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顧道驚城
-
2 # 雜史譚
大家好。
首先,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已經是天寶年間了。當時的唐朝軍事是個什麼樣子的呢?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外重內輕。
唐朝的邊境軍事防區可以大略劃分為西北、東北、東南、西南四個軍事戰略區。其中西北戰區下轄安西(兵2.4萬,馬2700)、北庭(兵2萬,馬5000)、朔方(兵6.47萬,馬14300)、隴右(兵7.5萬,馬10600)、河西(兵7.4萬,馬18800)共5個節度使;東北戰區下轄范陽(兵9.35萬,馬6500)、河東(兵5.5萬,馬14800)、平盧(兵3.48萬,馬5300) 3個節度使; 西南戰區下轄劍南節度使(兵3.09萬,馬2000);東南戰區下轄嶺南五府經略使(兵1.54萬)。這十大節度使總共擁有“鎮兵四十九萬人,戎馬八萬餘匹”,每年的軍費“衣賜則千二十萬匹段,軍食則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一十萬”。
顯而易見,西北、東北二區和東南、西南二區在軍事力量的配備上,呈明顯的不對稱狀態,西北、東北二區遠遠強過東南、西南二區。這自然是針對當時西北方向面臨吐蕃、大食,東北方向面臨契丹、奚、後突厥等強敵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佈置。而安祿山恰恰掌控了東北戰區的三個節度使,擁有將近20萬大軍,2.6萬匹戰馬。在唐朝的邊軍中佔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實力。
而在重兵屯駐邊境(尤其是東北和西北)的同時,唐朝中央直接掌控的軍力卻在急劇衰退。起初,宿衛長安的“彍騎”尚受到軍事訓練,後來又逐步廢弛,且其數量開始時尚有13萬,到天寶元年(742年)就只剩下6萬人。京城另有萬餘人的北門禁軍,也日漸養尊處優,以致徒有虛名。至於內地各州縣有無正規軍,史無詳載,但隨著府兵制的瓦解,大約也是有其名而無其實。鎧甲兵器任其鏽爛,而竟無人問津,中原武備之弛廢,由此可見一斑。於是,唐朝的軍事態勢出現了極度危險的“外重內輕”失控局面:邊防軍已佔全國正規軍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加之邊防軍久在沙場,兵精將猛;內地軍隊卻未經戰陣,缺乏訓練,戰鬥力虛弱。因之,邊防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可以吊打唐朝廷的中央軍。這幾乎已經是帝國朝廷自己為邊帥的叛亂做好了準備,所欠者只一位野心家而已,偏偏安祿山就是這樣一位野心家……
-
3 # 米南德王問道
唐朝在立國初期,實行的是北朝時候留下的府兵制度。這種制度其實也是源自中亞和草原地區的部落、城邦動員制度。這也是唐朝早期,軍隊戰鬥力非常強的一個原因。大量北朝遺留下來的關隴貴族和胡化的軍戶,不僅自己尚武善戰,而且非常善於學習。唐朝也因此在立國不久後,就擊敗了同樣壯大中的突厥勢力。
在這種基調下,隨著北方軍戶資源的流失,唐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度。募兵制度下最理想的兵源,不會是內地的農民而是西域和草原上的部落武士。關隴貴族的胡化風氣,也讓他們很快就從突厥人中招募兵士。帝國版圖擴大後,軍令有所不受的地方大將勢必獲得自行募兵權。他們也適時的將各族突厥人、契丹人、高句麗殘餘、西域人和中亞人,都招募進部隊。這些部隊又大量集中在邊區,也就成為了安祿山的武力源泉。
父系血統來自中亞粟特人的安祿山,自己就有一支來自索格狄亞那地區的粟特近衛隊。母系來自突厥的他,軍隊裡也多有突厥人。他最主要的副將史思明就是一個突厥人。在從軍之處,他是唐軍的翻譯官,又與邊疆的契丹人和奚族非常親密。這些在武則天朝大敗唐軍的蠻族,也成為了優質兵源。最後就是北方邊地的漢軍,也在長期與胡人作戰和交流中漸漸胡化。這樣的軍隊不僅戰鬥力更強,對將領的認可也超過中央的皇帝。
所以,在安史之亂的大部分時間裡,叛軍都對唐軍保持戰鬥力優勢。即便後期,叛軍內部因不同文化集團與利益關係而發生內訌,唐軍的反擊效果也來的很慢。
唐朝最後帶兵剿滅安史之亂的將領中,除了一個精彩吃敗仗的郭子儀,很多人也是胡人。他們既有同樣來自索格狄亞那的粟特人,也有大量投靠唐朝的突厥人。甚至是西域于闐國王這樣的東伊朗系土著。連遠在西南的南邵都有派出部隊。這反過來也應徵了開展初期,唐朝依靠少量募兵與大量大量動員的府兵後裔作戰,為什麼敗的如此之慘了。
-
4 # 謝金澎
雖然唐玄宗後期寵幸楊貴妃,重用奸臣李林甫,疏於朝政。但是中興盛世創造下的家底還是很厚實,唐朝當時的國力還是非常強大的。既然國力還那麼強大,為什麼安祿山三鎮兵馬就能把唐玄宗趕出長安呢?
