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qiang

    首先確定不應該各自發展!一次非典一次管狀肺炎,中醫在更進一步的讓大家接受了!下一步應該中西醫結合才是病人治癒率最高的結合!

  • 2 # 永純de

    西醫的藥片是在哪裡來的?西醫只是用儀器,做到精細化而已。可是實踐出了大問題。中醫的所有的問題是經過千年的實踐經驗得來的。藥物更是無奇不有,且出療效。所以拿現代西醫評判中醫還是太嫩。或許西醫需要了解了解怎麼用馬尿來解毒[呲牙][呲牙]。中醫藉助現代科學更加精準治療,現代科學只能一步一步驗證中醫的準確性[靈光一閃]

  • 3 # 上中下醫

    錢學森說 :醫學發展的方向是中醫,而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中醫現代化是醫學發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

    1.中醫是系統科學,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學

    就是這位頂級的科學家,對中醫學亦是情有獨鍾。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提出“中醫現代化,是中醫的未來化,也就是21世紀我們要實現的一次科學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學”,曾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錢學森還相繼提出了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三大科學思想體系,目光所向幾乎涉及到當今自然科學的絕大部分領域。他以獨特的睿智首先肯定了中醫理論,並發現了傳統中醫的特殊價值。

    為此他公開表示:“21世紀醫學的發展方向是中醫。”因為中醫的理論發生於近代科學還沒有興起的時候,它也不知道什麼是近代科學,更不知道什麼是現代科學。

    所以,它反而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和束縛,也就是不受還原觀的束縛,因而中醫的理論倒是系統論的,從整體出發的,它的長處就是它的整體觀、多層次觀。

    錢學森在談到中醫理論對建立系統學的啟發時認為,巨系統分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方面叫簡單巨系統,另外一種叫複雜巨系統。中醫研究屬複雜巨系統。

    人體是一個開放性的和有意識的複雜巨系統。錢學森說:“人體作為一個系統。首先,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就是說,這個系統與外界是有交往的。比如,透過呼吸、飲食、排洩等,進行物質交往;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進行資訊交往。

    此外,人體是由億萬個分子組成的,所以它不是一個小系統,也不是一個大系統,而是比大系統還大的巨系統。這個巨系統的組成部分又是各不相同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異常複雜的。

    和西醫相反,中醫理論才是和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中醫的看法跟現代科學中最先進、最尖端的系統科學的看法是一致的。

    2

    醫學發展的方向是中醫,

    錢學森比較了西醫和中醫的兩種不同的研究事物的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指出了西醫研究中的弊病,大膽提出“醫學的方向是中醫的現代化,而不存在什麼其他途徑。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這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在中醫學研究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錢學森認為:第一,西醫起源和發展於科學技術的“分析時代”。那時,為了深入研究,人們把事物分解為若干組成部分,一個一個地去認識。這有好處,便於認識。但也有壞處,把本來整體的東西分割了。

    西醫的毛病也就在於此。然而,這一缺點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了大約20年前,終於被廣大科技界所認識,要恢復“系統觀”,有人稱為“系統時代”。

    人體科學一定要有系統觀,而這就是中醫的觀點。所以醫學發展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第二,當前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中醫理論尚不能同現代科學技術聯絡起來,而科學技術一定要聯成一體,不能東一塊,西一塊。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中醫現代化,實際上是醫學的現代化……

    後來,他這封信在新華社1980年9月19日出版的《內部參考》上發表了,誰知這篇文章竟然在醫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對於來自不同方面的意見。

    他向中醫學界的朋友們回顧了1980年8月給呂炳奎的信發表後聽到的一些不同意見。他說道:“可不得了,得罪了許多人!”“這一下倒是對我很大的幫助、很大的教育。我才知道原來這裡頭真是複雜啦。”但更堅信了他之前對中醫的認識是對

    錢學森還講了他對中醫文化的認識過程。他說道:“原來是一股子熱情,不瞭解情況,想從現代科學技術的角度去闡述和解釋中醫,現在看恰恰相反。中醫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後,要影響整個科學技術,要引起科學革命。”

    3

    錢學森談中醫(摘要)

    “我們知道中醫包含著科學真理,非常寶貴的科學真理,但人們“以貌取人”,懷疑中醫有沒有真理,或進而認為中醫是封建糟粕。”(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8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6)

    “中醫理論中的陰陽說和五行說,中醫理論的臟腑論和經絡學說,中醫理論的六淫、七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這些都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以及人和環境、人和工作的整體觀。應該說,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中醫理論的缺點是它和現代技術掛不上鉤,語言、概念是兩套。”(《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7頁)

    “系統的理論是現代科學理論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理論又恰恰與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個旁徵,人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中醫的這個方向是對的。不僅因為有中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幾千年和這麼多人民的實踐證明,而且另一方面,中醫的看法又跟現代科學中最先進、最尖端的系統科學的看法是一致的。”

    “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麼其他途徑。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277頁)

    “我認為真正要建立唯象中醫學,還有深入下去的工作,即透過運用中醫思維學來以現代語言構築人體這個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模型,由此進而講清人體功能狀態的變化運動規律。最後建立用現代科學語言表達的唯象中醫學。” (1989年12月2日致鄒偉俊——《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480頁)

    “我認為傳統醫學是個珍寶,因為它是幾千年實踐經驗的總結,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醫理論包含了許多系統論的思想,而這是西醫的嚴重缺點。所以中醫現代化是醫學發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1985年9月23日祝世訥——《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191頁)

