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難道一定要有車有房,才能叫做愛情嗎?
6
回覆列表
  • 1 # 糊圖朱

    友好。關於結婚的事,沒人會跟潮流的,只有用品才能跟潮流。至90後的人,他們有他們的見解和想法,作為父母的都是由他們自己決定婚姻大事的了。現在年青人,自由戀愛的嘛,父母是管不了那麼多的了對吧。好了。拜拜!

  • 2 # 十洲

    90後的戀愛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她們不僅要甜甜的愛情,也要可口的麵包。

    既要門當戶對,更想男方比自己更好。

    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 3 # 賈士隱

    想結就結不想結不要催

    這個社會才和諧

    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我們要有包容的心

    婚姻制度本來就有違人的本性

    人們只是越來越對的去關注自我的內心

    而不是去符合某種標準

    這是人類進步的表現

  • 4 # 情緣192977860

    9O後的男女思想比較新潮和開放,隨著社會發展越快,對待婚姻的態度不再陳舊而古板,由於經濟上的獨立,TA們不再依賴任何人,所以想結就結,想離就離。受了西方的影響,大多數的人採取同居的方式,同共生活幾年以觀後效,等待時機成熟後再結婚,這樣做為必不好,相反,還起到很好的作用。為何這麼說呢?以前舊社會人們受到種種阻礙不能結婚,就算結了認為不好,想離卻很難,特別是女性很可憐,被家暴,被孽待,被折磨的痛苦不堪還依然忍受著。可如今結婚離婚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因此沒必要那麼著急結婚,先相處並瞭解後再結也不遲,這樣避免倉促結婚帶來不好的結局。還有一點就是女方對於男方的條件也增添了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求男方要有車有房有鈔票,如果達不到就別想結婚,照這麼下去,估計將來會有很多的剩男剩女,我擔心今後人類下一代的繁殖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 5 # 只求此生無悔154

    作為90後,我想說的是這輩子我們不願意結婚。

    每次臨近過年時七大姨八大嬸總是會湊過來問:你買房了嗎?交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在聽到我的回答後你會驚奇發現她們的每個人臉上都寫著;這孩子沒救了。買房?太貴了,買不起;交女朋友?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電腦壞了;結婚?如今的彩禮都夠我買好幾臺iPhone x 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常人看來可以為之努力奮鬥一輩子的買房娶妻的完美目標,早已不再是我們90後追尋的理想。隨心所欲,漫無目的,突顯個性,無拘無束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買房為了什麼?結婚,結婚是為了什麼?為了傳宗接代,還是為了老有所依?

    傳宗接代?算了吧,自己在這個社會上過得一塌糊塗,難道要後代繼續?老有所依?是依靠孩子?還是依靠伴侶?依靠孩子,現在社會壓力都這麼大了,以後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自己不能做到的事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吧。依靠老婆,算了吧。兩個人一起孤獨終老的生活比一個人孤獨終老更可怕。

    回到更加現實的現實中吧,現在的一套房夠我們奮鬥至少25年,如果用25年的時間來換取一套普普通通的房,我看還是算了吧,比較房子處處有,人生卻沒有幾個25年。

    結婚,現在結一次婚就是要了老父老母的一次命。各種天價的彩禮越來越高,名目越來越多。接回家後你還的跟伺候祖宗一樣伺候著,稍有不慎就會賠了夫人,折了錢啊。

    作為90後,我們不想結婚。

  • 6 # 不為l0ve所動

    作為一個90後已結婚的的我,是最有發言權的。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所以看法也會不一樣,首先婚姻不是一種兒戲,不是過家家,婚姻是一種擔當,一種愛情昇華後的親情,婚姻是一種責任,是一種自我割捨不掉的東西,同樣婚姻也是愛情的墳墓,生活中的小事,菜米油鹽醬醋茶,每天都在為家庭而忙碌著。同時也在不斷的爭吵著,慢慢的婚姻就走向了死亡的邊緣,很多事情不是按我們預想的道路上走,……

  • 7 # 黑白職場說

    90後是資訊時代的優先體驗者,在90年代的中國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普遍的90後為獨生子女,90後的許多思想、理念與老一輩的人不同,其中不乏對90後的批判,但90後作為“玩的酷,靠得住”的一代,富有朝氣,勇於擔當形象也得到大眾的認可。

    大部分90後已經成家,我作為一位朝氣蓬勃的90後也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身邊90後的朋友也陸陸續續的結婚生子。

    90後對於婚姻概念一部分是建立在“錢”這個字眼上的,像我們農村有很多小夥子都找不到物件,因為小姑娘在農村的少了,去城裡讀大學的多了,去城裡生活,嫁到城裡的多了。而且結婚彩禮的大幅度增長也導致了一部分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志沒有找到物件。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剩男”。

    相對於結了婚的90後,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家庭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壓的我們喘不過氣。 每月拿著微薄的工資補貼家用,有妻有子,三口之家,有時候真的很拮据。因為害怕“改行窮三年”的詛咒,很多90後至今不敢跳槽,因為每月的工資雖少,但能給妻兒一份飽滿的生活。跳槽以後不知道將是面臨的什麼。