這就不能不提唐朝的戎行編制。由於唐朝非常注重邊關防守,所以軍隊部署形成了一個外重內輕的格局。唐朝戎行編制是以藩鎮為單位,藩是“捍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朝設定藩鎮,本為捍衛朝廷安全。但唐玄宗為防備邊倕各異族的進犯,擴大防戍藩鎮,建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
當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了九個節度使、一經略使,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萬人。相反,中心軍力則不滿8萬,構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勢,嚴峻威脅中心控制。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軍力又於諸鎮當中最強,擁兵20萬。安祿山終年戍守邊塞,手下都是野戰軍,戰力要比京城沒有打過實戰的衛戌部隊強的多。
唐朝時期收容了許多的異族戰士將領,而且平等對待。安祿山自己就是異族,而他手下軍隊大多都是異族將領。這才使得安祿山造反時,唐玄宗能夠調動應急的軍隊非常有限,安祿山的軍隊常年在邊關歷練,戰鬥力又比較強悍,守衛部隊抵擋不住,唐玄宗無奈之下才逃離國都長安。
據史料記載,安祿山本是一名商人,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4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隨後他官運亨通,在北方當官期間得到奇珍異寶,每年都會送往長安討取唐玄宗、楊貴妃歡心。他還在長安設定眼線,雖遠在千里對京城工作了如指掌。其不臣之心,早就蠢蠢欲動。唐玄宗和楊貴妃沉迷於享樂,安祿山又極會討他兩喜愛,輕鬆獲取了三鎮兵馬統治權。 安祿山得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此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涉。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一怒之下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以“憂國之危“、奉密詔征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
唐玄宗前期撥亂興治,委任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但是後期寵愛楊貴妃,疏理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方針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來穩定唐朝的邊塞,結果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所幸最終被郭子儀撲滅,但是煌煌大唐盛世也從此走向衰敗。
-
5 # 仁勇校尉
唐玄宗宗天寶年間,唐朝有戰鬥力的軍隊都集中在邊軍。其它地方常設兵馬很少且無戰鬥力。首都長安附近還有不少兵力,但長期不參加戰事,早就毫無戰鬥力了,實際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封建時代的常態。邊軍兵馬掌握在十大節度使手裡。
十大節度使分別是范陽節度使(兵力91400人)、平盧節度使(兵力37500人)、河東節度使(兵力55000人)、河西節度使(兵力73000人)、隴右節度使(兵力75000人)、劍南節度使(30900人)、朔方節度使(64700)、安西節度使(24000人)、北庭節度使(2萬人)、嶺南五府經略使(兵力15400人)。十大節度使總計兵力近49萬。
