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概念:

    1、哲學上:構成宇宙本原。

    2、中醫上:構成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內容:

    1、運動:氣機--升、降、出、入。

    2、氣化:變化--形態、效能、表現方式上所出現各種變化。

  • 2 # 基層民間中醫工作者

    一、精氣學說的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古代哲學中,指充塞於宇宙之中運動不息而且無形可見的精微物質,與“氣”同義, 亦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原始物質,而在某些情況下,精氣則又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氣,在古代哲學中,指在宇宙之中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

    精氣學說,是研究和探討物質世界生成本原、相互關係及發展變化的古代哲學理論,是中醫學認識事 物生成變化的本原論和中介說。精氣是物質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成,宇宙自然界是一個萬 物相通、天地一統的有機整體。人體亦由精氣所構成。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精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

    精氣學說認為,宇宙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氣所構成,世界萬物的生成皆為精氣自身運動的結 果,所以,精氣乃是構成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的共同的原始物質。精氣的存在形式,有“無形”和“有形” 兩種狀態,“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氣合而有形”、“天地合氣,萬物自生”,且“無形”與“有形”之間處於不 斷的轉化運動之中。

    (二)精氣的運動變化

    精氣,是活動力很強,執行不息的精微物質,正是由於精氣的執行不息,方使得由精氣所構成的宇宙 自然界處於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紛繁變化,亦都是精氣運動的結果和反映。“氣化” 和“形氣轉化”,即是精氣運動變化的過程和體現,氣化的形式,主要表現為氣與形、形與形、氣與氣的轉 化,以及有形之體自身的更新變化。

    (三)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絡的中介

    精氣分陰陽,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萬物。天地萬物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天地萬物之間充斥著 無形之精氣,並相互作用,且這些無形之精氣還能滲入於有形的實體,並與已構成有形實體的精氣進行著 各種形式的交換和感應,因而,精氣又是天地萬物之間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質。其精氣的中介 作用,主要表現為維繫著天地萬物之聯絡,並使萬物得以相互感應。

    (四)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人類由天地陰陽精氣交感化合而生,人類不僅有生命,還有精神活動,“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 生,散則為死。人的生命過程,亦即是氣的聚散過程。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精氣學說滲透於中醫學,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尤其對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和整體觀念的構建, 產生深刻影響。

    (一)對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

    古代哲學精氣學說關於精或氣是宇宙萬物本原的認識,對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精是人體生命之本原,氣 是人體生命之維持,人體諸臟腑、形體、官竅,均由精所化生,人體的各種機能活動均由氣所推動和調控 等理論的產生,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為一種哲學思維,與中醫學固有的精氣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從而 創立了獨特的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

    (二)對中醫學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作為哲學思想的精氣學說滲透於中醫學,促使中醫學形成了同源性思維和相互聯絡的觀點,構建成了 表達人體自身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統一性的整體觀念,強調其從宏觀上,從自然與社會的不同角度, 全方位地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

  • 3 # 深圳市新精氣神文化

    我覺得老中醫肯定不會崛起了,但是我覺得新中醫可以會崛起。

    什麼是新中醫呢,新中醫有一個理論叫新精氣神理論。

    新精氣神理論是用物理學定義了人體的五臟六腑,12經。

    物理學的定義更加科學。

  • 4 # 石玉峰

    中醫講的精氣,是一種精微之氣,是營養全身的生命之精。好像今時的免疫力,又似現代醫學講的營養物質。

    中醫講陰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為萬物也。中醫把“精氣”有時亦單稱“精”,有先天之精,為生命之精,有後天之精,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為營養之精,維繫生命。先天之精為父母之精,是採天地之長,父母交媾而產生新的生命體,為先天之精。這個生命體要靠後天水谷之精而維繫生命,所以說精是人體生命物質。

    那麼中醫說的精氣有兩種含義,一是“精氣”維繫生命活動精微之氣,由先天之精和後天水谷之精相結合形成精氣,以營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滑利關節,儒養肌肉。二是“精”,這個精就是生殖之精,而傳宗接代。這個精藏於臍下丹田,孕育能量。

