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維
-
2 # 一朵花的理想國
最近一次看書是今天,書名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是小學生看的《新華字典》
說說我為啥要買這本書。
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每個人都活在資訊的浪潮裡,從一部小小的手機裡就能看到大大的世界。我們每天無論是在通勤、在上班、在廁所裡,只要沒有閉眼睛睡覺前,就會抱著手機一直看看看。
我想,有什麼書能夠讓我從那些高大上的區塊鏈、自媒體的世界裡解脫出來,像小孩子一樣好好翻開書的每一頁,也不用心疼折角,順手就能從口袋裡拿出來看看呢?
我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最喜歡的書,就是新華字典,每次都能從中發現老師沒講過的知識。
所以我花了32塊錢買了一本小小《新華字典》,每次翻開它就能想起小學一年級的暑假,Sunny撒在我的手指上,數著偏旁字數一頁頁查,找到了就驚喜不已。雖然《新華字典》一點也不高大上甚至特別幼稚,但是我很喜歡,它讓我找到小時候那個好奇心滿滿的小孩子。
附一張我在地鐵上看《新華字典》的。。。。醜照!
-
3 # 沉香2251514278
最近看的是田雁寧的書《無法悲傷》,第一次看這個作家的作品,沒想到竟看得停不下來,用了兩天的時間便一口氣看完了。小說裡的故事蕩氣迴腸,人物命運大起大落,讀來感慨萬分。
故事的背景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歷經了饑荒、文革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主人公是地主家庭出身的三姐妹——蓮、萍、燕。社會的動盪,命運的無奈,給整個故事抹上了無比濃重的色彩,壓抑無比。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故事中的人物依然在堅強地活著,努力地與命運作著無聲地抗爭。在這個故事裡,愛和痛同在,同樣厚重得讓人無法呼吸。蓮為愛而守了十五年的寡,靠回憶曾經美好的愛情支撐自己,然而,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以至於,年僅四十四歲便早逝了,在人生的盡頭,她留在人間的最後一句話竟是“我好後悔啊!”。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一定不會不顧一切,只為愛情而結婚。
二妹萍比姐姐務實許多,她找了一個革命功臣做自己的物件,在他的紅色保護傘下過著安逸風光的日子。可是,她卻並不覺得幸福。她的丈夫是個軍人,也是個粗人,根本不懂得憐香惜玉,給得了物質的滿足,卻給不了她精神的撫慰。她不願像姐姐那樣對命運一位屈從,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真愛。然而,現實如枷鎖,她註定只能戴著鐐銬跳舞。她和自己真心相愛的人終其一生只能咫尺天涯。她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為了保護他和他的兒子,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生活在丈夫的紅色保護傘下,把自己的感情壓抑在最深處。這份毅力,這份堅持,讓人可悲可嘆。
妹妹燕目睹了兩位姐姐的不幸以後,決心不能步姐姐的後塵。她比兩個姐姐有文化,有思想,她對自己人生和感情有自己的主見,她敢愛敢恨,未婚先孕卻毫不後悔,依然熱愛生活,相信愛情。最後,她在萍的撮合下,和萍最愛的人建立了家庭。這樣的安排,讓人唏噓不已。
看完了整本書,終於明白為什麼書名叫《無法悲傷》。雖然故事裡寫了太多太多的悲傷、痛苦和淚水,太多的無可奈何和起起落落,然而,因為有與這些悲傷同樣濃烈的愛,讓人感到“無法悲傷”,功過相抵,有多少悲傷就有多少美好,哪怕,美好總是轉瞬即逝,哪怕悲傷才是生活的永恆主題,然而,只要有愛,哪怕只是一瞬,也足以照亮原本漆黑一片的天空。
所以,縱然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我依然無法放下,只因故事中的愛太美好、太動人。
-
4 # 南梔不喜
哈哈,最近一次看書是在今天。
是一本小說《我的老公是冥王》……本來對這個標題提不起興趣,在小夥伴的強推之下看了幾章……結果……無法自拔
雖然這本小說也是以言情為主,但是在我看來確實在一眾言情小說中脫穎而出,因為這本書有一個非常吸引我的點,文中女主的家族很特別,表面上是賣鎮宅轉運之類物品的商人家族,實際上足涉陰陽兩界,捉鬼驅魂不在話下……
越讀越佩服作者大大“見字如面”,書中或真或假的各種道家知識,風水之學夾雜,看起來真的灰常對我的胃口,同時也很漲知識啊= ̄ω ̄=
喜歡靈異八卦之類的小仙女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呦(๑•̀ㅂ•́)و✧
好了我要繼續滾去看文了,想要一起探討(yy)情節的小仙女也可以戳我啊(。・ω・。)ノ♡
-
5 # 零識店
最近一次看書是什麼時候?嗯,讓我想一想,應該就是昨晚半夜三更時分。當時煩躁,無心睡眠,就點了燈,從櫃子裡拿起一本書,靠在床頭上有心無心地讀了起來。書名是什麼?嗯,是《繁花》不錯。掐指算算,距離再近一次看書,竟然已經過了二十多個小時了——時光如狗急跳牆,匆匆而過!嗟乎!
