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常常學
-
2 # 申翔宇工作室
簡體字“這”,固字思義,半包圍結構,“走之”旁包著“文”,走者,從事也,就是用文化從事傳遞或告知的方式說明“目前的或較近的或剛剛提到的人、物、事或想法”就在“此”,重點強調文化的功能。繁體字“這”,固字思義,就是用語言告知說明“目前的或較近的或剛剛提到的人、物、事或想法”在“此”,文化包括語言,它的外延比語言大,所以簡化字“這”好於繁體字“這”。
-
3 # 過去理它作甚
“這(這)”字多用於俗語,南宋毛晃《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簡稱《增韻》):”凡稱此個為者個,俗多改用這字。“
這:南朝梁·顧野王《原本玉篇》說意思是”迎也“,就是迎接的意思。明代·張自烈《正字通》說”這是訝的古文“,周代有官員名稱為”掌訝“負責各項迎接事宜,”訝“與”迓“字相通。偏旁”辶“古作”辵“(音chuo),意思是走走停停。此處”言“取自”訝“字古文象形,不同於”言“字的甲骨文、金文,所以”這“字裡的言,完全沒有”言“字的意思。
這:該字應是從”這“字的草書體簡化而來,兩字中的”言“和”文“本身沒有含義上的聯絡。
這兩個字歷史上並沒有同時出現過,說明是因簡化而前後出現的關係,含義也一樣,要說兩字的區別,僅僅是字型的不同。
-
4 # 一老沈一
簡體字的“這”,和繁體字的“這”,有區別嗎?
意義上沒有區別。區別只在於簡體和繁體。
樓上有高人說了,這個字由繁到簡,是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 年,民國教育部公佈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確定的。詞表包含了324個簡化字。見上圖。
這個簡體字表公佈後,受到了時任民國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的激烈反對,跑到蔣氏介石的辦公處大吵大鬧,搞得蔣氏無可奈何,1936年2月,蔣氏以國民政府名義發文,稱此表“不必推行”。但實際上,已然無法限制社會上對這324個字的使用了。
可以確定,“這”和“這”只是簡繁關係,並無任何意義上的不同。
當年為何簡化這324個字,一是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一大批如錢玄同等著名學者,提出應該簡化繁體漢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時期以來,在使用中,至少有一千多個漢字已經被簡化了,只是沒有經過“官方”確認而已。這324個字的簡化,是順勢而為罷了。
“這”簡化為“這”,亦應如此。
只是,“這”何時被人們簡化為“這”,一時難以徹底搞清。第一,很可能與王羲之等頂尖大家的草書有關;第二,這個變化過程,應該在明清階段。
說與王羲之等頂尖大家有關,是因為後來的許多簡化字,在右軍大人,以及蘇軾等等那裡,已經被簡化了。
“這”字的“言”,簡化為“文”,很可能與他們的草書書寫的“言”,逐漸變成了“文”。
王右軍的“言”這樣——
虞世南的“言”這樣——
“言”與“文”義近形近,於是,後人們“照貓畫虎”,把“言”假借為“文”也未可知。
其實,“這”,本身就是假借字。
《說文》裡,沒有“這”字。初造此字,當在魏晉。
南朝的《玉篇》收錄此字,釋曰:“這,迎也。”音“yan”,就是和“唁”音同。
古時,最早,不說“這那”,而說“彼此”。
後來,在唐代,用 “個”字,繁體是“箇”或“個”,作為“這”的代詞。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雲:“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這裡的“箇”,實為“這”之意。
《舊唐書.李密傳》:“(隋煬)帝曰:‘箇小兒視瞻異物,勿令宿衛。’”此“箇”也意為“這”。
又逐漸,“箇”成為量詞,開始用“者”作為“這”的代詞。
唐代齊己《道林寓居》詩云:“青嶂者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者邊”就是“這邊”。
“者”與“這”音近,從唐代開始,此兩個字經常相互假借。
唐鄭綮《開天傳信記》曰:“者畔有那畔,那畔有這畔”一詩中,既用“者”,又用“這”,所表達的,都是“這”。
自此,“這”原來表示“迎”的含義,逐漸消失了,而且逐漸取代了“者”,就是表示“這”的專用詞了。
這個過程,大約到宋代就完成了。
南宋毛晃說:“凡稱此箇為者箇,俗多改用這字。這,乃迎也。”他的意思是說,別忘了“這”的原意是“迎”。
“這”先表示“迎”。表示“這”含義的最早是“箇”;然後是“者”,假借了“這”,其實還有“遮”。最後,就剩下“這”了。再往後,又被簡化成了“這”。
後面這些話有點兒跑題,只是感慨漢字太有趣了,沒忍住。
所以敬請原諒。
-
5 # 習之堂
簡體字“這”和繁體字“這”僅是單純的簡繁關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沒有發現這個字的記載,這點我們可以透過考據字源進行了解:
“這”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沒有查到,最早可追溯到籀文,由“彳”(表示行走)和“言”(表用言語責令)組成,本義是責令某人前往之義。篆文用“辵”替代了籀文的“彳”,和“言”組成,本義未變。隸、楷則把“辵”換成了“辶”和“言”,基本就形成了“這”字的規範。漢字簡化時,用“文”替代“言”。“這”的本義早已消失,現今主要用於表代詞⑴:就近的空間、事物,如:這裡、這人,代詞⑵:就近的時間、此刻、眼前,如:這回、這時。
-
6 # 梧桐樹邊羽
簡體字的“這”,和繁體字的“這”,有區別嗎?
