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愛可愛的丹

    三桂反清和三桂降清是同一性質,他是為自己活著,他心裡孝忠的物件就是自己,沒有其它,基於此,他亳不猶豫降了清,開並引清兵入北京,絞殺南明最後一個皇帝,如果他只追殺李自成而非南明政府軍,也好粉飾他的降清是為報君仇,此後的叛清亦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壯舉,可惜的是,他殺了南明的皇帝,這個動作策底傷了漢人的心,也使滿清對他心懷顧慮,這老東西心太狠了,角色轉變太快了,從大明的忠臣轉變成大清的功臣速度太快了,到康熙執政後,對他疑心更重,削番的條件不可說不厚,可是三桂覺得這就是要他的命,三桂從來都是為自己活著,削他兵權等於讓他死,他能不反嗎?都叛過明瞭,還在乎叛清嗎?名聲算什麼,中國古代史從來都是成者王候,在說依三桂眼光看,叛清還是蠻有希望的,所以他都不問鬼神,直接反了,結局翻了,只能說,心裡沒有信仰只有自己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偶爾的勝利也是註定之後的失敗。

  • 2 # sdqst聖殿騎士團

    康熙帝親政以後,對擁有實力的漢族藩王心存忌憚,便考慮著撤藩。1673年,粵藩尚可喜疏請告老還鄉,康熙帝給予了批准,但不準其子襲爵。 吳三桂聽說後,便立即起兵反清。接著,耿精忠在福建、尚之信在廣東起兵反清。

  • 3 # 秉燭讀春秋

    吳三桂反清是權利之爭,是為了維護“平西王”這個蕃號,為了保持長期割據雲南。當康熙決定“削蕃”時,觸犯了吳三桂的切身利益,所以起兵造反。

    我們都知道“吳三桂一怒為紅顏”迎清兵入關的故事吧,這是吳三桂當初降清判明的原因之一。順治稱帝后,他受多爾袞之令,甘為清廷鷹犬,不遺餘力的消滅了南明流亡政府,勒死了南明小皇帝朱由榔,明朝徹底結束。清朝為了鼓勵更多的前朝遺臣為清廷效勞,特加封了三個蕃王:“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後來,駐雲南的吳三桂、駐廣東的尚可喜、駐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經形成很大的勢力。其中吳三桂勢力最大,不僅在經濟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負擔,而且威脅到清政權。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吳三桂首先於這年11月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將矛頭指向朝廷,這是吳三桂反清的起因。

    吳三桂從雲南起兵造反,大軍勢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湖南衡州(今衡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吳三桂就此沒有一鼓作氣的往北挺進。而是安營紮寨和康熙搞起了談判。吳三桂想和康熙隔江而治。說白了就是要康熙的半壁江山。康熙自然不答應,吳三桂就決定稱帝“吳三桂接受了諸將官的勸進,選定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在衡州繼位。由於時間倉促,來不及建造宮殿朝房,僅構廬舍萬間為朝房,宮殿瓦來不及改成黃色,就用漆塗抹。(湊合的事,急就章的表現)

    吳三桂即皇帝位,宣佈國號大周,從三月改元“昭武”,以衡州為都城,改名為“定天府”。

    吳三桂稱帝絕對是個渾招。當初起兵造康熙的反,吳打的是反清復明的旗號,當初確實得到了南明的舊臣及士大夫的支援。大軍很快席捲大半個中國,給了康熙朝極大的震動。如果他乘勢而為,康熙還不一定是他的對手,畢竟,吳三桂也是歷經百戰的名將。可惜他帶兵打仗還行,政治上太幼稚了。

    他在衡州匆匆稱帝,暴露了他搖擺不定沒有主見的本性,在和李自成和多爾袞三方混戰時,吳三桂就左右搖擺不定。康熙此時卻與之相反,就是堅決不遺餘力的剿滅吳三桂。吳三桂雲南剛起兵造反時只是稱”周王”,此時兵強馬壯,如果真的與康熙爭天下,此時稱帝最合時宜。恰當的時間他放棄了恰當的做法。可以看出,吳三桂當初是被康熙逼反的。那時吳三桂根本沒有雄才大略和千古一帝康熙一較高下。

    吳三桂在勢竭力衰的時候稱帝,是無奈之舉,他那年已67歲,也感到了日落黃昏的時候了,也是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吧。吳三桂稱帝后不久就回師雲南老家,中途因勞累而死,從稱帝到死只經歷了短短的128天。他兒子因三藩之亂被康熙所殺,只好讓他孫子吳世藩繼皇帝位。後於康熙二十年八月吳世藩被清朝所滅。

  • 4 # 倪說歷史

    政治人物在做自己的選擇的時候,一定會權衡各方面利弊,以換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吳三桂為何反清?很簡單,因為清廷決定奪權,威脅到了他的利益。

