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小二述哲文

    三者理念不一樣。

    《道德經》中的老子思想,《莊子》一書中的莊子思想,以及王陽明的思想,要說完全沒有類似的點,顯得太絕對,但是三者的觀念,不能說是相同的。

    《道德經》更多在闡明自然之理,圍繞著“道”展開的;《莊子》一書呢,雖然書中議論的層面比較高,但是與《道德經》相比,《莊子》給人的感覺還是離人更“近一些”,如果非要概括《莊子》講了啥,個人覺得,《莊子》的主要內容,大概就是“無用之用”了。而王陽明,他顯然是入世的,只不過王陽明從動機斷善惡,認為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其在社會倫理的觀點過於主觀,而且唯心,而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給人一種“玄妙莫測”的感覺,可能基於此,大家才會將王陽明思想與道家思想聯絡上吧。

    但是,我們可以給三者思想排序,從《道德經》思想,到莊子思想,再到王陽明思想,三種思想呈現遞進關係,其積極入世意味是逐漸增加的。

    1、《道德經》裡的老子思想:更多在講自然之理,圍繞著“道”展開

    《道德經》一書短短几千字,裡面卻蘊含著巨大的資訊量。老子給出來的東西,大抵都是高度凝練的類似“原理”一般的存在。而老子所談論的,基本上也就是“自然”了。雖然不能說《道德經》一書就是全面講述“自然之理”的,但是這本書中確實有大部分內容向我們展現了精妙絕倫的“自然之理”。

    這裡的“自然”,個人認為也攘括了“人類社會發展”,出於私心強作妄為不屬“自然”,但“私心”必然會指向“對應的災難”,這因果間的必然,其實也能看成事自然之理的體現。說得更大些,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也是按照龐大的自然之理前進的。按照《道德經》之老子的世界觀,誰也逃不出這個無處不在的“自然之理”。所以,道德經裡面揭示的“理”可以用在方方面面,可以當作“治國”的原則,也可以當作“修身”的智慧,還能看成是對自然觀察的結果。

    所以,《道德經》所針對的物件,不能說僅限於人世,它有更龐大的世界觀,說宇宙都不為過。因此,我個人覺得,可以保守認為《道德經》更多是在闡釋自然之理,是圍繞著“道”展開議論的。

    2、《莊子》裡的無用之用

    而《莊子》裡面表現出來的思想,其繼承了“老子”對“道”之無為特色的闡述,整本書裡面有許多內容運用各種巧妙的寓言來強調“無用之用”的大智慧。要說《道德經》這本書更加貼近於沒有人為的“自然”,那麼《莊子》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即是帶著老子“無為”的特色而“生長”於“煙火人間”,更加貼近於人世一些。

    莊子巧妙運用各種寓言,直接揭露了人世間“強作妄為”造成的苦果,莊子雖然在講道家的“道”,道家的“無為”,但是其許多議論大多都是建立在人事上的。誠然,莊子文章中透露出其對“逍遙人生”的追求,但是,我們也能感覺到莊子大抵在用出世的態度議論人世。莊子將老子思想中的“道”變得更“親民”了一些,旨在展現道的“無用之用”。這裡的無用簡單解釋一下,大家大抵可以理解為“不強求”。

    3、王陽明:從動機斷善惡,人先天就擁有良知良能

    王陽明的知,並非“念頭”,“念頭”在王陽明那裡才是“行”。在王陽明的思想體系裡面,人先天就擁有美好的道德品性,先天就有“良知”、“良能”。人擁有先天的“知”,而指導行為的念頭亦是善的,這個時候,先天的美好道德品質與指導人善之行為的念頭“合一”,這才做到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很顯然,王陽明此舉是以人的動機斷善惡,對人之道德品性要求更加嚴苛,實則也是對“偽君子”的否認和打擊。因此,從王陽明之動機斷善惡,認為人先天就擁有良知良能,不難看出,王陽明思想屬積極入世的,只是這先天的“良知良能”之存在顯得過於主觀和唯心。

    4、從《道德經》裡的老子思想,到莊子思想,再到王陽明思想,三種思想不一樣,也各具特色,但與人世的關係越來越近

    從《道德經》之“不可名之道”,再到《莊子》之“無為”的處事世智慧,再到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我們不難看出,三者思想雖有相似點,但是絕對不能說相同。因此,我們可以總結,三種思想各具特色,各不相同,但是從《道德經》之老子思想,再到莊子思想,再到王陽明思想,三者思想與人世的關係屬越來越近。

