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秋香姐的9527
有可能,但是不見得比諸葛亮的成績會好多少,總之,北伐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小的。蜀國疲弱,國力與曹魏懸殊如此,除非發生滿清入主中原的時候,內部有李自成起義,三海關有吳三桂開關相助,這種天時地利的情形下,蜀國北伐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
3 # 我的17號書桌
士元死千載,悽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天心豈可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
蒼蘚無情極,秋來滿斷碑。
——陸游·《過龐士元墓》
陸游在詩中道盡了後人對龐統一生無限惋惜,以及對他壯志未酬的蓋嘆,可見龐統在古人心中地位不低。
龐統祠墓
諸位,如果龐統不死,我認為由他率領蜀漢北伐曹魏,是可以成功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在下面細細道來:
一、龐統具備執行隆中對計劃的能力。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襄陽人。年輕的龐統被大名士司馬德操等人極力推崇,曾在周瑜手下做功曹,名譽荊襄、東吳等地。
龐統——影視作品形象
但是由於孫權以貌取人,導致龐統轉為投靠劉備。劉備對龐統委以重任,封為軍師中郎將,地位與諸葛亮平起平坐。
龐統的出現,為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的實現,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龐統的智謀不在諸葛亮之下,尤為擅長諸葛亮不太精通的權術陰謀。龐統可以減輕諸葛亮的負擔,有助於諸葛亮應付東吳,守住荊州。
在奪取西川過程中,龐統向劉備獻出上中下三策,劉備關鍵時刻惺惺作態,選擇了中策,結果耗時過多,也消耗了自己的力量,重要的是連累龐統死了。如果龐統不死,幫助劉備奪取西川,諸葛亮坐守荊州,休養生息,相信不久,劉備就具備跟曹操決戰的實力。諸葛亮的隆中對就可以實現了一半,北伐曹魏的勝算就大為增加。
二、龐統不死,夷陵之戰就不會發生,蜀漢就據有抗衡曹魏的能力。劉備對諸葛亮的態度,在赤壁之戰後,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魚水關係,變得冷漠,原因是劉備對諸葛亮超強的能力產生了恐懼。
諸葛亮
劉備重用龐統,除了看重龐統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為了抗衡諸葛亮,避免諸葛亮一家獨大。
先主劉備
正是這種對諸葛亮的猜忌,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按諸葛亮的計劃行事。
譬如,在關羽、張飛被害後,劉備一意孤行地發動對東吳的戰爭,破壞了隆中對聯合孫權的計劃。最終結果劉備遭遇夷陵之戰的慘敗,錯失了積蓄國力的機會,蜀漢從此無法追趕曹魏的發展速度,註定被曹魏吞併。龐統不死,他跟劉備關係融洽,可以勸導劉備重注西川的經濟發展,用權術調和劉備跟原來西川官僚集團的關係。
諸葛亮則可以統領原來的荊州官僚集團,避免了關羽的獨斷魯莽行徑,向東聯合東吳,向北窺視曹魏,那麼隆中對計劃實現指日可待。
三、龐統北伐,諸葛亮、東吳兩路配合,大事可成。龐統不死,可以伺機曹操集團篡位之際,以復興漢朝為名,出兵北伐。諸葛亮則率領荊州軍隊攻打淮南,東吳也配合攻打合肥等地,甚至可以聯絡馬超在西北進攻中原。
師出有名,加上多路進攻,分散了曹魏軍力,曹魏軍隊再強,也無法抵擋。
龐統的智謀傾向於陰謀為主,類似於司馬懿,由他負責北伐,肯定比諸葛亮的講仁義的進攻更為凌厲,北伐勝券在握。
小結綜合所述,如果龐統不死,劉備擁有荊州和西川兩個地盤,休養生息,聯合東吳,執行隆中對計劃,多路進攻曹魏,龐統北伐,是可以成功的。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小小看法,有不正之處,請多多指教。
-
4 # 馬躍鏑鳴
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夷陵慘敗,託孤白帝城。劉禪即位,丞相諸葛亮全權處置蜀漢政務軍事,一方面繼續推行和東吳聯盟的外交政策,努力改善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大力發展蜀漢國內民生經濟,另一方面時刻不敢忘懷先主之宏願,先後五次北伐中原,但都無功而返,以失敗告終。
三國亂世,人才迭出。最著名的當屬諸葛亮和龐統,當時盛傳“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裡的臥龍即是諸葛孔明,鳳雛即指龐統龐士元。
既然臥龍北伐難成,那麼若是讓鳳雛北伐能成功麼?個人淺見,答案依舊是否定的。
戰爭這東西,非比尋常,勝負與否,考驗的是敵我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和較量。
從地盤大小論,曹操奠定的曹魏政權坐擁北方絕大部分州郡,地域遼闊,面積廣大。而反觀蜀漢,僅僅佔據西南益州、漢中等地,地域狹小,偏居一隅,迴旋餘地小。
從經濟發展看,當時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中心尚未真正轉移到長江以南地區,曹魏雄踞北方,農業生產技術較為先進,糧食等物資供給能力遠超蜀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冷兵器時代,打仗更多打得就是糧食。諸葛亮北伐數次,幾乎都是因為糧盡而返。縱然換成龐統,恐怕也無力迴天。
再看人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爭連年,人口急劇下降。曾有專家統計過,東漢三國期間,全華人口從頂峰時的六千多萬,下降為二千三百多萬。當時魏蜀吳三國每次征伐,無論勝負,都不忘遷移人口到自己的地盤。如曹操和劉備漢中之戰持續好幾年,雖然最終曹操放棄了漢中,但卻兩次強行將當地人口遷到關中地區,據說達幾十萬之眾,使得“漢中之民減半”。有一種說法,蜀漢末期,全華人口最多百萬,細思極恐,連人都沒有了,哪來的兵,怎麼打仗?
