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eline3chen
-
2 # 溫情默默的兔子
核彈爆炸需要起爆條件,提供起爆條件的裝置,叫做引信,如果引信失效,核彈無法起爆。
同時,在核彈不滿足起爆條件時,核彈有保護裝置保證核彈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下。
所以,核彈遭到空中攔截時,攔截不會引爆核彈,同時核彈的引信會遭到破壞,所以,核彈不會爆炸。
但是,核彈的安全保護裝置會遭到破壞,直接開始核洩漏,而且由於是在高空中,而不是接近目標區域的地面或者是中低空,因此,核洩露會直接隨著全球氣象條件而開始大範圍擴散,由於輻射物質有效時間很長,因此隨著風吹遍全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核彈被攔截後,衝擊波、光輻射、熱輻射,這三個殺傷效果不會出現。但是,由於核彈的核物質完全擴散了,核汙染會非常嚴重。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核彈爆炸了,就像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所看到的效果,因為爆炸很快釋放完了核彈的威力,所以在過了多少年後,那裡還是可以居住生活的。
但是如果核彈未爆炸,而是產生了輻射物質洩露,那就相當於在切爾諾貝利看到的效果,時至今日,核物質是否完全釋放完了傷害效果,依然無從確定,而為了防止輻射危害擴大,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投入,遙遙不見終點。時至今日,切爾諾貝利依然是被人類拋棄的廢墟。
因此,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一旦發現戰略核彈來襲,在20分鐘內如果無法評估其當量以及攔截可能造成的危害,還不如趁著有限的時間,趕緊組織目標地域進入地下掩體躲避攻擊。雖然當下損失慘重,但是隻要不是被置於死地,那就可以用時間治癒一切。
也就是說,敢攔截核彈,要麼是藝高人膽大,要麼就是徹頭徹尾的白痴行為。至少目前,在武器試驗階段,有人敢試驗攔截沒有彈頭的目標彈,但是沒有任何人敢試驗攔截核彈。
-
3 # 胤遠
導彈上搭載的核彈就是熱核武器,包括核裂變的原子彈和核聚變的氫彈,再到威力更加厲害的三相彈。但是起爆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因為核聚變必須使用原子彈才能引發,需要幾千萬度的高溫高壓才行。所以只要瞭解了原子彈的起爆過程就可以知道引發核爆炸是多麼的麻煩。
想引發核裂變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臨界質量或超過臨界質量的裂變物質堆放在一起就能產生鏈式反應,產生核爆炸。但是這樣的原子彈是不能用於實戰的,因為實戰要使用的原子彈必須可以儲藏攜帶。所以就要研製出一種易於儲藏和攜帶的原子彈。
現在的原子彈有兩種起爆方式,一種槍式原子彈,就是把臨界質量的裂變物質分成兩塊放置,用的時候引爆後面的高能炸藥利用火藥的巨大推力把兩塊裂變物質擠壓到一起,使之達到超臨界狀態,高能炸藥的高溫高壓會加快鏈式反應的速度,這樣鏈式反應就產生了。但是這種方式需要的裂變物質多,反應率低,很多裂變材料還沒有參與反應,就被炸飛了,浪費資源。
還有一種是收聚式,也叫內爆式,就是把不到臨界質量的裂變物質放在球中間,外面包上高能炸藥,精確控制高能炸藥,讓所有的炸藥同時引爆,產生向心的巨大壓力,使裂變物質的體積受到壓縮,達到超臨界狀態,同一種裂變物質,密度增大,相應的臨界質量就會減小,達到最佳的密度時,中子發生器工作,加速裂變反應的速度,鏈式反應發生。相比較而言,收聚式效率高,用裂變物質少,更有優勢。
三體裡有一段描寫史強用槍射擊核彈,引發外圍高能炸藥爆炸,沒有引起核爆的章節。
“可能證實她說的嗎?”史強低聲問旁邊一位顯然是爆炸物專家的軍官。 那位軍官將一隻塑膠袋扔到那三個拿球的人跟前,袋中裝著一把彈簧秤。一名拿金屬球的三體戰士拾起塑膠袋,取出彈簧秤後將球裝進袋子,掛到彈簧秤上,舉起來晃了晃,然後把球取出來扔到地上。女孩兒哈哈一笑,這邊的爆炸物專家也輕蔑地笑笑。另一個拿球的人也照樣稱了球,然後也將球扔了。女孩又笑了一聲,接過塑膠袋將球裝了進去,掛到彈簧秤上,標尺嘩地一下直落到底。 爆炸物專家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低聲對史強說:“這個是了。” 史強仍不動聲色。 “至少可以肯定裡面裝有重元素裂變材料,至於引爆系統行不行還不清楚。”爆炸物專家說。 士兵們槍上電筒的光柱集中在那個拿核彈的女孩兒身上,這個豔麗的死亡之花手捧著一千五百噸TNT,燦爛地笑著,彷彿是在舞臺聚光燈下迎接著掌聲和讚美。 “有一個辦法:向那個球射擊。”爆炸物專家在大史耳邊低聲說。 “不會引爆?” “只會引爆外圍的常規炸藥,但會將炸藥打散,無法對中心核炸藥產生精確向心壓縮,肯定不會發生核爆。”