  • 2 # 伊尹597

    《老子》,《莊子》和王重陽三者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都出自老子。老子是創始人,莊子和王重陽則是繼承者。這個關係必須擺正,其歷史作用也應清楚,不應混為一談,不分主次。我們不能當糊塗人,更不要教出糊塗人,才是聰明人,才能承擔起歷史的責任。

  • 3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莊子》和王陽明三者的理念是否大致相同?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說吧:

    雖然《道德經》,《莊子》是客觀唯心主義的道家文化思想,而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儒家文化思想。但是倡導的都是文明社會的思想理念,只是用不同文化思想來表達而已,確實是大致相同。首先來論述一下《道德經》的思想理念:

    《道德經》文中核心思想,一個字概括就是“道”。而道的內涵解釋就是“無”。無為才自化,清靜才自正。具體地說就是無為自然,無慾不爭,無形自化,無動清靜,無強自弱。最後達到正直的本心和本性,由此《道德經》中這個“道”就會充分顯示“德”的具體體現。也就是隱含在內的就是“道”,顯現出來的就是“德”,這樣一來人就會在社會中自然而然的會有道德行為了。這就是《道德經》中倡導的思想理念。

    其次論述一下《莊子》的思想理念:

    莊子在《逍遙遊》一之中有句話“窅然喪其天下焉”說明無亡是擺脫各種縛束和依靠的唯一途徑。只要做到忘掉一切,就能達到人生,自由,自在,自樂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表明就是不能為物的大,小,多,少衡量,人的志氣不能受物財來拘束。《莊子》追求的思想就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人生的起點,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一切,可謂“無慾望”任其自飛。這也就是《莊子》倡導的思想理念。

    最後來論述一下王陽明心學思想理念:

    “心即理也,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而心意之所體現,必有其物,物就是其事。王陽明的思想主張“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把“心”作為倡導社會中的人們,復原其心體所共同的與萬物為一體的本心,透過自我道德修養就會有“良知”之心。這也說明王陽明高揚主體意識的能動性,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心外無物”的涵義。如果一個人沒有心外慾望,就能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能動性發揮出來,這就是王陽明的思想理念。

    ∴綜上所述,《道德經》《莊子》和王陽明三者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思想理念,那就是都在共同倡導人的心中“無慾望”。心中“無慾望”才能為事成功,心中“無慾望”才能自由自在快樂生活,心中“無慾望”才能有自我道德修養,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更大的大揮。

    總之,《道德經》,《莊子》和王陽明的共同理念,都在倡導一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社會,都在倡導一個以人為本自我道德修養的社會,倡導一個文明和諧社會。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讓我們共同為當今的社會越來越美好作出努力。

  • 4 # 玉卿白鶴鳴

    不只是老子,莊子,陽明先生,古往今來的聖賢講的只有一個字“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核心。

  • 5 # 小一大書悅讀會

    三者都含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都對我們提高自我修養,修身養性,指導和思考我們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者又是不同的。《道德經》和《莊子》更多抽象和上升為哲學理論,探討了人與我,我與人,我與世界、我與自然的關係;而王陽明更多是向內探求,認為心即理,實現了知行相連、辯證統一,是知行合一,以行踐知的典範。

    木心先生曾經對老子和莊子進行過一番有趣的比較:中國哲學家只有老子一個,莊子半個。老子是阿波羅式的,冷靜觀照,光明澄澈。莊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鬱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莊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莊子是享受的。老子內斂剋制,以少勝多,以柔克剛;莊子外溢放射,意多繁華,傲慢逍遙。

    三者具體來看:

    1.《老子》大部分是關於老子“證道”之後所體驗和感受到的存在的描述,是對自身所感受到的真相的描述,是一種高意識層次的描述。一些由此而產生的論斷,譬如爭議較多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在老子體驗到“真相”之後做的判斷。而人們讀《老子》常常是在缺少體驗的情況下解釋文意,故容易偏離本意。或者說,《老子》這部書更多的是用來體驗而不是做某種理論的解釋。嘗試著往這方面去讀,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莊子一直在譏諷萬代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為功名利祿蠅營狗苟之徒,諷刺那些為眼前蠅頭小利毀壞天人和諧的小人。那些謀取權力之人以心靈的殘缺和人格的扭曲來換取世俗所謂的福氣,而莊子卻寧願做在爛泥裡拖著尾巴的老龜,也不願做供在高堂的占卜龜殼。莊子的飄逸和灑脫,正是他卓爾不群、高傲不羈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在《莊子》天下篇中,闡述了最高的學問是探討宇宙和人生本原的學問。開啟莊子的世界,有限的內篇無不昭昭弘道,萬物依天道而行。何謂萬道之本源?唯道。何為萬物之源泉?唯道。人生本原又何在?莊子微笑輕輕點撥——人最大的智慧是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過蟻穴一夢。

