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福後的大大怪將軍

    優點:資訊化水平較高,蘿莉控體型適合日本地形。

    缺點:

    1.主炮

    10式採用德國萊茵金屬許可版RH120L44+JM33(DM33日本生產版),根據德華人的公開資料2KM穿深500左右,打打猴72是夠了,連T72B3M都未必打得穿,更別提99A和挑戰者2這類鐵王八了。

    2.火控

    10式採用獵殲火控+射擊門+穩線,中國的出口型三代MBT都已經開始用上反穩像了日本還在用穩線,呵呵呵。

    3.機動

    10式重44噸,1200馬力發動機,噸推比27.2,使用液力傳動系統,優點是能夠自主調節車身俯仰,具有良好的山地效能,缺點是可靠性感人,對高溫、嚴寒的耐受性糟糕。

    4防護

    10式正面裝甲Los只有可憐的600,根據物理厚度加上抗破折算係數的方法,以99A為例,採用全約束陶瓷複合裝甲的99A正面抗穿能力至少在800以上,而10式的正面抗穿能力……即使正面那400多的LOS全是均質裝甲,抗穿也不會超過500。另外有一個關於10式裝甲效能的側面印證——自衛隊在決定量產10式之前只對裝甲進行了抗RPG和30毫米機炮的測試,並未測試10式裝甲抗大口徑APFSDS的能力。想想也是,以日本的裝甲技術,加上採用了極其擠佔噸位的液氣懸掛,44噸的10式是不可能有太好的裝甲的,裝甲定位應該類似於當年的豹1和AMX30。

  • 2 # 刀刃男

    首先就是這坦克不適合大量生產,就像櫥窗裡的工藝品,看起來很美,但也很貴,且不耐 操,打起仗來不但要看質量好不好,戰鬥力高不高,還要看戰損之後能不能大量補充,而且這坦克中國產化率不高,跑是德國萊茵金屬的,發動機也是德國貨,這都是坦克的命脈啊,攥在別人手裡。這貨就像其他日本裝備,看起來很美,其實很脆。對比其他亞洲坦克南韓的k2,我沒法吐槽,這貨連半米的牆都翻不過去,跑都打不準就算了中國99完全中國產,動力強勁,防護也比10強,就是資訊化能力沒有較弱,10玩的很絕,坦克裝c4i,其實我覺得坦克獲取情報的能力很有限,遠比不上預警機,做指揮不值得,這個c4i很蛋疼,只能實戰檢驗了

  • 3 # 麥田軍事觀察

    日本得意將10式稱為:第4代主戰坦克,實為西方放棄研發新型時坦克。它的主要優點為,採用模組化設計,可以方便的調整車重,標準型為44噸,即可減至40噸,也可增至48噸以上,重量高低與防禦效果成正比。火力也不錯,一門120毫米44倍徑滑膛坦克炮與新一代的火控系統。同時,也大力加強網路化的能力,具有所謂的聯網能力,可以在戰場上搭建無線網路,可惜有關介紹近於零。

    10式的問題也不少,效能引數含水大。其設計為適應日本的地形才強調減重,自然要縮小車體以減重,可以變小的另一後果:只能換個頭較小的新型4衝程8缸水冷柴油發動機,功率由90式的1500馬力下降到1200馬力,由於車重較輕的40噸時,最大時速達到70公里;但是把車重增到48噸以上時,功率比反而不如90式,機動性會下降。

    日本稱10式的防禦水平比90式好,號稱:試驗中,承受了250米外自身火炮的射擊。這本身就有問題,日本最好的坦克穿甲彈為:JM33,為德國DM33穿甲彈的仿製型,原型穿深在480毫米左右,JM33樂觀一點,也僅在500毫米左右, 國際一流穿甲彈穿深750毫米的起步水平,與日本實際500毫米多點的水平真是相差甚遠。

    所以10式的防護水平絕不會超過600毫米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依然差不少,目前其它國家新一代坦克的防護水平達到700毫米以上。

    再有一點,可靠性不好,比如:掉履帶,沒有那款坦克敢說沒掉過履帶,可是象10式這樣,在公開展示時,在平坦地面上就掉了履帶,這絕對不能說很正常的表現。其實這算日式坦克的通病,掉履帶屬於日式設計的主要缺陷,一直沒改進來,以前90式坦克曾在公開展示,發生了機油當時漏光的事件。

