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90705744246

    兩個唯度不一,傳統京劇重在傳承,人物要演出來龍去脈,重在戲份韻味,現代京劇重在改革,正面人物的演出要高大Sunny重在宣傳。

  • 2 # 唐風楚辭

    個人覺得京劇傳統戲和現代戲各有千秋,夲人五零後,從成人時觀看的基本上都是現代戲。

    傳統戲在唱腔上、運白上都獨具特色,人物塑造上比較靈活多變,也是歷史的傳承;現代戲比較突出人物形象,主要是講究高、大、尚,在刻劃人物上以政治為中心,迎合當時社會。

    在唱腔上傳統戲比較柔情,而現代戲就是高亢激揚。以上淺薄見解,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各界同仁指正!

  • 3 # 西紗窗下

    謝謝邀請。京劇傳統戲和京劇現代戲哪個唱腔高難度大?好像不太好直接比較。一是傳統戲和現代戲不管哪一部好戲中主要人物的唱腔設計,都有其曲調(板眼)的陰陽頓挫、節奏快慢、起伏婉轉、曲式強弱和唱腔高低,以此來表現人物的性格、關係、品質、心理、生活和情感。二是突出主題和人物有所不同,感覺傳統戲的人物大多主要突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及其關係的性格表現多些,唱腔比較婉轉,發音含蓄,高音設計比較注重人物性格、關係和吐字味道的把控;現代戲(樣板戲)的人物主要突出工農兵英雄形象和階級仇民族恨多些,唱腔設計普遍選用高亢嘹亮+吐字平實+通俗易懂,其穿透力強又極富感染力,更加註重表現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革命情懷和頂天立地及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三是傳統戲的唱腔普遍節奏比較慢些,更講究“有板有眼”;現代戲唱腔高音部分普遍節奏快些,其強弱和頓挫隨著唱腔唱詞的節奏更強烈、明快又多富有激情。四是唱腔設計人員不同,傳統戲多以傳統技法結合門派(家族)、行當及演員個人嗓音條件、特點和需要為著眼點量身打造;現代戲(樣板戲)是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那個時代音樂家對英雄人物高大形象的理解和靈感,同時受各方面的指導、建議而不斷磨合提煉,突出時代主題和所需要表現人物的氣吞山河高大形象、英雄氣概來定調和設計高亢嘹亮的唱腔唱段,然後再選調和要求演員盡力拔高夠那個高度和難度(現代戲《智取威虎山》的童祥苓、沈金波和《沙家浜》的譚元壽等是傑出的代表),是採眾家之常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所以覺得還是現代戲的唱腔高、難度大些,演員也更難找些。

  • 4 # 戲曲網

    個人感覺各有千秋,發聲的方法都差不多,只是表演形式不同。

    現代京劇(樣板戲)的唱腔是京劇聲腔藝術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必然,是京劇聲腔藝術體現現代生活的表現手段。這樣也就證明了現代京劇(樣板戲)的唱腔與傳統京劇唱腔都同一個聲腔系統,不是矛盾的、割裂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時他們之間也有著非常明確的區別。

      1、發聲上的區別:

      在傳統京劇的唱腔中為了追求演唱時候的或典雅、或嫵媚、或蒼老、或衰敗的效果,經常要求旦角演員在演唱的時候使用假嗓、尖聲尖氣,生角唱腔則在發生聲中講求使用“悶嗓”有時候一些流派為了劇場效果單純的追求唱聲、唱字。這些發聲方法在多年的舞臺積累中形成了獨特的京劇發聲技巧,是京劇藝術區別於其他歌唱藝術和地方戲曲藝術的標誌。但是在使用這樣的發聲技巧表現現代人物的時候就出現難以表達或表現不夠淋漓盡致的現象。因此樣板戲演唱在發聲唱法上,堅持從人物的思想感情出發,借鑑傳統京劇中的發聲技巧,融合了西洋聲樂中的有用部分,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為了塑造好各個不同人物的藝術特徵,樣板戲的發聲把字與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使聲音具有寬、厚、高、亮的特點;同時在音色、音域、力度等諸多方面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和變化幅度。同時將原有的丹田運氣發聲法加以發展,充分的利用橫膈膜的開閉效果,形成獨特的演唱技巧。例如:《海港》第五場,方海珍的“想起黨眼明心亮”中“明燈給我照亮了萬里航程”的“程”字使用了花腔女高音的跳音處理技巧,這是在傳統京劇中無法聽到的。

