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len025

    日前,中央出臺了支援民企發展的28條,總結出來主要說的是這麼五點:

    1、 放開民企對關鍵領域領域(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的准入;

    2、 健全銀行貸款,股票融資,信用融資等渠道,讓民企更容易籌到錢;

    3、 法律上合理公平的對待民企;

    4、 讓民企參加國家重大專案和研究工作;

    5、 對民企不好的地方政府會被問責。

    對此,我想先說的是國家這些年來一直都有對民企的支援政策出臺,去年就曾經出臺過支援小微企業(絕大多數民企是小微企業)的政策,可以說這些年來是年年出臺,但是成效如何?作為民企老闆,心裡都有一本賬,那就是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才是真實的體會。

    那麼這次出臺的政策,一條條分析下看看:

    第一條,可能對大型民企有用,因為那些專案的投資巨大,而民企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業,夠不著,或許可以在邊邊卡卡的地方可以介入下,但實際上很多年來一直以不同的手段在介入,或者說是“頂著紅帽子”的方式在介入,這次或許可以把自己扶正。但是作為一些巨型企業而言,從他們的飯碗裡撈東西未必那麼容易,或許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規矩還得應對,需要時間。

    第二條,得解決放貸一方的資金安全問題,一旦發生問題誰來承擔後果,如果銀行或者投資方要承擔責任,他們一定會注意風控問題,而民企大部分財務制度和財務安全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個責任誰來擔?如果寬進嚴出,民企老闆能不能擔得起?敢不敢擔也是個問題?

    第三條和第五條,可能是個務虛的話,怎麼界定?有難點。“清”“親”二字不容易做到,清又親,對於基層官員而言,對老闆而言,都很難,既要走河邊,又要不溼鞋,而且這些年很多老闆都是在“不清”的政商、商商環境中走過來的,盤根錯節的這種關係,是獲得成功的法寶,丟掉,怎麼玩?這是中國國情,中國文化,中國人情社會宗族觀念的衍生,這是個大問題。

    第四條,參與國家重大專案,對民企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民企長期以來都是走低端路線的,現成的人才隊伍和裝置裝備要承接重大專案,需要投資,投資能不能收回?與科研機構相比,人家都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在承接專案的過程中是不需要考慮經濟效益的,天生就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絕大多數民企一定追求的短平快的收益,也有點難。

    所以,讀完之後,說來說去,都是從環境來說,是外因,沒有觸動內因,能否解決內因才是根本,讓人覺得只能眼前亮一下,實際還得靠民企老闆自己怎麼做。

    作為民企老闆都非常知道的一個工作,就是“炒魷魚”,對不能勝任工作的人都會有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把他炒了”、“換人”,但是當企業整體而言,企業做不好做不起來,總不能把自己炒了吧,所以我認為對於企業做不起來做不好,最需要解決的是老闆適變的問題,透過改善老闆的“領導力和學習力”或者改變經營體制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個問題這兩天和一位專家討論後的觀點,他們企業投資數十億,除了老闆,海龜資深博士都幾十位,至今卻如危卵,老闆的問題很明顯,但也很無奈。

    第一, 市場競爭環境在變化,作為老闆,能否根據競爭環境的變化跟著變化,是個問題,因為老闆們大都是能人,在既往的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經營風格,從中對如何取得成功有一定的經驗,知識是可以傳播的,但是經驗往往是“非常道、非常名”的,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先不論政策落地需要時間、需要一個過程,也有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特點的其它因素的制約,靠拍腦袋做決策,不大容易,因此需要企業建立一套更合適的決策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是第一個要變的,就是決策機制要變;

    第二, 這次出臺的政策,不過是迴應了市場普遍對經營環境變化的問題,但是國內政策環境調整了,就能讓企業經營好起來呢?我看不一定,對大企業可能有用,對小企業能不能有用,很難說,比方來自國際市場問題、人口結構變化問題、企業產品轉型升級的問題,不是中央能直接出臺一個政策就能改變的,還得靠企業自己,需要企業自己自己重構商業模式、重構人力資源戰略、重構產品結構,重塑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才能真正解決企業生存與發展問題。

    總而言之,“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民企要真正活得好,還得從企業自己適變來解決問題,根子在老闆自己。國家出臺的政策是普惠的,企業生存的條件是競爭的,唯有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正道,營商環境再好,也有一些企業垮下來,營商環境再差,也有一些企業生存和發展,更是一些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在逆境中抓住機會,實現了跨越式的成長,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企業都是在逆境中一躍成為佼佼者的,難道不是嗎?

