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淇則說歷史

    魏國的"九品中正制"是選官制度,選出來的多半是官二代,明清時期的九品是官職大小,能昌盛幾百年,靠的是科舉,一點本事都沒有還想當官!

  • 2 # 九蓮寶燈217

    曹丕之帝與明朝諸帝沒有可比性,丕登位時屬於三國鼎立中末期,他那位子有三股勢力挾之,一蜀二吳,三司馬家暗流湧動,明朝則不冋,朱元璋草根出身,立於百姓,加之永樂延傳制度和民心己順,所以創九品者未必久之,而行九品者反久焉

  • 3 # 公元前

    司馬懿最後能夠篡權成功,有兩點主要原因:(1)司馬懿的忍耐性,司馬懿熬過了曹家三代君王;(2)曹家宗親士族被打壓,士族的成長和曹丕頒佈的九品中正制有關。

    在漢朝時期,選官的制度一般是舉孝廉,舉茂才,但是漢末天下大亂,人口流動非常大,這一制度被迫中止了。而當時的曹操又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所以他發過三次求賢令,提出了唯才是用的辦法,陳群曾極力反對。從表面上看,陳群和曹操對人才的人品要求上發生了分歧,其根本就是陳群在為士族爭取利益。因為曹操此舉,會讓很多大寒門子弟有了發財的機會,以士族陳群等人為代表的利益就會損失。

    但是曹操去世之後,曹丕上登基,其用人方略,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選拔人才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各州郡可以選拔有知人之明的人,擔任“中正”這一重要職位,負責人才的選拔,並將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種品類,然後由吏部便根據品級選定,給選拔出的人才授予官職。這一方法似乎公平公正,中正這個職位需要沒有私心的人擔任,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各州郡選拔出來的中正,幾乎都是當地計程車族,或出身當地的豪紳,他們關係盤根錯節,評定人才時,大多都是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公平公正更是談不上。所以很快就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在曹操時期,被打壓計程車族,有一次崛起,併成了曹丕時期的主力,而在曹操時期興盛一時的寒族,則被打壓的無影無終。

    而且曹丕在位時期,士族被重用的同時,被打壓的不僅是寒門子弟,還有曹魏宗室及其嫡系。例如他掌權之後,最受信任和倚重的人,卻都是司馬懿、陳群這一群奸詐之人。

    雖然九品中正制度是人才選拔制度的一種進步,但它使後來曹魏權利被架空,當然,這並不是否定了曹丕的能力,畢竟他自己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英年早逝,說不定他還有更好的計策,但可惜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已經去世了。

  • 4 # 南朝居士

    九品中正制指的是,你父親是一品,你出來就是五品,過幾年肯定就是一二品了,你爹要是七品,你以後估計也就七品了。

    舉個例子,王羲之是琅琊王氏出身,所以他天天寫字,他也是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

    陶淵明是落魄貴族,所以他只能做縣令,以後基本上也就縣令到頂了,於是他辭職了,

    這種選官制度帶來幾個問題,一,皇帝身邊都是貴族,都是股東,二,變相剝奪了皇帝的人事權,

    所以,在九品中正制的魏晉南北朝皇權衰弱,王朝更迭頻繁,就帶來了後來的“科舉制”。

  • 5 # 埋藏在霧霾下的人

    九品中正制跟明清的九品官員制完全不一回事,明清的制度是科舉,老百姓的孩子透過科考能當官。九品中正制是查舉制度,有身份的人推舉你,你才能當官,也就變成了貴族內部壟斷了當官的途徑,造成漢魏到隋的世家大族階層長期掌權。

  • 6 # 真正鱷魚不哭

    九品中正制和九品官階制完全是兩碼事。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時期,魏文帝曹丕頒佈施行的官員選拔制度,是漢代察舉制度的發展,大體規則為:

    國家設中正官專司品評人才職責。具體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人士皆登記在冊,表內詳記年藉履歷,並加評語。小中正大中正稽核後將表呈交,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與。

    此項制度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此標準其實依然是採取地方群眾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的遺意。本質上說是中央政府對世家大族的分權行為,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皿煮性質,具有限制皇權的積極意義。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另一方面緩解了曹魏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

    但是,由於集權和分權辯證關係很難掌握,晉朝過份放權造成中央軟弱,無法集中力量應對重大變局,於是在內亂及外敵入侵中崩潰。後世九品官階只是表明等級,是皇權不斷強化的象徵,與分權的九品中正制完全背道而馳。