    很多明朝將領在清軍入關過程中陸續降清,並在奪取天下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得到高爵。“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中,尤以吳三桂兵強馬壯,手下計有一萬兩千綠營兵、五十三佐領,設前、後、左、右援剿四鎮,部隊大約有十萬人。吳三桂在雲南,大權獨攬,相傳吳三桂所任命的官,各省都有,每有空缺,吏部任命的官沒到,吳三桂任命的官就先到了,因此有“西選”之說。這不免有所誇大,但凡是雲南地區的文武官員,都須由他任命,督撫悉聽節制,卻確有其事的。

    吳三桂在雲南驕奢淫逸,將朱由榔在五華山的藩府和沐天波的莊田納為己有,藉著浚渠築城的名義,廣徵稅收,不僅將鹽井、金礦、銅山的利潤中飽私囊,還“招徠商旅,資以藩本,使廣通貿易殖貨財”。三藩的統治造成當地百姓民不聊生、“苦疲難堪”的困境,巨大的軍費開支使得清財政入不敷出,僅順治十七年(1660年)戶部所奏,三藩餉需二千餘萬,出現了“天下賦半為所耗”的局面。三藩的尾大不掉也對清政府形成巨大威脅。康熙把三藩、河務、漕運列為三件大事,尤以解決三藩問題為當務之急。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年老,請旨朝廷允許其帶孤寡老幼、隨屬兵丁歸老遼東,以子之信留粵。康熙帝準其歸老遼東,但以尚之信跋扈難制,下令撤藩。吳三桂、耿精忠見狀,在七月也向朝廷提出撤藩的請求。雖然大臣反對,但康熙帝堅持撤藩,認為“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制之可也。”

    吳三桂原以為朝廷會加以慰留,讓他永鎮滇中,等接到撤藩令後,遂決意起兵造反。

  • 5 # 第一節歷史課

    為什麼反清?首先得說一下吳三桂是不是真的早就打算好反清!

    大家都知道,這吳三桂可是引清軍入關的人。李自成攻佔北京之前,他和清軍打的是不亦樂乎。至於為什麼又投降清軍了,這裡不作細說,反正結果就是投降清軍了。同樣,尚可喜和耿精忠這兩個藩王,也是清軍入關投降的。

    清軍入關這個時候,是需要吳三桂等人幫忙的,但在清政府慢慢穩定後,就開始不這麼想了。

    按照康熙的說法是:“大清朝剛剛穩定,經濟條件還不好,你們幾個藩王,手下人又這麼多,每年國家都要補貼給你們巨大的軍餉費用,國家養不起了,要不把藩王的稱號拿下吧!”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就是個藉口而已。

    首先看看康熙明面上說撤藩的理由。他說給藩王的費用太多,每年要兩千多萬,國家拿不起這個錢。但實際呢,吳三桂的軍餉費用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曾經吳三桂在雲南開採金礦、銀礦,所得的利益沒有上交朝廷,清政府就指責其私挖礦產當做軍費,這自相矛盾的說法很是不能說服大眾。

    古往今來,盲目的撤藩,不考慮武力因素,都會造成屍橫遍野的情況,難道康熙帝就不害怕他們“狗急跳牆”嗎?當然不是!康熙帝堅決撤藩,根本就不怕他們聯合在一起反叛。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吳三桂和耿精忠的子女家眷在北京城內,一旦他們反叛,其家眷將性命不保。縱然吳三桂等人擁兵在外,勢力很大,但未必有造反的心思。

    再者,當時吳三桂已年近67歲,這等高齡,早已沒有爭奪名利之心,只想安度晚年。“三藩”之中的平南王尚可喜也早就上奏康熙說要回遼東養老。

    有人質困在北京,又有歸隱之心,這麼看撤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嗎?那為何吳三桂最終還是反叛了呢?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康熙一步一步的逼迫的。

    早在康熙帝成年之後,年少氣盛的他就已經動了撤藩的念頭。他覺得三藩的兵馬太多,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悄悄的展開了一系列行動。先是用分化瓦解的方法,將吳軍一次次的調離雲南。如甘肅的王屏藩、平涼的張勇、漢中的王輔臣、四川吳之茂、貴州的李本深等。

    但康熙忽略了一個問題。吳三桂的勢力太大了,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人,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他都能得到訊息。

    再者吳三桂乃是前明人士,手下人大多也是,因為有吳三桂在,他們才得以管理穩定,不去反抗清廷。而康熙派去雲南做總督的朱國治,根本管理不了吳軍。撤藩命令下來後,吳軍眾人很不高興,瞞著吳三桂就把朱國治給殺了,而後才告訴吳三桂。康熙帝知道這個訊息後,竟然也惱怒的把吳三桂兒子給殺了,這才最終導致了吳三桂的反叛決心。

  • 6 # 2許雲輝

    吳三桂降清與反清,均由情勢所致。降清,是以“復君父之仇”為名獻山海關迎清入關而受封平西王;反清,是因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而起兵。

