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間小溪1979

    孩子有沒有教養是體現大人教育的,尤其是母親,也別感覺不叫爺爺就是你做兒媳婦的贏了,實際真不是好事,親爺爺,即使不招人喜歡孩子跟他不親近,可以少來往,但是起碼的稱呼和尊敬禮貌是該有的,孩子不叫爺爺你不教育還沾沾自喜,別人笑話的是你,不是老人。

  • 2 # 挹明月

    朋友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但不是爺爺是奶奶。

    大女兒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十歲左右才跟奶奶家住,每次放學回家都不叫奶奶,於是奶奶就罵孩子,其實是罵給朋友聽的,她也知道。

    雖然她不喜歡奶奶罵孩子,但由於是老人家也不計較了。

    朋友只能好好跟孩子說,但是孩子就是不喜歡奶奶,就是不叫,真的沒辦法,青春叛逆期也到了,不能太跟孩子較真兒,於是就這樣了,罵就罵吧忍著。

    到了老二也是女孩,從懷孕到生孩子奶奶都不管,孩子回家後也沒抱過,沒帶過一天。

    孩子大了上幼兒園回家,奶奶看孩子不叫她也罵,老二好一點,知道馬上叫奶奶。但是老二也不喜歡奶奶。

    兩個孩子都喜歡爺爺,爺爺每天都關心孩子,買她們喜歡吃的,老二如今十歲了,每天早飯爺爺還要喂她吃,不讓喂還不高興,沒辦法,爺爺就是寵孩子。

    孩子很單純,孩子對老人如何,取決於老人對孩子如何,孩子從小感受到老人的愛,他們也會感動和迴應。

    因此光是罵孩子沒有用,還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 3 # 躲不過的草木重生

    當然也有可能是爺爺當時心情並不好。

    我們需要找原因。孩子不願意叫,是偶然這樣呢還是經常這樣。如果只是偶爾,其實問題不大。孩子在每一個年齡段是有不一樣的表現的。並不代表他一次的兩次的不打招呼就是對別人的不尊敬。

    但是經常孩子都是比較抵抗不去叫爺爺,或者和爺爺關係不太好,爺爺是不是也得自我反省一下。很多的男人覺得帶孩子是奶奶的事情,他只要偶爾逗一下孩子就覺得是關心孩子了。但如果孩子和大人相處久了,一定會了解誰才是真的對他好。

    關係親密的,不用別人教,孩子遠遠地就會打招呼或者跑著過去抱著,如果不太親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還有就是剛剛說的,兒媳婦和爺爺關係不好,可能是平時的相處不太愉快。這個也要找出原因。當然希望做兒媳婦的,不管多不喜歡爺爺,教育最基本的禮貌肯定是應該的。

    希望大家都好吧。

  • 4 # 謀事在天呀

    我一般都會當著他爺爺面跟孩子說,叫爺爺,他要不叫就不是我教育的問題了,這種事情不要等到人家說出口,那就尷尬了,你就算因為心裡對於爺爺奶奶不給帶孩子有怨言,不願意讓孩子叫,平時也不在孩子面前提爺爺奶奶,但是見面了你還不跟孩子說讓他叫人,那就是你不懂事了,裝也要裝裝樣子吧,雙方鬧僵了對誰都不好,畢竟他們老了你有義務要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誰都看誰不順眼就是自找罪受了

  • 5 # 果妹子媽咪

    首先,不管怎樣情況下,如果小孩不給長輩打招呼,作為父母都應該提醒孩子叫人。這裡說的是提醒不是責罵,原因在第二點。

    第二點,一定要區分場景。為什麼要區分場景?比如說孩子聚精會神的玩著,爺爺坐旁邊了,小孩並沒有發現;或者是小孩雖然喊了人,但是聲音太小或者大人沒有聽到;也可能是小孩看到爺爺在旁邊就是故意不叫人等。不同的場景原因不同,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味的責罵。

    第三,對孩子有耐心的說教。比如提醒為什麼要喊人,當爺爺生氣的時候一定要當面提醒孩子,這樣爺爺的感受不會是權威被挑戰了。

    第四,爺爺生氣的原因,可能是對兒媳婦有意見,可能僅僅是當下心情不好需要找個出氣筒,這種需要自己結合平時相處情況來判斷,分別有不同的迴應。爺爺不捨得罵孫子只好問責兒媳婦了。

    第五,如果爺爺長期如此不講道理,那麼可以正面溝通一下,比如說你也很為難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一個人實在不能面面俱到的看著孩子,希望爺爺一起幫忙監督教育孩子,同時將一些問題丟給爸爸或者爺爺去解決。這樣後面還有什麼問題,他作為教育孩子的一份子也不太好無故發作了。

  • 6 # 海的女兒80512564

    我教育孩子都是要講禮貌,碰見熟悉的人都要打招呼,每次去爺爺奶奶家前我也都提醒孩子到時要叫爺爺奶奶。每次一到公婆家,我就先引導他打招呼,但是有時老二脾氣一來就是不叫,不管我怎麼引導。事後,我又會對老二說,這樣不對,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平時爺爺奶奶給孩子東西吃,我基本上都會引導他們說謝謝。

  • 7 # 曉曉說育兒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家中就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他們家孩子從小和我們家孩子一起長大,幼兒園的時候看不出什麼來,後來上了小學,隨著年齡越來大,在他們家孩子和我兒子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慢慢發現了孩子的許多問題,比如從來只收我兒子送他的禮物,他從來沒送過我兒子任何東西,連好吃的也一樣,很自私。 有時候兒子也會因為這些小事情傷心,但我們作為朋友不好明說。後來聽朋友說起,他們回老家的時候,這個孩子的爺爺多次叫孩子,孩子居然裝作聽不見,對長輩的詢問置之不理。孩子的爺爺為此專門教育了這兩口子,說孩子的教育肯定存在問題。

