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透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不敢去婦”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韓詩外傳》載有孟母“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孟母“三遷”和“去齊”等故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子思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於子思,孟子的學說的確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孔子逝世後,儒家分為八派)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 畫像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 2 # 曹鏡明

    首先筆者以為:孟子確實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絕談不上後期;

    具體原因如下:

    儒家發展的不同階段

    1)原始儒學

    儒家為先秦諸子百家之一,最早由孔子創立,孟子發展、荀子集大成,歷時二百五十年左右;最早的儒家是以“仁”為核心(孔子提出),孟子完善“禮”的內容,荀子填充進“倫理”之道,成為一門“顯學”;

    2)漢代儒學

    儒家在秦初立的時候,曾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一些儒家的有識之士,認識到皇權對於學說發展的重要性;由至漢朝的時候,董仲舒,結合陰陽讖緯之說,提出“君權神授”的思想,使得入學進一步經學化、神學化;

    3)宋明儒學

    隨著“擺出百家,獨尊儒術”的後續影響,儒學成為官學,儒家成為官家的代言,一方面是沒有外部學說上的鄭明壓力,一方面是內部的腐朽,使得儒學逐漸力疲;由此湧現出朱熹、王陽明等“理學”、“心學”的新發展,一方面鞏固君主專制,一方面強化道德體系;

    4)現代儒學

    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以傳統“儒學”為主題,積極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已達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即用西方的文化來衝擊東方的守舊文化,讓儒學煥發出新的生機,如梁簌溟、熊十力等人,雖然是以“儒學”為根基,但未能將“儒學”和“西學”放在平等地位;

    孟子的主要作用孟子(孟軻,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華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不光是在儒家之中,即便是在整個中華文明之中也是一款璀璨的“禮儀”豐碑,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到《孟子》一書,無不闡述著“仁者無敵”對於我們民族的影響;

    1)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認為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要求大家注重“內省”的作用;

    2)政治方面:突出“仁政”“王道”“民貴君輕”的理念,由此才能征服天下;同時也是“民本思想”的雛形;

    綜述:孟子作為原始儒學中期的代表人物,儒學亞聖,對於儒學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將孔子的“仁”與政治捆綁到一起,並將“禮”學填充,提出“性善論”的主張等,把統治者與民眾放到同等視角中,進行妥善的階級劃分,高度發展“重德”文化,使其成為“顯學”,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厚實基礎。

  • 3 # 筠齋

    不能說是儒家後期。孟子是戰國時期思孟學派重要代表。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 ,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荀子非十二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韓非子顯學》: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儒分為八。

  • 4 # 平陽一虎

    “孟子是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這種說法嚴格來說是不正確的。我們先了解一下孟子生活的年代以及孟子儒家思想文化。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三歲喪父,孟母將其撫養成人。在孟子小的時候,母親為了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3次搬家。後人稱之為“孟母三遷”。孟母教子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成為千古美談,《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之說。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遊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各國忙於戰爭,他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幾乎沒有人採納他的治國思想。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並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觀點,堅持以“人”為本。《孟子》是孟子的代表作。

    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韓愈的《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之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不僅僅是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更是確立了一套帶有自己風格的學說。孟子幾乎可以與孔子並駕齊驅,後人再無超越。

  • 5 # 騎青牛的十四郎

    後期?什麼後期,首先時間不精確。其次代表人物太多,不只是孟子一個,即使是與他同一時期的也有一個與他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關於人性論他倆還持有不同意見,孟子主張性善論,荀子主張性惡論。其次,西漢時期的董仲舒也算是儒家代表人物,這也是首次在國家層面被尊為“國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時的程朱理學,這也就有三個代表人物了,二程,(程頤,程顥),朱熹。進一步完善了儒學體系,並且提出了許多的理論體系,將儒學從另一個方向又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儒學理論化,體系化,哲學化,一體化。另外還有一個與他們同一時期的大儒——陸九淵,這傢伙倒是和朱熹不對付,但他所提出的心學也是影響了一大批人,也是繼續豐富發展了儒學,和朱熹也算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明朝的王陽明,唯一一個算是儒家所說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這也算做儒家的代表人物,同時他和陸九淵的心學合稱為陸王心學,二者算是一枝同源,承上啟下的關係。明清之際也出現了一些儒家的代表人物,李贄,異端思想家,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接受了很多先進的思潮,影響了許多有識之士,並且還招收女弟子,這在當時是多大的魄力,所以最後也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還有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合稱明清三大思想家,這三位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不太清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出處就來自於顧炎武。就算是近代,章太炎也算是典型的儒家代表人物。所以說,如果僅僅是孟子就成為了儒家後期的代表人物,那麼儒家,也就成為不了中國的儒家了。

  • 6 # 驗判斷

    這是孟子個人見解之書。

    不如他先生。

    老子統事百態,民行一致定條,

    繪紙成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做電影解說,有沒有大佬指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