  • 7 # 坐看牽牛織女星w1

    九品中正制度是一個無奈之舉,在亂世之中,國家用人的法度已經混亂了,東漢的察舉制度已經沒有辦法執行起來了,常規的考核辦法已經失去了作用。社會上有很多沽名釣譽之徒混水摸魚,九品中正制度正是為了讓國家能夠快速地找到當時社會上的可塑之才,並且依據他們的能力而給他們一個合理的正名,國家依據這些名聲來給他們授予官職。這個很明顯容易受到大家族的操控,這只是由於當時亂世之中創造出來應急的辦法,可是後世還按照這個辦法施行那就有問題了。

    曹魏的滅亡和這個制度也沒必然的關係,至於曹魏的滅亡。首先鑑於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的割據,所以曹魏在把所有的力量都收於中央,在地方沒有親王勢力的屏護,一旦中央被控制,整個政權就土崩瓦解。

    其次在高平陵之變中可以看出,曹魏陣營中的人都是難堪大任之人,不懂得在亂世之中的生存之道,將曹魏的政權白白拱手讓人。

    最後在亂世之中,實力才是最重要的,當一箇中央沒有強有力的統治,自然會被取代,中國的大趨勢是統一,曹魏完成不了,自然要讓能完成的人取代。

  • 8 # 伊耆角木

    這個題目很有問題。首先,曹魏國祚不長,但九品中正制延續時間很長,國運和這個制度沒有太大關係;其次,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明清的九品官員制完全是兩碼事,不具備任何可比性。

    先把概念搞清楚,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始創的一種選官制度,是由中正官(也就是負責對人才進行品評的官員)將人才由家世、平行兩方面進行“定品”,也就是確定等級的考核,最終認定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也就是說,這是人才的一種考核成績,而不是當官的級別。各地的人才用過這個“打分表”被授予不同的官職,品級高的授予官職的起點就比較高,品級低的就比較低。而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三年會重新定品,品級高的會升官,反之低的可能會貶官甚至丟官。

    題主說的明清的九品官員制就完全不是這回事。明清(其實唐宋就是如此)的官員最高正一品,最低從九品,一共九品十八級,這個是官員的品級,好比我們現在說的“部級、廳級、處級、科級”這個九品決定的是這個官員的地位、待遇、俸祿,跟魏晉九品中正制評價人品家世是完全不相干的兩碼事。

    所以如果一定要對比,魏晉的九品中正制應該對應明清的科舉制,這都是選官方法;而明清的九品官員,應該對應魏晉及之前的從周朝開始的“萬石、二千石、千石、百石”等等,這都是官員級別。不能把選官制度跟官員級別做對比啊。

    然後再說說九品中正制到底好不好。作為一種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改變了漢代的察舉制。察舉制,是地方官在各地選拔人才推薦做官。這個制度發展到後期最大的問題就是察舉之權在少數官員手中。往往是甲官員推薦乙官員的侄子,乙官員推薦丙官員的外甥,丙官員再推薦甲官員的內弟。繞來繞去都是那些官員的子弟,而其他人才永遠無法獲得推薦。

    曹魏設立的九品中正制就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除了官員子弟,平民庶族也得評級,大家都得評,而且是同一張打分表。相對而言,公平很多。當然,這個制度不是沒有問題。之前說過,評品級是從家世、品行兩方面考量,但到了後期,家世已經佔了絕對優勢地位,家世顯赫的貴族子弟品行再差也是上品,寒族子弟品行再好也是下品。故而最後被隋唐科舉制取代,但那已經是九品中正制創立四百年後的事情了。在其創立之初的曹魏時代,還是顯現其優勢的。雖然曹魏只有幾十年國祚,但制度延續四百年,還是說明其影響力的。

    至於曹魏的短命,主要在於主弱臣強,連續幾個年輕皇帝,被司馬家奪權。與制度沒有特別大的關係。就像創造了更好選官制度科舉制的隋朝,也是二世而亡,並不能說明科舉制有問題。

  • 9 # 小眼睛裡的大世界

    一個王朝的興盛與衰敗,原因是很複雜的。

    單單從官僚制度來看,過於片面。

    一個王朝需要強盛,需要很多條件,德才兼備的統治者,能力出眾且忠心的社稷大臣,安分守己的百姓等等。但一個王朝走向衰敗或者滅亡確是很簡單的,甚至即使以上優良條件都具備,也有可能因為"意外"而戛然而止。這就是所謂的氣數,七分在人,三分在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算機AMD顯示卡太差可以用來學程式設計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