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了幾年傳習錄,解決困難有了以下感悟:吾性自足,未發之中。格致誠正,知行合一。磨鏡心明,反求諸己。功本一貫,惟精惟一。大家對王陽明心學有什麼感悟呢?
22
回覆列表
  • 1 # 白虛室

    王陽明告訴我們:宇宙即心,心即宇宙,管好了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物所動,這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條件。

    每一個現代人,處於物慾橫流的世界中,被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所迷惑,生活痛苦不堪,感受到的永遠是痛苦和哀愁,這是心為物役所致。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心脆弱,而是我們在追逐外物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

    王陽明的心不為外物所動,他連續兩次科舉失敗、被宦官劉瑾陷害差點亡命、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都表現出了強大的內心定力,他一生取得的成就與其強大和豐富的內心修煉有很大的關係,龍場悟道是他一生的最大收穫,他從此創立了心學學派。

    心學是幸福的源泉,人生成功的基石,需要我們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心,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追求心外無物,心外無境的境界。

  • 2 # 耕小易

    生活中的困難,每個人都會碰到,我們要透過心學來積極影響人生,就得搞清楚,我們人生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一般沒有接觸心學的人,可能都會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都卻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大都是帶著功利心去的。高階一點的是為了求名,次一等的追求權力,最差的也是為了求財。但是這些名利財就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嗎?未必。自古以來,那些腰纏萬貫的人未必幸福,大權獨攬的人也未必幸福,名滿天下也未必幸福。在他們人生的臨別之際,回顧自己的一生,總有很多的遺憾與不甘,他們只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權欲、物慾而已,但離真正內心所追求的東西卻是越來越遠,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理解人心真正所求。

    人生真正幸福是什麼樣子的?孔子在年老彌留之際,對自己的人生總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我想這就是人生真正沒有遺憾的樣子吧,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內心最大限度的自由,無拘無束卻能一切皆合於天理。

    同樣的,作為後來的聖人王陽明在臨別之時,他的學生問他說:先生還有什麼需要交代的嗎?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我想這就是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的最終境界吧。

    人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我們能夠拋開一切的物慾、權欲以及功利之心,知道了自己內心真正所求,那這些困難,不過是我們追求此心光明路上的小小磨練而已,這些困難,不光沒有任何壞處,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良知所在,能夠幫組我們把那些良知之外的慾望一點一點的去除掉,獲得一顆跟家純粹的赤子之心,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的過程,也是陽明先生經常說的“須在事上磨”。

    如果我們自認為一帆風順,求財得財、求名得命,什麼困難都沒有碰到過,那說明我們根本就沒有認證想過我們內心最終極的追求是什麼,那隻會讓我們離良知越來越遠,這樣混混沌沌的人生,並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

    所以心學對人生的積極影響,其實就是讓我們能夠立志,給我們開啟了一扇自由之門,指明瞭人生的方向,其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惟精惟一等等,都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方法,讓我們在追求良知的路上少走點彎路。

  • 3 # 老猿1958

    用心去感悟人生,用行去改變生活!盡人事聽天命,所有高大上的心靈雞湯都是放屁!大千世界人就一個螞蟻。建議看看《南渡北歸》這本書。

    王守義沒有抗擊造反的朱家兄弟這一折子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沒有後來的所謂"陽明哲學。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很重要。如果非要有一個理論指導思想指引你前進的方向。我認為認真的努力學習和領會毛澤東思想是最好的選擇。比如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毛澤東思想的核心理論基礎是從解放和改變廣大勞動者的立場出發而形成的,他哲學思想的發展觀,方法論,實踐論都是從人民的利益,人類社會發展方向而為目標的。

    為此,如果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或者困擾,挫折。那就去認真的學習毛主席著作吧!如果沒有時間就先讀老三篇。

  • 4 # 通天海看天下

    陽明先生,一生坎坷磨難。但他從小就很有志向,認為“人人皆可為聖賢”。他也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思路去做的,比如“逃婚問道”,“竹林格物”等行為舉止。直到貴州龍場,差點喪命,也初心不改。用強大的內心力量繼續堅持初衷,終於在深棺中“頓悟”。陽明的心學力量,啟示我們,一切的所獲,都要象內求。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心所想,既可望。不管是在逆境還是順境,都要靠自己強大的內心。逆境時不氣壘,得意時不驕滿。讓內心保持平衡,平靜去面世。

  • 5 # 一生最服王陽明

    被慢性發展的各種無奈和看不到希望的現實生活蹂躪了七年後,四年前兩場相隔兩月的重病,逼得長期沉淪於電腦遊戲、酒桌等各種不良習慣,以求得在當時片面覺得是處處不如意生活中麻醉自己的我,總算有了寶貴的時間,靜下心,躺在床上反覆地反省,為什麼命運如此多舛、如此大起大落、各種各樣的找不到突破口的大小麻煩一直在積累,直到重新有機會看到王陽明的傳奇經歷,直到看到他的書《傳習錄》,自己遭遇的一切痛苦在先生遇到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而他的那種越挫越勇內心越強大越是當作提升認知水平機會越當是建功立言立德的轉機的精神卻讓我汗顏,無地自容。一生中很多成就是有意無意和先生的一些三觀不謀而合,很多重大失敗也是因為嚴重與先生一些三觀背道而馳,至少從此四年以來,人生開掛了。現在比照先生的《傳習錄》,談談我的個人某些井口陋見:

