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封椅青年

    現在生活好了,大家的生活壓力卻是大了,而聽相聲是種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尤其是這幾年,德雲社的火爆,更是帶火了整個相聲圈。相聲的創新,和相聲圈越來越規範,也使得大家更願意聽相聲。

    還有一點,相聲的現場互動能力更強,一些粉絲可以更距離接觸自己的偶像,這也是個原因!(求個關注)

  • 2 # 妙文妙語

    1.音樂家馮滿天說過,你是一個喜歡彈吉他貝斯的中國年輕人,也喜歡音樂也熱愛創作,可是當你玩得無比開心的時候,旁邊一個黃頭髮藍眼睛的外華人突然站在你身邊,你心裡多少是有點發虛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玩意兒,是人家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換句話講,這是人家的傳統文化藝術。

    2.好了,再來說我們的相聲。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呢?首先還是資訊和網路的發達,大家不再像80年代90年代那樣,對於外國的一切都盲目的崇拜,感覺外面的月亮始終比中國圓,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了很多,人們不僅在螢幕前欣賞到了國外的一些藝術,很多人還踏出了國門,到異國他鄉旅遊,也真真正正瞭解了別人的文化和藝術,幾經對比之後,人們不會去討厭別的族群藝術,可是往往會對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產生更多的熱愛和自信,所以年輕人喜歡相聲,就不足為奇了。

    3.郭德綱先生及其德雲社產生了太大的作用,就我個人而言,在郭德綱之前,我真的不瞭解相聲藝術,抖包袱,活兒,評戲京劇京韻大鼓,灌口(《小孩子》《莽撞人》《地理圖》等等),評書(《濟公傳》《醜娘娘》《探地穴》等等),豐富多彩,可以這樣講,很多年輕觀眾對於傳統戲曲相聲的瞭解上,是郭德綱先生及德雲社給年輕觀眾開的蒙,再加上張雲雷陶雲聖岳雲鵬孟賀堂張鶴倫郭麒麟在演藝市場和相聲市場上的大火,年輕人當然更愛這門說學逗唱的傳統藝術了。

    看看張雲雷岳雲鵬相聲專場最後演唱壓軸曲時滿坑滿谷的熒光棒,我想,誇獎的語言就是多餘的了。經濟越發展,人們越要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傳承基因,這時候不僅僅是相聲,包括崑曲,雜技,評書,瓷器古玩,書法字畫,穿著服飾,小吃美食,泥人雕塑,甚至方言土語,都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和自信根源,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藝術的!

  • 3 # 撲克老K

    我喜歡聽相聲,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相聲新勢力。我不管也不會分是不是傳統相聲,作品好,好聽搞笑就可以了。

  • 4 # 井九影視

    相聲是大眾文化,雅俗共賞!

    每個人喜好興趣不一樣,年輕人喜歡並沒什麼不對,能帶來快樂就好!開心就好!

    就和小年輕粉絲喜歡帥哥明星一樣。

    百家齊鳴,百花齊放!各個領域並不衝突!

  • 5 # 鳳城龍歌

      “借物喻世”“借古諷今”被視為相聲創作的精髓,代表人有我們熟識的劉寶瑞對口相聲,馬三立,常寶華,朱紹文,侯耀文,郭德綱于謙的德雲社,都是中國比較著名的相聲大師。

    當下的相聲劇場演出可以粗略分為兩類,一是以郭德綱和德雲社以及天津的茶館相聲為代表的“傳統相聲”;二是以活躍於北京、上海等地的嘻哈包袱鋪、相聲第二班、品歡相聲會館等為代表的“新相聲”。而傳統相聲保護了相聲的原生態,伴隨我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年代,回味無窮,笑聲不斷。

