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聞異事大搜尋

    石敬瑭是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千百年來一直是“兒皇帝”和“賣國賊”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其實,更客觀公平地來看,在五代亂世,一切僭越亂倫皆已司空見慣,石敬瑭身為沙陀人(西突厥的一支別部),所侍奉過的後唐三姓四任皇帝中,就兩次出現兄弟間反目成仇、興兵奪位的情況,所以於他而言,帝夢心切者不擇手段取之,沒什麼不能接受的。甘願認賊為父確實無恥,但今人指責他“置國家民族的利益於不顧”,也實在是有些要求過高了。

    事實上,中原王朝即使是在強盛如漢唐的時代,也都出現過對外族稱臣、和親或納貢的情況。石敬瑭遺臭萬年的重要原因在於他的割讓幽雲十六州之舉,對後世的影響實在太大,在此後至少四百年時間裡直接改變了中原王朝的命運,自然不容易被後人忘記。

    十六州自東向西包括了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基本上都分佈在長城的內(南)側,也即長城這條重要軍事防線背後的戰略支撐點,其中瀛、莫二州已深入到河北腹地數百里。失去了這一片山勢險峻的地區,中原王朝的整個北方就失去了一條阻擊“胡人鐵騎”的天然軍事屏障,南下千里再無險可守,直至黃河岸邊全部是一馬平川,中原從此門戶大開。此後四百年間,對於每一箇中原王朝來說,收復幽雲十六州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夢想。

    北方的政權在獲得了燕雲之地以後,一方面掌握了對中原長驅直入的軍事便利,另一方面,由於燕雲地區的農耕經濟與北國的遊牧經濟形成了良性互補,也極大地促進了北國整個的社會發展,也就更成為中原王朝的勁敵。幽雲十六州直到明朝建立時才又重新回到中原國家的版圖。其實在當時,想達到讓契丹出兵相助的目的,只要多送錢物,也是可以實現的。

  • 2 # 捉筆生

    石敬塘為了一己私利,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導致後來的宋代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對抗契丹無險可守,軍事上處處被動,終宋一代,只短暫收復過幽雲十六州。直到明代朱元璋才正式收復

  • 3 # 太急院士

    石敬瑭自殘了一條臂膀,趙匡胤自殘了內功,這倆人一內一外自廢了中華民族的武功,都是千古罪人,趙匡胤做的事比石敬瑭危害大了一百倍,再也沒有了漢唐榮光。如果換做是唐或者漢,照樣奪得回來燕雲十六州。

  • 4 # 土布衣

    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石敬瑭,石敬瑭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即後晉的開國皇帝。年輕時候的石敬瑭為人沉穩,寡言少語,不喜笑,但十分喜愛閱讀兵書,非常崇拜戰國時李牧和漢朝周亞夫。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在李嗣源爭奪天下時,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明宗死後,李從珂即了位,石敬瑭非常不服氣。李從珂給石敬瑭安排官職,石敬瑭也假裝有病,不去上朝,李從珂和石敬瑭倆人互相猜忌,石敬瑭看出李從珂不想給他留活路時,便於契丹勾結,稱只要契丹派兵協助他,他願意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並每年上供大量財物,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境域為險要之地,易守難攻,自古以來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邊境天然的防禦陣地。 

    宋朝開國之後,面對遼朝(契丹)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乘驢車逃走。之後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一直未能佔領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後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合滅遼後,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於是北宋預置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把遼天祚帝趕到燕山以西之後,於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後明在此建內長城)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如約歸還。但阿骨打死後,金以張覺事變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佔領燕京地區。第二年金國大舉南下,俘虜了徽欽二帝,佔據了中原地區,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1127年,宋舊皇室趙構衣冠南渡,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偏安政權,後來遷都臨安(杭州)。1213年,燕雲十六州被蒙古帝國佔領。成吉思汗大軍南下,橫掃河北,121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克金中都,並改名為燕京,1234年,蒙古滅金朝。1276年,元朝滅南宋,1279年,元朝消滅南宋殘餘抵抗勢力,統一全國。