    那麼對於小微企業而言,如何改善領導力,提高學習力,轉換經營體制,這裡我首先推薦一個簡單易行而且低成本見效快的方法,那就是建立或者參加一個具有高關聯性的“私董會”。在建立或者參加私董會的時候,我想提醒的,就是不要過度關注什麼高大上,得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做好選擇。現在國內有不少這樣的機構,也很迎合國人好大喜功的一面,參加後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私董會在西方非常盛行,也非常適合民企,對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將會有超好的效果,通俗點說,現在企業的健康有問題,需要保健、需要鍛鍊、需要醫治,但一定要找到好醫生好醫院,才有好的療效。私董會就是民企老闆以共同環境為基礎,針對具體問題和實際問題,透過一套科學的機制,互為董事,共同尋求專家支援,公攤費用的決策制度。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採用經理人制度,企業老闆退出經營管理,只做食利一族。西方那些百年望族,從外面看還是家族企業,實際上基本退出了經營管理,把企業委託給機構或者職業經理人搭理。這一點,我們國家,也基本上到了這個時期,但是克服中國傳統文化中子承父業的情懷需要刮骨療傷的勇氣,在企業破產倒閉和永續發展,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做出艱難選擇,關鍵是理解企業的投資回報僅僅和當期市場利率是相等的,超過的部分,是經營和管理創造的價值,而經營管理不當會抵消投資回報甚至反噬投資回報,這一點和農耕經濟、初級工業經濟時代有本質上的區別。

    第三種方式,就是開展企業間專案合夥制,透過縱向一體化,實施優勢互補,結成一個更大更全面的產品團隊,以技術、工藝、產品創新為宗旨,增效降本。

    或許還有更多的方式,都需要老闆自身努力,適應時代、適應變化,迎接挑戰。

  • 2 # 智多星李用

    沒有兩下子還是不要去做實業,做實業說九死一生也不過分。以前做實業增值稅17%加上城建和教育基金就變成了18.5%,產品毛利潤在15%左右。一百萬元的原材料生產出產品以後能賣到115萬。其中這15萬的毛利要交18.5%的增值稅2.775萬元,一般情況下工人工資佔15萬的25%也就是3.75萬,管理費用租金,差旅費,裝置折舊等佔20%,又要減去3萬。115萬的銷售費用1%,1.15萬。剩下4.325萬的分配利潤。扣除25%的所得稅1.08萬你能分3.245萬,等你裝進自己的口袋時又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6500元,最後真正進口袋的只有2萬6。現在好了一些,稅收是少了,勞動力和租金上漲不少,差別不大。做實業太難了,我老婆買了套房子賺了二百多萬,正好抵住那幾年的虧損。後來把錢全抽出來買房子了。

  • 3 # 九襄

    不敢做了,屢創屢敗,幾起幾落,不是我沒勇氣,沒能力,現狀就如此。人生苦短,創業這反人類的生活,不是傾家蕩產,就是上法庭,或正在往法院走的路上,秧及家庭,兒女。

  • 4 # 搬磚女程式設計師

    第一,不允許個人開網店,必須以公司形勢開店,每一單必須開票,並徵收電商稅。第二,給網店徵收重稅:電子商務稅,至少商品價格30%起步,網店公平競爭,並挽救實體店,也就挽救了房地產。第三,加強放管服和法制化。

  • 5 # ZHZ2017

    不要整天談轉型整天談什麼智慧化什麼自動化90%行業不可能一夜達到。飯要一口一口吃。所謂專家少來心靈雞湯。再先進裝置也要螺絲螺母,不能搞躍進

  • 6 # 劉貴剛mark

    都是房地產惹的禍,這個我們必須承認,為什麼是房地產惹禍。

    一、高房價擠壓消費。80後99%人買了房後,收入只夠還房貸,買房首付是高利貸、信用卡、網貸或者親戚朋友借知道遍買來的。有些人狗都養不起,別說生二胎了。我幾個親戚都這樣,生一個個孩子都是年齡太大了,擠出來的。有了孩子都是給老家父母或者岳父岳母帶。幾年沒有看過一場電影,週末只能在家做飯吃,請問怎麼消費,內需怎麼起來。一邊呢產能過剩賣不掉,一邊呢消費不起,這個安全是對立矛盾關係。這樣經濟是無法可持續發展的。

    二、高房價推高了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得債務,放水越多,可能導致債務危機機率越大。我們這樣說吧,市場沒有消費能力,如果越是貸款給企業,企業債務越高,越是資不抵債,因為沒有人消費啊。就算0利息貸款也會導致企業破產,別說還有幾個點的貸款利息了,當市場缺少消費能力,過度放水只會是銀行賺錢,其他企業早點破產,做企業的變成老賴而已。得到的結果和實際往往背道而馳,沒有錢、錢都拿去還房貸或者借給親戚朋友籌首付了,請問我拿什麼消費。