    我覺得傳統的文化作為我們年輕的一代永遠不能摒棄傳統文化,這也是中國的文化,因為這些文化應該得到我們年輕一代人的傳承,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相聲孕育而生,但是永遠不能忘了,新的東西的基礎和根基永遠都是傳統。新一代的年輕人也會帶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去接受和學習。在這裡我也發自內心的倡導年輕人去虛心接受和學習正真有內涵傳統文化藝術,從你我做起,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永遠繁榮昌盛。新相聲的這種藝術形式也要接受,這是時代的產物,讓我們一起感受相聲的時代魅力。

  • 6 # LK酒劍飄香

    傳統相聲近幾十年在德雲社等許多茶園演出的相聲團體挖掘、傳承、創新下,開創了一個相聲新局面。相聲一一一相貌之相,聲音之聲,舞臺上兩個人一捧一逗,用最簡單的藝術形式帶給了聽眾無限的歡樂。

    相聲表演形式簡單,卻最難!用相聲演員經常說的一句話:"相聲演員的肚是雜貨鋪″。相聲四門基本功的"說、學、逗、唱″卻要求相聲演員在表演時所運用的知識要從古到今,從南到北、從中到外……既要逗笑觀眾,又不能讓觀眾笑話自己膚淺,這就是郭德綱先生說的一句話:"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拼到最後都是文化!″

    以前的電視相聲讓聽眾沒有真正瞭解相聲,這二十幾年相聲在德雲社號召相聲表演迴歸劇場表演這種形式的趨勢下,讓更多人(包括海外各國華人)對相聲有了更深的理解。人們開始理解,原來相聲不是兩個人在臺上插渾抬槓,還有竹板書、蓮花落、太平歌詞、京韻大鼓、等等許多瀕臨失傳的藝術形式讓大家欣賞。

    最近挺火的相聲演員張雲雷,顏值高、唱功厲害,讓許多九零後、零零後追棒。這是好事,更加證明了相聲不低俗,證明能說傳統相聲,能唱傳統唱詞的相聲演員不是臺上搞笑的"小丑"集合。證明相聲是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雅俗共賞、屬於老百姓不論年齡,不論性別,不論學歷的普通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

    我們,能不喜歡嗎?

  • 7 # 會吃又減不下去的胖子

    那是因為一直沒人說啊,你不說怎麼知道我們不喜歡,後來的新相聲就是拍馬屁,各種拍,只要不要臉的人都能上來說一段。

  • 8 # 雙六指笑面小鬼

    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傳統相聲?這是個很奇怪的問題,喜歡傳統相聲難道不是好事嗎?

    首先來說,傳統不意味著守舊,傳統往往意味著經典。傳統相聲傳到今天有150多年的歷史了,相聲人也傳承了十代!期間歷經多次挫折,輝煌與沒落。

    近代最明顯的兩次波折,一是文歌之後。所有文化藝術均遭受打擊,相聲所屬的曲藝門類也不例外。大量的文藝資料,藝人傳承均出現斷檔。且當時為計劃經濟體系,不存在文藝生存的市場,整個文藝產業可以說進入嚴冬時期。要感謝侯寶林大師,大刀闊斧的進行相聲改革,拋掉了大部分髒口,葷口以適應嚴酷的文藝審查,並進入體制成為文藝宣傳的力量,在當時這是文藝唯一的生存土壤。應該說,侯寶林大師是將相聲這顆樹化為盆栽,躲過了嚴冬,保留了種子,此為大功一件。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成為市場經濟體系。相聲事業也逐步興起,以馬季先生為代表的“新相聲”發揚光大,但是也留下了隱患。那就是傳承問題,侯寶林那一代,馬季那一代的相聲藝人都是有著深厚的相聲功底的。但是,其後的姜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則忽略了對於功底的要求,當然這其中也有著時代的因素,不能全怪姜先生自己。因為所謂“新相聲”更依靠臺本,在體制內的晚會和慰問演出,也不能得到觀眾的真實反饋,導致相聲藝術很難有進步。在九十年代後期開始,相聲就走了下坡路。隨著社會的進步,相聲衰退的越來越明顯。應該說相聲這個養在室內的盆栽,已經開始缺乏營養了。