    宋朝的靖康之恥到滅國可以說跟燕雲十六州很大關係,加之宋重文輕武,導致一直收復不了,這都跟石敬塘當初的決定脫不開關係

    燕雲十六州在非漢族的統治者統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後,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遣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燕雲十六州得以重新併入漢人勢力範圍。

  • 5 # 1968花果山

    石敬瑭,沙陀族人,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他的″乾爹"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竟比″乾兒"石敬瑭小了近10歲,把中國乾爹文化演繹到極致。

    石敬瑭當″兒皇帝"說來話長。他原是後唐的一員猛將,坐鎮太原,鎮守″幽雲十六州"一帶。後來有篡位之心,起兵造反。後唐大軍平叛,兵臨太原城下。石敬瑭兵力不足,派人向遼太宗求救,並許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

    耶律德光求之不得,立即出兵援助,打敗後唐,得到了"幽雲十六州"之地。事後,石敬瑭以父子之事侍遼,稱遼太宗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就連後晉大臣也以為過分。

    ″幽雲十六州"地處太行山、燕山一帶,即今天河北、北京、山西北部一帶。是中原防禦遊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有彙集漢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防禦軍事工事長城。失去了″幽雲十六州",便使中原地區無險可守,完全暴露在遊牧民族入侵鐵蹄之下。以後,在與遊牧民族對抗中,也完全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北宋建立後,曾致力於收復"幽雲十六州",與遼進行了長期戰爭。(楊家將的故意就發生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收復沒有成功,被迫與遼簽定″澶淵之盟"。換取一時和平。

    後來,女真族建立的金興起,滅掉了遼國。佔據了″幽雲十六州",虎視北宋。並於1127年大舉進犯,攻破了宋都開封,俘獲了徵、欽二帝和大量的大臣、宮女、皇室成員。強迫宋徵宗在受降儀式上施屈辱人格的″牽羊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

    趙氏貴族南遷後,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權,偏安江南,與金進行了長期對抗,岳飛抗金反映的就是這個史實。但南宋勢弱,失去了更多的地盤,漢族主體退居到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宋人的這些屈辱,都是″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造成的惡果。"幽雲十六州"的失去,使以漢族為主體的兩宋政權,長期處於戰爭捱打狀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宋人怎麼不痛恨兒皇帝"石敬塘呢?

  • 6 # 江湖小曉生

    也就是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鬧僵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結果石敬瑭藉助遼人的力量,擊敗李從珂,登基稱帝。那麼為什麼宋朝人要恨石敬瑭呢?

    石敬瑭謀反實力不足,不得不向契丹人求救。

    石敬瑭本身是李存勖的一員猛將,不過是歸屬於李嗣源帳下的。李存勖晚年性情大變,濫殺功臣,導致不少叛變的情況出現。李嗣源在出徵的時候,手下人叛變,他準備獨自回到李存勖那邊認罪,結果石敬瑭質問他,哪有軍隊叛變,大將無辜的呢?

    李嗣源其實是在石敬瑭的鼓動下,才主動叛亂,後登基稱帝后,對石敬瑭自然是十分重用。石敬瑭本身也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奈何李嗣源死後,他的樣子李從珂上位,兩人的關係徹底破裂。

    沒想到李從珂居然一口答應了這件事。石敬瑭終於意識到了李從珂是不可能放過自己的,所以他賴著不走,直到被逼無奈選擇造反。他造反是沒有實力的,畢竟他那點兵馬不足以跟後唐王朝相抗衡。所以石敬瑭只能選擇向契丹人求救。

    契丹是中原王朝的宿敵,石敬瑭這麼做等於是做了漢奸,割地求援。

    一直以來,中原王朝都在抵抗胡人的侵略,契丹便是北方胡人的代表人之一。他們盤踞在長城以外大北方,強悍無比。但是因為人口稀少,所以壓根不足以南下侵吞中原。

    石敬瑭在後唐的主要責任其實也是長期抵抗契丹人,所以可以說石敬瑭跟契丹是打了不少仗的,也結下了很多樑子。可是實力弱小的石敬瑭,現在打算造反,他哪裡是李從珂的對手呢?石敬瑭當時已經被圍在太原,生死抉擇之下,他打算請契丹人幫忙。

