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很多地區都有過多次易名,以南京為例,南京曾叫建業、建康、金陵等,為什麼統治者或者政府會對地名進行多次修改?地名的修改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1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大學堂

    “蘭陵”“蒼山”反覆換、“襄陽”“襄樊”來回改,借用旅遊景點名、爭打“名人故里”牌……地名是記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而近年來,一些地方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造成千年古名一朝被改,歷史古城頻遭易名。近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全國地名文化建設研討會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慎重更名,地名要“記得住鄉愁”。(6月4日《長沙晚報》)

    對國內公眾來說,一些城市名字的改動,已經到了“任性”的程度——想什麼時候改就什麼時候改,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的城市,可能因為一本暢銷書而改名,也可能因為一種被炒作出天價的土特產而改名,但是暢銷書早晚有一天不再暢銷,土特產也會從炙手可熱變得籍籍無名。而名字被改動之後的城市,卻因此而隔斷了與歷史的聯絡、與文化的淵源,變得輕飄飄起來。

    儘管中國1986年就頒佈了《地名管理條例》,要求地名管理應從歷史和現狀出發,“可改可不改的和當地群眾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其後民政部又出臺《關於加強地名文化建設的意見》《全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領導卻並沒有把這些條例、意見當回事,改名字的現象仍舊層出不窮,屢見不鮮。這說明目前中國對地名命名和更改仍舊缺乏系統的、強有力的保護制度和規範。於是乎,你改我也改,直到把地名改得面目全非,也改得讓當地百姓的鄉愁無處安放。

    具體說到改名的原因,似乎每個已經改名或準備改名的地方,都能搬出一大堆理由來,有些地方更是引經據典,大有一副非改不可的架勢。但是這些能夠公開說出來的理由和藉口,卻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真正的原因往往因為過於功利和現實而不便公開說出口:比如把改名作為發展旅遊經濟、招商引資的引擎;比如把改名帶來的“新氣象”作為主政官員的一時政績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先不說一個城市或地方名字的改變,是否會具備這些作用與價值,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否具備可持續的推動能力,就是改名所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也是我們當前所無法承受的。一個地方名字的改動,意味著當地需要重新刻公章,製作新招牌和標誌,印新檔案袋、信箋信封、辦公材料,而之前那些牌匾、標誌以及沒有用完的信箋信封,只能統統作廢,這與勞民傷財何異!

    如果說這在一些地方官員的眼裡都是“小錢”,是改名路上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是這種改名所帶來的城市與歷史之間的割裂,城市與文化之間的疏遠,百姓與故鄉之間的隔膜,則是用金錢和物質所無法衡量的。換種說法,在功利主義短視目光下的改名運動,改掉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歷史積澱,更丟失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透過法律與制度加強對地名的保護,對隨意改名現象進行約束,即便允許改名也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更改標準,實行申報、論證、批准制度,從根本上杜絕改名亂象。

  • 2 # 讀史筆記

    歷史上地名修改的原因比較多,首先是行政區劃的變動,比如唐代天寶間蘇州改為吳郡,乾元間吳郡又改為蘇州。比如元代出現了行省制度,於是河南江北行省等名字出現,代替了宋代的路名。這一類在高層政區比較多,比如漢代的刺史部、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代的行省等。其次是領土擴大或人口經濟發展等導致分設郡縣,用新的郡縣名代替原來的地名,比如原來的會稽郡分出了吳郡。南直隸分為江蘇和安徽,湖廣分為湖南和湖北。第三由於避諱改地名,如恆山由於避諱漢文帝劉恆之名改為常山,明州因為避諱明朝國號改為寧波。第四因為出了皇帝而升格改名,比如明州為宋寧宗潛邸,寧宗即位後升為慶元府。這是歷史上的地名改動情況,今天的改名又有新的原因,比如為了所謂經濟發展,徽州改為黃山市,就比較魯莽。另外大量縣改市、縣改區也帶來了一些地名改變,如商丘縣改為睢陽區和梁園區等,這屬於行政區劃的改變,與古代第一類相似。

  • 3 # 朝文社

    地名的形成,主要有幾個因素:人文歷史傳說,風貌特徵,特產,地理位置,政治考慮。

    具體到許多歷史名城,其地名的嚴格,早期可以說是風貌特徵或地理位置決定,後期的改變,則好些都是政治需要。

    就以南京為例,作為六朝古都,它最早的名字叫“金陵”,主要就來自戰國楚國時期,在當地鑄“金陵邑”,以其地處金陵山而得名,這就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後來秦始皇南巡到這裡,在這個開鑿方山,把“金陵”改叫“秣陵”,意思是這裡就是牧馬場。表面說還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其實已經是政治需要。

    而之後南京名稱的沿革,就越發政治烙印濃厚:三國時期東吳把它改叫建業,是因為這裡是東吳起家的地方,既是冶煉中興更儲備糧草,有建立事業的意思。等著東吳的事業完蛋,被西晉滅掉,建業自然也要改,於是改叫“建鄴”。

    等到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建鄴成了東晉首都,因為代表正統,所以自然要取個康字。到了隋朝統一南北,正統成了北方隋唐,“建康”就要靠邊站,結果整個建康城被隋文帝剷平,就留了古石頭城,名字也改成金陵,就是要讓你倒退幾百年,典型政治色彩。

    而到了大宋統一南北,滅掉了建都金陵的南唐政權,當然也要換名字,滅了南唐,江南就安寧了,所以金陵改叫了江寧!