雖然現在用的核彈已經都是三相彈了,但是核聚變必須用原子彈才能引發,因為核聚變需要幾千萬度的高溫才能發生,現在只有原子彈爆炸才能提供這麼高的溫度。
導彈攜帶著核彈頭,一旦被在高空攔截,必然會受到損傷,核彈是個很精密的東西,很多精密的元件構成的,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是沒有辦法啟爆的,有可能核彈頭受損,會發生核洩漏,造成核汙染。
-
4 # 雲嶺子玉
自有核武以來,真正使用過的只有美國,而且是飛機投下的。至於導彈運載被反導攔截,不會引爆,因沒有起動引爆摸式。但不排除核汙染。
-
5 # 銳度何老師
不會!咱們先看看核彈是怎麼爆炸滴。
原子彈。
這涉及到一個概念:臨界質量。簡單的講,原子彈裡的核材料,鈾、鈽的重量到了一定程度,足夠多,什麼也不用管,它自己就爆了。原子彈的爆炸原理其實就是讓核材料的重量、質量、數量,反正這些東西,達到一定的數值,原子彈就爆炸了。
通常人們會把核材料分成3份,1、2、3份。這三份的總質量加到一起,超過臨界質量,就會爆炸。但平時也不能讓它爆,要等到扔到目標的頭頂再爆。於是,事先要分成3份,這就達不到臨界質量了,不能引發核爆炸。
在第1份和第3份核材料之間留下空隙,不讓它們接觸。第2份核材料對準這個空隙,剛好能堵上。這時候只要把第2份核材料推到第1和第3份中間,3塊核材料連成一體,就變成了1整塊核材料,1整塊超過了臨界質量的核材料,然後引發連鎖爆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這是原子彈的爆炸原理。
所以原子彈的結構通常是在封閉的彈體內,分佈著3塊獨立的核材料。在第2塊核材料的背後還有一小塊常規炸藥。先引爆這塊常規炸藥,透過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把第2塊材料推到第1和第3塊的空隙中。
當然,原子彈裡面的核材料可以是3塊,也可以是2塊、多塊。總之原理是這樣的:其中任何一塊的質量都達不到臨界水平,簡單的講,沒那麼多沒那麼重。然後透過常規炸藥引爆,把這2塊、3塊、多塊的核材料擠到一起,形成一整塊超過臨界質量的核材料,然後發生大爆炸。
先有裡面常規炸藥引發的小爆炸,再有核材料產生的大爆炸。
原子彈威力巨大,在自己家爆了那就太可怕了。所以對安全的要求極高。它裡面的常規炸藥屬於惰性炸藥,引爆條件非常苛刻。拿火燒、槍擊都不會爆炸。它不爆炸,原子彈就不會爆。
原子彈在空中被導彈攔截、擊中,產生的熱,不會引發常規炸藥爆炸。而且被導彈攔截,通常會造成外殼破裂,這時候原子彈又是在高速下降,這會迅速抽出內部的炸藥以及核材料:洩漏。更不能爆了,達不到足夠的質量。
氫彈是第二代核武器。氫彈的內部是一顆微型原子彈,原子彈的周圍再塞上氘、氚核材料。氘、氚沒有臨界質量的概念,所以只要核材料足夠,可以盡情的往裡填。裝的越多,爆炸威力越大。氫彈的威力沒有上限,具體可以參考恆星。太陽本身就是一枚大氫彈。原子彈的威力上限是25萬噸當量。人類製造的氫彈能達到1億噸當量。
但是想引爆氘、氚,需要上億度的高溫。而人類想獲得這麼高的溫度也只有一個辦法:原子彈。透過先引爆微型原子彈,製造上億度的高溫,再引爆周圍的氘、氚,引發核爆炸。
氫彈被攔截,即便是被導彈直接擊中,導彈爆炸,產生的溫度也達不到上億。無法引爆氘、氚。而且氘、氚這些核材料包裹著中間的原子彈,處於外圍,被擊中的一瞬間,彈體破裂,核材料不但不會被引爆,還要迅速洩漏出去。
現在核大國裝備的都是氫彈,安全性比原子彈還高,就是因為它的核材料需要上億度的高溫才能引發爆炸。引爆原子彈的常規炸藥、原子彈的鈾和鈽、氫彈的氘和氚,這些東西都是拿火燒、槍擊都不會爆炸。
過去各國做實驗、演習,原子彈、氫彈沒爆炸,掉地上摔碎的情況很常見。都不會爆炸。這種衝擊產生的能量,不比被導彈攔截弱。
-
6 # 王牌武器庫
核武器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武器,甚至一顆核彈就可以完全毀滅一座大型城市,為了避免核彈在使用中出現其他危險性極高的錯誤操作,在設定武器時,核武器專家也為它指定了一系列的規則,畢竟這種武器的破壞力太過於強大,而且使用時的風險也比較高,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所以在設計時就要做到足夠強大的安全性,從而確保核彈在引爆時不會傷及自身。除了這一點以外,如果核彈在攻擊時被反導系統攔截並摧毀,那麼如果沒有對此進行特殊設計的話,那麼核彈在空中引爆就將帶來致命的災難。