    10式坦克在機動、火力、防護三大效能,與其他國家的現代主戰坦克談不上什麼優勢。

  • 4 # 韋格蒂烏斯

    優點是儘可能採用了他能達到的最新技術,缺點也是這點。這裡最值得日本誇耀的就是10式是世界唯一投用的三液坦克,也即液力傳動,液力變速箱和液力懸掛。其他國家的最新坦克最多就是二液,地形適應能力比10要差,俯仰角的差距會很大。不過液力懸掛比較容易漏油,給後勤和成本都帶來了很大壓力,最直觀的,10式經常因為漏油趴窩。日本的裝甲製造技術是屬於最頂尖那一批的,也都應用到了自己的10上,可以說裝甲技術上是不比中國最新的99A差的,會碾過主力96一頭,不過讓人無語的是日本自己的交通省給自衛隊在行駛上下了拌子,限制了其能達到的噸位,導致其裝甲厚度不夠用,實際防護能力下了個檔次,居然和二十年前的90差不多。日本的火控技術和資訊化沒有什麼出奇的,10也在這些地方沒什麼突出建樹。日本的火炮技術出了名的落後,所以在這方面依舊扯了10式的後腿。總體而言,10式是一款很先進的小坦克,比較適合在其國內部署,但要是拉出來和99A和M1A2這些對攻,會成為犧牲品。

  • 5 # 睡不夠啊

    10式強調的是輕便,適合快速運送和山地作戰。但也正因為減重,以及在複合裝甲,穿甲彈方面跟世界一流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其不具備在國土外和世界一線坦克正面對抗的能力,即便在本土,也只是以阻滯,騷擾為主,配合其他部隊才能與對手坦克集團作戰

  • 6 # 章魚學說

    主要是重量輕,可拆卸的附加裝甲,能夠直接在日本的主要公路上整車託運,前一代的90式運輸的時候需要把炮塔與車身拆分後,才能運輸。液壓懸掛系統,還有那門44倍口徑的短管炮,據說都是最先進的技術。

  • 7 # 書劍漂零

    這款坦克最大特點是倒車速度和前進速度一樣,

    不知道日本人有沒有辦法把倒車設計的同開車一樣方便

    那樣就很厲害了,總是最強正面裝甲迎敵,再加上比較快,他打的過別人跑不掉,打不過的時候,跑起來也快,別人打不動他,不像別的坦克,一逃跑的時候,屁股對著別人炮口,

    當然,倒車一般都非常難受的

  • 8 # 迷彩虎

    10式主戰坦克於2002年製造出了第一臺原型車,2008年公開亮相,2012年正式服役於日本陸上自衛隊,據說採用了多種革命性新技術,先期量產13輛,平均每輛造價高達1200萬美元,妥妥的世界第一貴。

    10式坦克總重約為四十四噸,而99A坦克約為五十六噸。在當前坦克技術沒有產生新的革命之前,重量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坦克裝甲的厚度。十多噸的差距,足以讓99A在裝甲厚度上甩開10式一大截。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目前的坦克裝甲技術,完全落後於中美俄歐。

    由於日本坦克主炮技術不行,10式坦克主炮為44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炮管自國外進口毛坯,然後日本自己手工加工。使用的炮彈是從德國購買的DM33穿甲彈的日本版JM33,其穿甲效果也就500毫米左右。這點穿甲,對日本週邊坦克大國動輒700毫米以上的裝甲等效防禦水平來說,根本就不夠看。

    在可靠性方面,10式坦克固執的沿用了源自74式的液氣懸掛,雖然的確讓坦克變得平穩且舒適,具備良好的山地效能。但可靠性很差非常容易損壞。當前全世界僅有日本獨家在坦克上使用這種裝置,其它不論是能戰勝外星人的美帝,還是以精密機械著稱的德國,又或者不拘小節的毛熊,沒有一個敢給自家坦克使用這種東西。

    當然還有履帶問題,從74式到10式,都先後發生了坦克履帶脫落事件,也就是俗稱的掉鏈子。平日演習掉把鏈子最多也就是找個救援車拖走修理一下,倘若在日後戰場上突然來這麼一下,恐怕坦克車組計程車兵們,能氣的把坦克設計師綁到坦克前面充當人肉盾牌。

  • 9 # 聚聚羔羊

    優點:重量輕,可以遠端投送,複合裝甲,適合城市作戰跟平原作戰,容易解除安裝,容易改裝,容易維護,射程遠精準度高,自動填彈,機動力強,C4I機能,未來可能發展到無人駕駛。

    缺點:因為沒辦法外銷,價格世界最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20”有哪些含義?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