    對於婚姻從最初的懵懂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珍惜;從兩個人剛結婚後處處吵架慢慢磨合到相濡以沫。所經歷的過程,回首望去是滿滿的珍惜,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對於90後“婚姻”、“家”這兩個字眼顯得格外凝重。90後對於家和婚姻都倍感珍惜。沒結婚90後對婚姻充滿了渴望,結婚的90後對婚姻正在一步步的澆灌使它成長。

    我是90後男人,是對婚姻負責,對家庭負責的好男人,我願為了婚姻、為了家庭不辭辛勞的去打拼,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我是90後,我為90後感到驕傲!

  • 8 # 華享公司

    現在的人對90後事實上有太多成見,60後是歷史、70後是過去、80後是傳說、90後是問題、00後是遐想...我女兒屬於遐想一代,我屬於傳說一代。而對於90後,我理解為過渡一代。傳說過後的這一代,之所以會被認為問題一代。是因為他們相對於80後來說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已經擁有的、未擁有的,事實上已經較明朗地呈現著的。而父母之所以認為婚姻對你、對他們都有好處,或許他們心裡對於90後的問題一代有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擔憂。當然,並不純粹否認你。可能他們擔心你自己所說的幼稚、天真會讓你無法獨立或是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20歲,的確還小,不過倘若父母真的堅持他們的想法,我覺得你也可以嘗試著在不接觸婚姻的情況下與對方相處。畢竟戀愛和婚姻是完全不同形式、不同內涵、不同付出和不同所有的兩種個體。你覺得呢?

  • 9 # 園小方skr

    昨夜回答了一問答,答後深感慚愧,狗屁不通,徹夜難眠,此文由此而來。

    1. 首先個人認為90後的婚姻走向了階層固化,階層固化是歷史的必然性,穩定性。階層的過度流動會導致社會結構不穩定,要麼是政治變革,要麼是經濟變革。前者是精神層面的作用,參考歷朝歷代的更迭;後者是生產力變革帶來的紅海,祥見資本主義的歷史程序。

    1960年至1980年這是近現代一個轉折點 -- 下鄉!無論皇家後裔,權貴子弟,豪紳公子都在基層的窯洞或者北大荒的土屋和農民同吃同住。上層精英子女得以與基層工農子女流通,畢竟都是乾柴烈火是吧,你懂的?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批人把當時這個國度最先進的意識形態交匯融通於基層。

    1980年至2010是一個轉折點 -- 改革開放!這個階段的階級交匯更加劇烈更加宏偉!勞改犯能叱吒風雲,往來無白丁;一名教職人員可以從18人小團隊十幾年美國上市躋身國內首富;九年義務教育都未完成者都可躋身上流社會比比皆是,一夜暴富並非白日做夢。

    這兩個轉折點使各階層人口進行了短暫的交匯融合,在這個社會的大熔爐裡,各階層人民接受著鍛打。可能是高層子弟在基層邂逅了美妙的愛情,可能是基層群眾躋身上流社會,被名媛所投資。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婚姻並未成為一種階級流通的手段,而是成為了階級穩定性的標誌。

    我們現在經常看到所謂的知名運動員,名模超模,各類網紅,主播主持嫁入豪門等等新聞,耐人尋味。其實,這張九塊九的結婚證更像一張通行證。讓一半躋身上中層階級的人們跨過最後一道坎,穩定住自身的社會地位。

    而在當今這個90後已成長的當代而言,情況只會越來越少。在這個某大附中附小都需清北海歸的教師資格情況下,各地農村甚至農村城市結合部的教育資源是日漸匱乏。在我爺爺那個年代,農村所接受的是這個國度最先進最高階的思想,意識,知識。可自查國家現今的政府部門老幹部,相當大的比例都是農村戶籍(當然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許多都遷移了)。這是意識形態產生的變革,表現為上層結構主動接納基層。在我爸爸那個年代,可以透過自我價值的提升來被主流社會所認可,從而融入或被投資。

    PS:現在很多網路上的人都在抨擊一些被人所知的,知名的富豪或者是高官,言指其所依託的是女方家裡的背景,甚為不恥。其實,換做是你舔腳趾都不可能完成的。價值決定價格,在見過無數年輕俊傑的精英女性面前,不學無術的你也想依託女方助力?白日做夢。

    2. 其次是國家的發展速度與匹配的社會進度不成正比。我很自豪我們的國家的富強,三十多年間走完了一些國家上百年的程序,並且是完全自己摸索的道路,沉睡的雄獅終將甦醒!而社會進度卻稍顯落後。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所體現出來的是國民精神層面及社會福利制度的不完善。

    這點不便過多闡述,跑題太嚴重。舉個栗子,現在90後基本沒有人對他們說30而立了吧?30?你在逗我嗎?今天某某某二十幾自己開創了公司,明天某某某二十有房有車有漂亮老婆,後天某某某臥槽,才十八歲幾十萬上百萬個粉絲,天天酒吧跑車紙醉金迷... ...90後面對的不僅是小時候隔壁的小孩考試考得好了。

    3. 資訊時代所帶來的資訊不對等。在網際網路時代尚未到來,文化管制尚未開放的年代,可能,兩個年輕人之間的差別,用幾周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泥補,也有可能你和人家差的只是一張鄧麗君的唱片?