安祿山是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管轄兵馬十八萬四千人,超過邊軍總數量的三分之一。但河東節度使安祿山只能掌握少部分兵力,大部分兵力安祿山不能掌握。跟隨安祿山造反的邊軍數量大概在十四到十五萬,將近全部邊軍的三分之一。起兵叛亂的初始常備軍兵力,安祿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空前絕後的強大。
(安祿山)
安祿山長期掌握范陽平盧兩鎮,自己又蓄養了不少私兵。又以能夠到富裕的中原燒殺搶掠為誘惑,拉了契丹同羅等大批胡人一起入侵。
安祿山起兵時,用計策劫持殺害了河東留守,讓河東鎮未跟隨自己起兵的部分暫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無力對其造成威脅。
河南河北等內地早就無有戰鬥力的部隊,邊軍入援需要時間。大唐朝廷倉促招募的十幾萬新軍自然毫無懸念的擋不住安祿山,安祿山短時間內佔據了河南河北,包括唐朝第二大城市洛陽,直逼潼關。
其後戰線在潼關穩定下來,朔方軍從山西直入河北,河北各地也紛紛起兵反對安祿山,安祿山一度陷入困境。
入援的河西軍隴右軍及前期敗兵彙集在潼關。由於唐朝廷複雜的內部矛盾,潼關守軍主動出擊,在靈寶被安祿山軍少量兵力打的幾乎全軍覆沒,大唐朝廷掌握的一隻最大的重兵集團被安祿山消滅。河西隴右軍是實力和叛軍差不多的邊軍,一戰全滅後後果嚴重。之後叛軍佔據潼關,唐玄宗逃亡四川,叛軍佔據長安。
-
6 # 絲絲890
三鎮兵馬為長年在外作戰的邊軍,兵強馬壯,而反觀內地軍隊,那是多年的太平,甚至連戰場什麼樣都沒見過,所以一開始安祿山勢如破竹攻佔了東西二京,但是盛世下的唐朝還是積累下一些家底的,當唐朝準備好反攻的時候,安祿山也就慢慢失敗了。
-
7 # 小劉海散亂也是美901
開元盛世不假,唐朝軍隊精銳力量為邊軍,其中西北、東北、西南為主要防禦方向,安祿山三鎮兵馬幾乎為唐朝精銳一半,並且突然起兵打了唐朝軍隊一措手不及,哥舒翰防守潼關時又遇領導瞎指揮,潼關失守,長安不保,所以唐玄宗連夜出逃,至馬嵬驛兵變,楊貴妃身歸黃土,太子靈武即位,自己成太上皇。隨後穩定下來的唐朝軍隊開始反攻。
-
8 # a本色蔚藍
因為安史之亂之前,大唐帝國的內部早已是危機重重了。
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為皇帝后的前幾十年,即開元年間,李隆基勵精圖治,大唐帝國蒸蒸日上,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但在輝煌的背後卻是危機四伏,
一、中央朝廷沒錢,雖說頭頂著開元盛世的名頭,但是帝國的開銷也非常大,對外戰爭,東北契丹,室韋等少數民族,北方草原突厥,西北迴紇,安西大食,隴右吐蕃,劍南南詔,到處都是戰場,都說打仗就是打錢,花錢如流水,再有錢也經不起這麼花銷的,除此之外還有官員俸祿,這是每個國家政府的固定開支,只能多不能少,否則就會有亡國之禍,再加上玄宗的個人享樂用度,據史載,大明宮單宮女最多的時候就達到4萬之眾,光是這4萬人的花銷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費用,另外天寶年間,楊貴妃得寵之後,對楊氏家族的封賞也非常多,也大大浪費了國庫。所以中央政府沒錢也是很正常的。
二,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從大唐帝國公元618年開國到玄宗朝開元,天寶的712年-756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大唐帝國的權貴階層越來越多,對土地的兼併也越來越嚴重,但是玄宗並沒有具體措施整治這一切,但是破產農民越來越多,國朝稅收減少,流民遍地,本身就已經非常危險了。