    吳三桂降清後,仍擁有一支數量可觀的獨立武裝。他為報父仇,甘當清廷鷹犬,對李自成部窮追猛打,先後進西北和入川剿滅抗清義軍,攻打南明政權,克雲南,追至緬甸擒殺明永曆帝朱由榔,以無數漢人的鮮血染紅了頂戴花翎。

    其後,他坐鎮雲南,企圖與朝廷分廷抗禮,使得雙方關係惡化,矛盾激化。康熙料定三大漢王必反,故先發制人宣佈撤藩。吳三桂不甘坐以待斃,為維護自身利益,誅殺雲南巡撫,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祭起“興明討虜”大旗公開造反,得到其黨羽大力支援,形勢一片大好。

    1678年3日23日,吳三桂于衡州(今衡陽市)稱帝,國號大周。清廷終於穩住陣腳反攻叛軍,吳三桂手下開始離心離德自作打算。盛夏,吳三桂突患“中風噎嗝”和“下痢”症,做了5個多月皇帝后病亡,時年67歲。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很簡單,兩個字:生存。

    獻山海關,引清入關,吳三桂不僅僅是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實際上就是為了生存。

    陳圓圓是引子沒錯,但只要想想李自成入京都幹了什麼,吳三桂看不出來嗎?

    肯定不是可信任投靠的主,這才是問題關鍵。

    歷史上獻妻取媚的例子不少,按吳三桂性格是會這麼做,但李自成卻不值,所以吳三桂便將大明天下當“嬌妻”獻給了後金,也就是清。

    沒辦法,明己散亂,在大順與後金兩大勢力,吳三桂只能選其一。

    接下來就是吳三桂甘當清庭鷹犬,從東北打到西南,掙下了一個王爵。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吳三桂不是不懂該道理,而且很懂,否則不會用弓弦絞死落到手裡的明朝皇帝。

    明白的是盡忠,暗喻卻是叫板清庭。

    當了王,吳三桂仍覺不踏實,畢竟異姓王,而且又不是正兒八經的八旗子弟,隨著清庭江山越坐越穩,吳三桂的生存危機就越急迫。

    唉,清庭和吳三桂並沒有所謂正式合約與談判,只有桌底下的潛規則,毫無保障,唯有實力和掌控到手的才是真。

    因此,吳三桂又反了,很奇怪,與其說他反吧,但更像是在較勁談判,用手頭兵馬為籌碼進行軍事談判,很符合吳三桂一向作派。

    歸根到底,吳三桂之所以如此,他是奸佞賊子,所以生存是其考慮的第一因素。

    故此,若哪一方威脅到其生存,絕對翻臉。

    從大順到清庭,一向如此。

    還有一點證明吳三桂是奸佞賊子,他拿手頭可控的武裝力量當追求榮華富貴的本錢,誰開得出價,能滿足其貪婪便與誰交易,絲毫沒有大義可言。

  • 8 # 靜夜思160519196

    吳三桂被滿清弄到西南開荒,本身就有怨氣,但是自己羽翼未豐只能暫時隱忍。但是吳三桂的志向並不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是割據一方。而且這種雄心隨著年歲漸高,慢慢就淡了下來。如果康麻子不急於削藩,等個十來年,吳三桂老死就可以兵不血刃直接撤藩。

  • 9 # 古風散人

    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鑑於歷史上藩鎮強大之後,尾大不掉,勢必與中央政府抗衡,屢屢稱兵作亂,危害國家統一的教訓,決意撤藩。他說:“朕以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蔓,馴致不測,故決意撤回。”準備撤藩之時,又對擔心吳三桂反叛的諸大臣說:“三桂等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隨即下達了撤藩的命令,於是日頒佈上諭。

    吳三桂“自以為功高,朝廷終不奪我滇”,且經營多年,“益固根蒂為不可拔”。早在撤藩的小道訊息剛傳出後,吳三桂和耿精忠就先後上書請撤藩封,意在窺探朝廷。自認為“本挾雲南,要旨慰留,冀得世守藩封,如沐氏(沐英)故事,永踞滇中”。當時,其幕客劉玄初曾表示反對,謂:“上久思調王,特難啟口,王疏朝上而夕調矣。彼二王辭者自辭,王永鎮雲南,胡為效之耶!”吳三桂不聽,怒曰:“予疏即上,上必不敢調予,具疏,所以釋其疑也。”

    然而,吳三桂判斷錯了。

    撤藩令下,三桂愕然,“即與其黨聚謀”。“其黨憤憤不平,謂之功高,今又奪滇,慫恿舉事。”方光琛密與其言曰:“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胡國柱知其“恨應熊在京”,已先遣親信魯蝦(侍衛)往京接取。又潛布流言曰:“北上河南、湖廣,沿路置刀斧手,埋伏地雷,專伺王過,罄殺無遺”,煽動蠱惑反叛。