    但是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世界是一個“眾神”的養殖場,我們都在同一個養殖場,甲圈的種並不知道乙圈的種在想什麼在幹什麼。資訊時代帶來了兩極分化的“品味隔絕”以及巨大的“資訊鴻溝”。

    而健康的婚姻,更多的是門當戶對,實力差距過大的終究是個例。婚姻是一出對手戲,你都還沒預演對手就領盒飯了,還怎麼演?消費方式的差異,世界觀三觀的不同,生活態度的異樣終歸會使婚姻成為墳墓。

    4. 地域觀念及原生家庭方面的影響。在中國有各種各樣的民俗習慣,當然入鄉隨俗是尊重。在我老家那邊,沒車沒房都沒有關係,聘禮也只是個意頭,什麼六千六六萬六啥的。有些地方是需要幾十萬聘禮,甚至還會隨著物價增長而增加?有車有房更是標配了,還有什麼萬紫千紅(一萬張五塊,一千張一百),什麼雙重聘禮啥的。當然這是習俗,我們只能理解,也只能理解。

    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可能要自由戀愛找到一個自己家鄉的另一半有點難度了。所以隨之而來的是地域衝突,畢竟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家人。可能當你認可對方習俗的時候,你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就不幹了... ...

    至於原生家庭,這是普遍現象了。我們可能會認為西方國度的人開放甚至是淫亂?可是,他們大部分都不會在成年前發生性行為。他們從小就有老師有父母教導交流性知識,不像我們上一代的父母,談性變色?所以,希望不要有太多奉子成婚?一個套也才幾塊錢,結婚再離婚就不好了,對孩子不好!

    ---------- 累了,有人看在更吧--------

  • 10 # 老林情感所

    我覺得90後,對婚姻的看法,不像老一輩人一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更多喜歡自由戀愛,然後自己找到喜歡的人去結婚。有的人覺得事業更重要,想先拼事業,再去考慮結婚的問題題,因此會考慮比較晚一點結婚(大概25~30歲)。有的人,結了婚更希望可以繼續過著2人界,所以就不會打算要生孩子;還有一些人則是覺得孩子很吵鬧,就不會想要孩子。有些人,對婚姻又是全憑著感覺來,覺得我們戀人期間相處的ok,就閃婚了。但是結婚後又發現一些生活瑣事,導致彼此沒有像以前那樣愛對方,又閃離。有的人,又是在家裡的催促下,被迫跟自己的現任分手,去和別人相親、結婚,但這大部分是因為物質上對方無法滿足你未來的需求。有的人,比較佛系,有沒有物件都是隨緣的,相親也照去,就當交多一個朋友,可也看重感覺,有感覺合得來就從朋友做起,再後面慢慢發展。沒什麼特別感覺的,就當朋友咯,這個樣子的。

  • 11 # 噓餘

    90後想問題普遍很理智了。可以的話,當然希望門當戶對。90後思想很開明,沒有斷不了的一段關係。關鍵是要自己獨立,能有一定的物質經濟條件。大家都忙著賺錢呢!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看的沒那麼重。

  • 12 # 阿樂和你看看車

    在我看來九零後應該是生於夾縫中的一代,沐浴在國際化浪潮裡,在資訊大爆炸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中外思想和文化的衝擊下,必然的與前代人形成了鮮明的區別。

    榮辱觀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得過且過,不再忍氣吞聲,不再將就。婚姻也變得不再聖神,離婚率奇高。

    對於婚姻不再熱切和盲目,所以也就誕生了大量的適婚大齡單身人士。

  • 13 # 莉莉吖愛生活

    其實90後這個群體,受時代影響,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為了什麼而將就吧。大家都圖過得舒服,可能更自私一些。

    我的觀點是一定不要為了父母催婚結婚,一定要等自己認為可以結了才去結,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決定。

    婚姻的本質都是一樣,年齡也不是問題。在於對待感情的態度,和兩人是否已經成熟到可以處理婚姻生活將面臨的問題。

  • 14 # 大豬豬生活錄

    90後對婚姻是沒有看法的,他們都是走一步算一步,這樣才導致了,如今社會90後離婚率那麼高。

    很多90後結婚是一點看法都沒有,一般都是為了父母而去結婚,有的是奉子成婚,一點準備都沒有糊里糊塗的就結婚了,後糊里糊塗就離婚了,離婚了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還以為自己是單身呢?

    這就是我理解90後的想法。很少都是為愛結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跟女生表白,相處,做什麼讓女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