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諮詢師辰心
-
2 # 郎君愛剪輯
《囧媽》這部電影是現在比較火的電影,熱議也很多,我個人認為拍的挺不錯,本想著去電影院看的,沒想到在網上免費播放了。初一零點上線我就立馬看了,本想著是一部搞笑喜劇,看完才認為是一部情感電影,看前半部的時候一個人抱著手機傻傻的笑,最後卻讓我淚流滿面,電影整體給我的促動很大,陪伴是多少的重要。
-
3 # 石頭俠
立意不錯,但是總給人一種強行催淚,情節牽強的感覺,不接地氣,不真實,不是來自於生活的感覺。情感描述不細膩,情節千篇一律,泰囧就在講發明專利爭奪,囧媽又在講這個。泰囧范冰冰出鏡圓夢,囧媽高仿普京出鏡,千篇一律。整個片子看不到導演的誠意。
-
4 # 簫香子
總體來說一般,不至於不好看,也不至於算得上上品。沒搞懂定位對於很多重要轉折點刻畫不過全面,比較令人感覺有點“扯”,而且很多人物被浪費掉了....他們的出現跑題了。給人一種看中學生考場作文之感,沒有深入挖掘,只顧想到哪甩詞甩到哪。
影片是宣傳正能量的,它讓我們相信羈絆、理解、甚至“將就”是值得的,它讓我們相信,雖然人與人之間有時存在著那種對對方的過度期望以至控制,但那並不是可以與“情”相比的。
然而我還是喜歡關注一些我喜歡關注的東西,哪怕這不是全部。
電影開始3分鐘左右,我就評論:“演的挺誇張,不過意思傳達到了,真兒子。”誇張主要在語氣上,“真兒子”是略帶貶義的評價。盧小花對兒子的影響已經磨去了他對自己的大部分的反抗(以至於他最後不會反抗,只能發洩),已經影響了伊萬的為人。那種母親在面對兒子時的懦弱、控制慾已經被伊萬很好的繼承了下來。整片中伊萬也沒有能真正的克服這點,有時他想突破,但最終還是覺得有個囧媽沒什麼,事實上依賴於囧媽,難道不是必然也剔除不了自己的懦弱嗎?
在看囧媽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是很希望她的愛、溫情可以打動我,但是我只能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是她把兒子變成了自己那樣懦弱、有控制慾,是她讓兒子不能完全真誠、坦誠地面對她甚至自己的妻子,是她是不是耍脾氣自己氣哭自己,是她在面對熊的時候做出瘋狂的行為,或許雖然有人覺得這是愛?但這就是一種豪不理智的不尊重自己和兒子的行為。(貌似角色設定中囧媽年輕時還是有一些故事的?)
但是本部影片也並不是為了批判囧媽,而是討論一個命題,囧媽並不是一個反面角色,比如,她一定而且永遠是兒子可以依靠的,可以尋求溫暖的“港灣式”的存在,而這實際上並不非要以兒子是“囧兒”為代價的。我曾用“陷入溫柔鄉的難易來衡量人”(現在這也是一大因素),然而從現實來講這樣的“港灣式”的存在或許是必要的。
影片中插入了一個角色:娜塔莎,人物很有代表性,實際上與伊萬沒有大的區別,只不過帶上的更多的不理智,我自己理解為是沒有伊萬那樣的創業經歷帶來的(我不想把性別、文化背景等因素帶上而已,雖然可能更接近現實情況)。
總結一下,內容上,還有很多細節摳得少、刻畫得少,內容不夠充實,給人的感覺....電影製作過於著急?(可能我看的是無腦刪減版)手法上,咱不敢說,不過有人說了,我自己的觀點保留吧。意義上,給了一些中年人吐槽的契機,什麼也不會改變,效果和喝多了差不多。
-
5 # 騰空影劇
有時候人生真的很無奈,我們太過於無知,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就像《囧媽》中的伊萬那樣,因為不懂得如何表達愛,最後丟失了身邊最親的人,傷害了最愛自己的人。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不因為因為另一個心中的期待而刻意朝著那個方向去生活,即使那個人是最愛你的人,回報愛的最好方式應該是有自己的方向。愛是接納和尊重,我們要接受別人的想法,也要尊重他人對我們表達愛的方式。
-
6 # 影視人小易哥
首先對這部電影,我想強調得是,“拍的怎麼樣?”是指故事講得怎麼樣?還是畫面拍得怎麼樣?那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故事講得怎麼樣?