      由此得出在發聲技巧上的區別結論:現代京劇(樣板戲)以人物為中心,用唱腔體現人物思想感情;傳統京劇以唱腔為中心,用唱腔展示角的技巧。

      2、潤腔上的區別:

      潤腔是根據表達人物思想感情、揭示唱詞所表達的意境、體現曲調所特有的風格,運用各種“潤色因素”對唱腔的旋律進一步藝術處理的過程。傳統京劇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藝術積累,特點是:生角唱腔中多用慢的顫音、慢滑音、頻繁的力度的變化來表現蒼老的、沉穩的感覺;旦角則特別樂於在拖腔上使用慢滑音、下滑音來體現嬌柔、嫵媚。使唱腔聽起來總是千篇一律。現代京劇(樣板戲)在這方面同樣改革的非常成功,並歸納了幾種常用的潤腔方法,如裝飾型潤腔、音色型潤腔、力度型潤腔、節奏型潤腔等技巧。

      裝飾型潤腔:包括:顫音、滑音、倚音三種,這三種技巧大大增加了傳統京劇中“擻”音的處理技巧,使旋律更加賦予變化,符合人物性格;

      音色型潤腔:包括:胸腔音、鼻音、嗽音、哭音、假聲、跳音、啃音、直音、嘎調等等。其中特別說明有幾種技巧是傳統戲中沒有的,如:胸腔音,他是胸腔共鳴增加唱腔厚度的一種潤腔技巧,例如《智取威虎山》第三場中楊子榮的“管叫山河換新裝”中“血債要用血來償”一句“血來償”三個字,隨著音量的逐漸增大加強,擴充套件胸腔,充分發揮胸腔共鳴,以增強音色厚度。又如假音,在傳統京劇《文昭關》中伍子胥“一輪明月”中“爹孃呀”的“爹”字使用了這種潤腔技巧,而在《杜鵑山》第八場雷剛的“怒火燒”中“大江啊……”的“江”字拖腔就借鑑了這種技巧,但是他成功的從老生的唱腔轉到了花臉的唱腔中,並符合人物當時思想感情,聽起來聲聲如泣,把雷剛內疚、悲痛的感情真切的刻畫出來。這種打破行當的借鑑也從側面說明了樣板戲的唱腔設計的不拘一格。

      力度型潤腔:包括:收放、重音、頓音、保持音、斷鏈。這些技巧突出的將樣板戲激越、高昂、挺拔、從容、鎮定展現的淋漓盡致,範例太多比比皆是,在此不一一舉例說明,單就《沙家浜》第四場“智鬥”阿慶嫂的“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一句,“須”“色”兩個字分別用了大腔,在音色上相繼出現大幅度的收輕,後面的“防”又出乎意料的漸放,來體現阿慶嫂在對敵鬥爭中的從容堅定。

      節奏型潤腔:他是運用節奏變化的對比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技巧。如《杜鵑山》第一場雷剛的“三起三落”中“遭失敗更渴望找到共~產~黨”一句,“共~產~黨”三個字,節奏突然大幅度撤慢,同時力度加強,後面速度又摧回原速,力度更強,表現了雷剛的迫切心情。

      3、板式結構的區別:在這個方面樣板戲不但繼承了傳統京劇的原有板式,還有創造性的發展和設計出新的板式如:寬板,在《海港》、《磐石灣》中都有,這是一種行腔寬廣、舒展、伴奏豐富多彩的板式,使得唱腔與伴奏相映成輝;又如排板,如在《海港》中第二場馬洪亮的“看碼頭,好氣派,機械列隊江邊排”等四句唱腔,使用上下排比句的對稱方式,使唱腔在同一旋律下賦予更多的節奏變化;再如一板兩眼,這種3/4拍的板式,在體現北韓風格的《奇襲白虎團》中“安平山上紅旗展”一段歡快、舒暢的唱腔中把北韓民族音色與就京劇唱腔有機的加以結合,這是傳統京劇中絕對無法比擬的。

