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出自《道德經》第二章的最後一句話,是第二章的總結。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真、善、美、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裡隱藏了一個“真”字。“真”引申於“真理”。“無名,天地之始”,指的就是真理,真理無名,卻是天地開始的地方。

    第二章裡出現兩個字,一個是“美”,一個是“善”,老子在第一、第二章裡把真、善、美、三個字都點出來。其中,“隱真、現善、虛美”,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佈局呢?真理要隱藏,善良(能量)要彰顯,美是生命的象徵,生命是變化無常與時俱進,所以“美”是“虛”的無法定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這一句話裡隱藏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老子要把真、善、美、的觀點提出來。第二層意思是“天下皆知的知”,知,知識,知道。知識是《道德經》裡非常重要的一條線索。

    《道德經》裡有兩天主線,一條是以真理為主的自然知識,一條是以人類知識為代表的人類文明。老子認為自然知識是完全、完整、完美的知識,而人類的知識是一切罪惡的開始與搖籃。“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知美”便是“知識”的開始,知美醜善惡,是非對錯,是文明的萌芽也是罪惡的開始。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這一句話裡同樣包含著兩層意思,”皆知善之為善”,這裡的“知”,不是知識的知,而是知道的知,“知識”與“知道”是不一樣的,“知識”是主觀的,“知道”是客觀的,“知識”是知是非對錯,識,是要經歷、認識的過程才是“

    識”。而“知道”是知道的本質,“道”的本質就是真理,知“道”就是知真理。

    “善”是無知純潔的能量,只“知道”而沒有“知識”,並且“善”本來就和“真”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還沒有天地之前就已經存在,在那個時候“善”是一種絕對的狀態,沒有性別、沒有正負、沒有對錯、沒有相對、是一種空虛的存在,是沒有任何語言可以解釋與定義,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裡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還不是真、善、美的名字,而僅僅是“字”。

    “善”在絕對的空間是“虛”的存在,是絕對的純粹,絕對的純潔、絕對的無知,絕對的能力,自有永有,至高無上,而且,永生不死,同時也是絕對不可知。“善”如果被知道了,說明善已經是降維了,從絕對到相對,從本質到規律就是善自己降低身份降維成為相對的規律。規律是陰陽,有正必然有反,是正能量與負能量自我拉扯,自我平衡,其中的任何一種力量消失,另外相對應的力量也同時消失,所以,宇宙是“空虛”的,萬物也只是一個影子,在時空中偶然出現一下,僅僅露一個臉而已。

    天地萬物,宇宙空間,我們所在的星球都是在規律之中,所謂的規律就是道路,所謂的道路就是過程不是目的地。善深深知自己的目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的生命,所以,善只是為萬物提供能量,滋養萬物,但是,不留戀萬物,不在萬物的身體里居住,甚至連看一眼都不看,萬物自生自滅,從能量裡來。回到能量裡去,所以,能量守恆。宇宙的能量不增加也不會減少。

    愛因斯坦用e=mc2的物理公式告訴我們宇宙的能量守恆,老子用“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告訴我們宇宙能量守恆定律。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的是一個科學的真理,老子卻告訴我們為什麼能量會守恆的原因。

  • 2 # 真一道子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這段話語出《道德經》第二章,從“相對論”這一章,我們可以明白這樣淺顯的道理:若是為了表現美好的形相,去虛偽的裝扮,這樣的作為,就已經不算是美好了。若是行善只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不是為了圖名,就是為了謀利,這樣才去做善事,也就不算是行善了。

    聖人知道以上這些行為都是虛假的,所以,他就以無為的心去行為處事,因為以無為的心去行為處事,不被名利所左右,他就不會感到困擾。他對人民施行教化,也從不使用辯論的語氣,而是循循善誘,言語諄諄,他學著天地培養萬物一般,不辭辛勞,日理萬機,默默耕耘,不問收穫,而且不自傲、不自大,更不視為是自己所有一樣的無為。

    因為聖人以天地之德為楷模,所以,就做了許多事情,可是他做了許多事情之後,從來不想居功,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他在大功告成之後,就往往功成身退,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譽。像他這樣具有寬宏大量的涵養,慈悲為懷的行為,連自己所建立的功德,都不去攀緣,因此反而使他的功德萬古流芳。