    此時的吳三桂也是滿心的怨憤。撤藩,使他從權力的頂峰驟然跌落,縱然仍有錦衣玉食,祿豐廩足,卻再也不能稱霸一方,這使他由衷的不快。他無法接受這一現實,更難免有兔死狗烹之懼。因而,生出反意。

  • 10 # 張明揚不說話

    吳三桂一生收穫了兩頂帽子::“漢奸”與“反覆無常”。前者來自山海關降清,後者就來自三藩之亂中的反清。

    僅就“反覆無常”這一點而言,可能真的是一個言過其實的“黑點”了。

    很大程度上,吳三桂是被“逼反”的,起兵反清並不是他的深謀遠慮。按照吳三桂的人生規劃,他極可能並沒有反清稱帝的野心,他的目標是世守雲貴,讓他吳家的子孫後代一代代承襲“平西王”,世代做個有實權的“鐵帽子王”。這並非沒有先例,吳三桂一心想要仿效的就是他在剿殺南明時打過交道的雲南沐王府,對,就是《鹿鼎記》裡小郡主家那個沐王府。

    大清朝在“逼反”吳三桂應該要負主要責任。順治和多爾袞多次表達過永不撤藩,與清朝相始終的決心,這些還都寫入了賜封的金冊之中,而康熙的撤藩決定有點“背信棄義”的意思,更是操之過急,如果待吳三桂等老一輩去世,趁第二代年輕,威望不重,再行撤藩,可能也就不沒有“三藩之亂”,吳三桂的罪名也就不會再加上一條“反覆無常”了。

    吳三桂起兵前,頭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曆陵前,親自酹酒,三呼再拜,慟哭不止。熟悉內情者自然會覺得吳三桂過於虛偽了。但試想,如果當初南明的永曆皇帝不是死於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此次起兵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藉助反清復明力量上,將會更加得心應手,更不會背上“虛偽”之名,這也是自作自受了。

    如果說吳三桂在起兵前的夢想只是讓“平西王”世代相傳的話,起兵後他的政治野心顯然大大膨脹,開始有了當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很多人建議吳三桂,應奉大明朝為正統,尋訪明朝宗室,明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將會更充分的發動臺灣鄭經等“復明勢力”,形成更強大的統一戰線。但這一建議卻被吳三桂以及他身邊那些渴望做開國元勳的近臣們所否決。

    假使吳三桂反清成功,開創新朝,多半會搖身一變成為漢族英雄,像“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那樣名垂青史也說不定。畢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漢”之心。按照帝制時代的一貫套路,還會闡發出很多諸如吳三桂深入敵營三十年,泣血隱忍苦心孤詣臥薪嚐膽密圖恢復的感人故事。

  • 11 # 河東三叔

    吳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長伯。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晉爵親王,兼轄貴州,當年開藩設府,坐鎮雲南。吳三桂本意是“ 世鎮雲南”,來個國中之國,不要觸及他的既得利益,估計也不會有三藩之亂。

    吳三桂的黑歷史比較長,從早期的降李闖(大順)、降清、再到反清,要說是三姓家奴和呂布有的一比。問題裡提到反清復明,其實正確的解讀是為個人利益推翻清朝,跟反清復明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們把時間住前推到康熙元年(1662),吳三桂親自動手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滅了明王朝最後的希望,這時已和明朝切割的乾乾淨淨了。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乘勢令其移藩。然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照準。在形勢逼迫下,吳三桂假意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際是希望清廷能挽留他。康熙出乎意料照準撤藩,吳三桂這時已經沒有退路,於當年十一月,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吳三桂在“矢忠新朝”三十年後,又扯起了“復明”的旗號。在反叛之前,率領部下祭掃桂王陵墓(就是那位被吳三桂親手殺死的永曆帝),對部下大加煽動。反叛之後,釋出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凡此種種,吳三桂要的是人心,為他衝鋒陷陣的人心,明亡雖然多年,但各地對反清復明這一口號還是有很多人響應。一句話,就是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提出的口號。實際只是為個人利益而爭奪。

  • 12 # 歷史神秘人

    吳三桂反清完全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部下能有個好的結局,反正都是賭一把,也許勝利了,那就更完美了。

    康熙一直就想削藩,三個漢族王爺,特別是吳三桂,已經威脅到了滿清的統治地位。年輕衝動的康熙不懂得欲速不達的道理,採取的是激進的策略削弱三藩,只能導致三藩起來反抗朝廷了。吳三桂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平西王了,鎮守雲南,自己的家就在雲南,自己的部下也在雲南落葉安家,娶妻生子,如果聽了清朝削藩的政策,吳三桂的軍隊就要解散,自己和部下就要回到遼東老家,那怎麼可以啊!遼東多冷的天啊,哪有云南昆明溫暖如春啊,在雲南生活的多痛快啊,一下子要求搬回到遼東老家,吳三桂還真的不能接受啊。反正吳三桂已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了,不想再回去那寒冷的遼東,反了就反了,反正吳三桂自己一生中反過幾次了,不在乎再反一次了,名聲反正都臭了,無所謂了,也許這一次反清,自己的名聲有所好轉還說不定呢!