美國作為第一個在實戰中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在核彈的研發工作中,對安全領域十分重視,並在此領域有很高的建樹。早在二戰時期,美軍為了讓小男孩和胖子,可以有效的攻擊日本本土,在核彈內部就進行了安全設計,這種設定是指兩彈分離式的安全設計。
根據資料中的描述,我們可以理解為,內爆式原子彈,需要透過TNT炸藥、鈾235或者鈽239進行強力爆炸,從而將核彈內部產生極高的密度,密度到達一定的臨界值之後產生鏈式裂變核反應,從而成功引爆核彈。這就意味著,如果核彈內部的炸藥沒有正常啟動,那麼核彈也無法引爆,這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安全引爆。
美國在小男孩和胖子實戰成功之後,也將核彈的內部安全措施進行了升級。同時也將可以引爆核彈的炸藥和核彈核心部分進行了拆解,這也讓非戰爭期間的核彈可以安全儲存,如果想使用核彈進行攻擊,那麼就必須先將核彈的零部件進行安裝,這樣才可以成功引爆,那麼如果核彈是在空中被攔截的話,核彈還會爆炸嗎?
用現實角度來看,其實爆炸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但是機率非常小。因為最初的原子彈所採用的爆炸材料是高能鈍感炸藥,這種炸藥的特性是敏感度非常低,無論遇到撞擊還是外界攻擊,這些炸藥都不會發生爆炸,這也導致核彈內部不會引爆,就算被反導系統進行攻擊,基本上不會發生核爆炸。
而現代軍事科技研發的熱核彈頭,也更是採用了隔離開關的保險裝置,這種核彈頭透過各種電子零部件的絕緣材料進行隔離爆炸原材料,唯一能引爆這種核彈頭的只有核命令授權,也就是說就算核彈在空中被攔截,只要控制核命令按鈕的人沒有引爆,那麼核彈就算外部發生爆炸,也不會發生核爆炸這種高殺傷力的事情發生。
這種安全性到底有多高呢?在冷戰期間,美國就發生了超過100起嚴重的核彈頭安全事件,其中有40起是直接導致核彈頭在運輸飛機運送時墜毀,但從來沒有一次發生核爆炸,這也足夠說明在攔截過程中核彈頭必須經過多重安全流程才能夠爆炸,要不然這種極為精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爆炸的。這也是為何核彈目前僅在二戰時投入使用,近幾十年以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實。
-
7 # 薯烤條
謝邀,導彈遭空中攔截,,,當年愛國者曾成功攔截過飛毛腿,當然是常規彈頭,只要被擊中,其戰鬥部炸不炸無所謂,已達成攔截目的。洲際導彈帶核彈頭被攔截不會造成核爆,基本不具備核戰鬥部起爆條件即不會出現核爆炸。洲際導彈也許帶常規彈頭如被攔截如前面提到情形相同。
-
8 # 飛行者埃裡克
如果直接命中彈頭,核彈的起爆結構被破壞。自然就不會引發核爆,但是大範圍的核材料散步免不了。要是命中彈體就不好說了。
-
9 # 愛生活愛牛牛哥
其實,核武器在起爆的時候有非常複雜的程式設計,沒有滿足它的起爆條件,它是不會引發核爆炸的,所以,無論成功擊落了戰略轟炸機也好,還是成功攔截了彈道導彈也好,它們攜帶的核武器在被成功攔截的時候,一般不會發生恐怖的核爆炸。
-
10 # 航空視界
首先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傢俱備使用彈道導彈攜帶核武器進行打擊的能力,其中大部分都是核大國,另外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核武器剛被髮明的時候是依靠空投的方式來進行投送,後來隨著彈道導彈的發展才讓核武器遠端投送成為可能。
核武器的研製本來就非常複雜,而核武器具備的超大的威力使得核武器的存放和投送需要考慮安全因素,核武器使用彈道導彈進行投送就需要進行一定的設定,其中就包括起爆的時間。
核武器依靠彈道導彈飛抵目標上空的時候就具備起爆的一些條件了,但是還沒有完全觸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反導系統擊中是有可能爆炸的,這是在與設定的爆炸條件已經很接近了。
當然也有可能反導系統直接摧毀了來襲的彈頭,這樣核武器就缺乏爆炸的物理基礎,所以也不會引爆。核武器在空中爆炸的威力是驚人的,會引起極強的電磁輻射,比起近地面爆炸有更多的傷害。