      4、音樂結構的區別:現代京劇(樣板戲)在音樂上的突出成就體現在,他將西方音樂的主題音樂模式帶到了京劇音樂設計中。在過去的傳統京劇中,我們無法聽到一出京劇的主題音樂,只能透過聲腔旋律區分西皮、二黃;而樣板戲打破了這個枷鎖,為每一個劇目每一個人物都設計了富有標誌性的音樂主題。由於這個話題太大,可以單作為一個論題。

      5、唸白吐字的區別:這是現代京劇(樣板戲)與傳統京劇最標新立異的區別,眾所周知傳統京劇以湖廣韻、中州韻為主,唸白講究傷口。而現代京劇(樣板戲)以普通話為基礎,唸白賦予節奏感。到《杜鵑山》創造時,更時將唸白“韻律化”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得不說是對傳統京劇的突破和發展。但是現代京劇(樣板戲)中沒有完全的摒棄“古音”的讀法,在《沙家浜》第二場中沙奶奶的“同志們殺敵掛了花”一段中就有“一覺睡到日西斜”中的“斜”字的古音唱法,這裡唱“xiai”音。這也說明樣板戲並非徹底否定傳統、拋棄傳統的。更說明樣板戲的創作是尊重傳統,發展並利用傳統中的優秀部分。

      現代京劇(樣板戲)的學習、探索應該秉承前人的經驗。尊重傳統藝術中的精華為我所用。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另外:

      1、現代戲客觀講在唱腔,板式上對傳統戲有所發展。但由於他的“壟斷”使京劇尤其是傳統戲受到打擊。人才斷檔,經典劇目流失,優秀演員離開舞臺。

      2、在音樂元素上現代戲吸收了交響樂。在某些場合對情景,對劇情的渲染是傳統戲中難以達到的。但對於伴奏我卻傾向於不容入西洋樂,而用傳統的文武場。而在渲染劇情,烘托人物時,引入西洋樂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3、再有就是佈景了。多用大布景,而非傳統的簡練但實用的道具。

      4、關鍵一點也是最值得探討的一點。京劇改良是否應拋棄“程式化”

      我個人認為”程式化“是京劇最大特色,最大魅力之一。但現代戲呢由於佈景豐富了,道具豐富了,程式化沒了。

  • 5 # ximi887

    樣板戲唱腔高,難度大。但是,比老戲難度大,卻不一定比老戲好聽。

    先說難度大在哪。

    老戲調門兒都是因人而異,角兒唱幾個眼兒隨個人習慣。樣板戲不然,各個角色唱段調門兒都是定死的,比如老生西皮,絕大多數都是1=E。除了“革命需要”,還有個原因:除了京劇“三大件”,和特色民族樂器,還加入了西洋樂隊,西洋樂器用固定調樂譜,不能像首調樂譜那樣轉調方便,所以樣板戲唱段調門兒是定死的,當然唱來難度大。

    再說說為什麼沒有老戲好聽。

    餘叔巖先生總結老生唱,提出兩個要點:中州韻和湖廣音。而樣板戲源於文化大革命,其中掃除“四舊”是當時運動重點,湖廣音聽起來老氣橫秋,自然被歸入“舊”,於是乎迴避,唱段中就多以京音入腔。由於京劇是“因字生腔”,旋律形成帶有字音的影子,所以作曲寫的樣板戲唱段聲腔旋律不能彰顯字音美感。這樣一來,雖然樣板戲旋律作曲很美,但不是京劇聲腔純正的美。被抽去了京劇要素湖廣音,聽起來寡淡,細品,味同嚼蠟。

    說句到底的話,京劇聲腔的美,歸根結底是漢語言的音韻美,舍此沒有京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基站承包利潤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