三、邊塞到處是戰場,中原腹地無兵可守,對外戰爭,東北契丹,室韋等少數民族,北方草原突厥,西北迴紇,安西大食,隴右吐蕃,劍南南詔,到處都是戰場,對外的一系列戰爭雖說提高了玄宗在天下的威望,但是大唐帝國在邊境四野用兵卻也加劇了中原腹地的危險,中原腹地沒有精兵強將對各處諸侯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導致中央朝廷在對外的政策上出現了誤差,在李林甫當政的時期,大唐帝國中央朝廷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掌控不是後面的楊國忠可以比擬的,從楊國忠當政的一系列昏招可以看出,這並不是一個治國之才。
因此,安祿山看到了機會,而大唐帝國也從此由盛轉衰,中國歷史也就此進入下行道,再也回不去這樣的頂峰。
-
9 # 南朝居士
安祿山一個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就是說,整個北方東部就是安祿山一人說了算,手握十八萬精銳。
而整個唐朝邊鎮兵力有五十萬,長安兵力也就八九萬人,
可以看出,安祿山造反後,就是西部的軍 區跟東部的軍 區的戰爭了,相當於左手打右手,
如果唐玄宗的敵人,只是安祿山,安祿山早就死了,
十一月,唐玄宗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接著任命他的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755年(天寶十四載)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後,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
哥舒翰到潼關後,有人就跟他說,讓他“清君側”,率軍攻打長安,殺楊國忠。
很多人覺得楊國忠是奸臣,殺他沒什麼吧?問題是,對於皇帝來說,我讓你去平叛,你不去平叛,反而率軍攻打我,要改組中央政府殺執政大臣??這是標準的造反啊!朱棣和吳王劉濞就是這樣造反的啊。
哥舒翰沒說話,但是,讓皇帝知道了,你沒同意,也沒把他交給我,那就說明你就是這樣想的。
隨後,皇帝新招募士兵一萬多人,屯兵霸上,相當於監督了,哥舒翰直接把軍隊收編了,把將領殺了。這又是標準的造反啊。。
《舊唐書》:翰至潼關,或勸翰曰:“祿山阻兵,以誅楊國忠為名,公若留兵三萬守關,悉以精銳回誅國忠,此漢挫七國之計也,公以為何如?”翰心許之,未發。有客洩其謀於國忠,國忠大懼,及奏曰:“兵法‘安不忘危’,今潼關兵眾雖盛,而無後殿,萬一不利,京師得無恐乎!請選監牧小兒三千人訓練於苑中。”詔從之,遂遣劍南軍將李福、劉光庭分統焉。又奏召募一萬人,屯於灞上,令其腹心杜乾運將之。翰慮為所圖,乃上表請乾運兵隸於潼關,遂召乾運赴潼關計事,因斬之。自是,翰心不自安。又素有風疾,至是頗甚,軍中之務,不復躬親,委政於行軍司馬田良丘。良丘復不敢專斷,教令不一,頗無部伍。其將王思禮、李承光又爭長不葉,人無鬥志。對皇帝來說,安祿山不是忠臣,哥舒翰也絕不是忠臣,安祿山可以造反,哥舒翰也可以,於是玄宗命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兵敗投降了,潼關被佔,潼關破後,長安的大門就開了,
皇帝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希望他早點死的,所以他需要防著的是每個人,特別是他的太子、其他皇子和所有將領、丞相。
如果只需要防著安祿山,那把安祿山清理出局就可以了,問題是,安祿山不可信,哥舒翰就可信嗎?
如果你覺得安祿山是反賊,你又錯了,安祿山號稱四聖,還有人給他們立廟祭祀。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為安、史父子立祠堂,謂之四聖,且求為相;上令內侍孫知古因奉使諷令毀之。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 《新唐書》卷一二七,列傳第五二,《張弘靖傳》:“俗謂祿山、思明為‘二聖’,弘靖懲始亂,欲變其俗,乃發墓毀棺,眾滋不悅。”總的來說,對於唐玄宗,如果只是平叛,要平叛很容易,問題是,要平叛,還要自己的平叛大軍不造反,這就有點難了。
實際上看後來,“馬嵬之變”後,李亨去了靈武,武將們就擁立李亨做皇帝了,玄宗就成了太上皇,這不是標準的造反嗎?對唐玄宗來說,跟安祿山有區別?