    王陽明是明朝一哥,是明朝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是五百年立德立言功方面唯一都有建樹的第一完人,他的每個留給後世人的,在浮躁現實還有重大實際指導意義的一些名言,至少讓我們懂得在面對人生眾多困難時,首先當成是內心強大的機會,越困難越挫折越是磨礪自己內心的機會,努力使自己知行合一,實事求是,按人性按規律做人做事,破除了內心中解決困難的任何心障,才能穿透困難的各種表相看清問題的本質和最正確解決途徑。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解決任何困難,都遠遠比不上解決內心的賊,即各種各樣不切合實際的慾望,比如嫉妒賊、恨賊、怨賊、貪賊等心中賊的難度大,心賊一破,再難的困難的解決方案就會呼之欲出,戰無不勝。

    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實心做人才是王道,才是最符合天道人道的做人方式,反此,必招天怒人怨,所以實心做人,積德行善是解決困難第一王道。

    3、“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每個人都要學會不要處處憑對自己表面和現在有利和無利為出發點,來判斷眼前人和物的善和惡,學會用不戴有色眼鏡,學會用上帝的視角,學會用辯證邏輯角度,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這世界就會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初級錯誤,就像糞便對渴望肥料的古人眼裡就是個善的,是急需的一種寶貴資源,但他若掏糞時不小心跌進糞坑絕不會說糞是善的。糞還是那個糞,唯一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是人心判斷善惡的標準。所以善惡標準的唯一標準是經得起良知的考驗,天知地知人知的考驗甚至是歷史的考驗。這個標準心中有了,面對困難解決的出發點就解決了。

    4、“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貪心了別人的功勞,惡意掩蓋善別人的善行,嫉妒和壓制手下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錯誤吃虧後就忘記得乾乾淨淨,這四種行為是讓人生必走向越來越寸步難行,越讓天看不起的人生積禍最深之道。

    5、“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處處存積德行善之心,做個有良知有擔當的人,即使是凡夫俗子,也可是成聖之道最快捷的路,也是最接近成為不會被一切眼前困難難住的高人之路。

    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一個人知道某個規律是最符合天之道和人之道解決困難之道,卻在處理困難局面時處處行動按照自己的當前利益觀或者小性子處理,最終只能是知歸知,行歸行,困難只能更困難。

    7、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面對困難,眼中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只能更困難,心中有個良知擔當和實心做人的念頭,困難一定會慢慢離你遠去。

    8、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一個人心中共存有一百種不切實際的私慾,就會有一百隻草泥馬在奔騰,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怕失去,結果心先被搞亂了,困難自然是越來越大的結局,心定了,心靜了,困難的解決方案才會浮現在你腦海。

    9、攻吾之短者是吾師。造成困難的深層原因,其實是自己的認知水平及弱點和慾望跟所得之間嚴重不匹配造成,別人攻擊你,恰恰是上天給你一個照鏡子最好的機會,認知水平提高了,弱點改正了,造成的困難就解決了。一個從來不被人攻擊的人,不是正在被捧殺或者是在準備被人捧殺的路上,捧殺,才是人生最大的困難和最難解的禍。

    10、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很多人生的困境其實是一個傲字造成的,傲是造成自己認知水平與時代脫節的最大障礙,是加速自己被自己弱點拖垮的最快捷之路。

    11、常快活便是功夫。造成困難很多原因是內心被與自己認知水平不相配的慾望造成的,所以把困難看成自己使認知水平提高最好機會,人就會為每天的每一小步進步而快樂。

    12、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人為了面子死不認錯,就只有被自己錯誤拖垮的那一天,已過乃是自己困難最大原因,知過改過,才是貴族氣質的最大表現,才是王道,才是困難越來越少的必由之路。

    13、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責己則昏。每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認清自己的弱點和認知水平的各種不足,任何困難幾乎都是認知水平不夠,弱點太多造成的。

    14、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一個人面對困難能不害怕,能淡然地直面慘淡人生的,就是首先做個有良知之人。

    15、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努力使自己越來越光明,不但是照亮困難的解決之路,也是照亮自己和別人人生路的不二法之門。

    以上是我對王陽明名言的憑自己的一知半解寫出來的個人片面理解,希望對你面對現有困難有所微弱的提示,我們的心是天地之間生成的最大神器,是天之道和人之道最高階的結晶,處處做到已心和天之道人之道的高度和諧相處,慢慢反從自己內心尋找與天道人道不和諧的地方,就能慢慢找到各種根本解決之路,自然能做到高度決定出路,方法決定成敗,自省其心,必自有解決困難之術,人生必能開掛。

    內心越來越強大了,困難才有可能越來越小,再大的困難面前畏難心障消失了,生命中上天悄悄賜給你的各種福報各種美好才能顯現!

  • 6 # 老狗楊某

    王陽明是一個被放大了的聖人,如視作聖人,則無處可學。如以凡人聖行視之卻反而會更能與之親近。

    王陽明非常強調“致良知”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孰無是良知乎?獨有不能致之耳。”他認為《大學》八目在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於困境,當聽從內心的聲音,發宏願、正心意、知取捨、致良知、畢事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平板,主要用來看文獻,pdf,在上面做筆記,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