    中醫講:有精就有神,有神就有氣,就叫“精、氣、神”,精氣神是相互滋生,相互轉化,因為精能隨神所自出,精出則神之恍惚,精神一出,魂魄焉在?魂魄不在,氣之焉有?因為氣是精神的產物,精神是氣的動力,精神沒有了,動力也就沒有了,這就是中醫講的“精氣學說—-精氣神”。

  • 5 # 夜闌無星

    氣是精的存在形態,如《管子》曰:“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可見“精”與“氣”同義,指一切細微、精粹的物質,是生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故《易經》將氣直接稱為精氣或精,並認為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成。精氣是存在於宇宙之中運動不息的極精微的物質,其運動變化推動和促進著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

  • 6 # 醫匠

    顧名思義,中醫學“精”的意思就是指人體的精華物質,它生命活動的的本元,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以及構成生命體本身的物質基礎;

    “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來源於先天,是由父母遺傳而來的本元物質,一部分傳輸之五臟之中,成為除腎精以外的五臟(肝、心、脾、肺)之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藏於腎中,又受“後天之精”的充養,共同構成腎精,腎精的一部分化為腎氣,由腎氣推動人體的生殖生長髮育,而另一部則又化為“生殖之精”攜帶遺傳物質,適時洩於人體之外,成為人類繁衍的的物質基礎;

    “後天之精”來源於後天,是由食入胃中的食物和水液,經過脾的運化以及胃的腐熟作用,吸收於人體內的“水谷精微”,再綜合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而構成的精華物質,既為“後天之精”,“後天之精”再經過脾升清以及肺的宣發肅降,傳輸到四肢百骸營養之,或傳輸到五臟儲藏之,成為五臟之精,五臟之精便為五臟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亦有另外一種分類方法,認為精又可分為廣義之精和狹義之精。廣義之精,泛指構成機體和機體內貯藏的精華物質;狹義之精,特指與生殖有關的精微物質;但這種分類方法意義不大;

    中醫學的氣,是由精所化生,精是氣的物質基礎,它是指人體內具有生命活力、不斷運動、無形有徵的精微物質。它流動於人體不斷運動,流行不止的,在人體內有規律地周行全身,一切生命機能都在氣的運動變化功能的顯現,氣足則人體生命活動動力充沛,反之氣虛則肢體萎軟無力;

    氣是無形的,它的表現形式在於它的功能以及作用,中醫學之氣具有溫煦、推動、防禦、固攝以及氣化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心為陽中之陽髒,心之陽氣具有溫煦全身的的作用;腎主生殖生殖生長髮育,腎氣的作用就有推動人體生殖、生長髮育的作用,同時腎氣又有氣化水液的作用,防止水液在體內聚集的作用;脾氣則有固攝血液的作用,脾氣虛則可能出現出血性疾病;肺氣有衛外的功能,肺氣虛衛外不固,則可能出現表虛外感的疾病;

    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表現於外就是指為生命活動的徵象,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為強調人區別於一般動物的本質特徵而分化出來的,其意義可涵蓋於“主宰”、“徵象”之神中,它是以精、氣為基礎,精氣充沛則神明自清;

    精氣神之間的關係

    精、氣、神分別代表著生命活動的本原及物質基礎、生命活動的動力及能量運動、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外在徵象。在生命活動中,精氣神相互聯絡、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精主靜而內守,氣與神動而外運,故精與氣、精與神之間存在著陰陽既對立,又互根互用的辨證關係。 

    精是化生氣的物質基礎,反過來氣的運動又可促進精的生成, 如脾精(血)化生脾氣,脾氣主運化,可以利用飲食入胃的食物,運化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又可充養脾精,如此迴圈往復,如胃納不佳,飲食減少,脾氣運化的水谷之精減少,進而就可能引發脾氣虛;

    精與神之間,亦如陰陽相隨,須臾不離,因此精與神常並稱,如張介賓所訴:“人生所賴,唯精與神,精以陰生,神從陽化,故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可見精與神也是一種陰陽對立、互根互用的關係;

    神與氣,相對於精而言,皆屬於陽的範疇,氣是體內正常的生理物質及現象,其運動變化也要受神的調節和控制,氣的運動而產生的生命變化,又是神主宰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氣的充足也是神旺的表現;

    精是氣與神的物質基礎;如精充則氣足,氣足則神旺;氣能生精、化神,氣足則精盈,精盈則神明;神能馭氣、統精,神明則氣暢,氣暢則精固。三者協調統一,人體生命活動才能得以正常運轉;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謝謝!

