,停止投餵。

  • 8 # 鄂東三農

    小龍蝦很難養殖嗎?答案:不難!只要"勤學、勤問、勤看、勤喂、勤防",由難變易,難也不難!第一,勤學。

    農民養小龍蝦,剛剛起步,不要怕難。萬事開頭難,這是事實。要知道,多少難事,華人都不怕,何況養小龍蝦。首先要拋棄心中的軟弱,邁開你堅定的步伐。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就有人養小龍蝦。在湖北省潛江縣,有些鄉鎮達到了百分之七十農戶養小龍蝦。養殖小龍蝦成了當地農村經濟支柱產業。他們有條件的用蝦池養,沒有條件用水稻田共養。你可以多去小龍蝦養殖戶現場學技術。也可去書店買一些有關小龍蝦養殖方面的圖書。也可在網上尋找有關小龍蝦養殖的資料。只要多學習,掌握了養殖技術,何愁不會養。

    第二,勤問。

    在學習中,在嘗試養殖中,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去找養殖大戶,找懂養殖小龍蝦的人去詢問,去拜師學藝,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人,感動人,問題是很快會弄懂的,技術也會慢慢地學會的。

    第三,勤看。

    你在嘗試養殖中,去多看,多觀察。你多看自己養的,多看人家養的。在看中學技術,在看中分析問題,在看中解決不懂的問題。看是非常好的老師,是非常好的師傅,在看中學習,在看中增長知識,在看中提高養殖技術。

    第四,勤喂。

    養小龍蝦,餵養得好,品質好,產量高,收益大。喂得好是怎樣的好法嗎?不是傻乎乎地給小龍蝦吃飽就行,那是錯誤的。這就是科學,這就是技術。要用科學的投餵,如小龍蝦吃食的習慣,食量,什麼時候能吃多少,晴天吃多少,雨天吃多少,氣溫高時和氣溫低時,吃多少食。哪些飼料有營養,哪些飼料有健康作用。青飼料和精飼料按怎樣的比例搭配等等,做好了才算喂好了。

    第五,勤防。

    剛開始養殖小龍蝦,最怕得病。小龍蝦的病重在防,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才能把小龍蝦養好。要防病,首先要用清新的天然水來養殖,不要用農田有農藥化肥除草劑汙染的水,不要用生活髒水,不要用養殖場汙水,不要用工業廢水。養蝦塘要勤消毒,勤排汙水,勤加新鮮水,勤投藥餌。這些都是為了防病。另外,要防小龍蝦逃跑,要設好防逃裝備。

    總之,只要做到了"五勤",由難變易,再大的難事也難不了你。有了五勤,養小龍蝦一定會創造好奇蹟。【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 9 # 灣塘谷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小龍蝦近年來越來越火爆,投入到小龍蝦養殖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很多都是新手,透過各種途徑瞭解到小龍蝦,看到小龍蝦產業火爆、好銷售以及產品本身高單品價值等。開始階段很多人不懂小龍蝦,盲目投入到養殖中去,最後養殖失敗,造成小龍蝦很難養殖的假象。

    那麼作為小龍蝦養殖戶尤其是養殖新手如何破解小龍蝦養殖產量低、品質差等養殖難題呢?怎樣在小龍蝦養殖中獲取豐厚收益呢?

    一.苗種問題;

    苗種主要涉及到苗種投放時機合理,苗種投放密度合理以及苗種採購標準等方面。

    1.苗種投放時機:最佳投苗方案為9-10月投放蝦苗,6-8月投放種蝦,最後才是3-5月投放蝦苗。而目前很多養殖戶都選擇在春季投苗,此階段不僅苗價格高,而且放養成活率低。選擇在春季投苗的一定要慎重考慮

    2.投苗密度:小龍蝦養殖不論哪種養殖模式,投放密度一定不能過高。哪怕存塘口精養密度也要控制在80-100斤每畝,混養模式密度更要降低,控制在50-60斤每畝。苗種投放密度過大,會給池塘環境、管理等各方面帶來巨大壓力。很容易造成小龍蝦規格偏小,蝦容易因餌料缺乏、養殖環境差、缺氧等因素導致死亡。

    3.苗種採購:儘量選擇本地採購,避免長途運輸苗種。苗種運輸過程中防風、防脫水、低溫運輸等工作做到位。

    二.養殖管理;

    小龍蝦產量很大一部分由養殖管理決定。養殖管理涉及到餌料投餵、水質管理、水草管理、日常巡塘、病害預防等養殖各方面工作。

    1.餌料投餵:除了養殖水體提供的自然餌料外,人工輔助餌料投餵在小龍蝦人工養殖中也極其重要。依據小龍蝦不同生長季節選取不同直徑、蛋白含量餌料。餌料投餵適宜,堅決不能投餵過多。

    2.水質管理:涉及水位管理、水質、溶解氧等。水位需要結合季節、溫度、氣候、小龍蝦生長週期等不斷調節。水質需要保持合適肥度、水色等。優良水體環境才是小龍蝦養殖最堅實的基礎。

    3.水草管理:小龍蝦養殖一定要種植水草。除了一定比例的沉水性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等,適量的浮水性或挺水性植物也很重要。高溫季節還需要結合池塘水草情況適當控制密度,需要將養殖池塘環境整合到最優狀態,各類藻類、浮游生物等豐富。

    4.病害預防:小龍蝦疾病以預防為主,將養殖池塘環境調節好,做好水質管理,定期換水、消毒、底改等,將小龍蝦感染疾病的源頭直接扼殺。

    5.日常巡塘:小龍蝦養殖日常巡塘也很重要。需要對小龍蝦進食、脫殼、夜間上岸等密切關注,透過對這些行為的關注可以發現小龍蝦養殖中出現的問題。在突發天氣時日常巡塘就極其重要。