    3.在蠻荒的龍場,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 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透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王陽明心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心學認為心即理,就是說天理=人本來就有的良知。這是王陽明的假設,這個假設表明良知擁有所有的一切,與生俱來、人人都有,所以你不需要向外界去求索,只需要向內心探尋就可以了。王陽明心學認為知和行是統一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兩者是不可以分割的。不能行,反映出的正是不知。不能沒有知的行,也不能沒有行的知,割裂開來的知和行都不是真的知和真的行。王陽明心學的第三部分內容是致良知,討論的是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的良知光明,不被物慾和私慾矇蔽。良知指的是能分清善惡的品德和能分清是非的智慧。私慾和物慾指的是心中產生的和在外界的刺激下產生的各種超過一定度的不合理的慾望和心理。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SINCE 2009

  • 6 # 馬振廷1

    道不同結果不同,不看說什麼皆抄襲,德道什麼是結果。沒好結果,抄襲的板本多著呢,大騙子小騙子,普天蓋地有用嗎?

  • 7 # 明貞

    當然,哲學思想到頂端是相通的,不過心物相融及自我主宰。王陽明是近現代少有的有自我創見的思想家,他應該是佛道思想的融和者,而老莊是一脈的,莊子不過是在體悟證明道,而王陽明受佛學的影響很大。但王未脫一"我″字,影響了他的更進一步。

  • 8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老子的理念是不切實際的夢想。莊子是變態心理看社會。王陽明是隻喊口號,沒有實際操作的指導。一句話,這些人全是在玩虛的。真不知道世人是拿怎麼樣的觀念肯定這些人。老子,莊子不,就不說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怎麼知?沒教你怎麼去知道這個社會?不知,就行不了嘛。所以也就是喊口號,朗朗上口而矣。

  • 9 # 魯卡爾

    老莊是中國最早的兩位哲學家,比古希臘諸神論和經院哲學輕鬆乾脆得多,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他們消極思想不可取,尤莊子妻死而鼓盆歌之,一切都無所謂。王陽明是唯心主義者,一切都由心悟,由心定。不承認客觀存,死話維護封建特權等級制,他反對並鎮壓農民起義。他是孔孟之道的堅強衛士。

  • 10 # 早康

    1.《道德經》、《莊子》王陽明,能把這三者放一起問的人,都非常值得表揚。

    2.這是三個步驟,加上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脊樑。缺一個美中不足。

    3.第一個談道德,第二個談理想,第三個談禮儀,第四個談致用。

    總之說什麼也行。四步俱全,國富民強

  • 11 # 壹記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先分開來看,我們需要了解 老子 莊子 王陽明生平闡述的主要思想。

    老子《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這個道啊,只是權且稱之為道,它是一切眾生,無常流變的終極法則,我們看不到它,只能用我們的認知去感受它,但凡種種,皆是道法使然。而我們身處其間,也不過是道的體現。它主要向我們描述了道的屬性。

    莊子名篇《逍遙遊》有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周說的是人,他把《道德經》裡道的認知延伸到了對人的探討上,在一次與梁惠王聊天也談過人和魚,還有莊周夢蝶的故事,他談的他著眼的是人。

    如果把三個人的著述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套關於,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遞進理論。

    還有一點我覺得想表達一下我的看法,人們都說王陽明是個猛人,影響了諸多歷史人物,把心學當做成功學,但是我覺得,人家就是猛,不是因為心學,我們可以學習,但是不要盲目崇拜,就像你貫通了心學心法,卻始終缺一個王陽明一般的腦袋

  • 12 # 石匠秦人

    三者,

    做事先做人,

    尊從自然,天人合一,

    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

    歸為哲學與辨證法,一分為二看問題。只有相對,沒有絕對。

  • 13 # 問道華夏

    老莊是道家,王陽明的主流思想是儒家的。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這個道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客體存在,“道”是道家思想的本體論;王陽明的思想核心是良知,即心即理,心是王陽明哲學的本體論。

    老子與莊子的道學強調的是宇宙萬物源於道

    在哲學史上,道家以老莊並稱,是因為它們同樣推崇道,其學說的許多方面都有一致性。

    《道德經·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 是天地萬物的法則。老子主張只有順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則。老子莊子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他們把道說成是宇宙的最高本體,認為道之所以能夠成為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因為道的“無為”。

    道是老子和莊子追求的最高價值,他們認為與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價值的實現。老子說“道常無名,樸”,樸即是道的本真狀態。老子強調“道”的“樸”即是強調以真為人性之本,人為的一切道德教化都是對人自然本性的侵害。