    南宋半壁山河淪陷,靠邊站的南京,這下又正統了,於是又升級成東都,改名“建康府”,後來又成留都。好多人都認為南宋首都是臨安,確切說南宋皇室在臨安沒錯,但那是“行在”而非國都。臨安是事實上的國都卻沒名分,南京有名分。

    元朝設立行省制度,也把“建康府”改為“集慶府”,朱元璋打下來後,先叫“應天”,這倆名稱,一個是為了給元朝太后慶生,另一個為了宣告朱元璋崛起,都是政治目的,後來明朝開國,南京一度是首都,就叫京師,後來明朝遷都,又改叫南京,清朝時候又叫江寧,基本就是政治上需要怎麼叫,那就怎麼叫。

    北京更是典型,自從元朝後,不是首都的時候,就叫北平,是首都了就是北京。一個道理。

    大的歷史名城,名稱都是這麼政治色彩濃厚。而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別的命名原因,比如地理原因,濟南就是因為位於濟水以南,因此得名。也有人文歷史原因,比如上海的古稱“申”,主要就因春申君。還有城市的物產得名,比如鹽城,漢代時期就是大鹽場,一開始叫鹽瀆縣,後來幾經改,都脫不了鹽字,現在叫鹽城。

    還有些地名,則是來自意外事件,典型聞喜縣和獲嘉縣,當時漢武帝巡遊到此,正接到戰報,漢軍掃平南越,抓獲分裂分子呂嘉,漢武帝一高興,就把當地倆縣,分別叫聞喜縣和獲嘉縣,從而流傳到今天。

    一個地名,就是一個故事,一段更革,更是一場變遷,細究下來,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 4 # 穩行高處

    1、不尊重歷史和文化,鬧出笑話。比如把安徽的古徽州改名為黃山,就是不明智之舉。黃山雖然是旅遊名勝之地,但古徽州是安徽省的省名存在的重要依據,沒有徽州這一地名,安徽就等於名存實亡。在地理上,徽州距離黃山景區很遠,把兩個地名和行政區域捆綁在一起,鬧出歷史笑話。

    2、地名修改,因為是重名,可以適當修改,比如安徽省的太和縣,和江西的太和縣重名,後來江西的太和縣改名為泰和縣。還有安徽的和縣和太和縣近似,容易弄錯,若是改名,尊重漢代就有的和縣縣名,因為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與和縣烏江,為此應當把太和縣恢復其原來的名字細陽縣為好。河南省的泌陽縣和沁陽縣在字形上也很相近,也可以究其歷史悠久程度,適當恢復其本來名字。

    3、還有一些地名是紀念某個歷史名人,比如廣東中山、陝西的子長和志丹縣,山西的左權縣等等,分別是為紀念革命家孫中山、謝子長、劉志丹和左權,把地名改為名人的名字要慎重,名人都有歷史侷限性,經過歷史學者審查,他們認為不適當的要恢復本來的地名。

  • 5 # 國家人文歷史

    地名這件事情幾時放到了現在也是個可大可小的事情,但是一般與當地的文化歷史總是有著深刻的聯絡。在古代,改地名更是有著深層次的的政治目的的,當然也有那些沒心沒肺隨便起名字的。不過一般都不會太過兒戲。中國古代改地名的目的各不相同,大體有以下幾種。

    改朝換代,戰國時楚國攻滅了魯國,就把魯國國都曲阜改名楚縣。

    皇帝一時興起,賞名字,比如江西瓷都景德鎮,就是北宋真宗趙恆在將該鎮瓷器定為御用後一時興起,用自己年號給改的名(原名昌南鎮)。

    避諱位高者,比如南京在東吳時叫建業。西晉滅吳,給加了個耳朵,叫建鄴。西晉最後一個皇帝叫司馬鄴,為了避諱這位短命皇帝,建鄴只好改叫了好幾百年建康。

    還有一些就頗有一點政治教育意味,比如說宋徽宗鎮壓了方臘起義,就一口氣改掉原來方臘佔領的好幾個州縣的名字。睦州改嚴州,意思是要嚴格管教。方臘老家青溪縣則改叫淳化縣,意思是你這裡風俗不夠好,要狠狠糾正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像我一樣不知道人生真正意義的人嗎?你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