    丙申,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其主所討,遣趙瑩因西南路招討盧不姑求救,上白太后曰:“李從珂弒君自立,神人共怒,宜行天討。”時趙德鈞亦遣使至,河東復遣桑維翰來告急,遂許興師。---《遼史》

    契丹人軍事實力強大,石敬瑭有了他們的幫助,自然能夠擊敗李從珂。但是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契丹人也不是傻瓜,人家憑什麼要出兵幫你呢?

    所以石敬瑭必須要想出一個極有誘惑力的說法,對於契丹人來說,入關一直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所以石敬瑭揚言,只要契丹人幫助自己擊敗了李從珂,那麼他就會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這的確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一種說法,石敬瑭本人也是狗急跳牆,契丹人得到這個承諾以後,果然答應出兵幫助石敬瑭,最終擊敗了李從珂,奪取了後唐政權。

    石敬瑭尊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兒皇帝石敬瑭丟盡了臉面。

    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帶兵南下,擊敗了後唐,扶植起了石敬瑭,建立了後晉王朝。石敬瑭這個時候,也非常信守承諾地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小整整十歲,可是石敬瑭卻甘心尊稱他為父皇,而自己則是契丹人的兒皇帝,需要接受契丹人的冊封才行。

    這種喪權辱國的行為,為當時所有漢人所不齒,但是事已至此,山西、河北地區,全都淪為了契丹人的天下。

    契丹人人數不夠,所以並沒有侵吞石敬瑭所建立的後晉王朝,但是儼然是將後晉當成了他們的附屬國。揚言後晉的每一任皇帝都要向他們稱臣,並且要接受他們的冊封。結果石敬瑭死後,他養子石崇貴繼位後,拒絕向契丹稱臣,最終被滅。

    幽雲十六州是北方的天然屏障,自此遼金蒙對中原王朝肆無忌憚。

    為什麼說宋朝要恨死石敬瑭呢?因為幽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給了契丹人,而幽雲十六州是北方的天然屏障,一旦中原王朝失去了這道屏障,那麼中原王朝就完全暴露在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

    大遼對北宋的壓力一直持續了整個北宋兩百多年。大遼被滅了以後,大金如法炮製一般地佔據了幽雲十六州,再次成為宋朝巨大的威脅。並且因此造成了千古難見的靖康之恥。等到大金被滅了以後,宋朝依舊收復不了幽雲十六州,因為蒙古大軍已經南下。

    最終南宋王朝被滅,其實深究原因,也是因為沒有掌握幽雲十六州的控制權。你們說宋朝要不要痛恨石敬瑭?石敬瑭做人就是太耿直了,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居然將中原王朝最重要的防守之地,割讓給契丹人,這是作為一位君主最不理智的地方。

    所以岳飛聲稱要奪回幽雲十六州,其實是站在戰略高度,對天下局勢做出了精準的判斷。宋朝要想安寧,就必須要奪回幽雲十六州,否則將會一直淪為遊牧民族欺負的物件,結果顯然也是這樣。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遼史》。

  • 7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石敬瑭是宋人最為痛恨的人,這個確實不假,不光是宋人,就連石敬瑭的親信心腹都不認可他,多次發生叛亂。

    即便如此,如果把靖康恥也算到石敬瑭的頭上,那就有自己點點背怪社會的意味了。

    (幽雲十六州)

    朱溫急匆匆地滅了唐朝,實在是有點太著急了,因為他的實力只限於中原,他原本可以像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漸次統一華夏。可是,流氓無賴出身的他可沒有那個耐心。很快,唐朝中央政府倒臺的同時,各地節度使紛紛擁兵自立,天下自此大亂,紛紛嚷嚷,道德淪喪,斯文掃地。後人稱這一時期為“五代十國”,實際上出現的政權遠比此數還要多。