  • 3 # 馬振廷1

    我回答問題,開悟到哪說道哪,從不保守,從不燙別人剩飯。

    生而不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生而不有,生是活,不有無有,有是已過。是指道的行經。

    為而弗持,持者固定也,固定了死也,為而弗持活也。天天有行動天天有收穫。

    功成而弗居,功成,指修煉成功的人,或建功立業的人不要居功自敖,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跟上時代。同樣居定死也,弗居活也。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夫指某人也,惟,惟一守一,不居不死,去過去,不去不死去。不固定在過去的時間點上就不會死去,比如死過的人某年某月某日祭週年同理也。

    凡過去的有或知都屬陰一去不反了。定格在過去長死之化道也。

    未來正在運動屬陽,守住一陽化長生之道也。

    說明白長生,生長之意,不可認為長短之長。

  • 4 # 思考的五爺

    直白翻譯:

    世上之物不要妄想著都據為己有,所做所為不能有恃無恐,不能居功自傲。唯有不居功自傲,才不會喪失本心初心。

  • 5 # 郭城3點14壹伍玖

    以儘可能直白的舉例方式來意譯此段文子:即便是你生的孩子也不是你應該擁有的(所謂生殺予奪),自以為是、居功自傲是不應該的,所以,一旦你自以為不是、一旦你不居功,那麼它們就會保持其應有的獨立且持久的狀態,不會因為你主觀的且易變的認知態度而發生改變。準確的認知自身,搞清楚邊界,不僅僅是對你的外在客體的真正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唯有尊重,方才對等,方有互相依存。

  • 6 # 山澗一清泉
    生而不有本意是指道生萬物但不據為己有。為而不恃本意是指道滋養萬物而不驕傲自滿。功成而弗居本意是指道滋養萬物成就萬物但不自恃有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本意是指道生萬物、滋養萬物、成就萬物,但不據為己有、不驕傲自滿、不自恃有功,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失去。

    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二章,表面說的是大道的德性,實則也在告訴我們人處天地間,亦當效法大道,效天法地,通天徹底盡力去做,為而不爭,以為聖人,則人可與天地同壽,生命雖有涯但精神可永恆,視為得道永生!

  • 7 # 網聞博報

    此語出自《道德經》第二章,應該結合上下文,才能夠形成比較全面的理解。

    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的大意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醜陋存在。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是因為有邪惡存在。所以說,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應和,前和後相互跟隨,這就是相對偶然性中的絕對必然性。因此,得道的聖人都是能夠道法自然處無為之事,用身體力行推動文明教化,遵循萬物興衰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促進社會生產迴圈而絕不截留為私人所有,因勢利導有所作為而絕不獨斷專行任性冒進,有了成就也絕不貪戀功名獨享其利。正因為不居功自傲追求私人利益,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落感。

    顯然,只有聯絡上下文和作品的時代背景,我們才不會陷入斷章取義咬文嚼字的誤讀誤解。因此,我們這裡就不妨參考閱讀第一章的內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人們通常所說的道,並不是原初本真自然存在的天倫常理大道。人們通常所說的名詞概念,也並不是世間萬物的原初本真自然存在。天地原初無以名狀,這就是看不見的無形之氣。萬物始生有名可稱,這就是看得見的有形之象。因此,只有上升到忘我無私的虛無境界,才能夠感知天倫常理大道。而從為我所用的現實角度,也可以探索和掌握天倫常理大道的運動變化規律。實有與虛無,原本同出於道生一之源,只是人們描述的名稱說法不同。這種一生二的同根同源,就可以稱為玄虛。玄虛而又玄虛,這就是自然宇宙世界氣象萬千的奧妙之源。

    由此可見,第二章的內容,就是對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進一步闡釋和論證。“故常無慾以觀其妙”,當然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玄之又玄”,一般人對此也很難理解。到了“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正邪善惡美醜真偽黑白分明基本判斷的“常道”,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如前所述,就像華人“知道不知道”的口頭禪一樣,在經“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後形成的《尚書》版本中,也倖存著這樣的記載:“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乙、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用現在的話來講,此所謂《三墳》之“大道”,就是華人祖傳的“大道主義真理”。此所謂《五典》之“常道”,就是“大道主義真理”的時代性闡釋和實用性發展。