-
10 # 小南讀
安史之亂我想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蓋因這場叛亂直接將繁盛的大唐帝國打入深淵,也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重要標誌。
而我們不少人都有所疑惑,為何安祿山以三鎮兵力就敢造反,還逼的李隆基逃出長安。其實我們要是細究安祿山的實力就會發現,安祿山的實力之強確實有能力跟唐帝國叫板。
在安祿山造反之前,其所兼任的官職無數。首先身任平盧,范陽,河東節度使,兩城太守,四府經略使,還身兼兩地群牧使。可以說恩寵無比,而且其所盤踞的河北地區自隋以來便是中原最重要的產糧地,該地區的人口數量在全國也是排行第二。
再加上唐玄宗還將兩個重要的養馬地交給了他打理,甚至還允許安祿山鑄錢。這就導致了安祿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有人。
另外一方面,此時的唐帝國雖然強盛,但以關隴貴族為根基的府兵制已經開始衰落,此時是募兵制和府兵制並行的政策,當時安祿山所在的三鎮是募兵制最成功的地區,掌控了大唐最精銳的十五萬士兵,超過大唐主體精銳的一半,而且這些士兵並不完全是受儒家文化的軍人為主體,而是以北方遊牧民族為主體,士兵只知道有將領而不認皇帝,戰鬥力又強悍。
可以想象李隆基是養了多大的一隻老虎,即便如此,安祿山所率領的十五萬軍隊還是被高仙芝擋在了潼關而不得過,屆時只要穩住陣腳,即可慢慢拖入消耗戰,結果李隆基因安祿山的背叛而衝昏了頭,強令高仙芝出戰,高仙芝不從被殺,後指派哥舒翰指揮,哥舒翰也是採取守關不出的策略,李隆基強令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迫不得已出兵,最後被安祿山打的個大敗,死傷無數。而後潼關守軍擔心哥舒翰被逼出戰,乾脆綁了哥舒翰投降安祿山,至此潼關失守,長安門戶大開,失去最重要的屏障,安祿山長驅直入,李隆基只能逃出長安。
大概如此,在安祿山謀反之前,李隆基便已經養虎為患,謀反之後更是昏招不斷,長安城破之後,驚慌之下李隆基甚至釋出詔書讓各地節度使擁有人事監察權,節度使身上的枷鎖卸下,也開啟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態勢。
-
11 # 水一白聊歷史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安祿山之所以熊心豹子膽敢在大唐最強盛的時期反叛也是英明的君主唐玄宗給機會了,下面就把具體原因細細道來:
第一:藩鎮割據制度唐朝周邊少數民族眾多,在邊境地區設定諸多藩鎮也是為了對抗和安撫強悍的少數民族,地方的行政,司法,稅收和軍事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藩鎮節都使的手中。好處是可以有效的對付邊疆民族的入侵,缺點就在於藩鎮節都使權力太大,中央很難有效地制約他們。安祿山領三鎮節度使,可謂是權力巨大。
第二:軍事實力對比從軍事力量上來看,當時安祿山領三鎮節度使,手下至少有十五萬精銳部隊,都是強悍善戰之徒.對比起來,唐朝在北方的部隊與其交戰的部隊,要比安祿山的部分差了幾個檔次。
第三:準備程度不同從雙方準備上來說.,一方是精心準備,一方還在享受太平盛世。安祿山其實一直都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他依靠玄宗的信任,以抗敵為名積蓄大量糧草,兵器,戰馬。收契丹等少數民族健兒為義子,人數多達八千。利用李林甫大量打擊異己的時候,趁機吸納人才,並大量招收武將謀士,成立自己的一套軍政朝廷。
第四:朝廷上下對安祿山都非常信任尤其是李林甫下臺以後,新上任的楊國忠與安祿山的關係搞得相當不錯。再加上,玄宗是一片迷之自信,相信自己一切盡在掌握,晚年生活基本是在一片歌功頌德中度過,他對安祿山也是非常的信任。
第五:唐玄宗戰略失誤安祿山軍隊渡過黃河後,接連攻陷陳留等重鎮,又在洛陽擊敗了唐朝名將高麗人高仙芝和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的十幾萬拼湊起來的聯合部隊,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著名書法家平原太守顏真卿和常山太守顏杲卿哥倆舉兵,威脅叛軍後方,安祿山自己也打算先享受一下勝利果實,在洛陽稱帝,暫緩進攻。
高仙芝提出固守潼關、整訓部隊,同郭子儀和南方唐軍集結力量,一舉擊潰安祿山的部隊。無奈,玄宗聽信監軍邊令城所言,認為高仙芝不戰而退後數百里,影響唐軍士氣,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殺高仙芝與封常清。接著強令哥舒翰出兵洛陽,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
至此,安祿山連取洛陽和潼關,並且消滅唐朝北方集結起來的反抗部隊,長安已無兵可守,玄宗被迫逃亡西蜀。
-
12 # 使用者67724358697
不止,還有吐蕃。
西安(長安)唐朝年間行政區劃就屬於吐蕃。並由吐蕃扶持唐廣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長安)稱帝。
西安(長安)關中地區唐朝年間就被吐蕃攻破,成為唐朝年間最大的笑話,“天子九逃,國都六失”。
因為不能“長治久安”,唐以後宋代“長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從未攻佔拉薩,而吐蕃攻佔了西安(長安)關中地區。
(那麼就需要和親。)
-
13 # 他鄉情涼500
安祿山長期準備,矇蔽唐玄宗,可以說他的造反有唐玄宗夫婦縱容的結果,三鎮兵馬精銳由一人統領“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一夕之間逃往蜀中,可以說倉皇之極,之後馬嵬驛,真愛變陰陽兩隔!