    朱溫的這支隊伍建立的梁朝,只有17年的國祚,一直在征戰,從來就沒有停歇過,他的死對頭就是河東的李克用集團。關於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總之是樑子結的很大,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李克用到死都不甘心,把李存勖叫到床前,給了他三支箭,要他把三個敵人銘記於心:梁國、契丹、劉守光。

    河東地界是今天的山西一帶,軍政首府是太原,自從春秋時期就成為河東重鎮名城。李克用這一支兵馬是沙陀人,他們原來在唐朝西北邊境一帶遊牧,後來被唐朝安置在河東一帶。黃巢起義後,沙陀人組建了一支騎兵,幫助朝廷平亂黨,因此成了唐末一支獨立的強大武裝。

    (後唐莊宗李存勖)

    李克用與朱溫的恩怨延續到了下一代,被毛主席稱讚為“生子當如李亞子”的李存勖幾經周折攻滅了梁國,恢復了唐朝的國號。在這期間,大梁的名將們給李存勖製造了很多麻煩,李存勖有幾次差點死掉。當他進入到開封城時,感慨萬千地對兩個人說了一句話:“沒有你們的出生入死,我也不能有今天啊!”

    這兩個人是李存勖帳下兩員猛將,一個叫李從珂,一個叫石敬瑭。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而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在名義上是李存勖的哥哥。所以,李存勖算是李從珂和石敬瑭的叔叔輩,雖然他們三人都差不多年紀。亂世之中,一些梟雄特別喜歡收養孤兒作為養子,用來衝鋒陷陣。

    李存勖得報家國之仇,志得意滿,縱情享樂,沒有把天下事放在心上。由於賞罰不公,州郡士兵造反,他就派李嗣源去收拾叛亂。結果,李嗣源手下的兵將也不滿主上只寵幸伶人,要推舉李嗣源做皇帝。

    李嗣源一通勸說,好歹把自己軍隊的事情壓了下來,並且準備往洛陽面見李存勖解釋清楚。石敬瑭才35歲,對李嗣源說:“從來沒有見過擁有重兵的將領出了這樣的事還能解釋清楚的。如今之計,不如沿著汾河南下,佔領中原。我願意帶著300騎兵作為先鋒,先拿下開封。”

    李嗣源覺得他說的有理,立刻中止了前去洛陽的行程,按照石敬瑭的計策依計而行。果然,李存勖很快得知兵變的訊息後,帶著兵馬來到了距離開封五里處的地方。當他看到開封已經換了主人,情知不妙,說道:“我不能再有所作為了。”後來果然士卒離散,自己在洛陽被亂兵殺死。李嗣源如願做了皇帝,是為後唐明宗。

    李嗣源做了皇帝后,感念石敬瑭的功勞,就把石敬瑭封到了太原,鎮守帝國的北方。李從珂也是一員猛將,封賞不在石敬瑭之下。

    這位明宗皇帝算是五代時期的一位賢君明主了,在位期間發展生產,中原老百姓因此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不過,美好的時光都是短暫的,這位皇帝只做了6年的天下就去世了。他的親兒子李從厚做了新皇帝。

    李從厚做了皇帝后,對立有大功的李從珂很是忌憚。幾下試探後,做出了讓李從珂從鳳翔節度使調任河東節度使。這種對調防區是削弱節度使權力的過渡辦法,一般來說,到了新地方的節度使,人生地不熟,勢力單薄,只能成為君主予殺予奪的物件。李從珂決定反叛,很快就帶兵打進了洛陽。李從厚從宮城裡往河東地界跑,遇到了石敬瑭帶著兵將接駕。李從厚的幾個親信,埋怨石敬瑭救駕來遲,因此又發生了戰鬥。石敬瑭殺了李從厚,把首級裝在了盒子裡,給新的皇帝李從珂看。

    (李從厚想讓李從珂換個地方做官)