    直到德雲社的興起,郭先生將傳統相聲融匯貫通,在小劇場重新帶火了相聲。第一強調了相聲的功底要求,讓相聲變得耐聽,吸引人,有了藝術特徵。第二重新挖掘整理了大量傳統相聲段子,讓當時的觀眾有了耳福。第三,以科班形式招收大量學員,打破了門戶之見。要知道,再此之前外人想進入相聲行業是極為困難的,第一沒有地方學,第二拜師困難,沒師承就寸步難行。德雲社為相聲行業培養了大量後備人才。這裡郭先生的作用,就是重新將相聲這個盆栽移植回外界,因為外邊已然春光大好。郭先生為相聲立了大功!

    如此,相聲經過這些波折,其實在年輕人中相當於一個新升起的事物,並不“傳統”。所以不管是傳統相聲還是新編相聲,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新鮮的,那麼年輕人去接受新鮮事物並不奇怪。

    再有一點,相聲本身的特徵就是與時俱進,相聲“傳統”而不陳舊。相聲在傳播過程中,並不是化身傳統,而是趕超流行。相聲在每一個時代都是時尚的。因為,相聲都是以傳統功底,技巧,甚至傳統段子為框架,加入時代流行的題材,讓廣大群眾容易接受,能夠理解,才能笑得出來。如果相聲脫離了功底要求,脫離了傳統底蘊,那就已經不是相聲了,可以說是對口詞,雙人脫口秀,或者其他什麼藝術門類。就像一個人沒有了人的特徵,那憑什麼說它是人類?所以相聲本身就是“新”的,並沒有“新相聲”一說。

    那麼既然相聲是“時尚”的,年輕人喜歡不足為奇。

    按理說,相聲就應該是廣為流行的。只是某一階段從業者手藝不精,不能吸引人而已。曲藝這種藝術形式本就是誕生於民間,發展於民間,相聲亦然。而且德雲社珠玉在前,已經用實踐證明了相聲的生命力和廣大的群眾基礎,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誰的相聲不受歡迎,不能怪觀眾,就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9 # 百姓老叟

    相聲本來是傳統延續,一代傳統延續一代傳統。

    相聲藝術,本來就沒有什麼‘傳統’與‘新派’之說。

    文革後,文藝得解放,相聲藝人卻出現‘青黃不接’,老一代藝人沒有得到‘解放’,相聲舞臺沒有人,只能找‘半路出身’的人演出,由於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像戲曲演員沒有紮實的基本功,翻不了‘’跟頭‘’,只能‘清唱’,所以出現了人造的名詞‘新派’。相聲界的可悲!

  • 10 # 岑詮

    不應該表面化的概括為現代年輕人喜歡傳統相聲,實質上是喜歡“可樂的相聲”。“相聲新勢力”盧鑫和玉浩說所表演的大都並非傳統相聲,照樣很受歡迎和追捧。誤入“喜歡傳統相聲”看法,無非就是因為大多數觀眾熱愛郭德綱及德雲社的“傳統相聲”,但如果郭德綱的相聲不可樂了,年輕觀眾照樣不喜歡。

    曲藝追求“寓教於樂”,首先要有“樂”,觀眾願意花錢買票而且覺得值了,再講究“寓教”。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或者高雅的還是通俗的,觀眾喜歡就是硬道理,曲藝如此,相聲更是如此。當然,如果能在觀眾喜愛的基礎上,加入具有回味無窮的思想啟發和精神愉悅,那就更高階的藝術了。

    即使在春晚舞臺上,早期的馬季、陳佩斯、馮鞏、黃宏,後來的趙本山、開心麻花等,都是因為能逗樂觀眾才被熱捧,而現在春晚越來越遭受冷門,癥結也在於此。也因此,很多網友呼籲讓陳佩斯、趙本山、郭德綱等重上或登上春晚舞臺,讓一年一度的年夜飯更加有趣和開心。