    三、高房價導致很多企業不務正業,大量企業倒閉、就業率下降、裁員、降薪越來越嚴重。道理在這裡,房價上漲,做其他不如炒房,企業會把資金都拿去買房,導致其他產品和服務越做越差,炒房也不用研發、做市場、做品牌,那很多行業都會消失。這樣結果其他企業本行大量虧損和倒閉、其他配套的企業也失去市場,進入了惡性迴圈通道。

    四、高房價導致資本外流。房價高了,債務高,為了救金融大幅度放水,為了保房價大量拆工廠、以各種名義驅趕製造業、拆所謂“違法建築”,這導致很多企業和工廠搬到國外,也會把資產轉移到國外,有錢人也會逃離。就業也會下滑。我們要知道,我國支柱產業真的是製造業,看看GDP大省,那個省不起出口為主,廣東、山東、浙江、福建、江蘇全部是出口推動經濟發展,看看中部和西部,沒有出口經濟如何?我們可以毫無誇張說,中國經濟就是沿海出口在支撐著,只要出口沒有了,做內地市場也不要做了,也沒有這麼大需求來支撐這麼多就業和經濟運作。

  • 7 # 亮劍出彩虹shengli

    你這提法法不成立,國家給予創業的態度一直很明確,根本不是你口中的談虎色變,事實國家一直在幫扶中小微企業;對於真的法律認定的執行不能也是很寬容的,只要是負債有還款意願的不是想逃廢債,套路借,詐騙式借貸的,從一開始就沒有還款意願的不法之徒,和債權人協商主動到法院申報財產讓法院債權人稽核真實有效的暫時失信,始終認債還債的這樣就不會被定在老賴的恥辱柱上的,絕對不會;我想和所有負債人說一句話,只有面對,不逃避,如實呈報借款用途資金走向流動情況以及現在和今後收入情況,並積極主動能沒有多還少是能取得債權人法院的諒解的,和債權人一道共同揭露真逃廢債想不勞而獲非法佔有的老賴,從而嚴格區分誰是騙子,誰是騙子老賴,誰是該接受善意執行救贖物件誰是還老賴不入刑一切等於零該嚴懲的物件;如此這般我看看來還怎麼拿高利貸創業來狡辯抵賴把水攪混?做個明智的人千萬不要被壞人利用咱們好人,決不能當人家的槍!你要連這點格局思維都沒有,創業的道路也是很艱辛的咋能成功?商場如戰場,難保還會被人利用;不把誠信精神文明建設恢復,今後的商海路也會處處充滿陷阱,所以我們每一個正直正義守法良民沒有理由不為此而做努力!

  • 8 # 華海金融投資

    今年繼續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就會有陣痛。破舊的過程,才會立新。事實上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實體企業只會越來越好。

  • 9 # 傢俱無醛

    做實體企業,投資大,利潤低,高風險!

    大腦24小時工作。太累!投入跟回報不成正比。跟農民種地一個道理,希望國家能有一個好政策,鼓勵投資實體企業的老闆。實體經濟才是國家發展之根本!實體企業都讓金融利息吃掉了

  • 10 # 鞅論財經

    實體經濟在08年前20多年裡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經濟也從最早的低端產業、中端產業,向現在的中高階產業,甚至是高階產業、現代製造業過渡。

    曾經那種實業賺錢容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如果還把思維停留在以前這種靠人口紅利、破壞環境、質量一般的低效方式發展觀念中,那麼根本就沒有出路,更會越走越窄。

    實體經濟都應該是越來越難做才是跟上了時代的腳步,未來只有靠工匠精神、科技創新、引領市場才可以持續高速發展。

    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中國經濟還處在中端產業發展階段,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是如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巴西等發展中國家。

    我們不僅具有勤勞聰慧的勞動力,還有資金優勢、成本優勢、環境優勢、貿易優勢、臨摹能力等中端產業綜合實力。實體經濟成了香餑餑,民營企業更是發展迅猛。

    今天的實業靠什麼?私有經濟如何才能發展壯大?

    金融危機以來,尤其是4萬億投資以後,以政府投資、基礎建設、國有企業為拉動經濟成為主力軍。

    在環境要求提高、房地產持續上漲、工資成本飛漲的情況下,民營企業、私有經濟突然就失去的以往的競爭優勢。

    一些沒有瞄準市場、技術投入薄弱、產業鏈低下、競爭力弱的企業很快就墜入深淵,甚至走向倒閉。

    只有實力雄厚、敢於拼搏、市場對路,又處於產業鏈中高階市場的私有企業順利度過難關。

    未來私有經濟的發展道路還是十分艱難,尤其是中低端市場的實體經濟。要不更加註重工匠精神的核心產業,讓產品更加精益求精,提升品質,提高附加值。要不就是透過科技創新、技術投入、人才引進,走產業的中高階,引領著產業的發展,才有出路。

  • 11 # 峰兒322

    實業是根本,金融是工具。華為任正非在巴塞羅那小型懇談會上說: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的工具,不可以因為工具能直接帶來許多真金白銀,就直接去追逐真金白銀了,也不該去炫耀鋤頭而忘了種地!