這部電影在故事層面上,講得是一個婚姻示意的中年人,在和自己老婆準備離婚之際,和母親踏上了一段去俄羅斯的旅程,在開往俄羅斯旅程為六天六夜的綠皮火車,一個無時不在提防旅客上躥下跳的搞笑列車員,一對互懟互煩時時刻刻聊天不在一個頻率上的母子,一個婚姻岌岌可危人到中年想要找回自己的颯女人,以及一群高庭大眼不喝伏特加就渾身難受的俄羅斯人民。
光看這些要素是不是覺得很複雜、很摸不著頭腦?一部時長兩個小時的電影,既要展現這些人、這些事兒,還要延續徐崢一貫的搞笑風格,《囧媽》這部作品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的市場容錯率。
看完電影之後,發現這部電影無非就是在講兩個事情:中國式母子、伴侶關係,以及人是如何長成為“人”的。
在這列開往俄羅斯的火車上,母親盧小花的“終點”是為了彌補自己年輕時的遺憾,她在電影裡是有目的地的。而徐崢所飾演的徐伊萬卻是陰差陽錯之下才和母親一起踏上了旅程。
與妻子的協議離婚,兩人共同研究開發的產品歸屬權何去何從,徐伊萬當時的人生狀態是茫然無緒,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而從母親與兒子兩人的人生閱歷上來講也是同樣如此。母親已經是知道了目的地的一種狀態,徐伊萬還年輕,他的未來,他的生活還存在著太多未知。正是在這樣一種戲劇衝突拉滿的前提下,徐伊萬與母親盧小花,在六天六夜無法分開的路途中,才產生了種種溫馨爆笑的碰撞。
印象特別深的兩場對手戲是這對母子的聊天方式。
其中一場是母親與兒子討論手機聊天的方式。徐伊萬生氣母親不和他溝通,母親反問,我給你發訊息說過了呀。徐伊萬一看,微信上全是一長串的六十秒語音訊息,自己是一個都沒有聽過。伊萬直接就跟母親說,不要給我發這種東西,年輕人沒有人會聽完的。一轉頭,徐伊萬直接跟郭京飛飾演的表弟發起了語音長條。母親一邊給他嘴裡不停塞著東西吃,一邊抱怨“不讓我發,你自己不還是一直髮”。
還有一場戲是兩個人坐在臥鋪車廂裡,一邊坐一個在聊天。與其說是聊天,不如說是各說各話。徐伊萬抱怨母親聽不懂自己究竟在說什麼,而母親卻覺得兒子無法明白自己對他的愛。
這兩場戲爆笑十足的同時,也掀開了中國式母子關係的根本底色。
年輕人忙忙碌碌瑣碎問題一大堆,每每遇到家長的溝通問題時就會產生耐心不夠的問題。就像徐崢飾演的徐伊萬,面對母親時永遠是那麼不耐煩、那麼匆忙暴躁。而母親呢,給兒子回饋的也是控制式的愛。
事事都要管、事事又都管不了。於是變成了你追我趕的親情“遊戲”:父母永遠覺得,她們給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年輕人那一套又在家長那裡行不通、說不清,只能以更為激烈的反抗逃避作為表達,沉默無言的親情關係反而成了現如今普遍的社會問題,卻忘了這一切所有的出發點,其實是包含在親情裡的愛想要去釋放、去表達。
徐伊萬在旅程中越與母親相處,越覺得困惑、窒息。然而當他身處險境,發現那個將他護在身後的人,永遠會是他的母親時,兩個人才徹底的敞開心扉,用一種母子間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最終彼此傳遞著屬於他們之間的愛。
貝加爾湖太美了。整片湖水都被冰凍,冰面泛著藍光,能直接看到冰下的世界。母親盧小花與徐伊萬頭抵著頭躺在上面,兩個人靜靜地,靜靜地,卻讓人感動於天地之間的美麗與人性親情裡的那份偉大。
當母親站上舞臺唱起當年那首她夢中的老歌時,徐伊萬潸然淚下。至此,這趟旅行中的二人才終於獲得了他們人生中對於愛、對於自己的理解與和解。在盧小花完成了對於自己夢想的圓滿時,徐伊萬也終於釋然,最終下定決心讓妻子去追尋屬於她的,新的人生。
這是故事層面上,下面我們來看畫面上層面上怎麼樣。
第二:畫面層面怎麼樣?
從北京出發到內蒙出中國國境。展現了內蒙大草原的景色,到了外蒙的烏蘭巴托還是很有地域性的畫面展示的。
進入俄羅斯邊境內,整個畫面都是在無人區大原始森林當中,整個風景顯得就不一樣了,俄羅斯風情越來越濃郁,還有熱氣球落在莫斯科紅場中央大街上,整個電影在畫面上還是呈現了少有的俄式美景,一個很不錯的公路片。
這部電影在視聽語言上能看出來徐崢導演提高很多,但是在講故事上面來看,也有提高,相對來說提升不多。
回覆列表
本人看完第一感覺就是中國電影已開始正兒八經的關注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關注家庭中每個人內心深處心理層面的需求,但跟別的講家庭方面的電影又不同的是,這是一款笑中帶淚,感動卻不令人悲傷的電影,包括裡面對媽媽被家暴的描寫,徐崢老師都是讓媽媽以一種很委婉的方式告訴兒子,而且這段回憶影片採用一種漫畫的形式娓娓道來,有相同經歷者自能感受到那一幀幀圖片背後的傷害和痛苦,從而引起共鳴,而沒經歷過的如同看漫畫故事書,從而讓整部電影不失喜劇風格。
所以相比別的電影講到原生家庭的問題,讓人忍不住心酸落淚痛哭流涕,這部電影卻讓人在輕鬆愉悅的氛圍裡慢慢領悟母子關係和夫妻關係之間的相似之處,領悟原生家庭和一個人千絲萬縷的聯絡,真是應了那句話,在一個家裡,當你討厭一個人時,也在慢慢的被這個人影響,走上長大後我就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個人的模式。
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的處理也非常到位,比如伊萬的爸爸愛喝酒,而影片的開頭伊萬屋子裡架子上和地上一堆各式各樣的酒瓶,這些細節都是不刻意卻又很觸動人心的地方,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囧媽》真的是值得多看幾遍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