-
14 # 韋格蒂烏斯
簡單點說吧,這時候的玄宗覺得全天下的節度使都是敵人,看誰都像反賊,這種情況下昏招迭出不奇怪。自己拉的屎,含淚也得吃完不是。
回覆列表
注:本文涉及到太子李亨(即唐肅宗)的稱呼時,一律使用太子李亨,而不使用唐肅宗。否則稱謂前後變化,會增加讀者們的閱讀成本和理解成本。
當哥舒翰投降安祿山,安史叛軍得以攻克潼關之後,整體局勢似乎已經朝著有利於他們的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攻克潼關之後,長安就是唾手可得的。
可萬萬沒想到,安史叛軍毫無遠見(傳統史書說法),居然在攻破長安之後駐足不前,眼看著唐玄宗逃到了蜀地,太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逃到靈武。
然賊將皆粗猛無遠略,既克長安,以為得志,日夜縱酒,專以聲色寶賄為事,無復西出之意故上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無追迫之患。
對於史書的這種觀點,我是不贊同的。
既然萬里長征只差最後一步就走完了,無論多傻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必須走出這最後一步,否則前面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費了。
可在傳統史書的記載中,安史叛軍的萬里長征都快走完了,大唐皇帝和太子近在眼前了,他們卻始終不願意走出最後一步。
你們信嗎?
我的觀點很簡單:當我們發現歷史當事人犯了無法理解的低階錯誤時,千萬不要居高臨下地嘲諷他們,這不僅無用,更顯得我們水平不高。
能在一個時代呼風喚雨的人,無一例外全都是人雄。我們是什麼人呢?一群普通人而已。
當人雄犯下了低階錯誤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警惕:連他們都會犯的錯,如果換做我們,豈不是早就步步錯了?
傳統史書之所以會把安史叛軍停止進攻長安一事歸咎於他們目光短淺,完全是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卻並不是傳統史書的編纂者真這樣認為。
安史叛軍沒有選擇乘勝追擊的原因很簡單: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我為什麼敢這樣肯定呢?因為傳統史書的記錄前後矛盾。
按照正常邏輯判斷,當安史叛軍把大唐皇帝打得倉惶逃離都城之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講,都可以稱得上是空前勝利。
但是在取得這種勝利之後,安史叛軍在西北地區的表現如何呢?非常差勁。
當安史叛軍不戰奪取長安城後,曾試圖奪取緊挨長安城的扶風,結果讓一個縣級官員(陳倉縣令薛景仙)打得抱頭鼠竄。
要知道,此時的太子李亨還沒有抵達靈武呢。
太子李亨抵達靈武后,叛軍再次率軍攻打扶風,又被薛景仙打了個落花流水。
經過這兩次事件,薛景仙獲得了太子李亨的看重,從縣級升至市級,後又升至省軍級。
戊申,扶風民康景龍等自相帥擊賊所署宣慰使薛總,斬首二百餘級。庚戌,陳倉令薛景仙殺賊守將,克扶風而守之……以陳倉令薛景仙為扶風太守,兼防禦使……以薛景仙為關內節度副使。
扶風距離長安只有兩百里左右,組織抵抗的人物只是一個縣令。
就這種次核心地區,這種人員配置,都能兩次把安史叛軍打得灰頭土臉。如果唐玄宗願意固守長安,安史叛軍怎麼可能取得勝利呢?