    石敬瑭來到洛陽,成了李嗣源治喪委員會的成員。李從珂對他也很忌憚,當年他們都是先帝帳下驍將,彼此心存競爭之心。所以,李從珂就想把石敬瑭給養在洛陽,不讓再回太原。石敬瑭日夜擔驚受怕,很快就形銷骨立,不成人形。於是就讓他的妻子向太后求情,太后又跟李從珂說項。這李從珂看石敬瑭果然生病,料想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就讓他回去了。

    此一去,猶如虎入叢林。

    不過事情一開始,都還在掌控之中。石敬瑭兵力微弱,也不敢以小博大。這樣過了兩年,李從珂逐漸坐穩了帝位,開始削弱其他節度使的兵權,以加強中央集權。

    在準備了兩年之後,石敬瑭決定先試探一下李從珂。他上書假裝辭職,如果李從珂同意,就證明他懷疑自己。如果李從珂安撫,那說明李從珂對他就沒有加害之心。李從珂收到資訊後,也是左右為難,問計於臣下。有一個憤青大臣叫做薛文通的,沒有考慮到石敬瑭勾結契丹人的可能性,說:“河東地方遲早要反,不如先下手為強。”

    (李從珂的皇位是哭出來的)

    石敬瑭也是一不做二不休,發了一個公開信,說李從珂不是李嗣源親子,不當立,應該要讓出皇位。這一下,李從珂與石敬瑭兩位帝國雙璧終於不可能有調和的可能了。

    本來,李從珂考慮到石敬瑭可能會勾結契丹人,那樣仗就不好打了,就想把在後唐寓居的契丹王子給送回去,同時還送一些美女和珠Bora結盟契丹,孤立石敬瑭。這時,薛文通的憤青屬性再次發作:“與夷狄之人談合作不是天子所為,這次給了財寶美女,如果他們又想求婚公主,那該怎麼樣呢?”

    李從珂覺得薛文通很牛!硬氣!

    石敬瑭雖然經營河東很多年,不過畢竟是一個地方節度使,眼看就打不過。這個時候,他就派了一個叫做桑維翰的心腹之人去契丹,請求契丹人來幫他。當時開的條件是:稱臣、稱兒皇帝、割地燕雲十六州。

    現在說說當時石敬瑭的處境。晉陽城被圍,隨時可能被李從珂攻破。他們都是熟人,非常清楚失敗的下場是什麼。石敬瑭從事實來說,沒有權力也沒有實力去割讓後唐土地,而且也沒有能力幫契丹人進入中原。

    當時盤踞在幽雲十六州的是盧龍節度使趙德均、趙延壽父子,他們也在跟契丹人談判,想讓契丹人幫助他們取得天下,事成之後許諾給多少多少好處。由於他們的防區與契丹人緊挨著,所以,他們的溝通更加順暢。第一輪談判過後,契丹已經準備有所選擇,支援趙氏父子。

    如若這般,石敬瑭這一支人馬將死無葬身之地,想當賣國賊都當不成了。桑維翰立刻再赴草原,跪在汗帳外,從早上到晚上,聲淚涕下,感動了耶律德光,這才順利地當上了“賣國賊”。

    劉知遠是石敬瑭的親信,從頭到尾參與了這件事。他說:“稱臣就可以了,以父事之太過了。”這種觀點其實很有市場,當時的中原鄙視少數民族,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來沒有讓少數民國得瑟到這般田地的。後來明朝滅亡後,顧炎武也說天下敗壞,就是由於當初石敬瑭等人對少數民族太軟弱,一手把他們扶持起來了云云。

    (石敬瑭與耶律德光)

    不過,設身處地站在石敬瑭的處境考慮,首先稱兒稱臣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正常人都知道,石敬瑭做出了這一步,被後世笑話也是咎由自取。可是,石敬瑭面臨城破身亡,不下一點血本,契丹憑什麼冒險來救?

