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旗下「驍龍」可謂是手機行業的英特爾,就像幾乎每一個筆記本的電視廣告後面都會有英特爾熟悉的廣告曲——燈~等燈等燈,街頭巷尾隨便拉出一部手機都能看到驍龍的聲影。
但驍龍 SoC 和英特爾的 CPU 早已不是同類的產品,前者已經演變成為具備硬體和軟體的完整平臺,但是普通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知依然停留在處理器上。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擺脫消費者的淺顯印象呢?
高通在 3 月 17 日發明宣告,表示將會採取「全新的命名規則」:
過去幾十年,半導體行業習慣使用「Processor」(處理器)來形容為最先進裝置提供核心驅動力的元件。自驍龍(Snapdragon)品牌推出以來,高通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已經使用這個單詞多年,過去我們也經常會說--我們的高通驍龍處理器(our Qualcomm Snapdragon processor)。然而,驍龍品牌是凝結了數十萬高通人才心血的解決方案集合,這個單詞顯然無法充分反映驍龍品牌所凝聚的技術含金量。
說真的,驍龍所代表的含義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獨立元件,一個矽制產品,或者被很多人誤解的 CPU 所能涵蓋的。它匯聚了各種技術,涵蓋硬體、軟體和服務等方面,絕不能用「處理器」來完全概括的。這也是為何高通公司重新定義專有名詞,「驍龍」代表是「平臺」而非處理器。
事實上早在 2015 年,高通公司就開始構建驍龍平臺,當時將自家的「Gobi」基帶更名為為「Snapdragon」。時至今日,驍龍品牌旗下的功能已經涵蓋高通的 RF 前端、快速充電、數模轉換器、WiFi 產品、觸控屏主控、指紋閱讀器,以及確保這些硬體流暢工作的軟體和驅動。
在本次調整中驍龍品牌也進行了重新產品定位,今後僅面向高階處理器平臺。驍龍 200 系列處理器,相對來說出貨量不多而且僅用於低端手機,因此今後將由「Snapdragon」更名為「Qualcomm Mobile」。而中端的驍龍 400 系列和 600 系列,以及高階的 800 系列目前還未做出細分,所以未來可能保持不變。
移動晶片早已不只是 CPU 和 GPU
重塑品牌的效果具備一定的技術意義,今天我們談論的大多數「處理器」都已經內嵌記憶體控制器、通訊模組、晶片組等元件,複雜精密程度早已經超過了 CPU 和 GPU。但並不要指望重塑品牌就能大幅提高普通消費者對處理器的認識,哪怕在市場營銷材料中根據是否包含「Snapdragon」品牌來衡量是否購買的使用者,現在市面上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手機通常已經承載了這個品牌而且也包含了高通旗下的其他產品。
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後,將方便高通向那些實際上已經從高通購買了硬體和軟體的 OEM 廠商出售技術套件,但並不會對高通在驍龍晶片中已經提供的各種功能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高通旗下「驍龍」可謂是手機行業的英特爾,就像幾乎每一個筆記本的電視廣告後面都會有英特爾熟悉的廣告曲——燈~等燈等燈,街頭巷尾隨便拉出一部手機都能看到驍龍的聲影。
但驍龍 SoC 和英特爾的 CPU 早已不是同類的產品,前者已經演變成為具備硬體和軟體的完整平臺,但是普通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知依然停留在處理器上。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擺脫消費者的淺顯印象呢?
高通在 3 月 17 日發明宣告,表示將會採取「全新的命名規則」:
過去幾十年,半導體行業習慣使用「Processor」(處理器)來形容為最先進裝置提供核心驅動力的元件。自驍龍(Snapdragon)品牌推出以來,高通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已經使用這個單詞多年,過去我們也經常會說--我們的高通驍龍處理器(our Qualcomm Snapdragon processor)。然而,驍龍品牌是凝結了數十萬高通人才心血的解決方案集合,這個單詞顯然無法充分反映驍龍品牌所凝聚的技術含金量。
說真的,驍龍所代表的含義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獨立元件,一個矽制產品,或者被很多人誤解的 CPU 所能涵蓋的。它匯聚了各種技術,涵蓋硬體、軟體和服務等方面,絕不能用「處理器」來完全概括的。這也是為何高通公司重新定義專有名詞,「驍龍」代表是「平臺」而非處理器。
事實上早在 2015 年,高通公司就開始構建驍龍平臺,當時將自家的「Gobi」基帶更名為為「Snapdragon」。時至今日,驍龍品牌旗下的功能已經涵蓋高通的 RF 前端、快速充電、數模轉換器、WiFi 產品、觸控屏主控、指紋閱讀器,以及確保這些硬體流暢工作的軟體和驅動。
在本次調整中驍龍品牌也進行了重新產品定位,今後僅面向高階處理器平臺。驍龍 200 系列處理器,相對來說出貨量不多而且僅用於低端手機,因此今後將由「Snapdragon」更名為「Qualcomm Mobile」。而中端的驍龍 400 系列和 600 系列,以及高階的 800 系列目前還未做出細分,所以未來可能保持不變。
移動晶片早已不只是 CPU 和 GPU
重塑品牌的效果具備一定的技術意義,今天我們談論的大多數「處理器」都已經內嵌記憶體控制器、通訊模組、晶片組等元件,複雜精密程度早已經超過了 CPU 和 GPU。但並不要指望重塑品牌就能大幅提高普通消費者對處理器的認識,哪怕在市場營銷材料中根據是否包含「Snapdragon」品牌來衡量是否購買的使用者,現在市面上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手機通常已經承載了這個品牌而且也包含了高通旗下的其他產品。
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後,將方便高通向那些實際上已經從高通購買了硬體和軟體的 OEM 廠商出售技術套件,但並不會對高通在驍龍晶片中已經提供的各種功能產生實質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