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君
-
2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吞食天地二中朱靈、露昭是以渣將的屬性出現的,演義和遊戲中朱靈的屬性是不能再渣的存在,這個人造成一個錯覺朱靈就是一個路人甲武將,但是實際歷史上朱靈是很厲害的一個武將,而且在曹魏集團的地位也相當高,是配享曹操廟宇的,整個曹魏集團夠格配享的也不過二十六人,除去宗室和文臣,外姓武將不過寥寥十人而已。
三國時期的名將—朱靈有小夥伴肯定會問,你是不是搞錯了?朱靈?名將?
不要有疑問,我們一直認為的演義中的渣將朱靈其實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曹魏集團的重要將領之一。
袁紹大將,剛毅忠烈:
朱靈早年為袁紹的部將。公孫瓚派遣人馬到鄃城幫助反叛袁紹的季雍守城,袁紹派朱靈前往攻打,朱靈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孫瓚便將朱靈的家人綁在城上,以此來勸降朱靈。朱靈望著城哭泣說:“大丈夫一出身為人效力,豈會再顧全家室呢!”於是奮戰後攻陷鄃城,生擒季雍,但是朱靈的母親,弟弟卻被殺害。
不滿袁紹,歸順曹操:
袁紹刻薄寡恩,朱靈全家被殺但是戰後朱靈卻沒有受到任何獎勵,這讓朱靈相當不滿,當時袁紹和曹操關係還比較好,曹操征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帶兵援助曹操,結果在此期間朱靈被曹操招安,從此成為曹操部將,當時曹操人馬並不多,朱靈帶去的數千人馬對曹操幫助很大。
征戰四方,戰功赫赫:
朱靈加入曹操集團比較早,算是曹操的老班底了,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在平定冀州、征討荊州、平定西涼馬超等諸多戰役中都有表現,擊敗馬超後,朱靈又同夏侯淵平定隃糜、汧氐。曹操攻滅漢中張魯之戰,夏侯淵和朱靈作為前鋒一路斬關奪將,戰功最大。
備受曹操猜忌曹操這個人看似唯才是舉,但是對於曹氏、夏侯氏等宗室依然是高看一眼,對於有自己部曲的程昱等人一直有所防範,而朱靈也是帶著自己的部曲加入曹操集團的,曹操雖然對其恩賞不斷,但是確實心存猜忌,有忌憚之心。
曹操對朱靈一直很提防,總是想奪取其兵權。後來曹操派于禁帶兵前往朱靈軍營收編了朱靈的部曲,朱靈及其部眾無人敢動。曹操讓朱靈為于禁部下,眾皆震服。從此朱靈便被邊緣化,不過好的一點是曹操還是感念朱靈的功勞,朱靈名義上的地位和封爵依然沒有變。
地位尊崇,配享宗廟朱靈在曹操後期被邊緣化,不過曹丕繼位後感念朱靈的功勞,或許也覺得父親曹操對朱靈太過,於是封朱靈為鄃侯,增其戶邑。朱靈說:”高唐是我原來的籍貫。“於是曹丕又大度的改封朱靈為高唐侯。
公元228年曹魏和東吳的石亭之戰,大司馬曹休被吳軍打的大敗,多虧朱靈等帶兵救援殺退吳軍,曹休才得以倖免,由此可以看出曹丕時代朱靈又恢復了兵權。
朱靈去世前最高的官位是後將軍,也算地位尊崇。
曹魏集團後來陸續功臣配享曹操宗廟,一共二十六人入選,除去宗室和文臣,外姓武將一共只有十人入選,朱靈赫然在列,這十人是:張郃、徐晃、張遼、樂進、朱靈、文聘、臧霸、李典、龐德、典韋。
朱靈能和張遼、張郃、徐晃等九個牛人作為外姓武將代表入祭曹操宗廟,可以看出朱靈在曹魏集團是以功臣和名將的形象存在的。
朱靈是曹魏的名將,演義將其過度矮化!
-
3 # 斌哥居丹霞
謝謝邀請,袁紹的愛將朱靈,在三國英雄人物輩出的時代,朱靈這個名字在人們的印象中留下的痕跡不多。字文博,冀州清河過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官拜後將軍,封為高唐侯。最初跟隨袁紹戰功顯著,後歸順曹操,征戰四方,屢建奇功,卻不受曹操重用,最後被奪取兵權。
說起朱靈、袁紹和曹操的故事,《三國志-徐晃傳》曾經記載,朱靈對曹操的評價:
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民主也,今已遇,復何之。
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友功。曹操徵代陶謙時,袁紹讓朱靈率領三營助曹操一臂之力。大戰之後,所有的大將都返回到袁紹身邊,唯獨愛將朱靈,卻選擇留在曹營,什麼原因讓他執意要留在曹營呢?