    “中醫這個寶庫只有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啟後,才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而這項工作又必須建立在對中醫理論的正確理解。” (1987年4月18日致徐寶源——《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312頁)

    “西醫中的人知識面不廣,尤其對今天人體科學的新發現不甚了了,而新的發現卻說明經典西醫理論侷限性太大,好多現象講不清。所以國外醫學家倒反而對中醫理論很感興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啟發誘導這些西醫論者認識今天人體科學的實際。

    “中醫講究意識、情緒的重要性,這又是西醫論者的大忌!他們以為講科學就不能講意識,不能講精神,這也是個誤解。現在科學早已證明意識和精神不過是物質的大腦活動的表現而已,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1983年11月29日致鄒偉俊——《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52頁)

  • 4 # 求福求慧

    中醫匱乏理工科人才,致使中醫理論缺少直觀有效的表達。中醫外部由於存有偏見,不被重視,備受排擠,以至於其他學科都恥於與中醫合作進行理論研究。而中醫內部也缺乏數理化的研究應用手段,難以將理論以現代化的形式詮釋出來,所以才一直授人以柄,其實中醫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十分有前景,因為中醫理論早以完善,先聖的智慧不可思議,現在缺的只是現代化的表達方式,若能實現,那將是及其顛覆性的科學突破。因此中醫需要引入的是理工科技人才,而非現代醫學模式。

    總之從科研的角度看,這就是一塊未經開墾的處女地,誰能搶佔先機,誰就能引領未來。

  • 5 # 一心宮

    是應該共取其長分向發展,免互相醫黑,中醫藥物(包括所有 全國中草藥繪編 藥物及其提純製品)由中醫管控。西醫現代化學藥物製品由西醫管控。醫療器械是科研科技成果,中西醫各備所需。於相關醫務市場則由民眾自由選擇。

  • 6 # 愛文喜樂

    中醫即中華醫學,西醫即西方醫學。

    中醫起源於夏商周,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為理論基礎,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手段,以內服、外敷草藥,外加針灸推拿為治療方法,經過四千多年發展行成了一套完整的診療體系,也產生了眾多門派。

    有人把中醫稱為經驗醫學,諸多理論、療效無法用科學驗證,但確實有一定的療效,甚至西醫無法治療的疑難雜症,中醫卻能夠治癒,不能不說中醫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治療體系。中醫按照辯證施治來治療疾病應該稱之為哲學。

    西醫引入中國並普遍傳播是在20世紀初,距今100多年的歷史,西醫是藉助儀器裝置、合成藥物、手術等方法治療疾病(分科分病較細),是經過驗證的科學,西醫治已病中醫治未病,西醫治病(哪裡有病治哪裡,以藥物抗菌毒),中醫治人(綜合調理扶正祛邪),其目的都是救死扶傷,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中、西醫都是獨立的診療體系,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建國以後國家 大力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兩種治療手段相互取長補短,各顯神通。

    針對提出的問題,中西醫本身就是在獨立的發展,二者治療目的相同,治療手段方法相互補充;條條大路通羅馬,達到目的就行,飛機大炮配合摧毀目標就行。二者發展相互獨立,治療相互配合。

    隨著社會、科技進步,經濟生活水平提高,已病急需治,未病更需治。小醫治已病,大醫治未病。

  • 7 # 使用者小鎮釋懷

    中醫和西醫在救死扶傷造福社會方面都已經、正在並將繼續發揮其作用,其間它們都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進化而不斷髮展。在其發展過程中,中醫和西醫一方面受到地域、種族以及經濟、文化、科技乃至政治等方面的制約,按各自的軌跡前行,另一方面,它們又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尤其是全球"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更為中醫和西醫相互借鑑優勢互補揚長避短提供了可能,融匯互鑑相得益彰應該成為趨勢。至於是否應給中醫更多發展空間,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主要基於兩點,一是作為中醫的發源地,民族的傳家寶,中國理應扶持其不斷髮展壯大,賦予其競爭力和生命力;二是相比西醫,中醫的影響力認同感與其肩負使命和實際效用都不相適應,亟待透過包括擴大宣傳政策鼓勵等在內的有關措施予以增強,使其更好地"懸壺濟世"。

  • 8 # 美容小神仙

    中醫和西醫的醫理完全不同,所以中西醫結合醫院,就是純粹搞笑的,跑題了。

    中醫發展一直緩慢,最近這幾十年更是逐步萎縮,主要原因是醫院完全搞成了收入提成制,計件制。大夫護士也是人,一樣需要收入,一樣需要養家餬口。中醫大夫開出一個藥方,能拿到多少提成?收入上不去,自然就是後繼無人,走向萎縮。

    西醫完全靠做檢查化驗,標準化,大夫工作速度更快,對於大夫來說掙錢更快。

    中醫更多的是依賴大夫的個人經驗。現在庸醫實在太多,不容否認,讓很多人對中醫越來越失望。對於處於萎縮狀態的中醫來說,沒辦法。培養學生的速度太慢,學生不願意進來。沒有新鮮血液注入,中醫必然越來越弱勢。

    西醫完全把人體視為一個機器,某個零件壞掉了,那直接換零件不就行了?實際是不行,西醫始終沒有意識到,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組合,各個零件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關係。西醫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註定了西醫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說中的“蠱”的培育方法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