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多哆
-
2 # 胡楊feverlove
其實這個涉及到父輩的教育觀和現代社會年輕人接受的思想發生了衝突。
本質來講父親肯定疼愛自己的孩子,愛之深責之切,說孩子是垃圾,不可能內心認定孩子是垃圾,更多時候是一種過激表達或者是憤怒的口不擇言。
而孩子,聽在心裡也傷在心裡,原因是這是來自父親——最親最愛的人對自己的否定,沒有什麼比最愛的人否定我們的能力更讓人傷心的了。
相信這是他們慢慢隨著時間發展到動手的原因。如果父親通情理,可以跟孩子一起慢慢改變,或者是找諮詢師幫助他們,這個是必要的,甚至在將來也可能是趨勢。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也許是終身的,單純讓孩子改變心態,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
3 # 舌尖上的家宴
這樣極端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讓孩子變得更叛逆,首選作為父親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的言語也不能粗俗,升級到動手的窮境也是作為父親的責任,要解決父子矛盾,父親必須改正自己的言行,理性的跟孩子溝通才是上策。
-
4 # 欲說還休的征程
中國古話有,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中國家庭的育兒方式很多還和這句話相吻合。
中西方的育兒專家或教育學者根據真實案例已經證明,孩子的脾氣性格和孩子早期的撫養環境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追溯到那些脾氣暴躁或者極度隱忍的成年人的早期原生態家庭會發現,他的撫養人,大多是脾氣不穩定,對孩子非打即罵的人。
我們繼續去深刻了解。虎毒不食子。難道世界上真的有不喜歡自己孩子的家長嗎?有,但是真的是極其少數。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責打應該是恨鐵不成鋼吧。
如果父親總是罵兒子是垃圾,首先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父親平時除了對兒子,他對待身邊其他親人是什麼態度?如果態度都是不太友好,那麼基本可以肯定問題是出在了父親身上。他或許是真的不愛孩子,或許不懂得如何去和別人相處。第二,平時父親待人接物一切正常,只是對待兒子是這種狀態,那作為兒子,一定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畢竟,父母的人生經歷比我們要多太多,他們對我們的管教和勸導大多是要幫我們規避彎路,我們需要認真聆聽和思考。
其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找合適得機會跟父親坐下來談一談。瞭解一下他的想法和期望,同時告訴他自己的意見和規劃。大家一起努力找共鳴,進而尋求和睦相處的方式。
作為子女,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要多傾聽父母的心聲,多和父母溝通,和父母一起建設家庭和睦穩定的氛圍。但是,如果我們的父母真的很難接受我們一些比較新奇的思想,但是有些事還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那我們就學會一些善意的謊言吧。
-
5 # 怪咖小青年。
作為父親不應口頭辱罵兒子,這會造成兒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應該兩人坐下來心平氣和溝通,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和氣生財。
-
6 # 米煞1
父子關係肯定不好,就說明父親從孩子小就沒有好好教育!做父親的應該先放下架子,好好跟兒子溝通!孩子有逆反心理,大人想辦法恢復正常的父子關係!
-
7 # Elegant
父親罵兒子口不擇言,自己傷心,傷兒子心。父親打兒子,逼兒子還手,都傷面子。
兒子有問題,出在父親身上,並非兒子;解決了父親的問題,兒子的問題自然解決。
孩子從小不懂事,需要大人的教育指引,孩子才能走上正道,如果孩子啥都懂,還要大人做什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因為教育的艱難,如果打罵能教育好,你為什麼不願意讓老師打罵你家孩子?!
正因為孩子年紀幼小才需要養他們,正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才需要教他們,正因為孩子行為不端才需要育他們,我們家長的畢生精力就是為了孩子成人成才,所以我們必須要接受孩子的所有優點缺點,以揚長避短。
我聽到過一個智障孩子父親讓人心頭滴血的一句話:“XX就是一泡shi,那也是我的孩子,我得愛他!”他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人,至少能夠憑力氣吃飯!
世上的人層次很多,我們只是某一層的一個微粒,只要身心健康,就能生存,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失敗,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替咱出人頭地。只有平常心態,才能讓孩子“活”出最佳狀態。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自己覺得幸福,才是幸福的!並不是非富即貴,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幸福,努力改變自己吧,糊塗的父親!
回覆列表
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其自卑懦弱,若是孩子處於叛逆期,只會讓他變壞,走入歧途,不如靜下心來,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跟孩子談談心,孩子遇到困境,從旁鼓勵他,給他信心,更不能動手打孩子,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父母的行為舉止都是孩子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