    之後我確實發現他們家孩子有些改觀了,但還是比較自私的哪一種。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如果孩子真的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孩子的爺爺說了出來,做父母的可以認真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如此。如果真的有問題存在,即使糾正,為時不晚。

    畢竟只有親人才可以這樣不留情面的指出孩子的錯誤。

    即使最親密的朋友,看到了你家的孩子的問題,也會礙於情面,不糊直說,但是這樣下去,孩子身邊的朋友就會,慢慢離他而去,朋友會越來越少的。

    唐太宗曾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越早明白自己的得失,並及時糾正,對孩子的成長幫助也越大。

  • 8 # 熱帶貓老師

    但是因為觀念還有陪伴的時間不一樣,孩子會出現一些輕疏之別。孩子不叫爺爺,這說明第一是爺爺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另外爺爺訓斥兒媳婦“怎麼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對的,雖然想要孩子叫爺爺,但是把責任都推脫給孩子媽媽了。看來這個爺爺不懂得如果表達。作為兒媳婦,如果回答不好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如果是我,我會體會到老人想要親近孫子的心態。我會冷靜的跟孩子爺爺說:“爸爸,先彆著急,我平常也會教孩子叫爺爺,但是您也知道孩子是誰跟他在一起的時間多一些,他就會熟悉一些,要不您慢慢陪孩子玩一會兒,沒事多跟他互動,慢慢您跟他熟悉了,他自然而然就叫您爺爺了,說不準您沒跟他在一起,他還唸叨您呢”

    作為兒媳婦,帶孩子本十分不易,還要照顧公婆,說實在的要學會好好說話。是非常不容易的,最難的就是溝通了。

  • 9 # 落筆無神

    很多方面的原因,孩子在某一個時期會靦腆害羞,不好意思正面打招呼,我以前就會自己打招呼後,跟人解釋說孩子有點害羞。我對孩子這時期順其自然不強迫,不批評。回到家再解釋禮貌問題。等過了這個時期,他現在又可以大方的跟人打招呼了。除了孩子和媽媽,這個公公的態度也是很有問題,這樣罵兒媳婦,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人生觀,以及對他人的談話態度和尊重意識。

  • 10 # HZS湛江

    一般情況下還是“家和萬事興”。我也是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家裡也有公公婆婆。還有老奶奶,我會發現他們每個人對於孩子的喜愛超出了我的預估,他們也很在意他們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 11 # 輕鬆做家長

    首先,要先批評爺爺,兒媳婦是別人家的孩子嫁到自己家的,你對兒媳婦沒有養育之恩,遇到問題要好好和兒媳婦溝通,而不能擺出一副老子的姿態,如果孩子不叫爺爺,首先該批評的不是兒媳婦,而是自己的兒子。如果兒子連教孩子叫爺爺的主都做不了,爺爺就應該反思自己教育的兒子是不是不合格。

    再來說一說兒媳婦,不管爺爺的態度如何,其實,讓自己孩子叫爺爺也是分內之事,即使是和爺爺有矛盾,大人的恩恩怨怨,不要讓不懂事的孩子參與進來,只要爺爺是愛孫子的,就不應該剝奪孩子享受這種親情的權利。

    如果兒媳婦真的有教孩子不要叫爺爺的行為,兒媳婦的這種行為正在毀掉自己的孩子,當一個孩子還沒有客觀觀察世界能力的時候,強加給孩子過多的是是非非,無疑是在毀掉孩子的三觀,這個孩子會在沉重的感情枷鎖下生存,會過早的學會察言觀色,會沒有處事的獨立原則,甚至會長成一個精通阿諛奉承,精神上沒有自由,沒有自我的人,所以,請一定多教育孩子“真善美”,讓孩子在該純潔的時候純潔,該懂禮貌的時候懂禮貌,自由而健康的成長,這對媽媽來說才是最大的財富,如果讓孩子從小就諳熟家庭矛盾,這個孩子潛意識裡就會有家庭矛盾的陰影,這樣的家風延續一定不是媽媽想看到的,所以,一定要明白,家庭矛盾的是是非非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教育自己孩子心靈健康才是重中之重,不要輕重緩急拎不清楚。

  • 12 # 湄玥育兒經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爺爺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不多,以及孩子年齡有多大。

    如果是才幾歲的孩子,平時和爺爺接觸很少的話,不問爺爺很正常。因為爺爺對於他來說,就像是陌生人。孩子對陌生人有抗拒心理,不見得是壞事。如果孩子已經十多歲,明知道對方是自己爺爺,還不開口問人,這是禮貌問題。哪怕不喜歡這個爺爺,孩子表面功夫也要做到位。

    題主的問題中,爺爺的語氣不算好,從側面反應出來他的大男子主義比較嚴重,習慣發號施令。面對大男子主義的人,你的解釋多數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他不是真的想聽你的解釋,而是想給你施壓。

    對待這種人,一定不能慫。首先明確表達你不喜歡他的語氣;其次告知孩子是你和他兒子一起教育的;最後直接表達孩子能夠區分誰對他好,誰陪他一起玩的多,他就喜歡誰。不陪伴孩子,又希望孩子對他親熱,不大現實。

    總而言之,孩子不叫他爺爺,肯定是有原因的。大人教育是一方面原因,而爺爺有沒有多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陪孩子讀的科普童書多,還是文學童書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