朱靈
就在這次朱靈在征戰中,對袁紹和曹操兩人做了一個評價,他認為曹操的胸懷以及才能志向都遠大於袁紹,計謀韜略遠勝於袁紹。
他從雙方勢力中來看,袁紹當時勢力和軍隊規模遠勝於曹操,袁紹又出身名門望族,身邊的謀士將領投奔眾多,在討伐董卓時留下良好口碑名聲。朱靈是根據曹操和袁紹的各方面的優勢對比中,最終選擇了志向遠大的曹操,跟隨曹操征戰四方,屢立奇功。
就這樣一位戰功顯著的人,但是不受曹操重用,還處處提防,最終曹操命于禁去朱靈的兵營奪取兵權,時刻監視著朱靈的行動,讓朱靈做于禁副將,他的軍隊指揮權在於禁手裡。
捨棄家人,背叛原主朱靈,三國時期袁紹最看重的將領之一,此人有勇有謀,軍功無數,在一些事件中表現得大公無私,可以大義滅親。還在跟隨袁紹時期和公孫瓚結下世仇,在鄃城大戰時朱靈和公孫瓚矛盾激化,由於季雍背叛了袁紹,轉而投了公孫瓚,以挾持鄃城內的朱靈家人,想誘降朱靈。基於當時的戰場情況,朱靈沒有辦法救出城內的家人,只能遠遠望著城池大哭。想到為人效力,且能顧全家室,最終攻陷鄃城活捉季雍,還是和家人陰陽相隔。
朱靈劇照
就為這事朱靈能公私分明,顧全大局而捨棄家人性命,留下了美名。但是在曹操心裡卻留下了相反的看法,曹操認為朱靈把自己的至親家人捨棄而攻陷一個城池為他人效力,是對家人的不忠誠,不負責任。
曹操和袁紹聯合征伐陶謙時,袁紹讓朱靈跟隨曹操征戰多地,大多數部下已經返回到袁紹軍營,只有朱靈未能回去,朱靈認為曹公在辦事和胸懷志向遠大於袁紹,最終還是投奔了曹操,跟隨曹操征戰多地。
朱靈的戰績和官職淺析建安九年(204),曹操平定冀州後任命朱靈帶領新兵五千人,戰馬千匹守衛許南。當時曹操就警告過朱靈,冀州都是新兵缺乏訓練,軍心渙散,讓朱靈訓練中嚴加註意投奔來的一些將領有什麼異常變動。最終朱靈在發現中郎將程昂等有謀反之心,朱靈把他斬殺,寫信告訴曹操,軍隊自發生的危險事件。
曹操劇照
從建安十三年至十二年(208一211年)曹操就多次帶領朱靈征戰荊州、關中、鄴城,張魯等地。朱靈和曹操的幾位大將都有配合,在戰爭中表象的有勇有謀,勇於衝鋒陷陣,戰功卓越。卻在三國英雄輩出時期,留給人們的影響裡,只是短暫遺失的普通將領印象,史料對他的記載也是短暫的。
朱靈在三國時期活的還是比較長,最後官至高唐候,他死後曹丕追封溢號威候。在曹魏時期是曹操手下的一位名將,戰功表象還是很普通,沒有特別突出功效,歷史記載對他評價沒有像趙雲,張飛,馬超、于禁、夏侯淵,那樣的名氣和戰功,也是一個被三國英雄時期埋沒的名將。
-
4 # 睜大眼睛答題
三國時期的朱靈算得上是真正的名將了,雖然說不是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但是功勞也是非常卓越的。朱靈原本為袁紹的手下在對戰公孫瓚時也是有所戰績的;之後在曹操伐陶謙之時被袁紹派遣來幫助曹操,被其人格魅力所征服,於是投靠了曹操,緊接著開啟了他輝煌的一生,戰袁術,戰赤壁,破南山賊,徵張魯,伐吳救曹休,可以說僅次於五子良將的將軍。
-
5 # 文史磚家
《三國演義》中“尊劉抑曹”的色彩非常濃,在羅貫中的筆下,凡屬劉備陣營的人和事都儘量美化、拔高,凡屬曹操陣營的人和事都儘量醜化、貶低。正是在這種曲筆下,曹操陣營中很多名將,能力被閹割或弱化,名聲被掩蓋或忽略,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籍籍無名的“醬油黨”,甚至於連名字都沒出現在書中,如此厚此薄彼,實在是令人可笑。
被羅貫中故意忽略的“隱身”名將很多,其中便包括被魏文帝曹丕讚許為國家棟梁的大將朱靈,而朱靈在《三國演義》當中正是被當做“醬油黨”來塑造的。那麼朱靈到底有怎樣傳奇的經歷?他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朱靈字文博,漢末冀州清河華人,本是袁紹的部屬。朱靈在追隨袁紹時期,起初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為了公事甚至連家人的性命都不顧。朱靈的老鄉季雍佔據鄃城投降公孫瓚,並將朱靈的家眷扣押在城中,結果袁紹卻派朱靈前往討伐。此時公孫瓚已率軍援助季雍,為脅迫朱靈,便將他的母親、弟弟綁在城頭讓他投降,形勢非常危急。
