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星753
-
2 # 三秦小周
首先,書法和寫字是有區別的,書法除了本身的實用性以外,更側重於藝術性。而寫字更側重於實用性。
其次,篆書的特徵是由直線和弧線兩種線條組成的,也就是說非直即弧,如果按照筆順去寫的話,根本寫不出篆書。比如下圖“員”字下面的那個貝,我的習慣是先寫三橫,再寫兩豎,順勢而為。當然每個人的書寫習慣不同,所以寫法也不同。
-
3 # 止山鐵線篆鐵妹子
雖然漢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文字更加符號化,但是此時,筆順並未完全確定。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型逐步規範化、穩定化的過程。
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字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隸書走上歷史舞臺不久,其筆畫經過自然演變,形成了楷書。
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型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所以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準字。
鐵線篆屬於小篆的一種,因為此時筆順還未確定下來,所以鐵線篆的書寫,主要還是靠鐵線篆的字形結構決定的。若此時,用楷書的筆順強加到鐵線篆上,那豈不是“亂了輩分”了嗎。
鐵線篆字形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勻稱均衡。決定每一個筆畫位置的,不是筆畫本身,而是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空隙間距,決定了筆畫的位置,前一筆,往往是後一筆的參照。
每個字結構不同,但筆畫之間的空隙均勻,是鐵線篆比例是否得當的統一標準。
有書友覺得我說的太抽象了,我大致總結出一些規律:
寫篆書的時候要先判斷這個字的主筆,先寫主筆,其次在寫次要筆畫,主筆就相當於一個字的骨架,骨架立在那裡,再參照、對稱。
如果某個字很複雜,由多個部分構成,可同理,先找主部分的主筆。
主筆大致為:中心、外框
中心,即有中心豎線的鐵線篆字,先定位中心,再寫其他的筆畫。(如上圖:水)
外框,即半包圍或全包圍的篆字,一般先寫外框的筆畫,再寫內框的的東西。(如下圖:宙)
對於一些較為複雜的字,並無規定,做好勻稱均衡即可。
回覆列表
所謂鐵線篆是小篆的一種。其主要特點:一是,結體修長,上短下長,兩邊對稱;二是線條等粗細,裹鋒入紙,頓筆逆收;三是線條與線條的距離基本相等。根據以上特點,小篆的書寫以順手為主。如左右對稱的字宜先寫中間一豎再寫左右兩邊的弧線。所以不必按漢字的筆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