    吳三桂反清,他的部下也是同意的,反正大家都不想回到遼東去,哪裡冷啊,住的不舒服,還是雲南好。不反清等著康熙清算自己嗎,吳三桂很清楚,作為三王裡面的刺頭,一旦自己同意了削藩,自己可能沒有好的下場,自己的家族也會被康熙清算,為了活命那就反清吧!再者,吳三桂也有僥倖的心理,如果反清成功了,自己可就是開國皇帝了,就算不成功,也無所謂了,反正自己是個老頭,沒多少時間可活,反正反不反都活不了,到不如最後反了賭一把,也許就成功了呢!吳三桂老了,沒多少時間了,反清就反了,至於以後自己的後代怎麼活,誰還會管的那麼長遠呢,也管不了啦!吳三桂反清最終沒有成功,至少在臨死前和滿清幹了一仗,還算是男人吧,雖然他是大漢奸!

  • 1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因為康熙要消藩嘛!最後康熙能贏,主要是有四點,玄用了良將,剿撫並用,用兵力搶佔要地,而且以武促統。

    以武促統,反對割據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首先上書自請撤藩。康熙擔心藩鎮舊握重兵,因而早就有了撤藩的意圖。在他的授意下,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商議上報,康熙很快下詔撤除平南藩鎮。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聽聞這一訊息後,也相繼上書請撤藩封,以窺探朝廷意圖。康熙仍令議政王大臣與戶兵二部先議,撤除靖南藩鎮的決定很快得到透過,但在撤除平西王藩鎮的問題上,由於吳三桂兵多勢大,大臣們出現了分歧,以大學士索額圖為代表的大部分大臣都認為不應撤藩,他們提出:“吳三桂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平定,總無亂萌。今若將王遷移,不得不遣兵鎮守,兵丁往返與王之遷移,沿途地方民驛苦累。

    且戍守之兵系暫居住,騷擾地方亦未可定,應仍令吳三桂鎮守雲南。”支援撤藩的僅有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及蘇拜、賽克德等少數人。由於廷議未能統一意見,大臣們只好請求康熙“聖裁”。儘管大臣們擔心吳三桂會因撤藩而反叛,不支援撤藩,康熙仍然力排眾議,決意撤藩,他指出:“三桂等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隨後康熙下達了撤藩的命令。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吳三桂起兵反叛的訊息傳來,一時舉朝震動,鑑於吳三桂的洶洶兵勢,一時朝中大臣們都很恐慌,有的提議安撫吳三桂,大學士索額圖竟然提議殺掉主張撤藩諸臣,向吳三桂謝罪。康熙斷然否定了這些意見,決心以武力撤藩,他說:“此(撤藩)出自朕意,伊等何罪?”“朕自少時,以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撤,豈因吳三桂反叛遂諉過於人耶?”這種鎮定自若的態度有力增強了朝臣們撤藩的信心。

    康熙十三年四月,吳三桂在攻克湖南和四川后,看到年輕的康熙並未懼怕,反而不斷增兵準備與自己打持久戰,便送還了撤藩使臣折爾肯、傅達禮,並呈上奏章,使得緊張的局勢一時得到放鬆,但康熙並未因此而將希望全放在吳三桂能悔過自新,投降認罪上,他仍然將武力平定吳三桂作為自己的首要考慮,他在給寧南靖寇大將軍勒爾錦的諭旨中說:“朕思吳三桂素多狡詐,此中疑有詭計,如吳三桂服罪請降,王及將軍等仍議招致之,益家警備,毋墮奸謀。即吳三桂束身歸命,王等但以禮受降,其官屬當益加嚴防,不可分散兵力,急於前進,務相機以行。”康熙十四年四月,在戰局僵持的情況下,達賴喇嘛受吳三桂之託向康熙進言:“若吳三桂力窮,乞免其死罪;萬一鴟張,莫若裂土罷兵。”康熙給予了嚴厲的駁斥,他說:“朕乃天下人民共主,豈容裂土罷兵?但果悔罪來歸,亦當貸以不死。”再次表明了反對分裂割據,堅持以武促統的決心。康熙以武力為後盾保障撤藩行動的堅定決心,保證了清軍能及時展開部署,爭取更有利的形勢。

  • 14 # 亂神虎

    吳三桂的起兵歷史,以反覆無常為主。但是呢,也可以看出來其中的無奈。

    吳三桂從帶兵開始,就意識到了軍隊的作用。尤其在那個亂世裡。更是在他當上了山海關總兵的時候。

    因為有了兵權,佔據戰略要地。崇禎皇帝的重用,皇太極的誘降,李自成的封官,多爾袞的許諾。到最後康熙的退讓。都是對手握重兵的吳三桂的畏懼。

    但是呢,多爾袞故意使壞,讓吳三桂與李自成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才出兵取得勝利。結果就是吳三桂嫡系的關寧鐵騎全軍覆沒。