    而且這個條件,根本上就是一個空頭支票,契丹要想兌現這張支票,它的前提條件是大軍能夠順利透過幽雲16周的邊防,還能夠不被後唐大軍包圍後堂的各路人馬呢,都不去抵抗其單都願意見風轉舵,承認是晉唐石鑫皇帝,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奇蹟。但是最終卻完全都實現了,從而成就了實情糖的千古名聲。

    對於後唐來說,石敬瑭是篡位者,謀反者,賣國賊,這是鐵定的事實。可問題是,當初要引契丹兵做外援的人可不止石敬瑭一夥。前面提到的盧龍節度使趙氏父子,還有後來的後漢皇帝劉知遠,他只是認為石敬瑭給的太多了,而不是反對引入契丹兵。至於後來契丹人佔領了開封,遼國皇帝也到中原過了一把皇帝癮,劉知遠和南平國也派了人來承認。

    石敬瑭引契丹兵自救,一旦契丹入了中原就將面臨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困難,誰也不能保證契丹人不會見獵心喜,趁機吞併中原。桑維翰的聰明之處就是考慮到了請神,也考慮到了送神。用燕雲十六州這個重利羈絆住契丹,讓他們認為得到的夠多了,喪失進一步思考的能力,才能把這尊神儘快送走。

    送出去了燕雲這個重禮,以後的朝代怎麼辦呢?石敬瑭君臣眼前的問題就是一個不好就可能丟了整個中原,對他們來說就算是丟車保帥了,反正也是慷他人之慨。當時的人,全然沒有宋人士大夫的家國情懷,他們只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要怎麼強求他們?唐高祖也曾對突厥卑辭厚禮,甚至一度想遷都避禍。不過,他們或者他們的後代最終都實現了逆襲,所以史家為尊者諱,多采用春秋筆法。

    石敬瑭當上皇帝后,對契丹人那可是一個周到,兒皇帝嘛,那簡直是一個殷勤!這樣搞,連石敬瑭的小弟都看不下去,有幾個節度使都覺得丟不起這個人,甚至因為這件事起來造反。石敬瑭做了皇帝后,也覺得這天子做的太憋屈了,也想過與契丹一刀兩斷。可是桑維翰上書說現在國家多難,與契丹決裂不是好事,應當發展國力,努力生產,然後再伺機北伐。

    當時很多節度使都不臣服中央,後晉名義上管著這麼多國土,真正能夠呼叫的能有幾個州郡?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五代動輒黃袍加身的現實情況下,先穩住自己,立於不敗之身才是上策。

    契丹人幫助石敬瑭做了皇帝,回頭交割了燕雲十六州。這個時候,之前被石敬瑭出賣的盧龍節度使趙延壽被契丹人俘虜,後來他做了人家的幽州節度使,最後做到了遼國的大丞相。

    石敬瑭去世後,他的侄子石重貴做了皇帝。這位皇帝也有一個憤青大臣,叫做景延廣,此人相當有骨氣!他力主促成後晉改變對契丹稱臣稱兒的地位,這讓耶律德光十分憤怒,於是戰火重燃。雖然石重貴不算是明主,但是中原軍民抵抗契丹人,接連兩次都打敗了他們。

    後來契丹再次勾結邊境節度使南下,後晉在內部節度使與契丹人的內外勾結下亡國。此後又是一番亂糟糟的天下,直到後漢劉知遠做了這些節度使的盟主。

    宋人之所以痛恨石敬瑭,原因無外乎石敬瑭丟掉了燕雲十六州,導致宋朝不得不花費大力氣去爭奪。結果宋軍兩次北伐失敗,精銳損失殆盡也沒有恢復燕雲。後來,透過海上之盟聯金滅遼,得到了燕雲,卻在2年後又被金軍滅掉。

    (大宋四百軍州)

    宋人記史,自然把這一系列的賬都算在燕雲身上,而始作俑者就是石敬瑭。石敬瑭作為賣國賊,鐵板釘釘,是跑不了了。可是,歷代大一統王朝開國,哪一個不是隻有一小塊根據地,然後席捲全國,統一建立政權的?唐朝、漢朝、明朝都是如此,他們怎麼就得到了燕雲之地?

    所以,靖康恥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即使石敬瑭背鍋,也不能全部扣在他頭上,自助者天助之,宋人自己不爭氣怪的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一千到兩千左右的女士手錶,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