唐玄宗棄守長安,和太子南北分開,不是因為安史叛軍勢大,而是因為內訌。
換言之,安史叛軍拿下的長安是大唐政府的饋贈,而不是他們有多麼了不起。
也許有人會說:“扶風這種小地方,安史叛軍並未放在心上,一時大意才被薛景仙擊敗兩次而已。”
這種觀點是無法成立的,因為扶風的戰略價值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安史叛軍奪取了扶風,就等於卡住了大唐西北軍區的咽喉,因為整個江淮地區的物資,都要透過扶風進入西北。
江、淮奏請貢獻之蜀、之靈武者,皆自襄陽取上津路抵扶風,道路無壅,皆薛景仙之功也。
太子李亨為什麼要北上靈武呢?因為他的基本盤在西北軍區,他迫切需要取得西北軍區的支援。
可如果安史叛軍奪取了扶風,太子李亨就算抵達了靈武也沒有什麼意義。
不久之後,扶風更名為鳳翔。對於瞭解五代十國的朋友而言,這個地名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那真可謂是重中之重的一個地區。
扶風如此重要,安史叛軍怎麼可能不放在心上呢?又怎麼可能會一時大意呢?
除了扶風之外,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西北地區,安史叛軍佔領的重要城池只有一個長安,那還是唐玄宗主動放棄的。
除此之外,西北地區相對重要的城池,安史叛軍一個都拿不下來。
史書對此的記載是:安史叛軍只佔據了以長安為中心的部分地區,面積大概有二百平方公里。
賊兵力所及者,南不出武關,北不過雲陽,西不過武功。
而在某一段時間內,只要出了長安,立刻就能在許多周邊地區看到大唐的旗幟。要知道,此時的太子李亨還沒有稱帝呢,帝國的皇帝還是那個被汙名化的唐玄宗呢。
自上離馬嵬北行,民間相傳太子北收兵來取長安,長安民日夜望之,或時相驚曰:“太子大軍至矣!”則皆走,市裡為空。賊望見北方塵起,輒驚欲走。京畿豪傑往往殺賊官吏,遙應官軍;誅而復起,相繼不絕,賊不能制。其始自京畿﹑鄜﹑坊至於岐﹑隴皆附之,至是西門之外率為敵壘。
就憑安史叛軍的這種表現,誰還敢說他們是憑藉真本事拿下的潼關?誰還敢說他們不立刻攻打長安是因為目光短淺?
這分明是實力不足,只能等對方主動放棄。真要把唐玄宗等人堵在長安,那接下來只能血戰一場了。
安史叛軍有這個能力嗎?顯然沒有。
後來,太子李亨登基稱帝,並用了一年的時間做準備,從九月二十五日開始反攻,三天之後就收復了長安,二十多天之後就收復了洛陽。
在大唐帝國沒有準備的前提下,在封常清和高仙芝臨陣脫逃的前提下,在哥舒翰輕敵冒進的前提下,在大唐中央政府即將內訌的前提下,安史叛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四個前提,安史叛軍才能極其湊巧地拿下長安。
可我們看看西北軍,他們哪有什麼湊巧呢?一路硬橋硬馬地拿下,所花的時間和當初的安史叛軍差不多。
什麼是實力碾壓?這才是實力碾壓!
看看這個速度,我們大概也能明白一點:唐玄宗為什麼一直提防太子和西北軍區?因為西北軍區實在是太強了。
行文至此,也許有人會奇怪:“既然西北軍區可以用實力碾壓安史叛軍,太子李亨又為什麼要準備一年之後才大舉反攻呢?更重要的是:他還向回紇借兵了!”