這兩個字在意義上沒有區別,就是將走之底上面的“言”字簡化成為“文”字。都是作指示代詞用,和“那”字相對。
有很多熱愛繁體字的朋友,總是說繁體字更美、更有意義。簡體字破壞了中華民族傳統漢字的美感,特別是建國後的簡化,簡直就是對漢字的侮辱。這些朋友一直在呼喚繁體字迴歸,認為繁體字才真正代表中國文化。
其實這相當不靠譜。
文字是什麼?是語言的載體。所以任何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文字作為工具肯定是越簡單、越細緻才好。因為簡單才容易辨別、書寫,因為細緻才不會再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產生歧義。
舉個極端的例子。用“0”和“1”做判斷的計算機絕對不會在判斷上出錯。因為簡單、明白。
漢字從最初的圖形,到後來增加筆畫、變得複雜,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不斷髮展,文字本身的記錄不夠,又沒有能力新造字,才會越來越複雜,代表更多的意義。而當白話普及,並且打破文言文記錄歷史文獻的壁壘之後,文字變多、片語變多、資訊爆炸、那麼越來越大的資訊量就自然要求文字本身越來越簡單。
漢字的繁簡化,是有它自身的運作規律的。我們建國後的漢字簡化工作,不過是因為掃盲這個征服工作對它的簡化加快了速度。但是,二簡字就推行失敗了,不符合人類交流使用習慣的做法肯定是不能成為通行用法的。
就好像魯迅等一干學者呼籲用拉丁語代替漢語一樣,不現實的激進改造最終肯定失敗。
所以,當下的簡體字是有存在道理的,大陸絕對不會開文化倒車。
繁、簡體並存,再慢慢合併才是未來的趨勢。
至於是合併成為簡體,還是繁體,雖然政治形勢可能強橫一時,但最終還是中華文化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繁簡體可以並存?
因為漢字是一種脫離聲音和意思的符號,這種符號,不論繁體還是簡體,我們不學習,都不會使用,但是我們只要學習,就都可以使用,何況只是字形不同,聲音和意思基本相同。
就好像一臺手動擋的車和一臺自動擋的車,華人都能開的,只是學習過程不同而已。
回到“這”字,這個字的簡化其實和咱們現政府無關。
這個字由繁到簡,是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 年,民國教育部公佈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確定的。
新文化、漢字簡化一直是文化人在努力推進的事情,與國情、政治無關。
而且當時簡化這些漢字,其實早在民間已經開始使用。也就是說老百姓早就不喜歡寫得太麻煩的字,而使用了各種“通假”、“假借”,甚至是錯別字的方式來自行書寫。民國教育部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給這些民間簡化的漢字正名而已。
這就好像我們今天的新華詞典收入流行了一段時間、有實際影響的網路用詞是一個意思。
這些繁體字的簡化,是華人資訊增量交流的需要。
而具體到“這”字簡化成“這”字,估計是受了書法中行書或者草書的影響,因為早在王羲之、蘇軾等人的書法帖中就已經出現,老百姓發現了,用了,不但更容易書寫,而且也並不會產生歧義,就一直這樣流傳下來了。
直到民國教育部定版。
羅裡吧嗦講了半天字型的繁簡,其實問題第一句話就回答了。
這兩個字在意義上沒有區別,就是將走之底上面的“言”字簡化成為“文”字。
-
7 # 雲鶴閣
這和這的區別
這是這的簡化字。這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戰國時期陶文左右結構,左為辵[chuò],右為言,隸書演變為這,簡化字把言子改為文字,寫作這。
這字由言和辵構成,辵是彳(街道)和止(行走),沿著街道行走的意思。
言,說話的意思。遠古人們沒有錄音機也沒有擴音機,聲音傳不遠,且稍縱即逝。因此,古人就用言和辵組合成這,表示能聽到人說話的距離,會意為附近。
簡化字把言改為文,正好把附近的意思改掉。眾所周知,文(文字)就是為了彌補說話稍縱即逝、傳播不遠才發明的。
言+辵意思是附近,那麼文+辵那就是不是附近的意思,而是能傳播多遠傳播多遠。意思完全弄反了。
所以說,這簡化為這,是一個最糟糕的簡化字之一。
附圖是戰國時期陶文、馬王堆帛書和王羲之的行書的這字
回覆列表
罔顧簡化漢字的使用,對掃除文盲,發展經濟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今天的小學生在同等時間內識字量比繁體字多的現實,也不顧及今天青壯年全部使用簡化漢字而要他重新學習使用繁體字是浪費時間造成拖經濟建設的嚴重後果,拿個別字為例勸說人們恢復繁體字,簡直浪費心機。對繁筒之爭,教育部前段時間巳詳盡作了回覆,建議大家抽時間看看教育部的回覆,可以得到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