    眾所周知,古漢語文言文中,有很多同音字和通假字。這裡的伏犧,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在古籍記載裡又有太昊、青帝、宓羲、皇羲、犧皇、庖犧、包犧和伏戲等多種稱呼。據傳,伏羲氏為風姓,是燧人氏後裔華胥氏之子,大約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在經歷了“女蝸煉石補天”的“大洪水”劫難之後,伏羲氏與女媧氏“滾石磨盤兄妹成婚”生兒育女,從而在“華胥之州”延續了華胥部族的繁衍生息。伏羲氏“始作易八卦”,這就是中國文字和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自從“盤古氏開啟鴻蒙”,再到“有巢氏教民建房築屋”和“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又經“華胥氏教民結繩織衣”和“女媧氏教民煉石補天”,直到“伏羲氏作易八卦通天道”和“神農氏嘗百草教民稼穡”及“黃帝振德修兵替天行道”,就形成了“上下五千年”中國大道文化的延綿傳承。

  • 8 # 楊朱學派

    《老子》曰: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解讀老子此言。首先要了解老子的世界觀。

    老子認為,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循道而死。唯有道是永恆的,絕對的——不生,不死,不滅。

    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不生不化,生物化物者,此之謂道。

    老子的政治主張。執政者要有大道之德。生而弗有,功成而弗居。反對專制獨裁。

  • 9 # 方廣慧語

    這個是老子在揣摩天之道的時候,找到的一個規律。

    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如此繁茂,但是它藏在背後,隱形在背後,它不說自己是主人,它也不為自己撈取,您說這樹長好了,它一下砍了拿走了嗎?沒有,它不居功,這是天之道的特點。

    所以老子在第二章講,“萬物作而弗始也”,他這個時候講萬物和天地是一樣的,“為而弗恃也”,作為但是不視以為功,“功成而弗居也”,他不居功自傲,“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結果我們大家反而離不開它,這是天之道的特點。

    老子的觀點是我們應該效仿天之道做事,這樣符合天道。但是我們人在生命中恰恰違背天之道,我們但凡做事就為自己考慮。

    總講放下、無我,我們還進取不進取?不要求回報,人有動力嗎?

    這問題是這樣的,老子為什麼總講這道理?實際上這裡邊真的有法則的,就是天之道果然如此,我們如果為了自己撈取而做事,比如說我為了獲取某個職位去做事,為了當一個公司的副總,為了這種事我去努力的話,這是要求回報,我要為了什麼而努力;

    另外一種是我不在意回報,我就是為大家做事,我為了公司的繁榮去做事,我盡我所能,因為我公司做的事能造福天下,我沒有什麼回報的想法。

    這兩種態度,哪一個努力會更持久呢?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有人會說,前邊那個持久,我為了當副總我拼了命了。

    不見得!因為您是為了當副總去努力的,一旦公司沒給你這副總,你會一拍桌子,我不幹了!憑什麼?我辭職,我走,我上別的公司去!您看他的行為就終止了,而且如果您在進步過程中、努力過程中,別人又諷刺你,所以這種為了獲取什麼而去做的努力,非常容易終止,而且容易偏頗。

    人家或者不給你職位,表示了一下,你就偏了,要給別的公司幹去了等等,容易受影響。

    而那種我不為了什麼,我就為了造福大家而努力做事,這種人不會被影響,因為沒有什麼影響他,我不是為了獲取什麼的,你不給我也無所謂的,我願意去做。

    所以,這樣的人,他的努力就持久,而且有力,會一直做下去。只要方向定了,我就是為了造福大家,做事就會特別圓融,大家誇我我也做,罵我我也一樣做。這好比說是上公共汽車,您坐在那,上來位老大媽,帶著個小孩,問您給讓座不?兩種態度,一種人是我本能地要讓座,我這個人就要做好事;

    另外一種是我做了,我今天要做好事,做好事大家都看我,目光多麼好啊,誇我好人。這兩種態度不同,結果不同,前邊那個讓座站起來了,您坐下了沒說謝我,沒關係,到站了您走了,您沒把座還給我我也不怨恨。

    所以,兩者態度完全不同,要回報這個人,別人稍微沒給他回報,他就不做了,下次我也不讓了,您看這人從此以後終止了這方面的努力。而另外一個人,坦然的,無所謂的,所以你誇不誇我,您謝沒謝,無所謂,您下車了,您沒把座還給我無所謂,我就按照我心中的善念去做事,這樣坦然。

