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味蒐集

    最近剛爆出銷燬了不少“山寨酒”的新聞沒多久,網上就好像又湧現了很多鑑定假酒的竅門帖,但如果消費者真把這些方法拿來用,賣酒的真的要哭了。就算哭不出來,也是哭笑不得。因為這花招錯的太離譜了。

    最弄假成真的鑑定:看條碼

    很多文章都強調條形碼和原產國的關係——“69開頭的為中國灌裝,0為美國,3為法國,7 為智利,8為西班牙,9為澳洲”。這確實是正確的國際條形碼字首,但沒什麼實際意義——對製假廠商來說,條碼本身只是印刷品,正標都能作假的人,背標的數字做假又有何難;而即使是向海關遞交報備的正規進口葡萄酒,背標上的條形碼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時候也是由進口商編寫的。再加上有些國外廠家會生產專供中國的產品,並委託在國內的進口商申請條碼,因此69開頭但真正從國外進口的葡萄酒,其實並非沒有。

    最一廂情願的鑑定:看容量單位

    快餐式的鑑定技巧還喜歡提到酒瓶上的容積單位。“同樣標準瓶的酒,原裝進口葡萄酒酒標上容量用cl(釐升)做單位,而進口罐裝酒或假冒進口酒則是ml(毫升)”,這當然毫無根據可言。不管酒標上是ml還是cl,就和背標上的條碼一樣,對假酒或者仿冒者來說,不過是個印刷品。而瓶子上的壓印,不管是ml還是cl,都可以在中國製造——作為食品用玻璃瓶的出口大國,很多從國外進口的葡萄酒,酒瓶還都還是原產於中國的。同時,在歐洲銷售,使用cl或者ml並沒有特別規定,因此葡萄酒瓶上,標哪一種計量單位都很正常。同理的,類似“法華人或義大利人在背標上肯定不會用英語介紹”,也只是不少人一廂情願的假設而已,毫無實際根據。

    最冤枉好人的鑑定:滴在紙巾上

    還有種鑑定技巧教大家把葡萄酒滴在紙巾上,“由於假酒色素顆粒大,水會先滲透開來,酒色和水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這個技巧用在假酒上確實屢試不爽,唯一的問題是,用在真酒上也是一樣效果……真的葡萄酒,顏色也來自葡萄皮上的天然色素,所以同樣在紙巾上滲透的比水慢,同樣酒色和水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更別提如今完全用香精和人工色素酒精兌出來的假酒,因為國家嚴打已經非常少見了。現在大部分山寨葡萄酒,多是用廉價葡萄酒冒充貴酒,它們和真酒主要的差別體現在口味上,而化學特性上卻相差不多,不管是用紙巾還是用碘酒用小蘇打用試紙,都沒法區分出來(補充說明:加入鹼水看變色的方式對鑑別出“三精一水”勾兌的假酒是有一定幫助的。真的葡萄果皮含大量花青素,與鹼反應產生褪色化學過程,所以顏色呈紫黑,籃黑。而調製的假酒用莧屬,胭脂紅,環己氨基磺酸納即糖精,甜蜜素勾兌而成,無花青素,自然不變色。)

    最容易上當的鑑定:看瓶底凹陷深度

    很多資料說原裝進口的葡萄酒瓶底多呈錐形凹陷,且瓶底深部較厚,以利於收容沉澱,所以瓶底凹陷越深越好。但實際上,大部分日常飲用的葡萄酒根本不值得陳年,更別提什麼專為儲存沉澱設計的瓶底了,這一點歡迎檢視我們的熱門文章《何種葡萄酒值得陳年》。其實瓶底為什麼有凹槽的原因的解釋有很多,唯一大家都能同意的解釋是“因為傳統”……其他的解釋諸如可以讓瓶底堅固一點,讓酒看起來多一點,倒酒的時候抓手方便一點,讓瓶底的沉澱沿著凹槽壁滑下而不會在瓶底騰起懸浮在酒中等等,都有一定道理。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解釋,但是需要記得一點:透過外觀和包裝來鑑定葡萄酒的好壞跟這個看臉的時代很流行的一些做法很像,比如大家對吸毒者的態度:徹底原諒柯震東,適當原諒高虎、張默和房祖名,絕不原諒寧財神和李代沫。 同樣,看酒標質地,看酒塞是不是木製的,看瓶子是不是很重,看背標貼的整齊不整齊……這些花招,其實都不過是為了迎合大家挑選葡萄酒時想要走捷徑的心理編出來的,你可以照著這些方法買酒,做假酒的人也可以照著這些方法做酒。任何外觀,包裝,禮盒,都是人工製造的產物,而這方面搞山寨,一直是製假者的強項。