這件事的關鍵點就在於回紇和吐蕃這些外族身上。
大唐為什麼要設定西北軍區?為什麼要把精兵強將全部往西北堆?就是為了防範回紇和吐蕃的入侵。
很多人在說起明朝的時候,總喜歡說“天子守國門”,把這種行為看做明朝專屬。
事實上,哪朝哪代幾乎都是“天子守國門”。
西漢王朝的大敵是匈奴,所以西漢的都城在長安;北宋的大敵是遼金,所以北宋的都城在開封;唐朝的大敵是回紇和吐蕃,所以唐朝的都城在長安。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不能把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分開,否則一個國家兩個中心,早晚會惹出大亂子。
長安的丟失原因,主要是大唐皇帝和太子即將產生內訌。當太子李亨決定反攻安史叛軍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接受帝國西部版圖即將大幅度縮水的現實,這才與回紇和吐蕃達成默契。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麼當太子李亨決定東進收拾安史叛軍的時候,隨時都有可能被安史叛軍、回紇和吐蕃聯手打崩盤。
很多人都說,回紇的四千精兵進入中原,立刻就能讓安史叛軍聞風喪膽,可見他們的戰力太強了。
這話對一半,前半句對,後半句不對。
在冷兵器時代,武器和盔甲很少出現代差,同兵種之間的戰力差距不像熱兵器時代那麼大,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誇大回紇四千精兵的戰力。
回紇四千精兵之所以能讓安史叛軍聞風喪膽,不是因為他們的戰力,而是因為這其中透露出來的戰略意圖。
對於安史叛軍而言,當他們看到回紇四千精兵的時候,立刻就會明白:大唐西北軍區已經與回紇和吐蕃達成了默契,免除了後顧之憂。
在這種背景下,回紇四千精兵算得了什麼呢?擁有絕對優勢的西北軍區才是狠角色啊。
現在,這個狠角色馬上就要朝安史叛軍出手了,他們怎麼可能不怕呢?
我用二戰給大家舉個例子:當德國與蘇聯在西部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德軍突然發現有一支掛著日軍番號的部隊與蘇軍共同作戰,他們肯定也會立刻聞風喪膽的。
因為日本是德國的盟友,可現在這個盟友居然和敵軍站在了一起,這意味著蘇聯的東部戰線已無任何憂慮,隨時可以調兵到西部收拾德國。
從這個角度來看,到底是這支日軍的實力強大呢?還是透露出來的這個資訊更可怕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除了有回紇和吐蕃的掣肘之外,太子李亨其實還有一個顧慮:他也擔心自己無法控制西北軍區。
我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一再說:唐玄宗根本不是老年痴呆,而是太自私,他把自己的皇位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可我們看看太子李亨的所作所為,其實和唐玄宗沒什麼兩樣。
唐玄宗在位時,一直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這樣的所謂“奸臣”來制衡朝堂,太子李亨登基之後,立刻用大太監魚朝恩來節制郭子儀和李光弼等眾多軍方大佬。
其實在大規模反攻之前,太子李亨也曾試圖組織過一次大規模反攻,但他始終讓一些文職官員節制西北軍將帥,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
其實唐玄宗也好,太子李亨也罷,他們之所以遲遲無法平定安史之亂,絕不是因為實力不夠,而是因為他們始終要分心他顧。
從唐玄宗到太子李亨,他們一會讓文職官員指揮西北軍將帥打仗,一會讓大太監節制西北軍將帥,一會又頻繁干預前線行動。
用現在的話說,這是標準的“外行指揮內行”,焉能不敗?
可問題是:如果不這樣做,無論是唐玄宗還是太子李亨,他們都擔心前線兵變,因為西北軍區實在是太強了。
不把這些軍方大佬收拾妥帖,無論是唐玄宗還是太子李亨,晚上都是很難睡著的。
唐玄宗和太子李亨的這種做法對不對呢?其實是對的,因為人這種生物,天生就是得寸進尺的。
當安史之亂行將結束之時,河北地區依然是亂糟糟的,為什麼呢?
這絕不是西北軍區沒能力平定河北全境,而是他們開始養寇自重,當安史叛軍希望有條件投降的時候,他們全部接受。
按照他們這種玩法,河北地區能安定才怪。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這種玩法,使得藩鎮之亂很快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