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有個叫量子鑑定的機構在各地售賣鑑定機器,號稱能鑑定所有文物的時間。同時在網上有這個機構在北京成立的資訊,圖片上居然有臺灣著名的邱毅教授賀聯還拉上不少退休將軍。這個機器在測試中基本正確,但是有人發現操作者對文物非常內行。這由此引起了旁觀者的懷疑。到底是擦作者在測定還是機器在測定?另外,量子這是個目前的高科技的代名詞,我國明顯領先世界。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聽說處在國防前沿的量子科技民用化。是不是這是個謊言,這幫人是騙子?
23
回覆列表
  • 1 # 孫英男136

    1:量子鑑定文物,理論上是可行的,也應該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2:我認為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準確率應該很高,但不會百分之百準確。但會高於其他種類鑑定儀。

    3:國家要振興傳統文化,必然離不開文物,那麼如果民藏中的文物和贗品真假不分,就會極大的擾亂市場。所以文物鑑定這一關必須要過。

    4:我預計高準確率的權威鑑定儀器,國家最近會及時公佈資訊。否則一切免談。

    現在社會上各種鑑定機構眾多,各類鑑定儀器的鑑定結果不同,沒有統一的鑑定標準,假貨橫行非常混亂。希望民間收藏愛好者一定要認清權威的機構和權威的鑑定儀器。

  • 2 # 淺草堂

    個人看法科技鑑定應該成為今後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到處宣傳的神乎其神的量子鑑定儀,不太靠譜。

    不妨上網找幾個量子鑑定儀的網頁看一下,基本套路與一般的電視營銷如出一轍,連窯口都可以斷,匪夷所思。

    之前很多藏友迷信專家,專家嘴裡蹦出幾個沒聽過的名詞就覺得專業的不得了,這兩年,專家們的人設坍塌了,那些吃過“磚家”虧的藏友容易走另一個極端,即對科技鑑定的盲目推崇。

    中國的量子科學基礎研究目前排在世界第二,應用技術推廣目前排在第一,主要方向是計算、通訊和探測,至於接下來隨著技術的開發這一高大上的科技能否普惠到文物領域,何時以何種方式與文物鑑定相結合目前尚未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外尋獲的隕石加熱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爆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