    莊子說:“性者,生之質也”,認為性是是生命的本質,與生俱來,因此人的天性是至真至純的。

    因此,道家從自然真樸的人性論出發,對施行仁義禮智的主張進行了駁斥。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指出仁義的出現是自然大道被毀壞之後的產物。莊子更直接地說儒家“以仁義易其性”,實惠滅人性本真的罪魁禍首。

    但莊子並非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子唱和,莊子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因此不少地方與老子存在著差異。

    比如老字將人與天地道並列,說“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而莊子提出齊物論,認為人等同於物。人沒有特殊性,與天地萬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再如,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來治理國家。而莊子提倡齊物論,認為世間的一切差異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是又提出無名、無功的修行要求。

    王陽明“心學”與老莊思想的接近處

    王陽明著名的學說就是“心即理”,與陸九淵“我心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心”同出一撤。王陽明的意思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一切事物。

    但王陽明很多觀點契合了老莊思想,主要變現為:

    天賦人心觀。王陽明認為,人的本心、本性由天所賦予,天賦人心純粹至善、完美無缺,可稱之為吾心自足。王陽明認為那些規範社會行為的規章條文有可能被物化稱將死的 教條,而破壞人心的純粹。如果心中有理,則可將規範內化於自律,最好的社會形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這些觀點與老子的“發璞歸真”“復歸嬰兒”有其曲同工之妙。

    誠。王陽明認為誠是分別善惡的分水嶺、試金石,為善去惡即是誠,誠就是沒有絲毫私意。他也反對主觀意識及任何虛假偽善,強調揚善抑惡、改過遷善。這與老莊的“無為”“大道廢有仁義”意思接近。老莊認為:越是人為的規範,越是距離純真、距離大道更遠。

    致良知。王陽明認為,後儒舍心外求,不明白從自心之良知良能上體認外物,結果導致無所作為,要致良知必須反身向內,以求還原本心,再現內在的善。這與老子“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思想類同。

    人人皆可成為聖人。王陽明的“心即理”,這個“理”就是王陽明的“道”。他肯定了道德主體性和道德自律性,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為聖人的思想,反映了王陽明在道德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思想,打破了過去的儒家固有的聖人觀念,這與老子的“體道者即聖人”接近,與莊子的物物平等思想更接近。

    老子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能知之,能行之,則可為聖也。

    總之,王陽明作為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博學多識,圓融三教,能夠在前人理論基礎上,博採諸家,獨成一家之言,是明代影響最大,也是至今廣為流傳的哲學思想。他在理(道)本體論、人心之天賦、誠善、反身內求,致良知成聖人等諸方面,都有著跟老莊類似的思想觀點,對明代中後期,一直當今的中國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 14 # 小橋流水

    老子《道德經》、莊子學說、和王陽明心學三者的理念,都是探求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但是他們各自的主要學術觀點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莊子學說認為萬物生於“一氣”,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是從氣的運動變化(即物質中)去探求,而王陽明則是主張從心理去探求,離開物質以心明理。這恰好是道家學說強調的“師心必敗”。雖然都是能夠離開物體探求,不落所謂格物致知的窠臼。但是兩者的認識論還是根本不同的。

    在人生方面,王陽明作為一代鴻儒,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可謂是列入聖班。王的人生態度還是以齊家治國、入世濟世為主張。而莊子則是認為無論做什麼,做得再成功也不如清淨無為,逍遙於江湖。兩者人生觀更是南轅北轍。

    而老子《道德經》,雖然也強調道的玄冥幽微,即是說宇宙人生道理是玄妙莫測的,但他有從德入手的辦法,修德以明道。這裡的“格物致知”雖然也是超然物外,但要透過修悟才能明白,雖然和王陽明心學有點相似,但不是單純的心悟,而是道家的性命雙修。

    相對來說,老子《道德經》對宇宙人生道理的揭示比較深刻,有對天道地德的深層次揭示,也有處世、治世的智慧。而解讀老子思想也是要透過“修”才能悟,悟才能修,修悟才能明。而這也和王的“知行合一”不同,這是修悟而後知,不是行其所知,知其所行。

    換個角度概括地說,莊子學說是出世之學,王陽明學說是入世之學,老子學說是既能夠出世也能夠入世之學

    綜上所述,老子、莊子、王陽明三家之學表面看有些相似,而深究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 15 # 菩提路

    王明陽是儒家 莊子是老子的第五代弟子。他的師傅是列子,列子的師傅是柳鬍子,柳鬍子的師傅是關伊子,關伊子就是截住老張南去兒留下5000言道德經的那個官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玩手機怎麼不讓眼睛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