  • 12 # vc小程式小裝載機配件

    談實業色變,實質上就是情緒比較激動而已,實體行業中的製造業很大部分由外埠發明,創新,引進的,華人只能獲得外觀專利保護,辛苦幾年搞出的產品沒等投產,山寨版已經爛大街了。

    根本問題是技術人員和老闆之間只是僱傭關係,沒有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氛圍,員工只當自己是過客,老闆只當自己是獨裁,導致有能力的或跳槽,或獨立門戶。

    企業文化永遠停留在幼兒園階段,這就是大多實體現狀

  • 13 # Ukola瞭望哨

    不能簡單地就說實體經濟不好搞了。虛擬經濟以後也不是那麼隨便賺錢了,再想產生讓全社會眼紅、坐不住的效益怕是也很難。這幾年就是因為虛擬經濟瘋狂生長在社會信用、金融風險、經濟泡沫、實體經濟融資難度加大等等方面造成很壞的影響。從新聞上可以看出,國家這幾年會將更加規範虛擬經濟的發展,促使虛擬經濟在推進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

    當全社會指望虛擬經濟掙快錢的思維和精力都回潮到實體經濟時,恰恰是實體經濟自身進行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

    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任何時代都不可能放鬆實體經濟發展。十九大以後,中國尤其重視實體經濟,下力氣"正本清源"。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進行轉型升級。在轉型換擋期,實體經濟因技術升級、工藝轉換、人員配備、裝置投入等諸多方面而造成經營的艱難期。這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必須經歷的階段。相信經過這個時期的儲備最佳化後,中國實體經濟仍會迎來美好的明天。對民營製造業來講,可能會多需要一段時間,對服務業和農業來講,也許就一兩年後就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期。

  • 14 # 外星人8848

    實體經濟,虛擬經濟,都是經濟的組成部分,並非你死我活的關係。國企和私企的問題也一樣。中國的經濟應該是出了點問題,但絕對不是這樣的關係問題。

  • 15 # 使用者9697127092182

    我45歲,是做實體研發製造智慧裝置,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整十年,產品已銷往47個國家。但廠租,人工,稅收,社保,從業人員敬業差,壓得越來越難受,真想結束過小日子。因為愛工作,愛企業,捨不得。

  • 16 # 心有遠芳

    民營中小微企業吸納中國80%就業人口,如果沒了民營企業,中國80%的人要去吃救濟。

    80%的人將還不起房貸,車貸,信用卡,養不起自己,都要去睡公園。

    那將影響中國80%的家庭,重新返貧,上山下鄉開荒種地,養雞養鴨養豬,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可夢想是殘酷的,土地是國有的,你想自給自足都不行,你付不起土地使用費。

    所以要善待民營企業。

  • 17 # 財富師哥

    最近幾年實體經濟相比過去確實日子不好過,但也不是所有行業或所有企業不好。工業是主要的實體經濟,事實上每年還略增長,再看實體經濟約上市公司業績,也是超過60%的公司是增長的,這說明實體經濟總體仍然在增長。現在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產能過剩的行業肯定好不了,而國內很多行業都出現這個業態。去產能去庫存是十分正確的決策!而一些符合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企業,仍然充滿活力,也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

    近二十年來,房地產成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房子不會貶值的思維根深蒂固,房子價格的飛漲造成的恐慌,土地量的控制,加上投資渠道少等,又有貸款能買房的資金供應,不斷地推升房價的上漲,大量的資金投向房地產市場。營收幾個億的企業利潤不如賣套房。這些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實體經濟。我一直以為,穩定房價,控制房貸,是調整中國經濟結構的有效方法之一。

  • 18 # 黃家清4

    實體經濟不光是製造業,製造業中50%是市場,沒有市場何談製造,而小微民企拿到市場份額著實不易,市場主體大多集中在政府和國企央企,所以民企只能做市場補充和市場邊角料,市場費用和精力都要花費不少,利潤自然低,生產產品資金壓力大,操心和辛苦卻很多,民企能生存著實不易。

  • 19 # 龍大哥4544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事情!沒有了實業和實體,工業的獨立,消費的需求,電商平臺的商品,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須引起重視的大事情!

  • 20 # AI機械智慧交易

    門檻低的行業,技術水平不高的行業都轉移到越南,泰國。高棉等成本更低的國家去了。如果思維不改變。還繼續做,肯定很困難。成本比人家高,當然利潤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0元-200元的鍵盤,哪一款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