    所以,那天聽個故事,說有個法師救掉在水裡的一個蠍子,大家都說,你別救這蠍子,蠍子蜇你。這法師說沒事,去救,這一救,蠍子果然蜇了一下法師。

    大家就嘲笑,你看這法師愚蠢,明知道蠍子蜇你你還要去救它。法師的回答特別好,他說蠍子蜇我那是它的本性,但是我不能因為它的本性改變我的本性,我的本性是救它。

    所以您看,人家不為什麼,就為心中的善念去做事,這種人的努力就持久。所以,老子講的天之道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不為了什麼回報而做事,就是生養萬物,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隱藏在背後。

    老子說,這種品性是每一個領導者都應該遵守的,哪一個普通老百姓明白這個道理了,那您的境界一下就提升上來了。所以,這是老子今天講的這段話的含義。

  • 10 # 文開石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流行本,原本沒有【生而不有】。

    給大家對比一下,《道德經》第二章

    甲本: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流行本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怎麼解釋呢?(按照甲本)

    所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有名)興起而不干擾,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功成名就而不自居,正是因為他懂得從不自居所以才不被別人所拋棄。

    關鍵點:

    “萬物作而弗始也”就是不人為去幹擾和破壞萬物(有名)的自然執行。對於這一句讀者還可參照甲本(37)第三十七章“道恆無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來理解。

  • 11 #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老子用兩個篇章來說,聖人以及常人。

    大多數的常人都是戰術層面的高手。

    以好惡論官感,以得失論成敗,以多少謀利害。

    我們也知道一時之爭、一地之有、一利之得不過一孔之見。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戰術層面的一次輸贏就決定了他一生的格局。輸了很可能就被打垮了,再也起不來了(能不能起來取決於他們的天賦,而不在於他們後天的思維)。即便贏了大多數人很快也就放鬆了、墮落了。那麼最終的結局還是輸。

    所以現實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生為什麼看上去都是痛苦的?因為他們都倒在了戰術層面這一個階段。通俗的來講,大多數人的一生其實沒有一生,只有一個戰術階段。後面的每一個階段,只不過是在重複前一個階段而已。包括一個人的思想、選擇和習慣。每一天都在重複昨天。對於一個每天都在重複的人來講,他最後只會得到痛苦,而不可能會得到快樂。因為他的心靈都被困在了這個籠子裡。

    所以老子為什麼去講個人層面的“無為”?孔子為什麼講“不可使民知之”?

    普通民眾沉浸在戰術層面的好惡、得失之中。以為一生之成敗。其實這必然是有害無利。且不論失敗,這一個階段絕大多數人的成功,他其實既稱不上是成功,也稱不上是人的成功。而只是背後某種思想的成功---是環境思想作用力的成功。

    就像我們只看到一顆碩果累累的果樹。但是我們忘了這棵樹其實是別人栽下的,最後果子也是別人來摘的。這都不是你的。 一個人當前的好惡、得失並不是他自有思想價值觀的價值體現,只是世俗價值觀在他思想當中的體現(一個人所謂的思想及主見,不過就是世俗價值觀的栽種、販賣而已)。

    如果他不能解除這種思想,不能走出這種思想,那麼他就不可能會具有戰略層面上的謀劃與思考。而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長久者 ,以其不自生,是故長生”。天地才是真正的謀略者。

    一個人只有走出了“工具”這一個階段才能真正稱得上有所覺悟。不淪為思想的工具,利益的工具,得失的工具,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個人。

  • 12 # 自明誠熊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二章中的話。準確理解其意,要通讀全章。前兩段話的意思就是美惡、好壞、有無、高下等概念是人為的,是相對的,是不可分的,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就是不喜不悲,保持恬淡;不言就是不下判斷,不作區分。萬物作焉而不辭,就是事物萌芽不忽視;生而不有,出生不簡單認為就是有;為而不恃,有為不簡單認為就會有成效;功成而弗居,大功告成不認為就萬事大吉。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不停頓,不止步,不懈怠,也就不會失去。《易經》有句話,夕惕若,厲無咎,還有一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都是這個意思。

  • 13 # 隨便閣

    自生,故曰生而不有;

    自正,故曰為而不恃;

    自化,故曰成而弗居;

    聖人不以外力干預萬物之自生、自正、自化,故聖人亦不能為外力湮滅!故曰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男生選擇學會做飯是一種魅力,還是必須選擇討好對方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