    真正避免買到假酒的方法

    1.端正心態,先從品嚐開始:購買葡萄酒的最重要目的應該是為了好喝,不管是超廉價打折促中的便宜酒還是聽上去高大上的名牌酒,如果不好喝就沒有購買的必要。原裝進口的葡萄酒也有很難喝的,中國產葡萄酒同樣有不錯的好酒。假如一瓶酒口味粗糙酸澀,喝起來毫無樂趣的時候,不管這是假酒,還是真酒放壞了,或者真的酒本身難喝,都不要在這一家再次購買此款葡萄酒。

    還有一些個人經驗分享一下

    判斷一支葡萄酒酒的好壞,甚至鑑別真偽,都可以透過酒的外觀進行一個大致的判斷,另外可以結合一些葡萄酒常識:

    第一步,觀察酒瓶外觀  

    ◆酒瓶標籤印刷是否清楚?模糊不清的有可能是仿冒翻印。  

    ◆酒瓶的封蓋是否有異樣?有沒有被開啟或破壞的痕跡;未開封的酒,如果瓶塞凸起或瓶口有粘液,說明該酒品質出問題了。  

    ◆酒瓶背面標籤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中國法律,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從酒瓶背面標籤上的國際條形碼上可以判斷是哪國出品,如以3字打頭的,是法中國產地,以8字打頭的,是西班牙產地,以6字打頭的,是中國製造,等等。  

    ◆部分法國葡萄酒的酒瓶鉛封處都印有女人頭的圖示,證明是在法國完稅後的正宗原裝酒。  

    ◆酒瓶瓶底部也有資訊,如果是法國等進口國家的,酒瓶底部的計量單位則是75cl,而不是750ml的,在法國是沒有‘ml’這種計量單位的。

    第二步,觀察葡萄酒體  

    ◆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通常葡萄酒的顏色呈寶石紅,或淡金,桃紅等清澈的自然葡萄酒色,酒體變質後會有渾濁感,如果色澤不自然,會有勾兌等嫌疑。  

    ◆葡萄酒體中是否有不明懸浮物?如果是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  

    ◆葡萄酒瓶底部都會有凹凸,就是在葡萄酒直立時存放沉澱酒渣的。越需要長時間貯存的葡萄酒,凹凸越深。所以,一般來講,好酒因需要長期儲存,瓶底凹凸都比較深,但瓶底凹凸深的酒不一定是好酒。

    第三步,酒塞標識  

    ◆開啟酒瓶,看木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籤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出於環保,越來越多采用橡膠酒塞,也有螺旋蓋設計。這並不能說明酒本身的品質問題。

    第四步,聞葡萄酒的氣味

    ◆通常開啟一支葡萄酒,會聞到撲滅而來的酒香(馥郁的果香、甚至是花香),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或是醋酸味兒,這說明酒已變質了。 加鹼看反應:在喝葡萄酒之前,可以先倒出一小杯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或家用的白醋、食用鹼,優質的葡萄酒加入鹼後顏色會發生變化,變成深藍色,而劣質的葡萄酒則對鹼不會發生反應。

    第五步,觀察葡萄酒的掛杯

    ◆將葡萄酒倒入紅酒杯,輕輕搖晃,觀察酒體是否有掛杯現象,如果酒體不能掛杯,說明酒可能有勾兌的可能。正常的葡萄酒酒液掛在杯壁上,均勻的一圈,像“小裙子”一樣,均勻、細緻。 鑑別優質葡萄酒:把優質葡萄酒滴一滴到餐巾紙上,酒散開的痕跡是非常均稱的,說明酒中沒有新增任何其他東西(水,酒精等)。劣質葡萄酒:把劣質葡萄酒滴一滴在餐巾紙上,會看到中間一點紅,到外面顏色逐漸變淺,最外一層可以看到水印。

    第六步,品嚐葡萄酒

    ◆喝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如有強烈的刺激感,或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那裡除了彩禮錢,還有訂婚錢、下車錢、改口錢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