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endycinderella

    為什麼?

    講個故事,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和男同桌畫了一條三八線,互不相讓,特別搞笑。放學後小組清潔,他和我各掃一大組,絕不多幹。

    然而我們班主任說:“男孩子掃兩組,女生只用擦黑板。”

    我內心竊喜。

    但這種體力差距的不同安排之後,一件事情讓我震驚了。

    五年級,全班數學考試炸了,我只有89分。數學老師懲罰跑十圈小操場。

    女生跑了兩圈,老師讓我們停下,可以自由活動。然後男生繼續跑,他跟在隊伍旁邊,大聲斥責這次考試的失利。

    當時周圍的女同學一片幸災樂禍,而我感受到了一種被排除在外的恐慌。

    (鑑於許多人閱讀能力堪憂,此處被排除的恐慌不是說沒讓女生跑十圈,而是老師根本不在意女生數學考試炸了,只嚴格要求斥責男生。)

    男權社會,在小時候就對男性群體經驗式教育,最開始就教育他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女性是柔弱的,脆弱的,易感的,感情用事的,需要呵護的。

    男孩們有王子保護公主的使命感,於是積極開始從一些體力差異的合理幫助。但是,卻慢慢開始滲透到其他領域。

    (看清楚,誰否認體力差異合理性了?)

    生活告訴他們,有一些女性安然於他們的付出,於是縮減了自己的力量,很多事情慢慢變得不會做。

    他們可以並開始了大包大攬、大操大辦,生活的奔波令人勞累,他們也曾埋怨生而為男社會的強壓,為什麼男性就要買房子,男性主內就會被歧視,男性就不能流淚。但是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堅持後,實現了自我感動。

    又過了很久很久,

    女性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減少甚至絕跡,

    成就普遍落後於男性,

    即便並不是純體力差異的行業。

    這是一種介入的後果,

    大男子主義的人更因此驕傲自得,

    並開始用“這個領域女誠不如男”→“普遍來看女不如男”的經驗教育下一代。

    目睹了事實,加大了佐證,從紳士的謙讓慢慢讓度,最極端的人發展為內心的不屑,也就是大男子主義。

    “一群吸血蟲,靠生孩子坐享其成。我才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而你除了打麻將逛街只知道聒噪。”

    “你那狗屁文員,一個月就一兩千塊,你懂什麼人生理想,斌斌早飯你就弄這麼點?別跟我扯有的沒的,你七點起來我不一樣?”

    他們一面承受生活的強壓一面埋怨女性的無能和清閒,即便女性不一定真清閒悠哉。

    但是回到最初,

    沒有人能說清楚是否女性生來不如,

    他們生來彷徨。

    男性因為社會教育而自我壓迫,而大男子主義更為極端,不反抗社會權責綁架,在抗壓的同時,再轉向歧視壓迫女性。

    即便只是因為他耳聞目睹的是一部分吸附者,他便覺得所有女性都應宛如女蘿,否定女性家裡家外的貢獻付出,放大自己的血淚。

    又有一部分人,無能力,也偏偏要歧視整個女性群體,尤其對優秀女性的人生道路充斥懷疑和指責,恨不得能綁住回家。

    我認為,

    的確,沒有完全的男女平等,但是大男子主義的要求已經超越了實際存在差距的本身,要求履行一種男女定位的常態。

    歷史使然,雙贏選擇,不能成為不變的藉口。

    在性別刻板分工的年代,大家都是受害者,

    對兩性孩子的社會定位教育不改變,

    安逸女性群體的“特權心態”不改變,

    性別力量的差距越來越放大,

    當男性只能負重前行,女性不必投入過多,只需要從事一些他們理想的相夫教子的賢惠輔助工作,就能收穫利好,才能迎合主流的社會評價。

    就算更多男性覺醒,

    就算優秀女性大放光彩,

    大男子主義還是各處散播,

    甚至有一天因為你的百無一用,撕破最後一層溫柔的面紗。

  • 2 # 小喵帶你看世界

    男人造成大男子主義,可能與這個男人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家人溺愛,使他性格上比較自私,霸道,完全按著自己的想法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大男子主義者”認為男人應該承擔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妻子應該滿足於他男人的地位。

    造成大男子主義也和他的性格有關,太過於要強,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妻子永遠是錯的。不做家務、不照看孩子、不願意陪老婆逛街;在外面,他對妻子大呼小叫,來維護他的男人尊嚴,妻子只能忍氣吞聲。

    大男子主義一般來說也屬於心理問題。危害輕的可造成家庭不和睦,子女有牴觸情緒。

    總之,造成大男子主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身性格,成長環境,家庭教育,個人學習,這些都是影響一個人性格行程的因素。

  • 3 # 學習問題診療—陶勇

    一是文化的影響,比如傳統文化中的君臣父子,確立了男性在群體中的地位。

    二是自我價值的問題。比如某男子喜歡耍大牌,喜歡揍老婆,實際上是指這位男子並沒有什麼人生價值感,所以需要透過征服別人來獲得這種價值感。本質上是一個內心弱小的人。

    大男子主義要不得,在於它創造了不公平的生存環境。

    但在一個家庭中,男人的地位確實需要得到認可,不是為了權利,主要還是為了家庭結構性的穩定。一般來說,一個有能力的男人,在家庭中得到最高的地位,則這個家庭會穩定,不會輕易變得更糟。而那些強勢女人控制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地獄,原因在於丈夫沒有地位和尊嚴,孩子就無法獲得雙份的愛的力量支援。而男人為了獲得尊嚴則會隨時奮起而攻之,所以整個家庭就會陷入混亂。

  • 4 # 渭南李科長

    因為還有這樣的女人,一到吃飯時間不知道今天吃什麼,到哪裡去不知道坐什麼車,到地方不知道住哪裡,但今天出門穿什麼衣服怎麼化妝她就知道!遇到問題就會發牢騷,嘴裡沒一句有用的話,不是犟就是吵!讓她出點子方法辦法,就不會了

  • 5 # 倪嬌平

    大大男子主義的.大都是好面子.虛榮心重.沒有什麼能力的人.要是在自己家人.或者愛人面前大男子主義.那麼這是自私自利.有本領的男人.知道家庭責任以擔當.給家人創造愛的港灣.和分享…不會在家中逞強..很簡單?…

  • 6 # 再賤也要見到你

    大男子主義現象在封建社會極其明顯,婦女就是在家做做飯帶帶孩子,家裡的一切都是男人做主,錢財男人管著,時至今日,這種現象已經消退很多,但是有些男子還是有點大男子主義,這跟家庭背景還有生活環境都有很大關係。

    如果從小生活在一個缺愛的家庭,父親太強勢,母親沒有話語權,導致孩子的心理扭曲,看不到母親發揮光芒,很難體會到女人的需求,這種跟金錢物質沒有關係,是給他造成的一種錯誤示範。還有富二代的人大多數都是大男子主義,這類男生從小就得到被人的仰慕,女生都追著他跑,做什麼事都有人遷就他,他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就會想要去訓斥別人。

    但是如果男人沒有女人緣,感情不豐富,腦子還有古代的一種思想,特別想控制女人,征服女人,讓女人聽自己的話,也會顯得大男子主義。其實有大男子主義的人心裡是扭曲的,遭人討厭,如果持續下去,就會對下一代造成影響,形成惡性迴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乞丐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你覺得他會感到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