之前蘇聯還研製過使用核武器摧毀來襲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這就是為了徹底消除核彈頭的威脅。
-
11 # 永遠是學者
如果攜帶的核彈在某個國家空中遭遇空中攔截,兩彈相撞產生的後果肯定不會小,但比起地面爆炸肯定遜色不少,大家知道核武器的當量超過幾千萬噸當量,落在一個小型國家的地面上,有可能會使這個小國家不復存在,形成的衝擊波,光幅射,核汙染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如果在萬米高空或幾千米高空被導彈攔截了,沒有地面物體的相互助攜,裂變式的爆發,效果因為距離遠,給人感覺空中好像光學反映,一道大閃光,和核武器空中試驗差不多,等有害物體飄向地面也被吹散了,稀釋了。但影響還是有的。
-
12 #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攔截”?所謂“針鋒相對”彈頭對彈頭直線迎面相撞這種攔截的方式是影視劇畫面的誤導。
現實的情景是,當主動進攻的導彈相對進入攔截導彈的殺傷半徑之內時,攔截導彈上的無線電近炸引信即引爆破片,無數的殺傷破片,形成一個彈幕,或者撞擊或者爆炸,毀傷進攻導彈的彈體包括彈頭。目前,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分別被稱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核武器。核彈是它們的統稱。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核彈被攔截的戰例。根據現有的技術,載體是導彈的,雷達才能夠捕捉到訊號資料,才具備了攔截摧毀的前提條件。相反,不是導彈運載的,比如,核魚雷,核炮彈和核航彈(如廣島上空飛機投擲正在降落過程中的“胖子”)幾乎無法攔截。因為目標特別小距離短,雷達幾乎沒有反應時間,不具備攔截的前提條件。
當然可以提前擊毀運載發射它們的飛機、艦船、陣地,不過那是另外一個概念了。核彈頭(核彈)遭到破片的撞擊或者遭到爆炸攻擊會引發核爆嗎?答案是肯定的,不會引發核爆。或許導致核容器的破損,引發核洩漏;現在更不會導致核彈自身配備的“引發炸藥”的爆炸。
原子彈、氫彈是否會引爆是由他們的引爆原理決定的!核彈不同與常規爆炸物,在這個問題上認識模糊是受到常規爆炸物爆炸的影響。原子彈引爆原理:常規特製炸藥爆炸→向原子彈藥(u235,固體金屬)產生向心壓力→原子彈達到臨界值→爆炸。氫彈引爆原理:原子彈爆炸→引發氫彈臨界值→氫彈爆炸。
上述指令都是按照設定的程式完成的。現在裝在核武器裡的高能炸藥都是頓感炸藥,對外界的刺激(高溫、撞擊)十分不敏感。常規轟炸或者從高空摔下不能達到上述任何一個引爆條件。
在冷戰時期曾發生過多次攜帶核彈頭的潛艇、飛機失事、導彈爆炸,但最多隻發生過核彈破損。1958年,美國載有核彈的多架B-47在機場因火災爆炸,三枚核彈的表面被高溫烤起了泡,卻仍未破損。
1966年1月17日發生在西班牙帕洛馬雷斯的事故。美國空軍一架B-52戰略轟炸機與一架加油飛機對接進行空中加油時,兩機相撞。執行加油任務的KC-135加油機完全焚燬,機上4名機組成員無一生還。B-52轟炸機機身斷裂成若干截,機上3人遇難。B-52轟炸機機隨機攜帶的4枚Mk28型氫彈脫離機身,墜落在距離帕洛馬雷斯不遠的地面和海上。
第一枚核彈落地後炸藥沒有被引爆,也未出現任何放射性物質洩漏。其中兩枚氫彈的三硝基甲苯引爆裝置在撞擊地面時爆炸,造成鈽和鈾兩種放射元素洩漏。導致2.5平方公里(1平方英里)區域被汙染。
第4枚彈頭落在了地中海的某片區域。美國海軍花了幾個月時間,最終在離海岸5英里外的海底找到了第4顆核彈。
1980年,美國小石城,“大力神”洲際彈道導彈因燃料洩漏發生爆炸,3噸重的核彈頭被拋到了100米外,卻安然無恙。
如果用A原子彈轟炸B原子彈是否能引爆被轟炸的B原子彈?答案也是不能。鈾——銀白色金屬,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熔點1130℃,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自燃。
製造原子彈的核裝藥平時一定是儲存在重金屬容器中,以隔絕輻射。A原子彈爆炸時的高溫高壓會在毫秒級的時間內把B容器以及鈾昇華(固態變氣態)。根據鈾具有自燃的特性,會劇烈燃燒而形成化學爆炸,但是,B這種情況不是核爆。
核彈受到外界的撞擊、爆炸,實質上摧毀了發生核爆的條件有網友這樣分析,與其說核彈是一種炸彈,不如說核彈是一套精密的儀器裝置。當它受到外界攻擊的情況下,意味著這臺儀器受損嚴重,無法正常工作,無法執行核起爆的各種指令,“電腦宕機了,軟體硬體都癱瘓”,更加抑制了核爆炸。