    郭德綱及德雲社能火遍大江南北,除了所演相聲可樂,傳統曲藝獨特魅力的展示也是一個因素——當然觀眾肯定首先喜歡了郭德綱,進而敞開心扉去欣賞傳統曲藝的,就像郭德綱唱京劇照樣能買票一個道理。

    京劇、地方戲、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書、大鼓、小曲小調等瀕臨失傳的傳統戲曲,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隗寶,貨真價實的中華文化,華夏文明的一部分。這些非物質遺產需要代代相傳,郭德綱能挖掘、整理、展示並被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接受、喜歡、追捧,往小了說,這就是文化傳承,往大了說功德無量。

  • 11 # 趙主任故事會

    都是懷舊的人和睡不著的人。

    最近我從潛伏,看到了射鵰,從天龍八部看到霍元甲,從水滸看到北京愛情故事。

    我已經超越相聲的級別了。

    以前晚上睡不著覺,聽郭德綱,馬三立,一直聽到二泉映月。

    我有個重複看的毛病。

    潛伏已經5遍了。水滸8遍。陳真,2遍。

    什麼包青天,黑洞,看了無數遍。

    陳道明的冬至看了好幾遍。

    總之,我要穿越到30年前。

    前兩天看了老舍的茶館,看了三遍。

    一個電影我可以看5遍,一首歌聽百遍很正常。

    我是一個喜歡重複的人。

    不喜歡看新片子。

    年輕人,聽聽相聲好,靜心。

    傳統的影視都不錯。

    有嚼頭。有內涵。

    不聊了,一會兒回家接著追。

    渴望第5集。

    你說這宋大成和劉慧芳。真是憋屈。

    不過這樣的樸實無華的愛情不多了。

    因為,現在北京不會再有四合院了。

    住四合院的可能不再是劉慧芳或者宋大成了。

    可能是楊冪,

    抑或強東。

  • 12 # 相當旺德福

    請先對比以下兩首歌曲: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

    齊歡唱!齊歡唱!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的快!

    一直沒有耳朵,一直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請自行腦補曲調。

    您覺著哪首是“傳統歌曲”?

    以下是正題:

    傳統相聲在商業化以後,的確更適合現在年輕人,口味快的屬性。

    但是喜歡的到底是不是“傳統相聲”,要兩說。

    就好比您在小飯館兒裡,看著菜譜點菜。

    菜倌兒:

    “您看看菜譜,這可全是咱們的傳統特色菜!您看著要點什麼?

    “噯?辣子雞丁兒?

    “您四川的?

    “哎呀,一時半會兒找不著那麼合適的丁兒吶!

    “這麼著,給您來個紅燜地鍋雞,帶麵餅兒!

    “這可是傳統美食!

    “那面吶,揉的又勁道又脆道!

    “再多放點辣,您拿兩片面餅兒,把雞肉上下這麼一夾,

    “又香又脆!連主食都免啦!肯定合您的口兒!

    “得嘞!嗯?您還要個醋溜土豆片兒?

    “大冬天的您可千萬別吃醋溜!敗火兒!

    “您吃個土豆絲兒,搵上雞蛋,再這麼一過油~

    “哎!正經的蛋黃土豆!咱的傳統名菜!

    “得嘞!咦?您就一人吶?還要酒水不要?

    “要不點個湯?

    “幹吃多烙的慌吶?

    “好嘞!湯給您做辣些個!

    “後~~廚~~

    “一個香辣勁脆堡!一份薯條!外加一杯可樂!

    “客人四川的!可樂多放辣~~”

    所以,菜譜上的菜,和實際吃到嘴裡的,有時候是兩碼事。

    現在的絕大多數年輕人,喜歡的其實是,換了瓤子的“傳統相聲”。

    真正傳統相聲,除了真正喜歡相聲的,沒幾個年輕人愛聽。

    當然,也不能太絕對……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秦腔諺語說“無醜不成戲”?