  • 7 # 李應年

    這個問題古名思意,所為精氣,精者精神面貌也,氣看則為先天之元氣,後天之陽氣也就是中氣也,總而言歸正之一句話,就是說看看精神面貌心態氣爽爽爽啊還是有氣無力之談吧,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 8 # 青衫老人老D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精氣學說,是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藥大學教材裡的《中醫基礎理論》裡有詳細講解,想學習的最好去讀正規的書。此處只簡單做個概括。陰陽學說是現代人最容易接受的,類似於西方哲學的矛盾共同體,暫且這麼簡單理解,陰陽學說是綱領。藏象學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發展而來,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五臟之間遵循五行相生相剋的法則。除了五臟六腑,人體還有其他基礎構成的物質,就是以精氣學說為基礎的精氣血津液,注意這是除五臟六腑的基本物質。其中氣為陽,為功能;其他為陰。基於這些理論,中醫診斷學上八綱辨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精氣血津液辯證、臟腑辯證等,以及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溫病學的衛氣營血辯證等雖然辯證方法不同,都是以這些理論為基礎的。這些理論學說是中醫的基礎、框架,中醫是一個唯一歷經2000多年沒有顛覆的學科(以皇帝內經為標誌),和老祖宗以對這個宇宙人生的客觀認知創造的理論有很大的關係:天人合一

  • 9 # 結緣中醫

    精氣學說是掲示人體精氣神三者緊密的關係,精者,人身的陰精也,與元陽是互為陰陽的東西,主潤澤各臟腑機能,也主傳宗接代,一個人的精神氣力都與之有關,有精才有神,有精才有力,所謂精滿,氣足,神旺,人有精神則意氣風發神采飛揚。所以道家養生都是節慾靜養,不讓心火妄動,古代帝皇很多短壽也是精力的透支失去健康,一個人節慾無度就會無精打采,身子虛弱則百病隨生。而現代醫學對精氣神的理解還很膚淺,認為精只是蛋白質一類的東西,氣與神這些見不到摸不著的就說成是玄學不可信,歡迎懂西醫的專業人士解釋一下,[祈禱][祈禱]

  • 10 # 玩石462

    中醫學的“精氣神”是指元氣。元氣表現在血液的質量上,血液健康反應在細胞的質量上,細胞的強壯需要營養來支援。元氣是指萬物在身體的體現。

  • 11 # 中醫館竇大夫

    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稱做“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就說明火力旺,代謝旺盛,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迴圈代謝也就減慢了,身體逐漸衰弱。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對於腎臟,中醫裡永遠只存在著補,從沒有瀉的說法。不能給腎臟撤火,更不能滅火,只有透過不斷地、適度地新增燃料,才能讓腎火燒得長久而旺盛。

    腎就是人的根,就如大樹的樹根一樣,只有從根上施肥、鬆土,才能生長旺盛,只要樹根能不斷吸收營養,才能牢牢地紮在大地更深、更遠。就是大樹給吹斷了,只要有根在,還會發新枝、長新葉。人也是一樣,只要保住腎,也就是保住人的根,人就永遠健康,永遠充滿活力。

    而給人的根不斷補充營養的、新增燃料的,讓腎火不滅的就是被稱為“後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化成了充足的血液,這就是我理解的“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補氣就是補腎、暖腎、保暖、去寒,氣血充足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足、質優、腎氣足、基礎體溫偏高、各臟器功能正常,代謝旺盛、血脈暢通;氣血兩虧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少、質劣、腎氣虛、基礎體溫低、各臟器功能低下、代謝緩慢、血脈執行不暢。

    所以,補氣的目的就是讓身體保持適宜的溫度,再加上宗氣,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鮮空氣。這樣人才能鮮活地立於天地之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起看各種女性毒雞湯來說,在現實中,女性怎樣做才能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