無論是在飛機、直升機、汽車,還是電梯裡,“核武橄欖球”都與總統形影不離。結論:寧可相信有拒絕核爆的啞彈,也不要相信有第二種引爆核爆的功能。美國總統形影不離的手提密碼箱可以證明。
-
13 # 軍武最前哨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彈道導彈發射後對敵造殺傷的主要部分:核彈頭。它被置於整個彈體的最前方,當再入大氣層前會與後部彈身分離,因此一些國家也將核彈頭稱之為再入飛行器。
籠統而言,核彈頭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即彈殼與核戰鬥部。這也會給人一種直觀的感受:核彈頭一旦被對方導彈攔截,勢必會在未抵達目標前發生核爆炸!真相如何我們接著聊。
核彈作為人類截至目前所研製出來的威力最大的武器,相關研究人員自研發之時就已經將其視為是一個"矛與盾"的問題:如果只單純的考慮它的進攻效能,那擁核國本身就會被置於不可預測的危險處境。
比如最初級、裝備最廣泛的熱武器:槍,它的主要作用是透過擊發子彈來殺敵,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風險,現代槍械都會設定有安全不擊發裝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保險。不難想象,連槍械這類最基礎的武器都會有必要的保險措施,爆炸後毀傷巨大的核武器能一觸就爆?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人類戰爭史上投放的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它在廣島上空爆炸之前一共經歷了四道防護:第一通電、第二計時裝置、第三氣壓裝置、第四無線電高度表;上述設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在合適的高度引爆原子彈。
另外,美國也曾發生過載有核彈的飛機墜毀的事故,但儘管如此也並沒有將其引爆。相比投放式核武器,彈道導彈屬於遠距離自主攻擊模式,為了最大化的提升打擊效率和安全係數,核彈頭也被配置了包括保險系統、姿態控制、突防誘惑等在內的多種輔助系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核彈頭被攔截後的效果還取決於攔截彈的種類,是動能撞擊、破片摧毀亦或者對等的核爆摧毀。但總的來說,核彈作為殺傷最大的戰略威懾,各國都嚴格遵循一個原則:高度掌握引爆控制權。
-
14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導彈是打擊性的武器,特別是搭載核彈頭的導彈更是被防範攔截的重點目標。目前世界上的核軍事大國都有核導彈入役,同時也都面臨被核導彈攻擊的可能性;針對這種局面各核武器大國都開始研製防禦核武器打擊的手段。本來核武器能夠扼制核武器大國間的核戰爭,保持相互能夠摧毀是核武器出現以來的相互扼制核戰爭的手段,也就是“以核止戰”。把核武器對人類的不利化為有利,應該說是目前一個比較好的防止核戰爭的方法,必竟核武器巨大的破壞力是人類承受不了的。先利用核武器相互扼制再逐步徹底消滅核武器是其發展方向。然而,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卻不這麼想,稱霸世界是它的目標,因此,美國首先打破了這個規據,研製反核導彈的武器系統。因此,核導彈在空中飛行時遭到反擊就成為了可能;
核導彈遭遇攔截會怎樣:搭載核彈頭的導彈並沒有特別之處,和常規的導彈一樣,有彈頭和推進劑組成,不同之處在於所搭載的彈頭是核彈頭而已;導彈的飛行,主要靠導彈的推進火箭發動機燃燒導彈所攜帶的燃料,也就是推進劑來實現。推進劑有兩種,液體和固體,但不論是哪一種其實都是燃料,是燃料就具有燃燒爆炸的性質,若遭遇攔截攻擊這些燃料很容易發生爆炸;在說說攔截導彈的手段,目前來看有反彈道導彈用的導彈,據說還有鐳射攔截。目前各國都悶頭琢磨怎麼把核導彈打下來,至於怎麼打誰都不說,我們也只能猜測。但不論是怎麼攔截,目前的技術還達不到回收利用的程度,只能是摧毀。所以如果核導彈遭到了攔截,首先該導彈肯定是沒用了,推進劑會被引爆,整個導彈失去動力而無法再到達目標,也就失去了作用,這樣的攔截也就等於是成功了;但是,問題在於攔截的距離,如果核導彈已經進入了已方的領土,即便攔截成功,未必核彈頭就不會掉下來;