為什麼我書櫃裡會有《繁花》這本書呢?嗯,是我當初上網搜書,看到博覽群書,智慧超群的網友們,極力吆喝推薦此書,就主動隨波逐流痛下殺手秒了此書。它呢,戴的帽子也委實較多: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首屆“中國好書”,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施耐庵文學獎,等等。這麼多“高帽子”扣在它的頭上,它應該多少也是有些實力的吧?至於我的讀後感想呢,因為就昨夜才剛開始讀,不過讀了三四章而已,也實在沒臉去說。目前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可能往後讀去,才能“繁花漸欲迷人眼”,引人無限入勝吧。
說一下,我最近讀完的一本書吧,這本書估計看完過的人真不少,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的人也不少,而不知道這本書的人就很少了。它就是被公認為曠世絕作的《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代表作。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從這個被公認為經典的開篇開始,馬爾克斯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叫“馬孔多”的地方,在這個神秘的小鎮,作者把一些看似荒誕、荒謬的事情寫進了現實,讓你在亦真亦假中觀看著一個家族,一片土地的興衰演變。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佳作,為什麼很多人都沒有看完整?因為書中的人物名字實在是太容易讓我們這種並非能過目不忘的人,讀著讀著,就把他們“亂倫”了起來。沒看過的,可以感受一下去。
好了,又將要到三更時分了,我讀《繁花》去也!
-
6 # 馬小聰兒
最近看書,應該是期末考試前吧。
書名如下
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學、
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
-
7 # 譚峭
剛剛在讀
《夜晚的故事》
(阿)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在我出版的所有書籍中,這本詩集最能表明我的內心世界。”在這本書的封底,博爾赫斯如是說道。
我是從博爾赫斯的詩歌全集中隨手抽出這一本的,這樣的巧合很完美,但我絕不會以為自己真的能以此揣摩到作者的心意。
一直誤以為博爾赫斯的詩作肯定晦澀難懂,其實這種誤解是沒有根據的,博爾赫斯首先一定是一個詩人,不管他的小說創作是如何成功。他的詩,自有一個瑰麗無比的世界。
我捕捉這些短短的詩句,豐富的意象撲面而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在歐洲、在阿拉伯、在中世紀、在鏡子中……我的大腦還在接收這些畫面,我的記憶、我的過去已在不斷地消逝中。
“在那安靜的擱板上的一本書裡,
沉睡著無聲的混亂。
沉睡並在等待。”
——博爾赫斯《一本書》
-
8 # 簡單的優雅2
最近看的一本書是《好父母決定孩子一生》,自從有了兩個孩子對這方面關注的就比較多一些。這本書被稱為“家庭聖經”是很值得一看的好書,書中陸惠萍老師分七章細緻的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和家長需注意的事項。首先陸老師以朋友的身份與我們說話,提醒了我們“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想要培養出怎樣的孩子要明白先做好怎樣的自己。我們一般會認為“先管後教”可是這樣只能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也會使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看了此書讓我想起“馬加爵事件”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法想象的。孩子的思維和行為能力常常超出我們的侷限性。這本書以前看過,還是會拿出來複習,檢討一下自己,也讓我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對他們說“寶貝,向我看”!