    所以吳三桂只能無條件接受滿清的一切命令。他也成為了最忠實的走狗,甚至不惜殺前東家大明的永曆皇帝。

    而吳三桂對滿清的忠誠也有了成果。他在雲南當平西王,有了自治權和兵權,而且兒子吳應熊還當了駙馬。可以說是地位穩固了。

    其中有一個慘案很關鍵。就是孫之獬被百姓千刀萬剮。他就因為獻媚向朝廷獻計下剃頭令。結果得罪了漢族百姓,所以才落得這樣下場。而大漢奸吳三桂難道就不怕嗎。

    而隨著新皇帝康熙的繼位以及成長。吳三桂意識到不對勁了。康熙除掉鰲拜。證明了新皇帝的確排除異己很有一套,而且需要大權。

    康熙的屠刀對準了吳三桂等三藩。又是招三藩進京,又是許諾削藩給予的好處。可惜都沒有瞞過老奸巨猾的吳三桂。

    吳三桂如果削藩,就算不被康熙除掉,也會被那些恨自己的漢人千刀萬剮。沒有軍隊那就是不得好死啊。

    所以,吳三桂最後還是造反了。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抓一個姓朱的當皇帝。並且取得一定的戰果打到了湖南。

    可惜是其餘二藩接受了康熙的招安,出賣了革命。吳三桂孤立無援。為了提高士氣自己當皇帝封賞,結果還是戰敗了。吳三桂也病死軍中。

  • 1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吳三桂生於1612年,那一年伽利略已經觀測到了海王星,可是東亞這邊還在玩海禁。至於三桂他爹,則經歷了熊廷弼的傳首九邊、王化貞的下獄而死,以及皇太極繞過寧錦防線直趨北京,袁崇煥因此被害,而三桂他爹,則在此時帶著軍隊,趕緊從北京跑路,回到寧遠。兩年之後,更在一次戰鬥中,因為臨陣脫逃,被削去軍職。

    而吳三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而後從此跟隨他爹開始軍旅生涯。27歲,他被提拔為寧遠團練總兵,1643年曾帶兵勤王,崇禎還送他一把尚方寶劍,請注意:袁崇煥此前也曾被賜予尚方寶劍。

    隨後,吳三桂鎮守的寧遠,便成為一座孤城,但他仍然拒絕降清。當明朝即將滅亡之際,他又從寧遠撤至山海關,此時,李自成派人來招降,暗地裡卻有人報告說吳三桂你的女人已經被李自成的部下給霸佔了。

    於是,吳三桂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向多爾袞求助,即:河北歸大清,河南仍然是明朝,由吳三桂輔助明朝太子治理。

    結果,一片石之戰,李自成慘敗,隨後大順國迅速垮臺。而所謂南北分治,也完全成為泡影。吳三桂沒有任何資本,與滿洲人討價還價,他只能屈服,要不然就是被殺。

    此後,三桂奉命打張獻忠,打完老張又打永曆帝——這個時候,吳三桂的心思很簡單,啥也別唸想了,大清你得了江山,俺就窩在雲南這邊做個諸侯王,過完餘生拉倒。就好像當年大明的沐家,就世代鎮守雲南。

    但吳三桂沒想到的是,這時候大清國的新皇帝康熙,瞅著他老吳極不順眼,因為老吳太獨立。嘿!三桂說不是說好的南邊這攤事就給我管麼?這時候朝廷的特使便來到了雲南,那個雷厲風行,三桂這便怒了:“俺幫你們八旗打下這九州江山,劃給俺雲南一塊地做個諸侯還不肯,這是要逼俺造反麼?”

    於是吳三桂“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此時已經是1673年,呵呵!60多歲還玩這一套,你當自己是姜子牙啊!在這一點上,他很像韓信,在最不適合造反的時候選擇了造反。如果早十年,在康熙剛即位江山還不穩固的情形之下,還是有點勝算的。十年之後還鬧?你真當自己是姜子牙啊——1678年,吳三桂在湖南衡陽中風而死,一切,俱隨此“風”而去。

  • 16 # 鋤揚軒

    吳三桂反清表面上是因為康熙削藩,但關鍵是少年康熙為什麼要削藩呢?要削誰的藩呢?恐怕這才是關鍵吧?

    少年康熙就是針對吳三桂來的!削藩主要就是削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二人只是捎帶。那麼吳三桂過慣了藩王,實際上比皇帝還舒服(每年可以向朝廷索要大批撥款)的日子,如何甘心再寄人籬下或者極有可能被殺頭呢?

    的確!少年康熙一開始就是動真格的!因為算定吳三桂必反!其實反與不反,結果可能都一樣,以後找個理由也是要殺頭的。漢臣能做大到什麼程度呢?