核彈頭會不會發生爆炸:核導彈只不過是彈頭是核彈頭,核彈頭並不是暴露在外面的,而是有一個非常堅固的保護罩。特別是戰略導彈,由於要穿過大氣層,所以其彈頭的保護罩不但非常堅固而且能夠承受極高的溫度,導彈爆炸的碎片是無法穿透其彈頭保護罩的。另外核彈頭的性質也決定了它並不能被普通常炸藥引爆,所以核彈頭並不能產生核爆炸現象。如果是對核導彈採取了末斷攔截,彈頭並不會被破壞掉,還是會落下來,同樣會爆炸。這也是為什麼攔截越早越好。目前的對核導彈的攔截,已經從末段攔截向中段攔截髮力,並取得了成績。但前段攔截還沒有什麼成果出現。如果真的到了核大戰這一步只要能攔截住來襲的核導彈就行了,爆炸與否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即然核平衡戰略手段已經被打破,因此,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進步,為有更多的技術手段被用於對核導彈的攔截摧毀上來。其攔截方法和手段必然會越來越多。
-
15 # 裝備空間
這麼多答案几乎沒一個說到點子上,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現代核彈頭的安全設計”或者“現代核彈頭的起爆條件”。說句實話,現代核彈頭的起爆條件非常高,大家只不過是出於對核爆的恐懼心理,想當然的認為核彈被攔截後很危險,然而實際上類似與被子彈擊中、被導彈攔截或者被爆炸碎片打中,都不能引起現代核彈頭的爆炸。
現代核導彈被攔截產生的後果如果裝載核彈頭的導彈被攔截,如果被擊中的是核彈頭的運輸載具(導彈本身),則基本上會發生常規爆炸,主要是引起導彈燃料的爆炸,此時不會引發核爆;如果擊中的是導彈上裝載的核彈頭本身,根據現有的核安全設計,基本上不會引爆核彈,除非有極為特殊的意外的出現,且這種意外機率極低,一般都是數百萬分之一的機率,這種機率可能比擦槍走火的機率還要小的多。所以,你可以認為現代核彈頭被擊中,不會產生引起核爆或者大規模核洩漏的風險。
現代核彈頭的安全設計首先,是核彈頭的“單點安全”設計標準,也就是除非包裹核材料芯的常規炸藥,被均勻引爆才會引發核爆,如果是某個點被擊中或者非均勻爆炸,是不可能引發核爆炸的。根據英國國防部的報告,一些極端以外可能引發“單點安全”設計失效,但是這種危險發生的機率全年中僅為十億分之二點四,即使如此低的機率,英美兩國仍然開啟了新一代核彈頭安全設計機制的研究,力求將風險降的更低。其實單就安全論,現代核彈頭的安全性比一顆手雷要高的多的多。
其次,IHE頓感炸藥裝藥,這一點設計其實是更強化了前面的“單點安全”設計規則,IHE頓感炸藥耐受打擊的能力要比普通的CHE高爆炸藥強的多。IHE在面對各種物力撞擊、火燒、爆炸的耐受程度非常高,單就撞擊條件來講,IHE需要獲得高於高爆炸藥12倍以上的碰撞速度才會爆炸,根據測試能夠做到面對子彈直射而不爆炸,面臨大火只會燃燒而不發生爆炸,如此苛刻的條件連觸發核彈頭的常規炸藥爆炸都很難做到,更別說觸發“單點安全”規則的均勻的爆炸了,所以即使被導彈直接命中核彈頭,也基本上不會產生核爆。
最後,耐火彈芯設計,這一條又是針對上一條“頓感炸藥”的強化安全措施,因為雖然IHE在面對撞擊、爆炸、大火時很難發生爆炸,但是存在因火焰引起燃燒進而引發“武器級核材料”的氣溶膠化,核材料氣溶膠化後的放射性危害還是比較大的。因此現代核彈頭又專門設計了“耐火彈芯”,在核彈頭的彈芯外圍包裹特殊的金屬材料,一方面耐受高溫燃燒,另一方面約束核材料不會因意外大規模擴散。一般耐火彈芯可以抵抗1000℃以上的高溫燃燒幾小時而不破裂,即使核材料因高溫燃燒融化後也被約束在金屬彈芯內而不擴散。
最後總結,對於現代化核彈頭來說,無論是機載核航彈還是導彈核彈頭,其實都很難依靠外力來引爆,相應的安全係數非常高,遠高於普通生活中遇到意外的風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一些落後國家製造的老式核彈頭和粗製濫造的髒彈來說,被直接命中後的危害還是很大的。
-
16 # 哨兵ZH
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被攔截後是不會發生核爆炸的,這個除了和導彈本身的安全機構有關之外,也跟核彈的起爆方式有關,核彈並不是普通的炸藥,並不會隨隨便便就出現殉爆,裂變核武器,即原子彈的起爆條件主要跟核裝藥(鈾-235、鈽239)的臨界質量有關,只有達到了臨界質量(即能發生核爆炸的最小質量,臨界質量跟核材料的丰度有關),核裝藥才會發生鏈式反應,從而引發核爆炸,如果沒有達到臨界質量,這所謂的核裝藥就僅僅是一坨放射性物質。