-
9 # 不倦的人間顏色
我最近一次讀書是春節之前,閱讀的書籍是韓松落的《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
江南江北,還有少年橫空出世,
生動飽滿,身著白衣,眼睛黑亮,
然後,任他們遇神遇佛,
任他們等待世道艱難、春雷滾滾,
任人事堆積,將他們推入人世的浩瀚。
----韓松落《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
1
每次閱讀韓松落老師的文章,總要先深吸一口氣,再一頭扎進他構造的世界裡,然後毫無例外看得柔腸寸斷、熱淚盈眶。那種深刻的感染力並非來自於炫技,而是他寫作時那不可思議的真誠,與掘地三尺的深入思考。
在《為了報仇看電影》一書中,松落老師就用他水晶般閃爍的文字,將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細節和電影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水晶閃爍之下的文字卻不浮誇,反而是深深地沉入生活,讓世間的愛與美,罪與憂,像海水一般沖刷你的思想和觀念。
2
他的新書《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我買了好久,最近才開始閱讀。
在書中,我看到了一個靈魂的進化史,從南疆荒漠中的綠洲小城,到祁連山下、蘭州安寧區的林蔭道,萬般喜樂紛至沓來,浮生千里路,最後的最後,以一曲藍調撫慰未來的歲月。
松落老師在自序中寫到,他之所以成為他,不過是因為他所經歷的那些人和事,它們是他的星辰或者沙礫,他將手捧這些往事,作為和失散的過往時光相認的信物。
他寫一個叫簡買麗的女瘋子,一個劍橋大學畢業的上海姑娘,因為打算偷渡出去和身在國外的丈夫相會,而被押送到新疆于田農場勞改。有一天,她突然決定要瘋掉,閉著眼,默唸著口訣,縱身跳入她自己所設計的瘋狂中。然後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她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地操辦著自己的瘋狂。
她以一種屬於她的方式,去獲得真正的自由,去護住她的內心,以及全部的尊嚴。她以主動進入幻境的方式,去嘲笑另一個幻境。
在一篇文章中,他形容一個賣刀的男人,“陳舊的,已經對生活無動於衷”。因為在英吉沙附近的一個小鎮子買下了兩把刀,使“英吉沙”這個名字被記住了,因為它有了可供依附的事物,所以開始與眾不同。轉眼已是十年後,兩把刀不知去向,買刀的人,媽媽去世了,舅舅老了。
他寫到,媽媽,爺爺,奶奶,他們走了,我身體裡的大陸流失了。
書中還寫了很多新疆南部有別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景色。
在《沙漠長河》,他的父輩們看見了阿克蘇的紅色紫色和綠色的山,比心靈所能承受的最親近的距離還要近的玻璃似的星空,看見了野黃羊群像洶湧的朝霞一樣在落日下的戈壁上奔跑。
他在《夜航》中,寫自己在世界最孤獨的卡車上,在浩渺無垠的戈壁中,聽到收音機中躥出來的一段弗拉明戈,熱烈、歡快,裙襬似乎都要從收音機裡探出來了。
3
他在《沉默許久後,重新開口》中,寫了自己的媽媽,一個曾經高貴風華的人,因為一場長達八年的重病,將她自己和家人都拖入了地獄中。書中寫到:
媽媽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媽媽了,她變得陌生,變成另外的人,或者,只是命運威力的一個承載者,是生活中所有憤怒、積鬱、嘈雜、疲倦的一個凝結體,或者,什麼也不是。
他寫到,隨著媽媽的去世,他的創造力也隨她而去,無法為自己、為媽媽寫一個字,陷入了再也不能寫作、再也無法創造的恐慌中。
直到很久之後,恐懼和焦慮,化成一種淒涼的溫柔,他終於又能寫作,又能寫媽媽,並且使媽媽成為了他筆下永不枯竭的話語。
是的,在這本書中,有很多的篇幅都提到了媽媽,她有一個滿含喜悅的名字”光華“,她曾是和田二中的文藝骨幹,她被手足之情驅使著,為弟弟們張羅一場又一場的相親,她心靈手巧,為家人設計縫製每一件衣服,她喜歡毛澤東詩詞,喜歡海子,她一直是《當代》和《大眾電影》的忠實訂戶。
離去之後的媽媽,一定如他所寫的那樣:
已經回到當初她奉獻了青春的地方,回到新疆的青山綠野之中,並且已經變回她少女時的模樣,她放聲笑著,在野花盛開的原野上漫步,輕盈躍坐在一支又一支蘆葦上。
我想,所有離去後的母親,都應該是這樣快樂的模樣。必須是這樣的快樂,才能抵消她們曾經的苦難。
4
關於韓松落老師,我有長長的話要說。唯有將他的文字,閱讀多遍之後,我才能夠寫出一個更加生動飽滿鮮活的他,今天只是在閱讀《我口袋裡的星辰如沙礫》這本書的間隙,把心中噴湧的想法先記錄下來。
最後想以作家綠妖在本書序言中的一句話結束:“被命運逐入黑暗卻不停留於黑暗,凝望深淵而不被深淵吞噬的,是我敬佩的人。記錄下這個過程的文字,安慰了人世間的艱難。”
謹以此文,感謝我生命中的星辰和沙礫。
-
10 # 使用者93940264919