    吳三桂也一樣,與其形同軟禁或者淪為階下囚,何不一博呢?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是,吳三桂據守雲貴後,太自大了,根本也沒有把少年康熙放在眼裡。臣已不臣,朝廷為止奈何?

  • 17 # 歷史百家爭鳴

    吳三桂,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後,受到了清朝的重用,為清朝南征北伐,立下了赫赫戰功,清朝也賜給了他高官厚祿,可他為什麼放著體面的生活不過,反而要反清呢?

    吳三桂寄人籬下,生活並不好受,自身利益也受到威脅。吳三桂雖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他是個降臣,清朝對其並不放心,當吳三桂掃清南明勢力後,清朝就開始著手削弱吳三桂,清廷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為理由,收繳了他的平西大將軍印信,又“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並宣佈“平西藩下逃人,俱歸有司審理,章京不得干預”。而吳三桂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就以“構釁苗蠻,借事用兵”為由,擴充自己的軍隊。後因康熙帝削尚可喜的藩,受到刺激的吳三桂便裝模作樣地請求撤藩,以此來檢驗清廷的態度,康熙帝便一不做二不休撤了吳三桂的藩,因為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吳三桂一看清朝翻臉不認人,真要撤自己的藩,就殺死清廷派來的大臣,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吳三桂造反是必然的,因為他與清廷是一對矛盾體,兩者之間有力量較量,清廷政權穩固後,必然要削弱地方勢力,這就觸及到了吳三桂的利益,吳三桂便抬出復明的口號,以反對清朝的統治。三桂為明季罪人,又為本朝反賊,其生平亦何足道!

  • 18 # 納蘭談史

    遙想四十年前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顧江山社稷芸芸蒼生打開了山海關投降了清軍,成為世所唾罵的不義之人。十多年前吳三桂入緬追殺舊主,並親自將永曆皇帝絞死在了昆明,成為悖君弒主的不義之臣。

    今時今日,他身披堅執銳率領文武官員和三軍將士隆重祭拜桂王陵墓(永曆陵),吳三桂跪伏在永曆墳頭前慟哭不止,並莊嚴昭告皇天后土:"滿清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臣誓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於是“反清復明”也就成為了吳三桂的一句響亮的政治口號。

    吳三桂為什麼反清復明

    當年皇城淪陷崇禎煤山自縊後,身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就處在清和李自成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生存,作為一個明朝舊臣,不願背上遺臭萬年的漢奸罵名,投靠李自成便是他心中的政治抉擇。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大順的農民軍攻佔京城後大肆抓捕屠戮明臣家眷,吳三桂的家人也未曾倖免,老爹被砍了腦袋,女人也被奪去了貞潔,作為一個三十出頭血氣方剛的軍人來講,這是莫大的恥辱,想必換了誰都難以接受,吳三桂當時的降清也算是無奈之舉。吳三桂站錯了隊伍,心想錯了就錯了吧,只要能安逸的在美麗的雲南了此殘生,哪怕後世史書千古罵名萬夫所指,縹緲虛名又於我何加焉?更何況兒子吳應熊還在北京抵為人質,此時,年逾六旬的吳三桂也看透了人間百態。

    當吳三桂希望寄情于山水之樂的同時,也對朝廷削藩的心思洞若觀火,始終保留了足以自保的武裝力量。清廷削藩的政令釋出,欽差大臣朱國治被吳軍將領憤怒誅殺,兒子吳應熊在京城遇難的噩耗傳來,年邁的吳三桂被逼上了造反之路。既然要打清廷,那吳三桂出師總得需要個名號吧,需要有群眾基礎吧。

    只是遺憾的是事與願違,吳三桂叛亂之時,距離清軍入關已經有三十年了,清王朝初期輕徭減負與民休息,老百姓安居樂業對於戰爭非常排斥。加之吳三桂本是大明舊臣,後來卻賣國求榮弒殺永曆皇帝,早已是民眾眼中的漢奸了,如今又打著復明的旗號招搖撞騙,不僅沒能得到廣大漢族百姓的支援,反而還人令生憎,最終的失敗是必然的。

  • 19 # 歷史探測器

    實際上,吳三桂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反”的。

    按照吳三桂的人生規劃,他極可能並沒有反清稱帝的野心,他的目標是世守雲貴,讓他吳家的子孫後代一代代承襲“平西王”,這並非沒有先例,吳三桂一心想要仿效的就是他在剿殺南明時打過交道的雲南沐王府。

    順治和多爾袞多次表示永不撤藩,使藩王與清朝相始終的決心,這些還都寫入了賜封的金冊之中,而康熙的撤藩決定有點“背信棄義”的意思,且操之過急,如果待吳三桂等老一輩去世,趁第二代年輕,威望不重,再行撤藩,可能也就沒有“三藩之亂”了,吳三桂的罪名也就不會再加上一條“反覆無常”了。