朱靈躊躇再三,然後對著城頭哭泣道:“大丈夫在世,既然委身於人,自然要效力始終,怎麼能再顧及家族的安危呢?”朱靈哭完後,率軍力戰克城並擒殺季雍,並迫使公孫瓚北遁。但在公孫瓚撤軍前,朱靈全家已被殺害。
初,清河季雍以鄃叛袁紹而降公孫瓚,瓚遣兵衛之。紹遣靈攻之。靈家在城中,瓚將靈母弟置城上,誘呼靈。靈望城涕泣曰:“丈夫一出身與人,豈復顧家耶!”遂力戰拔之,生擒雍而靈家皆死。見《三國志·魏書第十七》引《九州春秋》
不過對於朱靈的無比忠誠,袁紹似乎並沒有多少感動,也未授予他重要的職務,這難免會讓後者心生不滿。數年後,朱靈奉命援助曹操討伐陶謙,完事後發現曹操是難得一遇的明主,於是再不願效力袁紹,改而歸順曹操,而他帶來的部眾也全部自願留下。就這樣,朱靈由袁營“跳槽”到曹營,開啟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
初,清河朱靈為袁紹將。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紹所遣諸將各罷歸,靈曰:“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遂留不去。所將士卒慕之,皆隨靈留。引文同上。
朱靈在投效曹操後,追隨其征戰南北,屢次摧鋒陷陣,展示出極強的戰鬥力。朱靈作為大將,曾與劉備、路昭邀擊袁術於下邳北,隨曹操北定冀州、南征荊州,又從征馬超、韓遂於關中,西克張魯於漢中,戰功卓著,威名僅次於“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朱靈的能力卻被嚴重忽視,以至於在很多讀者眼中,他不過是一個“醬油黨”,跟“名將”二字毫不沾邊。實際上,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朱靈侍奉曹操、曹丕父子,因功官至後將軍,封高唐侯。曹丕在封朱靈為侯的詔書中,對其大加誇讚,稱他威名蓋過周朝中興大功臣召虎(有扶立宣王、平定淮夷之功)、方叔(南征荊楚、北伐玁狁,為周室中興頭號功臣),功勞遠超西漢開國元勳周勃、灌嬰(二人皆官至太尉、丞相)。曹丕對朱靈評價如此之高,可見其對曹魏政權的重要性,絕非一般人可比。
文帝即位,封靈鄃侯,增其戶邑。詔曰:“將軍佐命先帝,典兵歷年,威過方、邵,功逾絳、灌。圖籍所美,何以加焉?朕受天命,帝有海內,元功之將,社稷之臣,皆朕所與同福共慶,傳之無窮者也。今封隃侯。富貴不歸故鄉,如夜行衣繡。若平常所志,原勿難言。”靈謝曰:“高唐,宿所原。”於是更封高唐侯。引文同上。
不過朱靈雖然戰功卓著,深得曹操父子信任,但不知何故,曹操常常又對朱靈惱恨不已(或因朱靈性格耿直,常常頂撞曹操;或因朱靈本非曹操嫡系,後者終究對他不放心),每每想削奪他的兵權,但屢屢因戰事方殷作罷。
等到天下稍定後,曹操便讓于禁收取朱靈的兵權。于禁以治軍嚴整聞名,諸將都很忌憚,所以等到他到達朱靈大營後,朱靈及其部眾因畏懼其名,絲毫不敢抗命,乖乖地配合完成部隊整編任務。
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引文同上
朱靈卒年不詳,或薨逝於魏明帝時期,諡號為威。朱靈病逝後,享武帝曹操廟庭,與夏侯惇、曹仁、郭嘉、司馬懿等26人並列,可謂功成名就、千古流芳。
回覆列表
說起袁紹的愛將朱靈,就不得不提起《三國志》中對他的記載。
《三國志·徐晃傳》曾經記載朱靈、袁紹和曹操的故事:太祖之徵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曹操征伐陶謙時,袁紹讓朱靈率領三個營助曹操一臂之力。所有大將都往返回到袁紹身邊,唯獨愛將朱靈卻選擇留在曹營。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
在袁紹和曹操倆人之間做選擇,閱人無數的朱靈一眼就明白。曹操胸懷大志才能卓越,不是袁紹所能匹敵的。
從軍隊力量強弱來看,當時的袁紹勢力和軍隊遠勝於曹操,且袁紹出生名門望族,口碑名聲在當時也首屈一指。