至於聚變反應的熱核武器(比如氫彈,中子彈也算是一張“特殊的氫彈”)也一樣,因為這玩意需要用到原子彈來當點火的“扳機”,只有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極高溫、高壓環境才能使熱核材料氘、氚之間發生熱核聚變,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進而引發氫彈爆炸。而目前除了原子彈之外的其他所有常規爆炸手段,都營造不出能讓氘、氚這兩種元素髮生聚變反應的條件(起碼也得是上億攝氏度的高溫,或者是恆星內部那種級別的壓力環境和上千萬的攝氏度的高溫),所以,想要引爆氫彈的前提就是先要引爆原子彈,而讓原子彈爆炸的唯一條件就是讓核材料鈾-235或者鈽-239達到臨界質量。
▲最初的核爆裝置
而讓核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達到臨界質量,從而發生核爆炸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槍法”和“內爆法”,槍型原子彈的大概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主要原理是先使兩塊核材料處於亞臨界狀態,也就是圖中的“Hollow uranium bullt”和“Cylinder traget”,即“空心筒狀的鈾”和“實心筒狀的鈾”,在常規炸藥爆炸產生的壓力作用下,這兩塊亞臨界質量的鈾塊就會沿著“槍桶(Gun barrel)”組合在一起,達到臨界質量,從而引發一系列的鏈式反應,最終產生核爆炸。只不過這種“槍式結構”的原子彈對核材料的利用率非常低,很大一部分並沒有直接參與核反應,而是直接被炸散了,所以,現在的核武器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第二種起爆方法,即內爆法。▲槍式原理結構簡圖
內爆法可用於鈽彈(鈽彈不能使用槍式結構),原理跟“槍法”差不多,也是在外部常規炸藥的作用下,使處於次臨界質量的核材料迅速達到臨界質量從而引發核爆炸,只不過內爆法對核材料的利用率相對來說要高很多,同時內爆式結構也更加複雜以及製造難度也更大,下圖為內爆式結構的原理簡圖,大概就是在一個鈽球的四周包上一層常規炸藥以及反射層,其中“Neutron initiator”為中子發生劑,“Plutonium core”為鈽心,其大概過程為:常規炸藥爆炸——產生的球型衝擊波同時向核心壓縮(spherical shockwave compress core)——擠壓鈽心使其密度增大,從而達到臨界質量——發生鏈式反應,最終引發核爆炸。▲內爆式原理結構簡圖
雖然內爆法對核材料的利用率要高不少,但是其製造難度也是非常大的,即:要保證外層的常規炸藥必須同時爆炸,產生的爆轟衝擊波能夠同時向球心匯聚,擠壓處於次臨界質量的核材料,使其達到臨界質量,只有這樣才會發生核爆炸,大概過程如下圖所示,分別是:內爆式原子彈的爆炸原理動圖以及在高爆炸透鏡系統測試期間形成的匯聚衝擊波的X光影象,而如果這些炸藥沒有同時爆炸,或者其中一部分沒有爆炸的話,都有很大可能導致核彈起爆失敗,也就是說核爆的起爆條件其實是很苛刻的,不存在隨隨便便就能被殉爆的可能性。▲內爆式原子彈起爆原理動圖
▲爆轟衝擊波的X光
因此,這就是核武器的起爆原理,即使是今天的核武器(氫彈必須使用內爆法,槍法不能製造氫彈),使用的仍然是內爆法,不過內爆法不僅僅只有一種,其包括了:懸浮坑式內爆、兩點空心坑式內爆以及兩點線性內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導彈上面的核彈頭包括其起爆裝置在內其實就是一個“精密的儀器”,核彈想要引爆,就必須爆炸這個精密的儀器能正常工作,不被破壞,而當導彈被攔截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變相的破壞了這個“精密儀器”正常工作的條件,從而導致核彈不可能被起爆,簡單的例子,要讓外層的常規炸藥能同時爆炸是需要經過精密計算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的外部爆炸就能觸發,如果核導彈被攔截了,那麼最大的可能也僅僅是核彈頭以及起爆裝置被炸壞,而不是觸發起爆裝置。
-
17 # 軍武吐槽君
核彈作為人類有史以來研製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動輒上萬乃至於上百萬噸TNT當量,一顆就足以毀滅一座城市!但是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威力越大的武器在使用時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高,如果核彈輕易就能引爆,那麼對於使用國而言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核彈在設計之初最大的要求就是務必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以確保核彈不會被輕易引爆而傷及自身!如果核導彈是被攔截彈外力摧毀,沒有按照自己既定的程式一步步啟動,可能會發生普通炸藥爆炸,但是絕難引起核爆炸!(反導攔截)