最近在看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是位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後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傑作。毛姆在小說中探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月亮是美好、純潔的代名詞,便士是金錢社會的代名詞。主人公原來是一個富有的上層人士,在經歷了空虛的前半生後,他開始了真正的理想追求,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純粹的美,震撼的美,而用月亮來詮釋他的追求是最合適的,對一般人來說,月亮高不可求,但這正好反映了主人公執著的追求和高潔的人格。相比周圍的配角,他們沒有也不想脫離現實的慾望,因此用便士來形容他們所在的世界是在合適不過了。
前段時間還看了一個華裔作家寫的《無聲告白》,兩天看完了,心情很是沉悶,作者開篇就說莉迪亞死了,圍繞整個家庭的是自私,孤獨,抑鬱以及不自知,描寫非常細膩,情節環環相扣,寫出了一個混血家庭在眾口非議以及心理壓力下如何在美國生活的一種狀態,還有一條同性戀的時間線。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處女座,但是閱讀體驗並不愉快。
-
11 # 靜靜的貓超
不知道朋友們平時喜歡看哪型別的書,我來分享一下最近讀過的、感覺不錯的書吧。讀的不多,本人看書速度比較慢,習慣一邊看一邊寫筆記這樣。
1,《海洋與文明》,作者是美國著名海洋史學者林肯·佩恩。這本書的作者匠心獨具,從海洋視角出發,講述人類文明的程序,意在表明海洋對人類文明的程序起到的貢獻。這本書裡的史料極為豐富,屬於世界海洋通史,這本書目前正在讀,它非常厚,啃起來需要有點耐心。
2,《行走,一堂哲學課》,作者是法國哲學家弗裡德里克·格魯,這是一本哲理散文集,作者文筆流暢,讀來並不枯燥,但感覺書中內容稍微有些囉嗦。不過,這種文字優美、哲理豐富的散文,偶爾拿來讀讀還是蠻不錯的。
3,《生活教會我》,作者是埃莉諾·羅斯福,即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妻子,這是一本勵志散文作品,埃莉諾·羅斯福在書中坦言,她曾經因為自己的相貌和家庭情況而自卑,但是,她從生活中學到了許多經驗,由此豐富了自己的人生智慧。本書情感真摯而豐沛,讀來覺得很暖心!
4,《有效學習》,作者是美國國家智庫美國進步中心的高階研究員烏爾裡希·伯澤爾,從事學習能力領域的專門研究,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高效學習法,本書理論脈絡清晰,作者特別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起到的主動作用,並且指出,學習活動其實就是人們對知識的管理,所以說,學習活動也就是管理行為。雖然書中介紹的一些學習方法並不新鮮,但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取捨。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上一次讀書,就在昨天,讀的是作家、學者熊培雲的《慈悲與玫瑰》。熊培雲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湧現出來的大批年輕寫作者中較為突出的一位。以前曾任《南風窗》雜誌駐歐洲特派記者、《新京報》首席評論員。他曾經出版過好幾部十分叫賣的書:《思想國》、《重新發現社會》、《自由在高處》等等。
在這部《慈悲與玫瑰》中,他提出的主要觀點是:“無私心即無公德”。並對時興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等概念提出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批評。
作者相信,審美、或者說,對美的激情、美感,這些東西是人性的基礎。在這個苦難與荒誕的世界上,審美具有拯救自我靈魂的作品。在作者看來,無論是歡樂還是痛苦,這些都是人的命運花園中的一草一木,每一種情感,都有著相同的重量。
因此作者認為,加繆是對的,也就是說,西西弗斯式徒勞是幸福的。當活著的人在行動,他推動的不只是大地上的石頭,更是天空中的玫瑰。而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眾生的犧牲,也包括對自我的成全。就像《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在他的另一部名著《人的大地》中說的:“讓人幸福的,不是自由,而是責任。”
可以說,熊培雲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讀,因為他總是有能與時俱進抓住時代情感的能力,在人們最焦灼的點上,給出安慰。這部《慈悲與玫瑰》告訴我們的關鍵詞,一是保持對生活中美的熱愛,二是擔承命運和它賦予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