    小龍蝦養殖本質上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做到科學養殖與管理。如何將小龍蝦的產量、品質及規格提升,最終轉化為經濟效益。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沒有捷徑,需要踏踏實實去做,去深刻認知小龍蝦本身,瞭解小龍蝦各方面,最終才能見到真效益。

  • 10 # 使用者知音

    龍蝦不是難養,龍蝦屬雜食物種關健是今年網上抄作龍蝦行情走高,養殖人增多,但不知明年行情如何,養殖龍蝦今年放苗到來年產量才上得去。

  • 11 # 多多蝦談

    小龍蝦養殖成功與否的前提條件,先扒開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和蝦塘的土壤。具體來說:

    1.充沛穩定的水源條件,是決定該地適不適合改造蝦塘的重要條件。沒有水源的地方,就不能挖蝦塘,如果水源不穩定,時有時無,蝦塘一旦需要換水、加水,就會面臨較大風險,如果不換水。依賴藥品調水,成本會迅速增加。因此,水源好不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條件。

    2.保水性好的優質土壤才能確保蝦塘穩定的水質。為什麼要強調保水性呢?因為池塘改造好以後,池塘不保水,漏水太快,就必須經常迴圈加水,而水體下肥培菌培藻的肥料也會隨之流失,池塘水質很難肥起來,藻種缺少,浮游生物就會失衡,很容易起裸藻水和藍藻等問題。並且經常性加水除了肥料流失,藻種難培以外,小龍蝦容易在長期補水中產生應激性反應。

    一、自己只需要學習掌握最基本的養殖規律就能應對其中。

    這種規律並不是技術性的,而是計劃性質的,一張表就可以了。具體來說:

    1.趕早投苗抓時間。如果你是今年十月底挖的新塘,年前要做的就是上水種草和防青苔就行。開年3月初要儘可能的早買苗子,苗子買的越早,成蝦上市才能趕在成蝦跌價前和五月死亡之前全部賣掉,風險最低。3月10日投苗,4月5日左右就可以開始賣,價格差不多24左右,賣到5月初,平均也有20,就能保證盈利不虧。技術不行的採用這種方式最靠譜。

    2.投苗前的池塘水質準備。分四塊:一是年前要按照株距4米,行距10米的標準種植吃不敗,並及時肥水預防青苔;二是年後投苗前15天,先改底解毒,然後使用磷酸性質的複合碘從底部消毒,最後使用氨基酸綠源多肽培菌培藻;三是投苗前3個小時果酸類應激解毒靈潑灑全池一遍;四是蝦苗運輸到池塘以後,應激解毒靈先在裝苗的筐子裡潑灑一遍喚醒鰓部知覺,然後逐步依次緩慢投苗入水,不能讓蝦苗腮部陡然進水,因為蝦苗在長達幾個小時幹水的狀態下,鰓部已失去知覺,需要逐步喚醒腮絲功能才能避免浮游雜質堵塞爆鰓性死亡。

    3.投苗後的池塘水質管理。投苗以後,蝦塘密度很高,藻種消耗和水質會加速惡化,所以要堅持沒8天左右,八控底康改一次底,解毒120解一次毒,綠源多肽加肥多多肥一次水,應激蓋補鈣一次,雨天缺氧爬坡上草需要潑灑果酸應激解毒靈降解應激。一個月的養殖週期加10天的起蝦上市週期,需要改底4次,解毒4次,肥水4次,補鈣4次。

    只要堅持做到上面四個“四次”,池塘水質好,營養充沛,溶氧充足,水草長勢好,飼料投餵足,小龍蝦就能處於安全健康的狀態等待上市。

    二、找專業動保領域大品牌藥企合作,建立電話溝通渠道,不懂的及時請教。

    比如華揚動保,這個牌子不僅產品過關,很多人都覺得華揚做的好都是因為他的產品好,其實不是,他產品好只是一個方面,華揚真正厲害的是他們的團隊,他們的業務員晚上都能出去看池子,只要你有需要,都能隨叫隨到。所以你找對了合作品牌,把上面的基礎工作和肥水次數做到位了,再出現一些情況,就找技術員給你給針對性方案就能解決了。

    三、不要有貪心,養殖週期一到就要果斷起蝦上市。

    很多養殖戶在4月份的時候,明明已經養了18天左右,總覺得自己的蝦子才4錢,太小了還想養大一點再賣,一個猶豫不決,一個星期一後,價格迅速斷崖式下跌,四錢以上的大蝦全部死亡。18天左右,不管大小,都要買,尤其是開春第一季成蝦,不管水調的多好,達到規格就要賣,不能猶豫不決,四月份小龍蝦容易死亡,只有賣掉了才是安全的,否則全部死掉就虧大發了!

    總體上來說,你只要把握好上面三大點,就能降低對技術的需求,養蝦我為什麼說沒有什麼技術,是因為投苗肥水下藥我們都會,唯一的差別就是你是否在正確的時間節點,定期去改底解毒和肥水補鈣。既然決定因素是實踐問題,我們就用計劃表來解決就能做好這個問題。因此,小龍蝦養殖無需想的太神秘。如果你的面積夠大,大品牌企業,都能給你派顧問只要的需求足夠大。

  • 12 # 四平709

    殺好魚 管好草 無論大小起獲就賣掉。落袋為安然後再嘗試摸索高產。農民傷不起,不要為了某種目的弄這弄那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狗狗是公認的體味最臭的呢?詳細介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