再以人才論之,早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加上“唯才是舉”人才延攬政策的推行,諸多文臣武將紛紛來投,至始至終,可謂兵多將廣。而蜀漢雖然有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等名將,但無論是從人才結構還是數量上都比不得曹魏,即使和孫吳相比也是遜色不少。且到了諸葛亮北伐之時,上述大將或戰死、或故去、或垂垂老矣,新的將領又大多屬於庸碌之輩。有道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領軍人物都如此匱乏,何談勝戰?
綜上,地狹糧少,兵貧將寡,如此窘境,即使換成龐統帶兵,北伐恐怕也難以成功。歷史的發展固然有其偶然性,但大多還是屬於必然。
-
5 # 微史論
先說答案:不管是誰都無法使得蜀漢北伐成功。
三國曆史上,諸葛亮曾經多次進行北伐戰爭,攻打魏國。在很多人看來,這一舉動分明是不明智的,蜀國的國力明顯要低於魏國,也是三國之中最低的,後方糧草難以維持這麼多次的北伐,但是諸葛亮卻執意這樣做。六次北伐,儘管有勝有敗,可是諸葛亮自己卻也死在了最後一次的戰場中。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北伐的最終結果還是失敗呢?
巴蜀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面都是山,同中原地區相比交通很不方便。地理環境看起來好像只是個自然條件問題,但是由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交通條件同經濟條件結合就變成了經濟條件,同軍事條件結合就變成了軍事條件。
交通條件不好,經濟條件、軍事條件就相應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北伐戰爭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就像一把鐵鉗,緊緊東縛住了諸葛亮的手腳。蜀漢本來就有限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受到這個不利條件的限制,更加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司馬懿拒不出戰,過足了縮頭烏龜的癮,卻也因此不費一兵一卒而屈諸葛亮之兵,諸葛亮只能大罵幾聲司馬老賊,悻悻退回蜀中。之後的三出祁山中蜀軍雖佔優勢,諸葛亮積勞成疾的身體卻越發不濟,加上張苞戰死的噩耗,諸葛亮不得已再次退去。之後的四出祁山,同樣收穫了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卻架不住司馬老賊使了一招反間計,讓其愛妾柏靈筠從中運作,在後方戰場上戰勝了諸葛亮,迫於劉禪的壓力,諸葛亮不得不班師回朝,此時劉禪早將背會的《出師表》忘得一乾二淨。
蜀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於偏僻了。這也就導致了蜀國雖說有大量的糧草,但是都要透過金牛道才能夠運出去。一路上更是要派遣重兵把守,否則想要安安心心的運送糧草基本就是不可能的。這對蜀國兵力和糧草的損耗都是巨大的。再加上因為地處偏僻,所以想要把蜀國的軍隊從巴蜀地區運到外面也只能透過金牛道。這是非常的影響運兵速度的。直接導致延誤了許多的戰機。
總結所以,基於客觀因素,不管是誰都無法克服蜀漢存在的客觀的自然條件,那麼就對於運兵、運糧草等關乎戰爭勝負的因素不能很好解決。再者,蜀漢國力本就比曹魏要弱,想要長途跋涉後以弱勝強,基本上不可能。
-
6 # 壹都歷史
應該不能,在我另一篇回答裡也說過。諸葛亮五次北伐都失敗了,不是因為他個人實力不夠。而是國家實在太弱了。那再看看龐統。
“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說的就是龐統的才能,擅長帝王之術。當初,龐統龐士元本來是孫吳的謀臣,但是,由於龐統太小看周瑜(因為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所以孫權發誓不用他。在魯肅和諸葛亮的鼎力推薦下,被劉備重用。
後來,必須要在攻打益州時,鞏固荊州。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要有諸葛亮一流的人才協助劉備才行。鞏固荊州最好的人選就是諸葛亮,但諸葛亮分身乏術。必須要再選出一位來。綜觀劉備早期的謀臣團,“糜竺、孫乾、簡雍、伊籍,只是一些儒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非其所長。而龐統正適合協助劉備進佔益州。在入川過程中,劉備因為劉璋的原因,在葭萌關駐紮了一年,不進攻。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
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他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龐統卻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龐統起身而退。劉備馬上後悔了,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飲食自若。劉備說:“曏者之論,阿誰為失?”龐統說:“君臣俱失”。龐統的聰明才智使劉備擺脫了信義寬仁等觀念的束縛,為日後平定西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一點來看,龐統在攻伐之術上還是比諸葛亮強上一些。
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中箭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但有沒有可能呢?應該會有一點點可能,那就要看龐士元的北伐政策及方法了。
回覆列表
蜀漢如果派出謀臣龐統帶兵北伐也很難成功,他雖有謀略但勇猛不足,有才華但力量不足。所以即使龐統帶兵北伐也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