而朱靈卻在強弱懸殊的對決中,選擇了弱勢一方的曹操,陪著曹操征戰四方,屢立奇功。
按道理,曹操應該被朱靈的行為很感動才對。但是事實卻恰好相反,曹操不僅沒有感動,反而心懷怨恨。曹操命于禁奪去他的兵權,讓他成為于禁的小跟班。這段心路歷程在《三國志·于禁傳》裡有明確的記載:太祖常恨硃靈,欲奪其營。
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曹操為何選擇不待見?深入分析,原因有三點。
朱靈非等閒之輩,其心可疑朱靈是誰?他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袁紹最看重的部將。此人有勇有謀,軍功無數,甚至在國難面前公私分明、大義滅親。就是這樣一個才情並茂又鐵面無私的人,讓一向愛才的曹操不敢重用,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兩次背叛。
第一次背叛,棄家人而保城池。
早期,朱靈還是袁紹手下,卻與公孫瓚結下世仇,這個仇在鄃城大戰時矛盾激化。因為鄃城,清河人季雍背叛了袁紹改行投降公孫瓚,以挾持鄃城內的朱靈家人的方式誘降朱靈。朱靈望著城池大哭,說出流傳至今的一段話:大丈夫一出身為人效力,豈會再顧全家室!朱靈不顧家人生命,攻陷鄃城活捉季雍,後果是與自己的家人永遠陰陽相隔。
俗話說骨肉之情難以割捨,朱靈為了保國而捨棄家人的性命,留下公私分明的美譽。
透過這件事仔細琢磨便會發現,朱靈看似鐵面無私,實際上也反映出這個人心狠手辣,心硬如石。一個人在有勇有謀卻能棄血親不顧,這個人是有問題的。
對於生性多疑的曹操來說,此人連自己家人都不愛,怎麼可能會善待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呢?
很顯然,朱靈的背叛從放棄家人生命開始了。
第二次背叛,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正如故事的開頭,原本被袁紹派出去幫助曹操的朱靈,卻在關鍵時刻有去無回。帶著整支隊伍留在了死對頭的曹營裡,僅僅是因為曹操智勇雙全又善於用人。跟隨更強的人,說明了朱靈隱藏的野心。
朱靈並非庸才,能夠協助袁紹逃脫險境,又能幫助曹操立過汗馬功勞,這個人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但對於曹操來說,朱靈就是一把雙刃劍,埋在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這個人可以用卻不好用,早在曹操平定冀州後,就以整頓冀州新兵警告過朱靈,從他的話語中就知道非常不信任朱靈:你的書信雖懇切,但多陳說過錯,事實也不一定像你所說的。
很顯然,朱靈背叛舊主袁紹,捨棄血親家人,即便此人能力卓越卻品行不佳,於公於私,曹操根本不會重用他。
與袁紹結下樑子,時刻提防朱靈曹操和袁紹的關係亦敵亦友。兩人從小就是發小,關係十分密切。曹操和袁紹的出身都是大官僚世家,曾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兩人同樣都掌管朝廷的軍權。
袁紹起兵反董卓時,是曹操當了袁紹的先鋒,後來兵敗全靠袁紹救濟,就此達成了兄弟聯盟,一同對抗袁術和公孫瓚。直到兩人實力不斷擴大,昔日的好友才成了今日之敵人。
一山不容二虎,袁紹羽翼漸長後想把曹操當作附屬,曹操一代梟雄怎麼可能甘願為人作配角?後來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在增強自身實力,以更好應對對手,尤其是袁紹所帶來的威脅。
曹操與袁紹最出名的一戰是官渡之戰,此戰曹操以劣勢兵力扭轉乾坤,以弱勝強打敗袁紹,奠定中國北方統一的基礎。
從側面就能說明,曹操和袁紹這層微妙的關係,就決定了曹操非但不會重用朱靈,反而生怕他是袁紹派來的密探,對他更加提防。
從朱靈留在曹營的細節上來看,朱靈是帶著他的隊伍留下來。這支隊伍聽信的是朱靈,並非曹操。這才有了曹操派于禁前往朱靈軍營奪其兵權,震懾了朱靈及其他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