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研製成功並將核彈投入實戰使用的國家,在核彈安全設計領域建樹頗高!在二戰中,美國將核彈製造成航彈投放至日本列島,有效加速了日本投降,為人類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兩顆分別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彈就採用了首創的兩彈分離的安全設計!我們都知道不管是槍式或者內爆式原子彈,都需要使用TNT炸藥對鈾235或者鈽239核裝藥進行強力爆炸壓縮,以使其密度增加,達到超臨界狀態而進行爆發式的鏈式裂變核反應,從而釋放出能量。所以說,炸藥是核爆炸的媒介,如果二者被分開,原子彈就沒法正常啟動。(內爆式原子彈原理)
小男孩和胖子採用的就是這種最原始的安全防範措施,它們的核裝藥與常規裝藥在通常狀態下都是分開存放的,只有在接受了明確的戰爭任務後才會被手工重新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真正的核彈。而在裝機之後,這兩部分仍然會被一道鎖釦卡死隔離,只有在投放之後,到達了高度計測算的引爆高度,這道保險才會被自動開啟,引爆程式隨之啟動。那麼這時候它們如果被地面防空炮火攔截會不會被引爆呢?(長崎原子彈“胖子”)
不能說沒有可能,但是機率很小!因為即使是最初的原子彈,採用的也都是是高能鈍感炸藥,和普通的TNT炸藥相比,鈍感炸藥的敏感度更低,不管是遇到撞擊、槍擊甚至是火燒,這些炸藥都不會發生爆炸,所以即使被防空炮火擊中,也基本上不可能引爆炸藥,引爆不了炸藥,核彈爆炸也就無從說起。目前的熱核彈頭則採用了更為高階的控制隔離開關保險裝置,控制炸藥和核裝藥引爆的引信和各類電子零部件被絕緣材料殼保險與爆炸原材料分開。也就是說即使核彈的外部開關被打開了,如果不把絕緣殼保險開啟,核彈依舊難以引爆,如果要解除這道保險,唯一的辦法就是核命令授權,也就是使用上級下達的核金鑰開啟這道保險!(核彈發射啟動程式)
即使是輸入了核金鑰,控制開關被開啟,核彈頭不按照自己的程式一步步啟動,依舊是不可能爆炸的。現在的熱核武器都是TNT炸藥、核裂變材料、核聚變材料的三相彈組合,稍微有一點偏差,就可能導致核彈的某一條件和引數難以滿足爆炸條件,最終無法成功引爆。如果是遭遇空中攔截,核彈頭肯定會被炸到四分五裂,各種結構和設計也全部被摧毀,即使炸藥被意外引爆,彈體最終也會直接被炸解體,完全不可能發生所謂的核爆炸。(W87核彈頭的複雜設計)
其實對於核彈的安全性,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引爆核彈的難度有多大!美國將核彈安全事件分為“斷箭”、“折矛”、“鈍刃”、“空箭筒”四個不同的等級,其中的斷箭等級為核彈爆炸、起火、墜落、遺失、誤射。只在1950年到1980年的短短20年間,美國就發生了超過100起嚴重的斷箭事故,其中有不少於40枚核彈直接和飛機一起墜毀,有5次引爆了其中的炸藥,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意外引爆核彈的情況!而這除了核彈本身嚴苛的安全設計保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不管是墜毀還是攔截,都不是按照核彈既有的程式一步步正常啟動,對於核彈如此精密的武器而言,稍有偏差,就完全不可能發生核爆炸!!(美國斷箭事故發生地,至今仍有很多核彈頭沒有被找到,也沒有爆炸)
-
18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簡單一句話,核彈結構本身不能接受一丁點損傷,否則即使引起某種爆炸也不可能引發核爆炸,所以只要攔截彈擊中核導彈任何相關部件,基本都能有效防止受到其核打擊。
回覆列表
我們的核彈肯定是高精準打擊的,就像我們的口罩,試紙,槓槓的。
自己說說開心一下就好,真的太丟人了。遠端洲際分佈在河南江蘇等地,發射過程需要,測試,轉運,挖坑,把他放進坑裡躺下,再測試,發熱。。。。。。真的太危險了就這些步驟能做完就被發現了。傷害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