    吳三桂起兵前,頭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曆陵前親自酹酒,三呼再拜,慟哭不止。熟悉內情者自然會覺得吳三桂過於虛偽,但按照《吳三桂大傳》一書的解釋,吳三桂的眼淚並非全然不真誠,“三桂的這番舉動,是對他降清後所作所為的自我否定。人往往在遭到重大挫折或失敗時,才反躬自省,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三桂的前程由於撤藩而譭棄,實為他一生中重大挫折,這才‘覺今是而昨非’,否定自己的過去,重新締造未來”。

    但試想,如果當初永曆不是死於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此次起兵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藉助反清復明力量上,將會更加得心應手,更不會背上“虛偽”之名,而這也是他自作自受了。

    如果說吳三桂起兵前的夢想只是讓“平西王”世代相傳的話,起兵後他的政治野心顯然大大膨脹,開始有了當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

    很多人建議吳三桂,應奉大明朝為正統,尋訪明朝宗室,明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將會更充分地發動臺灣鄭經等“復明勢力”,形成更強大的統一戰線,但這一建議卻被吳三桂以及他身邊那些渴望做開國功臣的近臣所否決。

    假使吳三桂反清成功,開創新朝,多半會搖身一變成為漢族英雄,像“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那樣名垂青史也說不定。

    畢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漢”之心。按照帝制時代的一貫套路,還會闡發出很多諸如吳三桂深入敵營三十年,泣血隱忍苦心孤詣臥薪嚐膽密圖恢復的感人故事。

    綜上,假如回到吳三桂生活的明亡清興之際,我們可能會發現,吳三桂以這樣的形象在歷史中定格,實在是由於他始終立於時代潮頭,過深地介入了明亡清興時代幾乎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以至於無所遁形,被迫要為許多並非他個人所能承擔的時代之惡負責。

    唉,吳三桂聲名狼藉,一部分是自作自受,但更多的還是時事所逼迫呀。

    以上內容出自《搜歷史》(易小荷 曲飛 主編)。

  • 20 # 東吳楊慕楓

    明末清初的歷史上,吳三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他原是明朝總兵級別的高階將領,卻因陳圓圓而“衝冠一怒為紅顏”,帶頭投降大清,開啟山海關,爾後合力圍毆李自成起義軍,讓對方一敗塗地。

    可以設想的是,如果當年吳三桂被李自成所用,李自成又不急於貪圖享受的話,歷史的走向或許是另外一個局面。而吳三桂降清後,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貴兩地。

    要知道吳三桂的這個王爵,可是實打實的王位待遇,擁有開府建衙的實權,史載他的一切行動“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不出格,隨意你折騰。

    當然,清廷對吳三桂等為首的“三藩”如此信任,也不過是假借他們之手,以平定明朝的殘餘勢力,等到基本面差不多穩定了,坐穩了皇位的康熙,開始著手“削藩”。

    “削藩”這個詞,翻閱中國歷史,屢見不鮮。漢景帝搞過,引發“七王之亂”;漢武帝實施過“推恩令”;建文帝也曾對叔叔們下手過,不過沒玩好,被朱棣給“摘了桃子”。這次輪到異性王吳三桂的頭上了,歷史的宿命像一張無形的大手,就看吳三桂如何應對了。

    吳三桂的應對策略很簡單,說造反就造反,因為在他看來,反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說不定藉助“反清復明”的口號鹹魚翻身,打敗大清登基稱帝,過一把皇帝癮。而不反,等待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條。

    再來看大清的反應。大清入關後,對待前朝的舊臣以及降將,其實一直還是不錯的。早期投降皇太極的那批不用說了,基本上結局都可以,後期比如李永芳、洪承疇等人,清朝對他們並沒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換作是吳三桂主動交出兵權,會不會也能夠像康熙所許諾的那樣,成為一個逍遙自在的富家翁呢?

    顯然不能,對這一點,吳三桂心裡非常清楚。因為當時的吳三桂,是帶著自己的一干手下整建制地投降大清,後來在雲貴坐鎮,也籠絡了一大批手下,這些人眼中只有吳三桂,而沒有康熙帝。

    一旦吳三桂屈從康熙交出兵權,康熙必須想方設法除掉吳三桂,找藉口扣帽子也好,暗中謀害也好,換誰也不能容忍,吳三桂的結局只有一個:必須死。

    原因剛才說了,彼時的吳三桂,並不代表他自己,他的背後是一個利益攸關的群體,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不殺吳三桂,吳三桂的那些手下就很難控制,說不定什麼時候蠱惑吳三桂再有什麼動作。所以他這個帶頭人是難逃活命的。

    因此康熙對吳三桂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吳三桂相信,那麼他的智商也就只是三歲小孩的水平了。即使他不想造反,他背後的那批人也不會答應,一起造反,用命相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參考資料:

    【《清史稿》《吳三桂全傳》《清聖祖實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20年,後來為何仍能屹立世界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